日本文化多种模式的合一_读_菊与刀_川口敦司.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50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文化多种模式的合一_读_菊与刀_川口敦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日本文化多种模式的合一_读_菊与刀_川口敦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文化多种模式的合一_读_菊与刀_川口敦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文化多种模式的合一_读_菊与刀_川口敦司.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开放时代 2000.11 儒家伦理文化的观念,己渗透到日本的企业中。个人 的意志并不那么重要。 寘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 力来做善行。 ” 从这些表现中,她找到了日本文化的特征 及其根源。 美国人的日本论美国人类学家露丝 本尼迪克 特 (Ruth Benedict)所著菊与刀的日本译本,在日本早 已成为畅销书。其译本初版在 1949年发行,后在 1967 年由社会思想社出版了改版的袖珍本,到 1999年 2月 底为止,据说己经印刷了 110多次。这显然意味着这本 书长期地吸引着日本的读者,并给予他们以极大的心 理影响。而我在中国学习的这一年多里,又有机会看到 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比如在我所

2、在的中山大学的图书 馆里竟收藏有菊与刀的多种中文译本 。看来,不但 有许多中国人热心翻译这本书,而且它也确实曾被很 多读者阅读过。我猜中国人读这本书,主要是借此了解 日本文化,因为一般的中国人没有日本文化背景,而一 个美国人类学家的看法也许有助于他们去认识日本。 这不但反衬出日本人自己还缺乏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和 特征的客观解释之外,而且还证明了本尼迪克特的日 本文化论有别于日本人自己 所难以有的独特眼光。例 如,这本书的日本文译者长谷川松治先生曾纠正了英 文原版注释中的不少错误,但是,他也不得不同其他曰 本人一样,叹服这位并没有踏上日本土地的美国女学 者,对日本文化却有着令人惊异的研宄和领悟能力

3、 。只是颇为令人遗憾的是,在菊与刀日译本出版之 前的 1948年,本尼迪克特便在纽约去世了。她终宄没 121 彐本文化多种模式的合一 读菊与刀 川 口 敦 司 日本 开放时代 2000.11 能有机会听到日本人对其日本文化论的评价。 文化多种模式理论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历史学派 开创者 F 博厄斯的学生。 1923年,她以 i仑北美守护 神灵的概念的论文,获取了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 位。她克服自己重听的障碍,自 1922到 1926年在美国 西南部和加拿大的印第安人部落中进行田野调查。这 些调查经验是培植她的文化多种模式理论,以及现在 的心理人类学前身,即文化及个性 ( culture-arid

4、- personality) 学派的基础。后来则陆续出版了 fe 化多种 模式 ( 1934年)、粗尼印第安人的神话学 ( 1935年)、 种族:科学与政治 ( 1940年)等。而箱与刀 ( 1946 年)一书,是1943至 1945年任美国战争情报局海外情 报处基础分析室主任期间,通过文化多种模式 ” 理论 来分析日本国民性,为美国人了解日本人的文化所做 的尝试之一,也是她师承博厄斯的文化相对主义 ” 学 派理论,应用于国外而比较成功的例子之一。 箱与刀本身所散发的魅力是值得我向大家推介 的。 菊与刀一书的副题 Patterns of Japanese Culture, 我看到好几种中文译本

5、都译为 扫本文化的模式 ” ,其 实这种译法是很值得商榷的。因为本尼迪克特在此前 出版的 &化多种模式,其原名为 Patterns of Culture, 其中指称类型 ” 或者糢式 ” 一词的patterns,是复数, 它本是特指本尼迪克特的文化多种模式 ” 理论的。所 谓 文化多种模式 ” 理论,是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 是由多种因素复杂组合而构成模式或类型,印第安人 是这样,日本人也不例外。如在菊与刀里,本尼迪克 特就认为,日本文化心理是由情义 ” 、 悤惠 ” 、 阴间 观 ” 、 1貌 ” 和友情 ” 之类多种元素构成的,不可以笼 统地只从一种因素上着眼。这样看来,菊与刀的副 题,

6、译为 日本文化的多种模式 ” 更为 符合著者观念的 本义。要是如中文译本或是像有的日译本那样,将其译 为 日本文化的类型 ” ,那会使人误认为,日本文化只是 一种类型而己。似乎这是此书的译者们对美国的人类 学理论尚不十分明了的反映。当然,在开放不久的八十 年代的中国,这种不明了其实也并不怎么奇怪。 日本人看菊与刀日本人把它作为镜中的我 ” 来看待,并以此从中借鉴和认识自我,从而欣赏著者的 独特的见解,再因此而对自我进行调整。所以,有不少 日本人对此书是持认同的眼光的,尤其是对著者对日 本文化所具有的非凡洞察力的认可。当然也有不同的 意见。 外国人看菊与刀在外国,如美国人道格拉斯 鲁米思 ( C

7、. Douglas Lumis)那样,就指责菊与刀是 引导人们误解日本文化的元凶。中国学者李绍明,则批 评本尼迪克特的学派是种族优越论 。不过,对本尼迪 克特能写出如菊与刀这样分析日本文化的著作,抱 以赞赏的眼光的人还是居多的。比方,玛格丽特 米德 在釔化多种模式所写的序言中,就说: 战争结束时,她写了菊与刀一书。她期望对曰 本人试图开辟新道路的能力的认识,能使美国在与曰 本的战后关系中更为明智。这是一个坚定的信念,是在 多年来的综合性研宄和政 治决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作为被菊与刀一书所面对和分析的日本人,特 别是一个想立志于学习与研宄人类学的日本青年,我 读这本著作后的感受,一方面觉得

8、它确实是有些不足 之处,例如,作者的历史观念仿佛很淡薄,她没能看出 曰本人和日本文化从古至今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她 只是在一些固定的元素分类当中,选出所谓可以代表 曰本文化特征的那些东西来进行组合、分析;另外,她 好象也不太喜欢特殊的个性或非一般性的例证,主要 是从习惯、传统、风俗等类普遍与共性的特点上,去区 别和归纳日本文化的模式样态,这样也就难免普泛 化。 另一方面,我则更看重她的这本人类学著作中,那 令人敬重的学术资源:作者能在并未去日本本土亲身 体验的情况下,只凭从文学作品、电影、戏剧与其它文 字资料,就写出了这样一本基本上站得住脚、其价值也 说得过去的书,不能不让人信服,它确实是反映

9、了本尼 迪克特那超于常人的敏锐感受能力。同时,即使是那些 被某些人视为很 奇怪 ” 的东西,像贯穿其中的对任何 一个民族的偏好,都值得别的群体加以尊重的观念之 类,我认为,那恰恰正是人类学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 也更不必说,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中,对日本人文化 心理的那些例举,时时 会有连日本人都不得不首肯的 精彩之笔。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里,从无限数目的文化元 素中挑选几种来描述日本文化心理的特征,比如 悤 ” 、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 、 耻感文化 ” 等等。也许这些划 分和分类未必都很得当,但从中不难发现,作者的洞察 力相当高,称得上是独具慧眼。她在第三章各得其所, 各安其分里说: 劾儿摇

10、摇晃晃会走时,要学的第一课就是学习尊 敬父兄。妻子要给丈夫鞠躬,孩子要给父亲鞠躬。鞠躬 并不是徒具形式。它意味着:鞠躬的人原打算自己处理 的事,现在则承认对方有权干预;受礼的一也承认要承 担与地位相 应的某种责任。以性别、辈分以及长期继承 等等级制,是家庭生活的核心。 虽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所谓 礼仪之邦 ” ,但中国 122 人还是觉得日本人的鞠躬要比自己多,而且鞠躬的程 度也严格得多。我多次被中国人询问:日本人为什么那 么爱鞠躬?其实,倒不一定是日本人都爱鞠躬,而是社 会传统强调他必须这么做。因为日本人非常重视准确 地估计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要是看错了对方的社会位 置,他便会被人视为牧有常识

11、” 。鞠躬则是以礼当先, 在尚不清楚对方的社会地位或预感对方比自 己地位高 时,严格鞠躬可以防范失礼。而且还不止于鞠躬,比如 递送名片时,给对方名片的速度,也不好比对方慢。收 到名片之后,还要先仔细看清楚上面的公司名、职位、 姓名等。那时不该将名片立即收到口袋里。如果忘记了 刚刚收到的名片上的名字,不但不礼貌,还会感到耻 辱。 其实,日本人所遵守的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 的规 则,是从小开始培养的。每个班级、团体、集团和企业, 都要求其成员这么做。本尼迪克特关注到这一点,是非 常准确的。在日本,要是有人不 安分守己 ” ,集团中的 人们便会视其为不适应集团的规则。过了一段时间,如 果这个人还

12、不改变其态度,那该集团将允许人们把他 棑斥 ” 出去,以便保持集团规则的实行。这样一种过 程,大约相当于 E 利奇在根据汪继乃波 ( A. Van Gen- nep)在 ft路礼所提倡的 过关仪式 ” 理论为基础在 釔化与交流一书里所说的 过关仪式 ” 中的 分离阶 段 ” 、 过渡阶段 ” 和结合阶段 ” : 所有转变仪式都有某种相似的三级角色结构。正 经历着身分变化的新加入者首先必须与他(她)的最初 角色分离。这一分离由各种方式来表明,这些方式可能 作为同一仪式过程中 的不同组成部分出现。 ” 比如在日本,新的应征者进入公司之后,不但要做 好本职工作,而且应该分清公司或集团里的派系。试用

13、期后,必须决定自己属于哪个派系。万一选错了派系的 话,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前途。派系的影响力即使在下班 后也很大,一定要参加该派系的前辈(领导 ) 主持的聚 会之类。这些活动称之为 恳谈会 ” 、靳讨会 ” ,或者就 叫作 开会 ” 。会上安排座次也有规距。这种规距也就是 本尼迪克特所说的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 。无论自己是 否有时间(除非有红白喜事),都得参加自己上级主持 的这种活动。日本人认为这是自身无可置疑的义 务 ” 。 日本有一位女社会学家中根千枝说,日本社会是 开放时代 2000.11 纵式社会 ” 。在这种社会里,日本人生来都觉得其上司 对自己有培养之 悤 ” 。这与本尼迪克特在菊

14、与刀中 的看法是一致的。既然某人从集团或企业里承受了 悤 惠 ” ,他无论如何应该将之归还给集团。换个角度说,就 是名为 悤惠 ” 的债务对该集团的成员,有很强的精神 约束力。在如此 纵式社会 ” 中,总经理、上级的角色相 当于自己的父亲和兄长。看来儒家伦理文化的观念,例 如晚辈要尊敬长辈之类,己经渗透到日本 的企业中。这 比中国的宗族伦理道德的影响力,要更普泛一些。于 是,日本社会非常强调上下级的一致,个人的意志并不 那么重要。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里说: 真正的耻感 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 ” 从这些表现中, 我认为,她确实找到了日本文化的特征及其根源。 当然,要是本尼迪克特在战争结束

15、以后还健在的 话,她会到日本进行田野调查。那样,也许再来总结和 描述日本文化时的看法便会有所不同了。不过,这种假 设代替不了菊与刀的学术价值。作为文化相对主 义 ” 人类学派的著作,这本书在它那个时代,对于外国 人认识日本文 化,乃至日本人理解自身的文化,是有帮 助的。它可以算作历史上日本文化系统研宄中一面不 可多得的镜子。 注释: 我主要参照吕万和等人译本菊与刀 日本文化 的类型,商务印书馆, 1992年。 长谷川松治译定译菊包刀 日本文化 型, 社会思想社, 1969年。 李绍明芪族学,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6年。 吕万和等译菊与刀,商务印书馆, 1992年,第 35 页 。 利奇釔化与交流,郭凡等译,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0年,第 81页。 吕万和等译菊与刀,商务印书馆, 1992年,第 154 页。 川口敦司: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 (广州 510275) 责任编辑:曹乾亨 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