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听声音数糖果)含反思 -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听声音数糖果)含反思 -精品文档.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听声音数糖果)含反思(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听声音数糖果)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听声音数糖果)含反思!活动目的:1.能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参加活动。3.培养幼儿比拟和判定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1.供幼儿踩的板板68块,上面写有数字。2.糖罐一只(最好是铁罐):糖果若干。活动经过:玩法一:1.今天教师带来了一个糖罐和很多糖果,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
2、数糖果的游戏。小朋友分成两组:南南组和西西组,比一比哪组的孩子最棒。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教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讲出答案,待教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听到放进了几颗糖果,并要及时验证)规则: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听完后不能马上讲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回答。玩法二:1.今天教师还带来了很多板板,上面有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文.章出自*教.案网)(老师一边放板板,一边让幼儿认认板板上的数字)2.这次游戏的玩法和刚刚的不一样。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教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讲出答案。等教师讲开场,小朋友就去踩
3、有这个数字的板板。规则: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每老师讲开场,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踩板板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板板就行了。玩法三:1.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更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教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等教师讲开场,小朋友就去踩比这个数字多1的板板。踩对的孩子教师要来抱一抱他,还有好吃的糖果奖励。2.可以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1的游戏。(多1或少1的环节老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及时调整)规则: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老师讲开场,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活动反思:整个活动经过,幼儿都能积极投入,高潮迭起。分析原因,其一是游戏中的规则简单,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和操作。其二是游戏具
4、有趣味性,默数是中班上学期不常用的一种数数方法,所以幼儿很喜欢。听完声音后不能马上回答,而是要捂住嘴巴听到命令后才能报出答案或去踩相应的板板,小小的一个动作既帮助幼儿遵守了游戏规则,又让他们沉浸在游戏情节中。对于老师来讲,我也非常喜欢这则活动。其一这个活动教具少,便于操作。其二是规则简单,便于老师交待清楚。其三是整个活动层层递进,幼儿在活动中练习了默数、手口一致点数、尝试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等。整个活动贯穿了形式不变内容变的设计原则,让幼儿反复练习,却不感到枯燥乏味。在整个活动施行经过中,我觉得老师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游戏后要有验证环节,由于验证就是手口一致点数的经过,也是让幼儿进一步理
5、解和体验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这一数概念。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听声音数糖果)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653字。(中班教案(物品分类)含反思):中班教案(物品分类)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尝试按大小、颜色、用处等两种不同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物品分类)含反思教案吧。(中班教案(蜈蚣叔叔的袜子)含反思):中班教案(蜈蚣叔叔的袜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动物的特征,体验故事内容的诙谐与有趣,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排序具有一定的规律,积极介入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蜈蚣叔叔的袜子)含反思教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