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62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14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6期 文章编号 : 1001#918 (2014)06-0585-593 中图分类号: B844. 2 文献标识码 : A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 王 帆 方 晓 义 胡 伟 陈 海 德 吴 梦 希 唐 芹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摘要:从浙江省三所全日制高中选取 348名高一到高三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集体上机填答的方式实施问卷调查, 考察家庭环境对高中生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使用描述检验、相关分析和 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结果发现 #(1)男生的情感自主显著高于女生,感知

2、到的家庭亲密度水平显著低于女生; ( 2) 家庭环境和自主与积极发展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发展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发展与消极发展呈显著负相关; ( 3)家 庭环境对积极发展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发展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且对积极发展的预测作用显著高 于消极发展; ( 4)总体上,自主在家庭环境和高中生积极、消极发展的关系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自主在家庭环境和 积极发展间的中介作用在男生和女生样本中均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家庭环境和消极发展间的中介作用在男生样本 中为完全中介,在女生样本中不显著。研究结果为从家庭角度促进高中生的积极发展、降低消极发展的可能性提 供了依据。 关键词:高中生发展;家庭环

3、境;自主;性别差异 1引言 高中阶段是个体成长的特殊时期,对于即将步 人成年早期的高中生而言,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与变 化和高级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促使其深人地认识 并了解自我,确立自我同一性、形成稳定的人格(唐 芹等, 2013 & Harter, 2006);另一方面,职业选 择、升 学压力等未来发展的现实问题及来自家庭、学校、社 会和个体内部的多重压力,也决定着高中生在完成 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明确内 部需要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 Savickas, 2002; Super, 1980),因此能否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对其未来的发 展至关重要。 高中生在平衡外界期待与个人成熟所

4、带来的内 心变化和面临就业、升学等压力的过程中受到大量 负面情绪的影响 ( CW 2009; Ge, Brody, Conger, FSiEs, 2006;罗伏生,沈丹,张珊明, 2009), 其 中,抑郁和焦虑是青春期最主要、且最受研究者关注 的两大情绪问题 ( Geet 5, 2006)。然而,近年来,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实践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历 理学研究的逐步深人,研究者发现,心理问题减少并 不意味着个体幸福感的提高 ( Renshaw F Cohen, 2014),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有所区分 ( Eklund, Dowdy, Jones, F Furlong, 2011; West

5、erhoff F Keyes, 2010)。 据此,本研究通过对发展任务理论 (Havighurst, 1948 )、生命历程心理学 ( Johnson, Crsoe, F Elder, 2011)、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 (Catalano, Berglund, Ryan, Lonczak, F Hawkins, 2004; Roth FBrooks-Gunn, 2003)和美国学校咨询 委 员 会( 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ASCA)提出的高中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国家标准 (Gysbers F Henderson, 2012)及以往研究结果的

6、梳 理,将高中生积极发展界定为 “ 高中生通过整合与 利用内外部的资源,为满足当前需要及未来的发展 要求所获得的个人成长,包括学业发展、生涯发展和 个性社会性发展 )( Catalano et al., 2004; Gysbers F Henderson, 2012 ; Havighurst, 1948; Johnson et al., 2011; Roth F Brooks-Gunn, 2003), 将高中生消极发 展界定为 “ 高中生在面临内部变化和外部现实压力 时,所出现的包括抑郁和焦虑在内的心理问题 ” ( Ge et al., 2006)。为促进高中生的积极发展、降低消 极发展的负面

7、影响,有必要探讨影响高中生发展的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研究 )( 11JZD037). 通讯作者:方晓义, E-mail: fangxy bnu. edu. cn 585 2014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 期 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家庭是对个体成长影响最 大的微系统,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Bronfenbrenner, 2005 )。家庭系统理论也指 出,家庭系统的功能发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有 重要的影响 ( Beavers F Hampson, 2000 &胡宁,邓林 园,张锦涛,方晓义, 200

8、9)。研究者对家庭系统在 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探讨,主 要集中在宏观的家庭环境(家庭功能)和微观的亲 子互动(亲子沟通、教养方式)两方面(侯志瑾, 2004 & Bynum & Kotchick, 2006; Sher-Censor, Parke, F Coltrane, 2011)。随着研究的深人和家庭 系统理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逐渐拋弃过去 单独探讨某个或某些家庭因素的研究范式,转而将 家庭看作一个系统来研究 ( 方晓义,徐洁,孙莉,张 锦涛, 2004;徐夫真,张文新, 2010)。而相对于微 观的亲子互动而言,宏观的家庭环境更能够作为衡 量家庭整个运作状况的综合指

9、标(徐洁,方晓义, 张锦涛,林丹华,孙莉, 2008),因此,本研究拟从家 庭环境的角度探讨家庭对高中生发展的作用。通过 整合已有研究发现,在积极发展方面,家庭环境与青 少年的学业 表现有显著相关,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 对教育和职业的探索与投人 ( Shek, 2007;于凤杰, 赵景欣,张文新, 2013);就消极发展而言,存在抑 郁问题的青少年所报告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较 差,极端型家庭的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为明 显(方晓义等,2004),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焦虑具有 显著的预测作用(吴庆兴, 2012)。然而,以往研究 大多单独考察家庭环境与高中生积极或消极发展的 关系,或未将两者加以区分

10、 ( Bynum F Kotchick, 2006; Sher-Censoret 5, 2011),这不利于明确高中 展的影响 。 , 研究 个角度综合探讨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积极、消极发展 的作 , 为第 研究 。 尽管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 关系密切,但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于凤杰等, 2013;方晓义等, 2004;吴庆兴, 2012),家庭互动间的相互影响和个体的复杂性决 定了家庭系统或个体自身可能存在影响高中生发展 的中介变量。就高中阶段的特殊性而言,职业选择、 高考压力等未来发展的现实问题更为突出,认知发 展的成熟促进了青少年对自身与父母角色的重构和 自主期望

11、的增强 ( 张文新,王美萍, Fulgm, 2006)。 为更好地平衡外界期待与个人成熟所带来的内心变 586 化和适应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自主需要变得尤为 强烈。自主指个体能够管理自己的生活,独立做决 定并为此负责,同时又能保持适当地与家庭间的联 系 ( TungF Dhillon, 2006)。自我决定理论 (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认为包括 自主需 求在内的基本 心理需求在社会环境与个体的互动中起到中介作用 (刘靖东,钟伯光,姐刚彦, 2013),当需求得到满足 时,个体受到外界 鼓励与支持,能够充分挖掘内在资 源,积极主动地适应与发展。自主能够激发学生

12、的 内部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促使其发掘和利用自 己的内部资源,探索并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和行为 模式,进 一 步 认 识 和 了 解 自 我 ( Deci F Ryan, 2000)。人格发展的动机理论 ( Chirkov,Ryan, Kim, F Kaplan, 2003)也提出,自主需要作为基本的心理 需要必须得到满足才能够维持心理健康。已有研究 表明,自主能力的获得能够显著预测青少年的社交 能力、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对抑郁和心理压力有显 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 Vansteenkiste, Lens, Soenens, F Luyckx, 2006; Chen F Dornbusch, 1

13、998; Noom, Dekovic,F Meeus, 1999 )。同时,高中生自主的发 展又与家庭环境紧密相连。有研究发现,亲密的家 庭环境和接纳 /参与的父母教养方式会促进个体自 主的形成 ( 李彩娜,张曼,冯建新, 2010;于凤杰 等, 2013),而冲突性的家庭环境则与自主呈负相关 (TungFDhillon, 2006)。这可能是由于父母可能 会对个体所从事的活动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进而 促进自主的建立。上述结果为探讨自主在宏观、系 统的家庭环境和高中生发展间的中介作用提供了理 论和实证基础,此为本研究所关注的第二个问题。 关研究 , 家庭 的 知、 和 理问题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14、和相互作用上均存在显 著的性别差异。家庭研究发现,青少年阶段的女生 报告的家庭亲密度得分高于男生 ( 谭千保,钟毅平, 2003 ;徐洁等, 2008 ;叶苑,邹泓,李彩娜,柯锐, 2006)。自主相关研究也发现,男生总体的自主水 平高于女生,能更好地实现与父母的分离;男生在个 人、交友和安全领域的自主水平也高于女生 ( 吴波 , 方晓义, 2006)。对于抑郁的研究也发现,女青少年 比男青少年有更多的消极归因风格和更高水平的功 能失调态度,都与青少年的抑郁联系密切 ( Hyde, Mezulis, F Abramson, 2008;崔 t霞,史光远,张玉 静,于园,2012)。对家庭环境与青

15、少年自主发展 的相关研究同样发现性别差异的存在,家庭环境中 的冲突和过度控制会促使女性青少年更多地关注情 王帆方晓义胡伟等: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感自主的发展,而对男性青少年而言, 家庭环境因素 对其情感自主的影响相对较小 ( TungF Dhillon, 2006)。肖三蓉和徐光兴 ( 2009)的研究也发现,同 样是亲密度差的家庭,对男孩发展的不良影响远远 大于女孩。由于上述性别差异的存在,本研究提出 高中生自主的中介效应可能受到性别的调节,此为 第三个问题。 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问题:( 1)家庭 环境对高中生积极与消极发展的预测作用; ( 2)自 主

16、在家庭环境和高中生积极、消极发展关系间的中 介作用;( 3)自主的中介作用的性别差异。 2 研 究 方 法 研究对象 从浙江省三所全日制高中每校各抽取高一、高 二、高三年级一个班级(共 9个班级,每年级各 3 个)的学生参与调查,以班级为单位,以集体上机填 答的方式收集数据,指导语强调作答真实性以及个 人信息保密性。上机作答的学生共 352名,剔除规 律性作答的样本后,得到有效问卷 348份,有效率 98.9%。其中,男生 182名(占总人数的 52. 3% ), 女生 166名(占总人数的 47. 7% );高一学生 112名 (占总人数的 32. 2% ),高二学生 99名(占总人数的 2

17、8.4% ),高三学生 137名(占总人数的 39. 4% );被 试样本的平均年龄为 16.90岁(标准差为 1.22)。 2.2研究工具 2.2.1家庭环境量表 采用 01SE(2000)编制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 量表 (FACES , Family Adaptation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该量表分为“ 亲密度 ” 和 “ 适应性 ” 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各 10题,其中 “ 亲密度 ” 指家庭 成员之间情感联系的亲密程度,“ 适应性 ” 指家庭系 统对随家庭环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的 应对能力。量表采用 5点计分法,从 “1 不是 ” 到

18、 “5 总是 ” ,由受试者填答所述情况在其家庭中出 现的频次,数字越大表示出现的频率越高,说明家庭 亲密度和适应性也越好。本研究中,全量表的 Ccnbach a系数为 0.95, “ 亲密度 ” 和 “ 适应性 ” 两个 分维度的 Ccnbach a系数分别为 0. 94和 0. 87。 2.2.2青少年自主量表 改编自 Andesn等 人 编 制 的 自 主 量 表 (Worthington Autonomy Scale, WAS; Anderson, Worthington, Anderson, F Jennings, 1994)中的行为 自主 ( BA)和情感 自主 ( EA)两维度,

19、测查青少年的 自主性。原量表共 20题,每个维度各 10题,其中 “ 行为自主 ” 考察青少年行动的自由性和对自身行 为的负责程度,如 “ 我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 ; “ 情 感自主 ” 涉及青少年的情感控制、人际关系中情感 选择的主动性,如 “ 我能在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 同时保持距离 ” 。量表采用 4点计分法,从 “1 非 常不 一 致 ” 到“4 非常 一 致 ” ,由被试评价所述情况 与自身实际的相符程度。所有题项得分之和为自主 总分,各维度题目得分之和为维度总分,得分越高说 明自主程度越高。 本研究对原量表的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后,每个维度各有两题因载荷过低而被删除,剩余题

20、 目的载荷均在 0. 32 0. 81之间,量表整体拟合指数 :/=255.43,) /=95, CFI=0.98, GFI=0.92, RFI =0.97, RMSEA=0.067;量表整体的 Cronbach a系数为 0. 92,情感自主和行为自主分量表的 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 0.86和 0.85。 2.2.3高中生积极发展量表 米用唐斧等 ( 2013 )对袁文得等编制的 中生 学业(袁文得, 2004a )、个性社会性(袁文得, 2004b)和生涯(袁文得, 2004C)发展水平量表的改 编版,综合考察青少年在上述三方面的发展程度。 改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由学

21、生评价自己 在学业、个性社会性和生涯发展方面的效能感改为 评价其发展水平;( 2)专有名词和习惯用语的调整; (3)计分方式由 6点评分改为 5点评分。就量表内 容而言,学业发展量表( AD)共 20题,包括时间管 理、学习和应试技巧、向朋友学习、升学计划和做负 的学 者 5 度; 社会性 展量表 (SD)共 60题,包括了解与接受自己、明白他人和与 人相 处、拒绝滥用药物酗酒和吸烟、婚姻和家庭的责 任、逆境自强、体能训练与健康之道、合作与团队精 神、领导能力、减压与情绪处理、反思能力、思考与表 达能力、两性关系与正确的性知识、运用闲暇时间、 理财能力和设定个人目标共 15个维度;生涯发展量

22、表 ( CD)共 24题,包括生涯计划、生涯与两性的关 系、职业培训的选择、寻找工作前的准备、寻找工作 和设定生涯目标共 6个维度。 量表采用 5点计分法,从 “1 = 非常不符合 ” 到 “5 =非常符合 ” ,由被试评价所述情况与自身实际 的相符程度,各维度题目均分越高说明该方面发展 水平越高。通过对各量表的信度检验发现,学业发 展、个性社会性发展和生涯发展量表的 CrnbaB a 系数分别为 0.94、 0. 99和 0.97。 587 2014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 期 2.2.4高中生消极发展量表 采用 Andresen等人 ( 1994 )编制的抑郁量表 (Center for

23、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和 Zung ( 1971)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 (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 SAS )考察受试者的抑郁和焦 虑表现,由受测者根据自身情况评定一周内出现题 中所述感觉的频率。抑郁量表共 10题,从 “ 0=从 不或极少 ” 到 “ 3 几乎总是 ” ,总得分为各题分数之 和。得分越高,表示受试者的抑郁水平越高。焦虑 量表共 20题,从 “ 1 =没有或很少时间 ”到 “ 4 =绝大 部分或总是有 ” ,量表总得分为各题分数之和,后乘 以 1.25取得整数部分为标准分。标准

24、分越高,表示 受试者的焦虑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抑郁量表和焦虑 量表的 Crnbach %性系数 分别为 0.79和 0.85。 2施测程序和数据分析 由于本研究所有变量的测量结果均来自被试的 自我报告,由此很可能带来共同方法偏差。采用 Harman 单因素检验法 ( Podsakoff, MacKenzie,F Podskoff, 2012;周浩,龙立荣, 2004)对本研究涉 及的所有变量进行因素分析,未旋转的结果显示共 析出 26个特征根大于 1的因子,其中第一个因子解 释的变异量为 35.73%,低于临界值 40%,说明研究 数据受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不大。由此,使用 SPSS 20. 0和

25、 AMO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统计过程分为初步统计分析和研究模型检验两部 分。初步统计分析包括对家庭环境、自主及高中生 积极、消极发展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模型 检验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对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积 极、消极发展的直接效应进行初步检验;第二步,采 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自主在家庭环境和高中生发展中 的中介作用进行考察 ;第三步,考察自主的中介作用 的性 。 3 结 果 和 分 析 %初步统计分析 为了考察高中生所感知到的家庭环境、自主及其 积极与消极发展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以年级(高 一、高二、高三 ) 和性别(男、女)作为自变量,分别以 家庭环境、自主和高中生

26、发展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 方差分析 ( MANOVA)发现,男生的情感自主显著高 于女生 ,( ( 1, 346) = 4.41, p 0.05),自主对消极发展的预测系数显著 (%主 消极 =_0.27,户 0.05)。 最后,通过 Sobel检验来分析自主在男生、女生 中的中 , 表 3 。 男 言,自主对积极、消极发展的中介作用均达到显著水 平(之 积极 =16.23,户 0.01; 2消极 =2.07,户 0. 0),且 589 2014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 期 家庭环境对消极发展的预测系数不显著,说明自主对 的作用。而对女生样本而言,自主仅对高中生积极发 家庭环境和高中生消极发展

27、间的关系起到完全中介 展的中介作用显著 =8.490.01)。 表 3自主在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Path a Path ? Path B RSobel 男生组 积极发展 0.65(0.03) 0.49(0.02) 0.35(0.01) 16.23 ! 消极发展 0.65(0.03) -0.27(0. 13) -0.01(0.06) 2.07 ! 女生组 展 0.52(0.06) 0.42(0.01) 0.22(0.01) 8.49 ! 展 0.52(0.06) -0. 18(0. 16) -0.33(0.11) 1.12 4 讨论 本研究考察了高中生的自主、积极与消极发

28、展 的特点,探讨了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积极、消极发展的 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家庭环境的影响机 制 一 自主的中介效应及其性别差异,为促进高中 生积极发展、预防心理问题提供了实证基础。 4.1家庭环境对高中生发展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的积极、消 极发展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 一致(方晓义等, 2004)。系统家庭治疗理论提出, 青少年的发展是家庭互动模式的表征,家庭因素是 青少年的消极社会适应最重要的原因(徐洁等, 2008),家庭环境对包括学习适应、择业适应、人际 关系适应等在内的社会适应有显著预测作用。 另外,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积 极发

29、展的预测作用显著高于消极发展,这可能是由 于本研究的被试群体为普通高中生,而非临床样本, 他们的情绪问题多 源自发展问题,当他们顺利完成 发展任务时,出现负性情绪的可能性降低。研究表 明,亲密度高、适应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的支持和 家庭成员间的密切协作,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探 索自我,并为下 一 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 ( S6kmk, 1999)。青少年在学业、生涯等相关领域获得积极 展, 于 展 的 机, 展任务带来的压力,使个体更容易适应社会的要求, 表现出较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 ( Erikson, 1986 &于凤 杰等, 2013)。 4.2高中生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与研究假设相

30、一致,本研究发现高中生自主在 家庭环 境和积极、消极发展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且 中介效应存在性别差异。 的中 作 言, 家庭 和高 中生积极、消极发展的关系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一方面,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满足个体的自主需 590 要,促进其积极发展。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 境使父母更能够对青少年的自我探索行为保持开放 的态度,也更可能对青少年的行为给予更多的社会 支持和更积极的鼓励,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 主性(李彩娜等, 2010)。自我决定理论认为 ( Chirk v =5,2003),自主感作为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当 它得到满足的时候,个体将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 展。自主感的获得

31、意味着青少年与除父母外的他人 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增强,独立决策能力增 强以及对个人行为方向的主导性增加(于凤杰等, 2013),因而更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对未来的规 划积极主动地探索外界信息,进而获得积极发展。 另一方面,家庭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也会阻碍自主的 形成,增大消极发展的可能性。王萍 ( 2012)的研究 表明中学生对家庭亲密度的不满意度与自主性发展 著 关。 性的 得 的 程,反映了个体对自我的认可度和自我支配的能力。 亲密感较低和适应 性较差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往往 会更多地干涉青少年的自我探索行为或替代青少年 做决定,当自主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朝向消极方 向发展或产生功能性障

32、碍(刘靖东等, 2013)。 中介作用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自主对家庭 环境和高中生消极发展关系的中介作用在男生样本 中表现为完全中介,在女生样本中则不显著。原因 可能如下 :第一,男生和女生的易感性存在差异。研 究表明,由于生理和社会的原因,女性青少年比男性 青少年对心理痛苦更加敏感,更容易体会到潜在的 外界压力,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于凤杰等, 2013)。 正因为此,女性青少年更容易感受到家庭生活中的 压力与负向情绪,进而产生消极反应。第二,家庭对 男生、女生的自主要求存在差异。在我国,家庭允许 男性青少年有更多的自主性,鼓励他们进行独立的 探索,而试图增加对青少年后期的女生的控制(徐 夫

33、真,张文新, 2010)。男生在成长历程中逐渐形成 独立自主的个性特点,而女生则更依赖于家庭,所以 王帆方晓义胡伟等: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女生的消极发展更易受到家庭的影响。第三,男生 和女生与家庭的亲密程度存在差异。家庭治疗领域 研究者发现,女性社会化的过程更多体现在家庭角 色和感情联系上,女性倾向于与家庭成员保持更紧 密地联系( 刘世宏,李丹,刘晓洁,陈欣银, 2014 ),而 男性常常向往自由,与家庭的分离程度相对较高 (Bowen,1978 & Minuchin, 1974)。因此,综上所述, 女性在生理发展和社会要求等多方面原因的作用 下,更容易体验到由家

34、庭环境引发的消极情绪,并且 由于她们与家庭的情感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安全感 的需要更强烈,因而更易受到家庭中负向因素的影 响;而男性易感性较低,同时具备独立自主的行为倾 向,容易依赖自身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自主的中介作 用更为显著。 4本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的发现为从家庭角度促进高中生积极发 展、降低消极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了初步依据。营造 亲密、和谐的家庭环境,鼓励并协助高中生积极的自 我探索行为,有利于其自主感的获得,更有利于他们 获得积极的发展。同时,父母需要注意到家庭环境 对男、女高中生心理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要针对他 们的具体特点营造更适于其发展的有利环境。需要 指出的是,本研究采用横

35、断研究方法,结合结构方程 模型 探讨了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积极、消极发展的影 响机制,但无法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希望在今后 的研究中能够采用追踪设计以明确各变量间的关 系。此外,由于对各项变量的测量均采用单方自我 报告的方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未来研 究中可采用多方报告、临床诊断或获取实际数据的 方法以期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 (1) 高中 和家庭亲 度 著的性 差异,男生的情感自主显著高于女生,感知到的家庭 亲密度显著低于女生; (2) 家庭环境、自主均与积极发展呈显著正相 关, 展 著 关, 展 展 呈显著负相关; (3 )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积极发展有显

36、著的正向 预测作用,对高中生消极发展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 用,且对积极发展的预测作用显著高于消极发展; (4)自主在家庭环境和高中生积极、消极发展 的关系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自主对家庭环境和高 中生积极发展的中介作用在男生和女生样本中均达 到显著水平,而对家庭环境和高中生消极发展的中 介作用在男生样本中为完全中介,在女生样本中不 著。 参考文献: Andresen E. M., Malmgren J. A., & Carter W. B. (1994) . Screening for depression in well ol(ier adults: Evaluation of a short

37、form of the CES-D (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0 ( 2 ), 77 -84. Beavers, R. , & Hampson, R. B. (2000) . The Beavers systems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2 (2 ), 128 - 143. Bowen, M. (1978 ). Family treatm

38、ent t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Jason Aronson. Bronfenbrenner, U. (2005 ). Making human beings human. Thousand Oaks, CA: Sage. Bynum, M. S. , & Kotchick, B. A. ( 2006 ) . Mother-adolescent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autonomy as predictors of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

39、ts. Journal of Chile) and Family Studies ,15 ( 5 ), 528 -541. Catalano R. F . , Berglund, M. L . , Ryan, J . A. ,Lonczak, H. S. , & Hawkins, J. D. (2004).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 Research findings on evaluations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rograms . The Annals of the Ame

40、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c,591 (1 ),98 - 124. Chen, Z. Y., & Dornbusch, S. M. ( 1998 ). Relating aspects of adolescent emotional autonomy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deviant behavior .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3 ( 3 ), 293 -319. Chirkov, V., Ryan, R. M., Kim, Y., & Kaplan,

41、 U. ( 2003 ). Differentiating autonomy from indivi(dualism and independence: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on internalization of cultural orientation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 ( 1), 97 -110. Cote, J . E. ( 2009 ). Identity formation and self-developme

42、nt in adolescence. In R. Lerner & L. Steinberg ( Eds. ), Handbook of adolescent ysJchology(3rdee. , Vol. 1, pp. 266 -304). Hoboken, NJ: John Wiley Dai, B. B. , Zhang B. S., & Li, J .( 2012 ). Protective factors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in Chinese older adults: The roles of resources and activity . J

43、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3, 1225 - 1239. Deci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 227 - 268. Eklund$ K $ Dowdy E $ Jones C $ & Furlong M J ( 25912014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 期 Gyslaers , N. C. , & He

44、nderson,P. (2012). Developing & managing your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propram ( 5th ed. ).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Harter, S. ( 2006 ). The self. In W. Damon, R . M. Lener & N. Eisenberg (Eds. ) ,TandbooP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

45、nt ( 6th ed. , Vol. 3 , pp. 505 - 570) . New York: Wiley. Havighurst, R . J . (1948 ) .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education. Chicago, IL,U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yde, J. S. $ Mezulis, A. H. $ &Abramson, L. Y. (2008). TheABCsof depression : Integrating affective, biological, and cognitive mode

46、ls to explain the emergence of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depression. Psychology Review ,115 ( 2 ) ,291 -313. Johnson, M. K . , Crosnoe, R . , & Elder, G. H. (2011). Insights on adolescence from 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Journal o Research oo Adolescence ,21 ( 1) ,273 -280. Minuchin , S. ( 1974). Fam

47、ilies and family tterapy.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oom,M. J . , Dekovic, M. , & Meeus, W. H. J . ( 1999 ). Autonomy, atachment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during adolescence: A double- edged sworid? Journal -O Adolescencc ,22,771 -783. Olson ,D. H. (2000)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

48、l and family systems.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2 (2 ) ,144 - 167. Podsakoff,P. M. , MacKenzie, S. B. , & Podsakoff, N. P. (2012). Sources of method bia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on howto control i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3 ,539 -569. Renshaw, T . L . , & Cohen, A. S. ( 2014 ) . Life satisfaction as a distinguishing indicat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