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观察物体 北京版 (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观察物体 北京版 (4).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经历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学情分析: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通过学生的观察活动,使学生经历由“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在不同
2、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熊猫玩具、等。学生以4人为一组分组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看大象的小故事吧。(多媒体播放视频:盲人摸象)师提问:同学们,他们看到的到底是几只大象呢?生答:一只大象。师问:既然是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描述得不一样呢?生答:因为他们摸的大象的地方不一样师总结: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 观察物体)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构建新知师:在这节课上,闫老师为大家
3、请来了一位朋友,它是谁呢?请看-小熊玩具。1、学生定位观察师:拿出自己带来的小熊玩具,放在讲桌上,同时大屏幕出示的四个方位小熊玩具的照片。师:选4位同学走上讲台,4人分别站在主题图中小亮、小芳、小红、小明的位置(大屏幕上显示主题图),并让这4位同学仔细观察后,分别说说自己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生:师:同学们,你们观察的都是同一个小熊玩具,怎么看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2、学生换位观察。师:想不想换个位置再看一看?生:4位同学按顺时针方向进行一次换位观察。师:这次看到的跟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3、练习巩固,发展观念。师:下面,老师任意指出上面图中的一张照片,请你
4、们判断是谁看到的?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你们有什么发现?生:小熊的前面和后面很容易判断,小熊的两侧可以根据特征去判断,一侧有蝴蝶结,一侧没有蝴蝶结。师小结: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有明显特征的面可以根据特征去判断。 同时板书: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师问:要想全面的观察物体,我们该怎么做呢?生答:可围着物体转一转,或把物体转一转。三、闯关环节(应用拓展,巩固新知)师:同学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接下来愿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呢?生:愿意。1、 课件出示P68连一连。生:观察思考,组内讨论,书上完成,汇报。师:点评!2、课件出示P7
5、0第3题:认一认。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哪个位置拍的? 生:,观察,书上完成,汇报。师:点评。3、课件出示;猜一猜(喜洋洋图片:下面的图片分别是从什么方位拍摄的?)生:,观察,猜。师:点评。4、课件出示:做一做,连一连(站位置,辨自己看到的数学书) 师:我们也3人一组来做一做。多媒体显示小组合作要求:1、做一做,分别说说在自己的位置看到的是什么? 2、换位置观察对比 。生:小组汇报。生:连一连。四、欣赏与拓展(美从这里开始)师;接下来让我们放松一下吧,请欣赏:这是从上面拍摄的汽车,让我们看到了汽车的另一张面孔;这是从空中拍摄的鹦鹉,精准的捕捉了鹦鹉飞翔时的美丽姿态;这是从下面拍摄的蒲公英,让我们知道原来小小的花朵也可以这样壮观、美丽;这是用显微镜拍摄的雪花,他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微观世界的美妙;这是用卫星拍摄的天文奇观,不但让我们能观赏到太空美景,也带我们走进科学的殿堂。换个位置,留心观察,美就在我们身边!五:回顾总结1、 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相同;2、 要全面的观察物体,可围着物体转一转,或把物体转一转。六、作业实践练习:观察一件实物,把你看到的告诉你身边熟悉的人。七、老师寄语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学会善于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了解、认识和描述物体的形状、组成,防止以偏概全,培养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