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区前置媒介情境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李畅.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632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区前置媒介情境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李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后区前置媒介情境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李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区前置媒介情境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李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区前置媒介情境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李畅.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闻界 ESNi 07-24382015年第 23期 新兴媒体 “ 后区前置 ” 媒介情境下 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 李畅阮超男 摘要媒介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的媒介情境,打破了不同信息系统的分离状态,出现 “ 公共情境 ” 合并 “ 私 人情境 ” 的现象,极大拓展了媒介的 “ 前区 ” 空间。伴随着信息处理、接受方式的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 思维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等一系列要素都在经历深刻变化。本文结合媒介情境理论,探析新媒体传播过 程中日益严重的伦理失范现象,分析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和成因,以期构建新媒体传播伦理体系。 关键词媒介情境论 ;新媒体 ;传媒伦理 ;伦理失范与规范 中图分类号

2、 G 206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李畅,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 637002;阮超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64 D01:10.15897/51-1046/g2.2015.23.010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叶铁桥在每逢大事争伦理中写道 :“ 新 闻伦理像幽灵一样,出没在重大新闻尤其是突发新闻报道中。马航 370事件, 它出现在丽都酒店,乘客家属被逼访;鲁甸地震中,它出现在记者的镜头下,极 其悲痛的画面被传播;外滩大火,它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当事人隐私被深度挖 掘。 ”传媒伦理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当下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态 势下,

3、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如今天这样方便地发出监督媒体的声音。 依据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提出的观点,电子媒介让人们从旧 有的近距离场景进入到跨时空关系的宽阔场景,生动具体的传播符码使信息 消费超越了以往纸质媒介造成的群体或阶层界限,促成了 “ 公共情境 ” 与 “ 私 人情境 ” 的合并。日益网络化、全球 化、移动化、矩阵化发展态势的新媒体催生 出庞大的虚拟空间,在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融合中,也在一些领域发生了激烈的 伦理冲突,并引发了诸多前所未有见的矛盾问题。 1因此, “ 新媒体伦理失范 ” 的概念被提出,与之相应的 “ 新媒体伦理 ”“ 媒介教育 ” 和 “ 新媒体治理 ” 等议 题也得到频繁

4、的谈论。 一、 “ 后区前置 ” 的理论背景 梅罗维茨结合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戈夫曼场景主义对 “ 接触模式 ” 研 新兴媒体 宄的相似之处,着力研究媒介和场景的变化在整 体上如何影响社会角色塑造,恰当地融合了媒介 和场景关系的理论差距。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 人的延伸,媒介帮助人类实现了跨时空的信息流 通和新的环境塑造。在戈夫曼的 “ 拟剧论 ” 中,他 认为社会是 一 个舞台,人类在舞台上进行不同的 角色塑造。不同的舞台就是不同的场景, “ 一个 场景可能有一个 基本框架 ,但却有各种 调整 方式 ” 。 2对场景的思考,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 解人类的行为。每个社会角色都存在 “ 前区 ” 空

5、 间和 “ 后区 ” 空间两种,就如在舞台上进行角色扮 演一般, “ 前区 ” 空间是角色暴露于观众眼前的表 演空间, “ 后区 ” 空间则是角色在后台休息、准备 的空间,是 不愿意被观众查看的空间。 “ 后区 ” 空 间越隐秘、越大则该角色准备越充分,以此获得 的权威和认同越尚。 这些构成了梅罗维茨传承媒介理论和场景 主义的基础,他认为 “ 对人们交往的性质起决定 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场地本身,而是信息流动的模 式 ” 。3 信息流动的方式模糊了物质空间与媒介 空间的界限,过去交往需要 “ 在场的同时性 ” ,但 在流动空间中交往却需要 “ 缺场的同时性 ” 。 “ 地 点和媒介同为人们构筑了交

6、往模式和社会信息 传播模式 ” , 4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借助媒介平 台的信息流动早已突破了地域,信息系统产生了 新的社会场景。电子媒介尤其是新媒体的介入, 使得场景的物质边界逐渐模糊。传统意义上,不 同的角色隶属于不同的社会场景,电子媒介的出 现打破了这一规定, “ 新媒介通过改变各类社会 人群所接触的场景类型,改变了我们对各种社会 角色的认识 ” , 5进而打破了不同群体中信息占有 的不平衡,使不同类别的人消弭了差距。物质地 点不再成为信息传播的障碍,私人情感或隐私在 电子媒介关注下成为公共消费的产品,公私情境 的重合,使得泾渭分明的 “ 前区 ” 和 “ 后区 ” 行为 滋生了更多衍变可

7、能。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媒伦理失范的突出表现 “ 伦理 ” 源于希腊语 “ ethos”, 指外在的风俗、 习惯以及内在的品性、品德,因而说到底也就是 指人们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 6美国实用主义哲 学代表人物约翰 杜威曾指出,伦理学是处理人 类行为的一门学科。美国韦氏大词典把 “ 伦理 ” 定义为一门探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讨论 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传媒伦理学通常被认为 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有学者认为其是社 会哲学的一个分支,但宄竟如何界定传媒伦理, 在我国当前的传媒伦理研宄中尚没有一个确切 的定义。传媒伦理首先是对人们媒介行为善恶 选择的系统性探宄, 它是系统地研宄道德善的媒 体

8、当如何履职、媒体是否符合它的应当以及媒介 从业人员在其媒介行为中对善与恶、正当与不正 当的认识与抉择等问题。其次,传媒伦理也试图 界定那些构成价值与生活规范的,被作为个体、 群体或文化共同体的人们所共同认可的原则性 东西。 7简言之,传媒伦理就是回答媒介从业人 员应当如何行事的问题。而新媒体传播伦理就 是指与新媒体相关的道德原则,是新媒体传播行 为的规范系统和伦理秩序,主要涉及新媒体在传 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伦理问题。 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情境发生改变,地域 的消逝、空间的流 动,加大了新媒体对于人类行 为的介入力度。多元传播主体、平权传播的价值 观使得媒介对 “ 后区 ” 的侵入变得理所应

9、当。传 媒伦理失范成为困扰媒介发展的一个难题,由于 传媒环境的改变,诸多媒介伦理事件呈现出与传 统媒体时代截然不同的特征,传媒伦理的研究和 治理也应得到相应的创新和改进。 2014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我国 作为世界新媒体发展最快、应用最丰富、用户最 多的国家,拥有最为繁杂和最庞大的新媒体虚拟 空间,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传播生 态。新媒体环境下,新的媒介技术造就了新的信 息传播模式,从 而形成了新的媒介情境。信息传 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每一个人的 “ 后区 ” 行为都 有可能被暴露在 “ 前区 ” 当中,信息流通的跨时 空和扩散的时效性极大消解了 “ 后区 ” 的神秘及 权威。根据梅

10、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的逻辑思路:新 技术一一新情境一一新行为,人们在新媒体构建 的平权传播情境中会自觉生成更多平等、互动的 -55 新兴媒体 行为。对权威的挑战、对 “ 后区 ” 的窥视,人们享 受着媒介所创造的前所未有的自由,但由于各种 制度体系的不完整,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 机制不健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伦理道德失范的 现象频繁发生。新媒体传媒伦理失范,主要是指 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一切违背人们普遍认同的 “ 真善美 ” 的基本原则的行为。 (一) 信息污染与网络低俗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平而性、围观性、辐 射性的媒介情境,处于此类情境当中的角色扮演 者史无前例地获得了主动传播所带来的关注

11、、快 感和极大的心理认同,由此滋生出崇尚消费、嘲 弄权贵、博取关注的文化心理,进一步影响角色 的行为选择。如此之下,传播一些关乎人类本能 兴趣的内容,自然会符合媒介情境中观众的期 待。因此,色情、暴 力、垃圾信息、不健康网游纷 纷成为其表现形式,导致网络信息污染。 (二) 网络侵权 按照戈夫曼拟剧论的观点,在传统媒介情境 中,角色呈现给观众的 “ 前区 ” 空间和角色自我 准备的 “ 后区 ” 空间泾渭分明,界限清晰。 “ 后区 ” 空间享有高度的隐秘性和权威性, “ 后区 ” 乃是角 色审视、准备的场所, “ 后区 ” 准备越充分, “ 前区 ” 获得成功的可能就越高。新媒体时代,传播权的

12、下移,使观众拥有了和角色表演者同样的权力, 之前被隐蔽起来的后区空间在新媒体技术下无 处藏身。隐私权的侵犯,就是其典型表现。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针对其个人 而与公 众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 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 s 现代新媒体环境下社会 公众的隐私权受到侵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013年 9月 13日晚,歌星王菲宣布与李亚鹏离婚 后乘飞机抵京,腾讯娱乐记者为第一时间拍到关 于王菲的镜头,在高速公路上一路驾车跟踪,最 后将王菲所乘坐的汽车逼停在桥下,拍摄到独家 视频和图片。将名人获得权威的 “ 后区 ” 空间赤 裸裸地展现在公众而前,形成公共情境与私人情 境的合并,导致

13、名人隐私成为公众的消费品。 (三) 网络暴力与舆论审判 传统媒介情境中,社会管理层 由于后区空间 的神秘性而带来权威感,方便了社会管理。 “ 在 后现代、后工业化的信息方式下,现实社会就是 一个超级全景监狱 ( S u p eip an op tic.on ),一套没有 围墙、窗子、塔楼和狱卒的监督系统,是 权力 使人类构建起恢宏而透明的人类社会,有纪律的 社会,以监控作为手段,渗透、侵入社会各个层而 进行无时无刻的彻底监视,正如被塔楼监视的牢 房,在这样的状态里,监视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 的自律,而用以框就自己的纪律、规范就是 权 力 的物理微观形态 ” 9。网络构筑了平而化的 传播情境,逐渐

14、打破过去大众传播的等级性和信 息资源的不均衡性,过去因为掌握传播资源而保 持后区神秘性的权威性逐渐消逝。网络暴力可 以视为网民在获得平等传播权和表达权之后一 次集体欲望的释放,是对权威的暴力祛魅。 如此之下,大量谩骂、指责、侮辱、攻击、煽动 等非理性言论以极端方式出现在网络情境当中, 造成对事件当事人的伤害。而这种非理性的语 言暴力也成为网民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形式,进一 步加深了平而化媒介情境的行为内化标准。舆 论审判更是网络祛魅化的表现,司法权一直是独 立于行政权力之外的制衡之术,是需要相当专业 的知识才能进入的后区领域,更不是普通人可以 轻易获得的权力。而舆论审判则是网民以一种 多数人的言论

15、力量影响公众的判断,甚至影响司 法审判。特别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网络上形 成的舆论力量以压倒性的势力影响了整个互联 网传播秩序,影响了公众对事件本身的认识,进 而影响到政府机构和司法单位的决策态度。 (四)网络造谣和人肉搜索等现象频发 梅罗维茨认为传统媒介情境中公众讯息占 有率的不同将会导致个人表情行为的前后差异, 从而导致群体身份的等级性,当公开和私下行为 界限发 生变化,将导致大量社会角色的显著变 化。这是因为网络媒介具有和传统大众媒介迥 异的信息传递方式, “ 正式的台上或前区信息变 成了非正式的后台或后区信息,从抽象的非人性 化的信息变成具体的人性化信息 ” 。 1 网络媒体 不仅传

16、播信息内容,还通过图片、影像、语言等符 码传递信息的表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为有准备 -56 新兴媒体 的 “ 表演 ” 提供了充足的前区空间。另一方而,网 络传播 “ 缺场的同时性 ” 又将后区行为的极端性 表现了出来。从根本上说,网络去中心化特怔为 个人形 成完全分散、个性化的信息网络提供了可 能,具体而言,加里 马克思提出的现实社会中个 人身份识别的七大要素,合法姓名、有效住址、可 追踪的假名、不可追踪的假名、行为方式、社会属 性(如性别、年龄、信仰、职业等)、个人身份物(如 腰牌、信物等 ) , 11在网络空间中都以匿名化的方 式呈现。这些都使得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伦理道 德规范在网络中的约

17、束力量大为减轻,网络造谣 和“ 人肉搜索 ” 正是这方而的极端呈现。 2013年 8月, “ 秦火火 ” 和 “ 立二拆四 ” 因 制造大量网络谣言一审获刑三年。据了解,秦火 火等人曾制造传播逾 三千条谣言,包括 “ 铁道部 天价赔偿外籍旅客 ”“ 张海迪、杨澜拥有外国国 籍 ”等。长期在网上炮制虚假新闻故意扭曲事实、 制造事端、混淆是非,并以删帖替人消灾,联系查 询IP地址等方式非法攫取利益,严重扰乱社会秩 序。之后,秦、杨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和非法经 营罪被北京警方逮捕。 2006年的 “ 虐猫事件 ” 被网友认为是 “ 人肉搜 索 ” 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此后产生的 “ 犀利哥 ” 事件、

18、 “ 死亡博客 ” 事件都是 “ 人肉搜索 ”现象中 新媒体伦理典型案例。另外,近期出现的成都市 女司机被暴打事件,被拍摄到的 35秒视频引发数万 网友转发 ,之后被打女司机遭到广大网友的人肉搜 索,将其行车违章处理记录、身份证照片、车牌号、 酒店入住次数记录以及父亲官职等私人信息公布 与网上,严重侵犯了当事人权益。 三、新媒体伦理失范的反思 “ 今天的社会世界和自然世界充满了自反 性的人类知识,但这并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己的 主人。正好相反,未来日益有别于过去,而且在 某些方而变得十分具有威胁性。作为一个物种, 我们的生存已不再有保证,即使是短期内也是如 此,而且这是我们人类集体的自己的所作所

19、为的 后果。现在 “ 风险 ” 的概念正成为现代文明的中 心,这正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大多只能建立在 “ 似 乎 ” 的基础上。在我们一一无论是个人还是集 体一一生活的很多方而,我们必须经常建构潜在 的未来,但我们知道这种建构实际上可能妨碍这 些未来的出现。新的不可预测领域的出现往往 是由企图控制这些领域的努力造成的。 ” 12 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现代社会的机体获 得了更加乐观和开放的增长点,沟通语境的全球 化、知识系统的再度权威化,媒介情境的重塑,一 切都以历史的进步为发展基点,然而历史进步的 在场暂时遮蔽了某些风险的离场。正如贝克所 指出的那样,现代风险被科学化之后 ,它们的潜 伏期被消除

20、了。人类正在经历由历史进步主义所 倡导的合法性危机, “ 许多人认识不到最近四百 年乃是世界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这个时 期所发生的变化,其步调之快,史无前例;就这变 化的本质而言,情况也是如此。它一部分是通讯 加强的结果,但也是人们对自然界加强统治的结 果,而在地球这样一个范围有限的行星上,这种 统治归根结底是会加强我们作为自然界的奴隶 身份。因为,我们从这个世界取出的越多,给它 留下的就越少,到最后,我们就得还债。那时候, 就非常不利于我们自己的生存了,我们是自己技 术改进的奴隶 ” 。 13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快 速增长以及扩散速度的不断更新,使人类而临的 不是信息不

21、足而是信息产量过剩,而对过剩的信 息,各种控制模式应运而生,然而却并没有取得 如控制者本身所希望的效果。信息的原本功能 产生了自反性,即对信息所要解决的难题产生了 负影响,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信息熵。信息熵 是人们在运用信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就 如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当某项技术的功能被无限 夸大,而另外的副作用被遮蔽,就会产生大量的 熵。它是信息的耗散和浪费,会产生大量未知的 风险。当熵不断累积到达临 界点,就会引发新一 轮的社会动荡,而彼时,人类只能依靠科学技术 维持暂时的安稳。马尔库塞指出,现代社会总体 上是一个非理性的社会,它以高度发展的工业文 明牺牲了人类自身自由和批判的超越性,使

22、人变 成单向度的人。媒介技术的极速发展,使人类信 -57 新兴媒体 息沟通的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进入后期现代社 会,即贝克所言的 “ 第二现代性 ” 社会和鲍曼所 说的“ 液态现代性社会 ” 。后期现代性与前期现 代性相比最大不同在于符号取代物质,成为人类 追求的主要对象。虚拟符号逐渐侵入人类生活 的方方面面:家庭的电子化、社交的新仪式化、 暴力伤害的虚拟化、匿名化等等。后期现代社会 的信息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个可写的文本,可以 凭借自己的兴趣喜好进行嬉笑怒骂,党同伐异。 信息在不同接受者那里多元化的解读大大丰盈 了信息流通过程中的附加值,在信息做符号表意 的运动中,它自身凝结了受众的理解方式和表

23、意 方式,却给其它的接受者的认知造成了干扰,如 此不断循环,信息本身的意义边界越来越模糊不 清。 新媒体的传播技术释放了传播主体的各项 权利,也让信息控制本身受到信息反 身性的限 制,伦理失范只是新媒体众多信息熵中的表现之 一。也许在当下,除了方略层而的技术性操弄之 外,关于新媒体带来的媒介情境变化所引发的新 的价值、思维模式和新的行为方式的思考或许应 该切进一个更加深入的层而。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等 .新媒体失范与制度论 M .北京: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 2010:8. 2 约书亚 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 .消失的地域:电子 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4、 19. 3 45约书亚 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 .消失的地域 : 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M 1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31. 6 王海明 .新伦理学(上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325. 7 郑根成 .媒介载道 :传媒伦理研宄 IB .北京:中央编 译出版社, 2009:42. 8 王利明 .人权法新论 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480. 9喻国明,李彪 .2009年上半年中国舆情报告 (上) J. 山西大学学报, 2010:132. 10 约书亚 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 .消失的地域:电 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B 1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79. 11 茅亚萍 .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 CD当代传播 ,2003 (6) : 61-63. 12 W克,乌尔里希等著,赵文书译 .自反性现代化 : 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 M .北京:商务印书 馆 ,2001: 2. 13 维纳, N著,陈步译 .人有人 的用处 一一 控制论和 社会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3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