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 36 卷 第 4 期 Vo1.36 No.4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6.04.024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韦 琳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外语系 , 贵州 都匀 558000) 2016 年 4 月 20 日 Apr.20 2016 摘 要 : 长期以来 , 翻译界一直把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看作是对立体 , 对二者的争论伴随着翻译理 论和实践的发展而持续不断。本文通过分析归化和异化的概念 , 以及一直以来关于争论归化 、 异化与直译 、 意 译
2、之间的 关系 , 对归化和异化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 在此基础上 , 阐述译者在语言层面应采取归化的翻译 策略 , 在文化层面应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思想。最后指出归化与异化并不是对立关系 , 而是互补关系。 关键词 : 归化 ; 异化 ; 直译 ; 意译 中图分类号 : H05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9640( 2016) 04-0052-02 自从翻译这一现象出现以后 , 人们就对归化与 异化的问题争论不休。在把源语文本翻译成目的语 文本时 , 到底是用归化还是异化 ? 是归化为主异化为 辅 ? 还是 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 多年以来 , 我国译界一 直在讨论这些问题
3、, 但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 至今仍无 法达成共识。现在及今后的译者必定会受到归化和 异化的困扰 , 给他们的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带来一定 困难 。 因此 , 有必要深入了解归化和异化的概念 归 化异化与直译意译间的关系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一 、 归化和异化与直译和意译的关系 (一) 归化和异化的概念 归化 法 ( domestiction) 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 流畅的风格 , 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 略 。 或者 说 “ 是指源语的语言形式 习惯和文化传统 的处理以目的语为归 宿 ” ; 而异化 法 ( foreigniztion) , 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 保留原文的语言
4、和文化差 异 ; 或 是 “ 指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 源语为归宿 , 在译文中突出源语的异国情调 ” 。 (二) 归化和异化之争 在当代国际翻译论坛 , 归化和异化之争的代表人 物是奈 达 ( Nida) 和韦努 蒂 ( Venuti) 。 奈达 在 1964 年提出 了 “ 动态对 等 ” 的概 念 。动态对等就是要寻求 一种意义最靠近原文 , 又符合目标语习惯的表达。 他主张 , 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自然流畅的 , 可以通过 归化翻译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 避免文化冲突 , 最 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而高举解构主义大旗的韦 努蒂批判了这种归化式的翻译理论 。 1995 年 ,
5、 他在 译者的隐 身 中倡导异化式或阻抗式翻 译 ( resistnt trnsltion) , 以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 他认 为 , 归化翻译是对源语文本的文化侵吞 , 是一种文化 殖民主义的表现 , 而异化翻译能尊重源语文化 , 可以 抵御民族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 , 遏制文化霸权主义。 在中国 , 对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有过三次大规 模的论战 。 第一次是在古代佛经翻译中 的 “ 文 质 ” 之 争 。第二次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到 30 年代 的 “ 直 译 ” 和“ 意 译 ” 之争 。 鲁迅等人主 张 “ 宁信而不顺 ” , 认为 意译使原文失去 了 “ 异国情 调 ”
6、 和 “ 原作丰 姿 ” , 是对 原文的歪曲 , 而梁实秋等人则主 张 “ 宁顺而不 信 ” , 认为直译会使译文晦涩难懂 , 生硬拗口 , 不易被读者 理解 , 降低了译文的可接受性。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鲁迅在当时就明确提出了归化与异化的问题 ; “ 动笔 之前 , 就得先解决一个问题 : 竭力使它归化 , 还是尽 量保存洋气呢? ” 第三次是在 20 世纪最后 20 年的归 化异化之争 , 这次争论被认为 是 20 年代 到 30 年代那 场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改革开放后 , 中国广泛引 进了西方先进的翻译思想或翻译理论 , 对国内的译者 学者们产生了很大震撼或影响 , 他们开始探讨翻
7、译中 的许多重要问题。 1995 年 , 许均 在 文汇 读书周 报 上发起的 对 红与 黑 译本的读者调查 , 引发了当代 中国译坛归化派和异化派之间的激烈交锋。有些译 界学者认为 , 译文应尽量优美 , 表达要自然流畅 , 容 易被读者理解并接受 ; 另一些人却认为 , 读者阅读外 国文学作品 , 是希望通过译作欣赏原作别具一格的韵 味 情调 , 原作的语言形式不应被改变。 (三) 归化和异化与直译和意译的关系 一直以来 , 我国翻译界很多学者不能区别归化和 异化与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 一些 译界学者广泛阅读国外先进的翻译理论 , 并在大量翻 译实践的基础上 , 对此问题
8、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帮助我们理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 由此推动了我国 收稿日期: 2016-04-06 作者简介 : 韦 琳( 1978 ) , 女 , 水族 , 贵州黔南人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 : 英语教学法。 52 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 。 王东风认为 , “ 归化和异化是 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 , 但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 译 。 ” 孙会军对这一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他 在 归 化与异化 两个动态的概 念 一文中说 , “ 直译与 异化 意译与归化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 但这两 组概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直译与意译的参照点是 原文的语言特点。而归化和异化是以
9、译者向原作者 靠拢还是向译文读者靠拢来划定的。 ” 二 、 归化和异化各自的优缺点 (一) 归化的优缺点 不同文化之间具有相似性是翻译中可以采用归 化法的客观依据。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 中华民族和 其他民族在生活和思想观念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 即一种语言中概括某种生活现象的成语和词组与另 一种语言中类似的成语和词组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结 构上有惊 人的相似 , 归化法可以使我们领略不同文化 之间不谋而合的趣味性 , 同时降低读者的接受难度。 因此 , 归化法是我们在翻译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策 略 。 归化法具有以下优点:( 1) 归化有助于译者将 源语译成目的语时 , 避免产生文化冲突和各种形式
10、的 误解 , 把源语文化的意义传递给目的语文化读者; ( 2) 归化可以使译文读者在自身的知识范围内 , 更 好地理解译文的形式和内容;( 3) 归化不强求目的 语文化读者理解源语文化作者的世界 , 不对读者的智 力和想象力提出过高要求;( 4) 归化法不把源语的 语言规范强加给目的语。从某种程度上说 , 归化 使译 意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取 得 “ 文化对 等 ” 。 然而 , 归化法也存在诸多缺点 : ( 1) 滥用四字格成语; ( 2) 滥用古雅词 语;( 3) 滥 用 “ 抽象 法 ” ;( 4) 滥 用 “ 替代 法 ” ; ( 5) 无根据地予以形象化或典故化。 因此 , 我
11、国译界有些学者认为 , 我们阅读归化法翻译 作品 , 只是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种温习 , 已经失去 了了解和鉴赏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意义。 (二) 异化的优缺点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这是我们在翻译中使用异化法的主观原因。异化法 可以把一种文化及其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 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及语言 , 给后 者带来 全新的成分 , 有利于两种文化和语言的相互融合。异 化法具有以下优点:( 1) 异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 目的语语言和文化 , 给目的语国家带来了很多新词汇 和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 2) 异化可以最大限度地 保留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 , 让读者了
12、解异国文 化 , 拓宽他们的视界;( 3) 异化法能传达源语世界 的现象 , 是对原作的忠实;( 4) 采用异化翻译的译 者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能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 之处 。 但是 , 异化法也有一些不足之 处 : 对源语保持 字面上的忠实 , 不考虑源语结构 表达方式是否符合 目的语表达习惯 , 会使译文 带 有 “ 翻译 腔 ” 。 这种类 型的译文会扭曲原文的文化信息 , 使意思含糊不清, 不能传递有效信息 , 让读者头疼 。 因 此 , 我们在使用 新的表现法时 , 一定要合乎汉语的规范 , 以保证译文 通顺晓畅。 三 、 归化异化策略在翻译中的运用原则 归化和异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13、, 是辩证统一的关 系 , 两者各有各的优势和缺陷 。 而翻译是一项十 分 复杂的活动 , 在译文中何时使用归化和异化策略,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的来说 , 国内译界学者达成 的一致意见是 : 在语言层面 , 译者应采用归化的翻译 取向 , 在文化层面 , 译者应采用异化的翻译取向 。如 亚 洲 “ 四小 龙 ” 可 以在文学作品中翻译 成 Four Little Dragons; “ 雨后春 笋 ” 可以在语言层面上译 为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但有时 , 语篇类型 语体风格 语 境 翻译目的 具体的源语和目的语 , 以及译者对源 语和目的语掌握的熟练程度 ,
14、 都会影响译者的翻译取 向 。 例如 , 文本类型也要求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以介绍中国文化为目的的政治论文 哲学著作 民间 故事及历史 , 一般都以异化翻译为主 ; 而一些实用性 文体的文章 , 如新闻报道 宣传资料 广告 通知 公 告及科普著作与通俗文学 , 一般都以归化翻译 为主。 四 、 结语 归化和异化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 , 时至今 日 , 译界学者仍无法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实际 翻译过程中 , 不可能永远只遵循一种原则或采用一种 方法。因此 , 不可能有任何译文完全以源语文化为归 宿 , 或完全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归化和异化各有所 长 , 又各有所短 , 应互为补充 。
15、 归化和异化对读者所 起的作用不一样 , 翻译目的也不一样 ; 适应的读者群 不同 , 在目的语文化中起的作用也不同 , 都有其存在 的价值。可以说 , 成功的翻译是归化和异化相结合而 产生的结果。因此 , 没有必要一直争论归化和异化的 优劣高低。 参考文献 1 段 荣 . 论报刊新词汉英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J . 湖南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 72-74. 2郭建中 .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 异化与归化 J . 外国语, 1998,( 2) : 12-19. 3 刘英凯 . 归化 翻译的歧 路 J . 现代外语 , 1987, ( 2): 58-64. 4 孙会 军 . 归化与异化 两个动态的概念 J . 外语研究, 2003,( 4) : 60-64. (责任编辑 : 李汴红)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