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_从直译意译到归化异化的演变_陈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_从直译意译到归化异化的演变_陈浩.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01 第 30 卷第 1 期 2017 年 1 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l.30 No.1 Jan.2017 翻译:从直译意译到归化异化的演变 陈 浩 (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 ,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 : 翻译理论在 20 世纪有了很大的发展 , 直译 、 意译两个概念在后现代语境下演变为归化和异化 。 一般认为直 译 和 意 译关注语言学层面 的 翻 译 问 题 , 而在发生翻译文化转向的今天 , 归化和异化则主要关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问题 , 也 就 是 说 ,
2、直译和意译是翻译方法 , 而归化 、 异化是翻译策略 。 从 中西历史上几次大的直译 、 意译之争以及学者们归化和异化的定义看 , 从直译、 意译到归化 、 异化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 在国际文化交流频繁的大背景下 , 翻译实践应该合理地处理四者之间的关系 , 促 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 关键词 : 直译 ; 意译 ; 归化 ; 异化 ; 中图分类号 : H05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9161( 2017) 01-0101-04 无论中外 , 自有翻译以来 , 就有关于直译和意译 的争论 。 由于西方历史上小国林立 , 语种众多 , 交往 频繁 , 其翻译实践 相对较多 ,
3、 对于翻译理论的探讨也 较我国充分 , 对直译和意译的定义及优劣的探讨也 更广泛 、 深入 , 在后现代语境下终于发展到如今的归 化、 异化之争 。 正如潘文国所言 : “ 西方的翻译研究从 整体上来说比我们的视野更开阔 , 角度更宏观 。 ” 1( 31) 我国古代文化在东亚圈处于统治地位 , 对周边异族 文化借鉴较少 , 对翻译方法的探讨仅限于几个文化 输入的高峰时期 , 并无系统的理论 , 对 直 译 、 意 译 的 探讨, 也是在 ” 五 四 “ 前后受到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 才趋于集中 。 从 20 世纪至今 , 加入了关于归化 、 异化 翻译的讨论之 中 , 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4、。 郭建中 认为 , 归化与异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翻译的 目的 、 文本类型 、 作者意图以及目标读者不同 , 翻 译 策略的选择也会不同 , 两者永远共存 2( 290) 。 孙致礼则 认为 , 21 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 , 将进一步趋向异化 译法 , 并应形成异化为主 , 归化为辅的翻译趋向 3 ( 43) 。 直译 、 意译两个概念已有两千余年历史 , 至今未有一 个高度一致的定义 , 因 此 对 归 化 、 异 化 与 直 译 、 意 译 的联系也成为研究翻译策略的必经之路 。 多数学者 认为 , 归化 、 异化作为翻译策略 , 着 眼于文化层面的 差异 , 而直译 、 意译
5、则作为翻译方法 , 注 重 语 言 层 面 的不同 。 然而翻译活动本身十分复杂 , 直译 、 意译的 内涵也极为广阔 , 似乎不能简单地将其与翻译中的 文化现象割裂开来 , 而归化 、 异化对语言层面的探讨 也相当深入 。 因此直译 、 意译和归化 、 异化之间的关 系要紧密得多 。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 , 对于四者的运 用也不可能截然分开 , 而是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译 者的翻译目的 。 本文拟对直译与意译之争如何转变 到如今的归化与异化之争的过程进行梳理 , 探讨直 译与意译和归化与异化的定义 , 以及两者 之间的对 立统一关系 , 希望有助于加深对两者的理解 , 并为具 体的翻译实践提供
6、借鉴 。 一 、 直译与意译之争 西方最早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的研究可追溯 到罗马帝国时期 , 这一时期 , 罗马一方面吸收希腊的 文化 , 一方面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 开始对 圣经 进行 翻译解读 。 西塞罗早在公元前 1 世纪就提出了意译 的主张 4( 20) 。 罗马由于自身文化底蕴不足 , 在对希腊 经典进行翻译时采取了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 , 照搬 原文风格 。 西塞罗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批判 , 认为翻译 者应该像演说家那样 ,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 使译文 符合本族文化 的表达习惯 , 翻译的目的是还原希腊 经典的内容而不是形式 。 他认为 , 直译 , 即以词译意 ( word f
7、or word translation) 的方法是缺乏技巧的表 收稿日期 : 2016-03-29 作者简介 : 陈浩 ( 1991-), 男 , 河南商丘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 现 , 以意译义 ( sense for sense translation) 才能更好地 继承希腊精神 。 之后的贺拉斯在 诗艺 中说 :“ 忠实 原作的译者不会逐次死译 。 ” 这句话常被后人引用 , 成为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的名言 5( 40) 。 罗马帝国后期 至中世纪初期 , 基督教在西方文化和思想中逐渐占 据统治地位 , 宗教翻译取代了文学翻译成为翻译的 主要形式 。 在
8、针对 圣经 的翻译中 , 斐洛与奥古斯丁 认为应该坚持 “ 受上帝的感召 ”, 对文本字字对译 。 圣经 的神圣性使得虔诚的神学家在翻译中并不能 过多顾及本文化中语言的特殊形式和习惯 。 文艺复兴时期 , 基督教会的控制力减弱 , 民族意 识增强 , 封建帝国为了对抗教会的思想控制 , 大力提 倡使用本民族语言 , 对文学创作和翻译观念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 。 语言学家们意识到了本民族语言的独 特风格和表达能力 , 为使民族语言不因模仿其他语 言而受到破坏 , 不再机械地模仿拉丁文的语言习惯 , 而是灵活地运用大众语言 。 因此这一时期意译法占 主要地位 。 例如马 丁 路德就借将 圣经 译为德
9、语 之 机统一了各地方言 , 为现代德语的形成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 他和莱希林 、 伊拉斯谟等人文主义者都认识 到 , 语言本身具有无法逐词互译的特点 , 因此主张在 翻译中采用意译的方法才能再现原文的神韵 。 16 世 纪法国出现了被誉为 “ 翻译之王 ” 的 阿 米 欧 , 他 的 翻 译方式就被称为 “ 创造性意译 ”。 而作为西方近代翻 译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翻译理 论的人 , 多雷也认 为 , 译者必须避免逐词对译 , 因为逐词对译有损原意 的传达和语言的美 感 。 在文艺复兴大量翻译实践与 理 论 总 结 的 基 础 上 , 17 世 纪 到 20 世 纪 初 堪称西方翻译史上的
10、黄金 时代 , 意译与直译各领风骚 , 归化与异化的雏形开始 形成 , 翻译理论逐渐成熟 。 17 世纪到 18 世纪 , 法国 的 翻译家卷入了一场 “ 古 今 之 争 ” 6( 115) , 直 译 派 厚 古 薄今 , 推崇准确的翻译 , 认为翻译的唯一目标是做到 准确 , 译者无权任意选词或更改词序 ; 意译派则厚今 薄古 , 认为文采比忠实更 重要 。 在德国 , 歌德主张译 语和原语应融合为一 , 即综合运用直译法与意译法 。 施莱尔马赫 1813 年在 论翻译的方法 中提出 , 翻译 的途径只有两种 , 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 , 而 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 ; 另一种是尽可能让
11、读者安居 不动 , 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 1995 年 , 韦努蒂在其 译者 的隐 身 一部翻译 史 中将这两种方法概念 化为异化法和归化法 7( 371) 。 在英国 , 围绕 荷马史诗 的翻译 , 纽曼主张采用直译的方法 , 而阿诺德则认为 译者若是囿于对原作的重视 , 难免会使译作显得怪 诞 、 不自然 , 反而 有损原作的精神和艺术魅力 。 二人 的讨论虽然围绕 着 荷 马 史 诗 展 开 , 但 其 实 质 却 是 对自古至今的直译 、 意译法之争的又一次探讨 。 我国大规模的翻译始于东汉末年的佛 经 翻 译 , 一些翻译大家对直译和意译开始有了清晰的认识和 鲜明的立场 , 即当
12、时的 “ 文质之争 ”。 东晋佛教学者道 安提出 “ 五失本 、 三不易 , 翻译应案本而传 , 不令有损 言游字 , 时改倒 句 ”, 反对佛经翻译中过于 “ 文 ” 的 现 象 , 主张直译 。 稍后鸠摩罗什则提倡 “ 依 实 出 华 ” 和 “ 曲从方言 ”, 反对 “ 嚼饭与人 ” 的直译 , 主 张意译 。 到 了唐代 , 玄奘则综合前辈们的经验 , 主张 “ 多用直译 , 善参意译 ”, 即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 在我 国漫长的翻译史中 , 由于居于一种文化中心地位 , 文 人墨客又有浪漫的传统 , 因此翻译时多采用意译 , 对 所谓蛮夷小国的语言形式不够重视 , 在译文中
13、经常 会抒发自 身 感 想 , 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清 末 林 纾 的 “豪杰译 ”。 进入近代 , 我国文化中心地位被取代 , 直 译方有了翻身之机 。 清朝闭关锁国被打破后 , 中国开始了一系列向 西方学习的运动 , 从 西 学 东 渐 , 洋 务 运 动 , 到 后 来 的 “ 五四 ” 运动都为翻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 基础 。 严复总结我国几千年的翻译经验 , 于其译作 天演论 中提出 “ 信 达 雅 ” 三 字 标 准 , 对 我 国 翻 译 事 业影响深远 , 后世凡是关于翻译问题的讨论 , 必然会 提到严复的标准 。 而所谓信 , 就是忠实于原文的意 义 ; 达 , 即是努
14、力使译文流畅 ; 雅则是需注意文字的 润色和得体 , 与原文内容和体裁相称 。 以此看来 , 严 复将 “ 信 ”, 也就是直译放在首位 , 然而他本人的实践 却并未贯彻这一原则 , 因此可以说 , 严复的 “ 信达雅 ” 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翻译构想 , 并未实际 解决翻 译中的各种复杂问 题 。 “ 五四 ” 时期 , 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 , 鲁迅和其弟 周作人主张用直译来指导翻译 , 这一提法受到郭沫 若、 梁实秋等学者的反对 , 于是便引发了一场以鲁 迅、 矛盾 、 瞿秋白为代表的直译派和以郭沫若 、 梁 实 秋、 郁达夫为代表的意译派的论战 。 直译派讽刺意译 是让 “ 洋人穿了长袍
15、马褂 ”, 是 “ 削鼻剜眼 ” 的翻译 ; 意 译派则认为直译以辞害义 , 让读者不知所云 。 直译派 反复强调 “ 直译 ” 与 “ 死译 ”“ 硬译 ”“ 呆 译 ” 的 区 别 ; 意 译派则辩解说 “ 意译 ” 绝非 “ 胡译 ”“ 歪译 ”“ 乱译 ”。 这 场关于翻译方 法的辩论十分激烈 , 影响深远 。 “ 五四 ” 时期重视科学求真 , 写实主义盛行 , 反映在翻译上就 是一些学者主张直译 , 以保留原作面目精神 , 而主张 表现主义的创 造社成员则注重抒发自身的情感 体 102 会 , 两者各有千秋 8( 22) 。 实际上 , 当时的争论是主张直译 者与胡译 、 乱译者和
16、主张意译者与硬译 、 死译者之间的 冲突 9( 42) 。 另一次关于翻译理论的大讨论在 20 世纪 80 年 代 。 改革开放后 , 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被译 介进中国 , 学术界一片繁荣 , 关于翻译应直译还是意 译的讨论又一次展开 。 与 “ 五四 ” 时期相比 , 这次参与 讨论的已经不是以作家兼翻译家为主 , 而是以语言 学家为主 。 随着西方翻译理论的传入 , 这次的讨论在 学理方面也较之前者更为深入 。 其实无论哪次翻译 论争中对直译和意译的阐释 , 也都不仅仅停留在语 言层面 , 关于文化方面的讨论也十分普遍 。 如傅雷的 神似论 , 钱钟书的化境说 , 以及许渊冲的 “
17、三美 ” 说都 带有归化的痕迹 。 1987 年 , 刘英凯发表 归 化 翻 译的歧路 , 对当时盛行的归化风表示不满 , 提 倡 异 化策略 , 文中对异化 、 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做出了区 分 。 1995 年韦努蒂的 译者的隐身 出版后 , 翻译界 的注意力彻底由直译 、 意译之争转向对异化 、 归化的 讨论 。 二 、 归化与异化的出现 20 世纪在西方被称为理论的时代 , 翻译也紧随 时代的大潮产生很多成果 。 20 世纪 60 70 年代 , 当 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理论出现文化转向时 , 归化 、 异 化说也应运而生 , 逐渐取代直译和意译之争 。 读者接 受理论的盛行使得读者的地位上
18、升到前所未有的高 度 ,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 奈达从 圣 经 翻译的角度提 出自然对等的归化式翻译方法 , 忽视文化差异 , 以读 者理解为第一目标 。 从翻译的目的上来讲 , 结合结构 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 奈达提出功能对等说 , 认为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 异化的方法 保留源语中的语言体系和文化现象 , 必然使得这种 交流出现障碍 , 并且译者也不能对读者期待过高 , 读 者的理解力也限制着译者应将源语以最贴近目的语 的形式介绍给读者 。 随着后现代各种理论的兴起 , 异族和边缘文化 受到重视 , 这种以接受方为中心的归化式翻译方法 受到强烈批判 。 韦努蒂认为 ,
19、所谓的归化翻译实质上 是一种文化侵略 , 反映了两种文化的不平等 。 他认为 在文化传播中 , 源语文化中的特有因素应得到保留 , 所谓的主流文化应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 平等地接受 异族文化 , 这样方能促进各个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 在 译者的隐身 中 , 他将先前零散的归化 、 异化思想 进行了总结 。 他认为 , 所谓归化即是指翻译过程中 , 采取保守的同化手段 , 使译文遵守目标语言当前的 主流价值观 , 迎合本土的典律 、 出版潮流和政治需 求 。 而异化则是要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征 。 可以 看出 , 归化和异化的提出使得对翻译的讨论从纯语 言层面过渡到了文化层 面 , 不但关注
20、语言内部的转 换 , 也开始对语言外部所生存的政治 、 文化环境进行 研究 , 从对语言的微观分析到对翻译的社会功能进 行宏观把控 。 在这个过程中 , 译者不再像以前一样充 当一个隐身的幕后人员 , 在翻译过程中起着更加重 要的作用 , 凸显了译者的地位和功能 。 三 、 归化与异化的区别与联系 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策略 , 在实际的翻译实践 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 而是相辅相成 , 对立统一的 。 归化和异化从定义上看是相互矛盾的 , 归化主 张为迎合读者将原作尽可能地本土化 , 为使读者感 到毫不费力 , 获得美的享受 , 必然会对原文中特 有的 表达习惯和文化现象进行改造 。 而异化则从
21、文化交 流融合 、 拓展文化视野的目的出发 , 要求译文忠实于 原文 , 保留原文中的民族特性和异族情趣 。 在翻译 中 , 实际上译者是有着自己的翻译目的的 , 同时译者 又要兼顾原作者的意图以及读者的文化层次 , 运用 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 。 以往我国的读者文化程度 不高 , 对国外的 历 史 文 化 、 风土人情了解不多 , 译 者 多使用归化的策略 , 使译文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 随着 国际交流的增多 , 以及新媒体对于国外信息的普及 , 国内读者对国外的一些重大事件 、 风景名物也都耳 熟能详 , 并且很多读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外语 水平 , 对原汁原味的译作的需求增多 , 在翻
22、译中也相 应地要求译者增大异化翻译的比重 。 因此所谓归化 和异化策略的选择 , 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 而是根据具 体的翻译目的和情景合理运用而有所侧重 。 在一些 实用性和说明介绍性质的文本翻译中 , 归化策略居 多 , 而在文学作品中 , 在不影响艺术表现力的基础 上 , 异化策略居多 , 否则一部外文作品中处处中国歇 后语和中国各地方言,也会使得读者感觉到不伦不类。 四 、 直译 、 意译与归化 、 异化的关系 由于长久的直译 、 意译传统 , 我国学者在解读归 化和异 化时 , 多参照对直译 、 意译的理解 。 比如孙致 礼认为 : “ 异化大致相当于直译 , 归化大致相当于意 译 。
23、 ” 3( 43) 张美芳认为 , 归化与异化所蕴涵的概念 , 实 际上与我国传统上所说的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大同小 异。 其实如今以归化和异化的视角重新审视直译和 意译, 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 直 译 、 意译作为名词兴起于 “ 五 四 ” 时 期 的 翻 译 论战 , 乔曾锐对此做了总结 , 并对两者做了如下的界 103 定 : “ 在合乎译文语言的全民规范的情况下 , 译文刻 意求真 , 通过保留原作形貌来保持原作的内容与风 格 , 这种翻译方法叫直译 。 使用译文语言中功用与原 文相同或相似的表达方式 , 以代替原作中因两种语 言不同而无法保留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
24、力求做到虽失原作形貌 , 但从不同范围的上下文看 , 仍不失原作的内容而且与原作的风格相适应 , 这种 翻译方法叫意译 。 ” 10( 50) 因此可以认为 , 保证原作内 容和风格得到较好表达的基础上 , 直译 、 意译的关注 点主要在译 文的表达形式上 , 也就是主要关注语言 层面上的处理问题 。 在各学科文化转向的背景下 , 归 化与异化不仅关注语言形式 , 更重要的是对文化因 素进行处理 。 归化要求译文符合受众的文化背景 , 异 化则不但要求保留异域语言的形式特色 , 还要还原 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 因此可以认为 , 归化和异化实际 上是一种翻译策略 , 一旦选定 , 对译文的影响会
25、非常 大 。 比如有时候会对一些外民族习以为常而本民族 十分忌讳的现象大篇幅地删减和改写 。 而直译 、 意译 作为一种相对微观的翻译方法 , 都要求原文的内容 得到忠实的传达 。 例如林纾在翻译 茶花女 时将大 量的风景描写删掉 , 因为当时的国人对这种枯燥的 景物描写并无兴趣 , 这显然不属于意译 , 只能说是归 化的翻译策略 。 朱生豪和梁实秋在翻译莎剧时对剧 中频繁出现的有关性的内容的处理 , 也显示出二人 翻译策略的不同 。 朱生豪显然主张归化 , 而梁实秋则 主张异化 , 但同时两人的译作中又都有异化和归化 的现象 , 对一些字词的处理上也各有直译和意译的 手段 。 由此可见译者在
26、翻译作品时 , 总是先选定一种 主要的翻译策略 , 或归化或异化 , 之后在细节的处理 上则或是意译居多 , 或是直译占优 , 综合运用各种手 段以使译文达到作者心目中 的最佳艺术效果 。 从中外翻译史上直译 、 意译的产生和发展及其 向异化和归化的转变过程可以看出 , 作为一种复杂 的活动 , 翻译必须要有一种主要策略进行统筹指导 , 并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手段和技巧 , 无论是直译和意 译 , 归化和异化都是为译者的翻译目的服务的 。 当 前 , 我国关于直 译 、 意译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 , 对 归 化 、 异化的运用尚处于探索阶段 , 开始有意识地将翻 译活动提升到 作为国际间文化交流重要
27、途径的 高 度 。 异化翻译策略缩短了不同文化的距离 , 丰富了目 的语的文化形式 , 也使得译文的读者对外民族形成 一种尊重的态度 , 使弱势文化得以在更大更公平的 舞台上展示自己 , 对当今世界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 , 因此异化策略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 当然 , 在翻 译中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 , 最终还是取决于译 者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 。 参考文献 : 1潘 文 国 .当代西方的翻译研 究 兼 谈 “ 翻 译 学 ” 的 学 科 性 问题 J.中国翻译 , 2002( 1) . 2 郭 建 中 . 文 化 与 翻 译 M. 北 京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 , 2000.
28、 3 孙 致 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 : 从 归 化 趋 向 异 化 J. 中 国 翻 译 , 2002( 1) . 4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 M.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91. 5陈 莹 .西方文学翻译中的意译与直译向异化与归化 转 变 的 研究 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S1) . 6卢絮 , 王锦堂 .从 “ 直译 ” 与 “ 意译 ” 到 “ 归化 ” 与 “ 异 化 ” 的 转 变 J.湖北社会科学 , 2005( 2) . 7张 健 .归化异化,谁主沉 浮 刍议我国文 学翻译策略认 知 的发展状况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1) . 8胡 翠 娥 .表 现 与 再 现 论创造社与文 学 研究会之间关 于 直译意译的争论 J.中国翻译 , 2013( 4) . 9刘 浩 .翻译:直译意译的完美统 一 直译 意译之争所引 发 的思考 J.语言与翻译 , 2002( 4) . 10乔曾锐 .译论 M.北京 : 中华工商联出版社 , 2000.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