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__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_课题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__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_课题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 卷 第 期 西南大学学 报 ( 社会科学 版 ) 年 月 ( ) , ?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研 究 ”课题 组 ( 西南大 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 心 , 重 庆 市 ) 摘 要 : 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全面建 成 小 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 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 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 调 查 发 现 , 现阶段我国公民思想道德的总 体 状 况 是 良 好 的 , 但是在局部和个体上仍然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现实问 题 。 针对当前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 其 原 因 ,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加强公民思想
2、道德建 设 :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公民思想道德的 引 领 作 用 ; 突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性和针对 性 ; 注重完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 度 ; 着 力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明风尚 。 关键词 : 公民思想道德建 设 ; 思 想 状 况 ; 社 会 公 德 ; 家 庭 道 德 ; 职 业 道 德 ; 网 络 道 德 ; 对 策 思 考 中图分类 号 :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 ( )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 伟 大 复 兴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 人 民不懈追求的长远目标和努力奋斗的现实目 标 。 在实现目标的发展进程 中 ,
3、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 建 设 , 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最基本 的 要 求 , 也是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条 件 。 因 此 , 从 理 论 与 实践的结合上 , 深入研究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既是理论发展的需 要 , 更是实践发展的要 求 。 一 、 充分认识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 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 体 现 一 个 民族的文化素质 , 而且反映一个社会的 文 明 程 度 , 彰显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 神 。 因 此 , 重视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一 )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市
4、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促进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 的重要任务 。 要顺利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 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 , 推进经济 结 构 战 略 性 调整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经济举 措 , 而 且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 设 , 特别是公民思想道 德 建设 , 进而为经济发展奠定道德基 础 、 构建经济发展诚信环 境 、 提供经济发展动 力 , 促进 社 会 主 义 市 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 具体讲 , 一是公民 思想道德建设能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 础 。 随 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 社会主
5、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 善 , 迫切需要与之 相 适 应 的 公 民思想道德的支撑 。 无论是思想认识 、 价值 观 念 , 还是行为准则上都需要进行相应调 整 , 需 要 进 一 步 解放思 想 、 转变观 念 , 增加市场意 识 、 价值意 识 、 改革意识和创新意 识 , 树立民主法 制 意 识 , 为 社 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 二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能为经济发展构 建 诚 信 环 境 。 收 稿 日 期 : 主 要 执 笔 人 : 陈 跃 , 法 学 博 士 ,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 院 , 教 授 , 博 士 生 导 师 。 何 玲
6、 玲 , 法 学 博 士 ,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暨马克思主义学 院 , 副 教 授 。 靳 玉 军 , 教 育 学 博 士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暨马克思主义学 院 , 副 教 授 。 基 金 项 目 : 重庆市社科规划重大委托课 题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研 究 ”( ) , 项 目 负 责 人 : 陈 跃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必须建立在 良好的市场秩 序 、 健康的市场机 制 、 诚实守信的企业 和 消费者的基础之上 , 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公民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 特别是公民的诚信教 育 , 着 力 培 育 诚 信 文 化 , 引导人们恪守职业道 德 、
7、规范从业行 为 , 树 立 “诚 信 为 本 、 操 守 为 重 ”的 信 用 理 念 , 增 强 重 信 守 约意识 ,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构建良好的诚信环 境 ; 三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能为经 济 发 展 提 供 动力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 必 然 带来社会经济利益的调 整 , 社会利益主体出现多元 化 , 社会不同阶层 、 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也会多样 化 , 因 此 , 必然要求加强公民的思想 道 德 建 设 , 加 强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 ,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 观 、 劳动 观 、 职业 观 , 正确处理个人利 益 与 集 体 利 益 、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 益
8、、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 系 , 从而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 创 造 性 , 为 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 ( 二 )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 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 不仅涉及社 会 管 理 制 度 、 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等硬环 境 , 而 且 包括社会管理理念 、 社会管理的思想道德基础以及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等软环 境 。 因此 , 创 新 社 会 管 理不仅需要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和体制 , 创新社会管理方 式 , 而且还需要更新社会管理理 念 、 创新社会管理意识 ,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 德 建 设 ,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 质 。 只 有
9、这 样 , 才 能 真 正 实 现社会管理创新 , 适应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 要 。 当前 , 随着经济 社 会 的 不 断 发展 , 社会发展进入历史关键 期 ,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 区 , 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 况 、 新 问 题 和 新 矛盾 , 突出表现为社会组织结构不断发展变 化 , 一大批非政府组织应运而 生 , 社会组织结构更加 细 化 , 利益主体日趋多元 化 , 社会中的利益矛 盾 层 出 不 穷 , 导致人们的社会意 识 、 价 值 观 念 、 道 德 标 准 和行为准则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 面对社会发 展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 求 , 迫 切 需
10、 要 重 视 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 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 容 , 充分发 挥 公 民 思 想 道德建设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 以思想道德建设引领社会管理创新发 展 。 ( 三 )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 , 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积 累 , 政治民主的完 善 , 社 会 管 理的科学 , 人与自然的和 谐 , 更重要的是还需要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和公民思想道 德 素 质 的 提 升 。 全面建成小康的社会是一个和谐发展的 社 会 , 突出表现为公民思想意识先 进 、 道 德 意 识 浓 厚 、 行为举止规范
11、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中 , 在社会公民思 想 道 德 建 设 取得巨大成效的时代背景 下 , 社会公民中存在明显的思想落 后 、 贪污腐 败 、 诚信缺 失 、 公 德 失 范 等 突 出问题 , 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绊脚 石 , 阻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历史进 程 。 加 强 公 民 思 想道德建 设 , 就是要倡导富 强 、 民 主 、 文 明 、 和 谐 , 倡导自 由 、 平 等 、 公 正 、 法 治 , 倡 导 爱 国 、 敬 业 、 诚 信 、 友善的理念 ,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 增强公民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辱 感 , 褒
12、 扬 真 善 美 , 贬 抑假恶丑 , 激励社会公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 的 进 程 中 , 努 力 转 变 观 念 , 注重用先进思想和伦理 原 则 武装自 己 , 做有理 想 、 有道 德 、 有文 化 、 有纪律的 人 , 形成知荣 辱 、 讲道 德 、 讲正 气 、 匡 正 义 、 守 纪 律 、 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 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 现 。 ( 四 )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 就是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要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
13、的繁荣 , 而且要高度重 视 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基础 , 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 质 量 和水平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公民思想道德素 质 。 历史告诉我 们 , 以愚 昧 、 封 闭 、 保 守 、 落 后 为 特 征 的 公 民思想道德素 质 , 是绝不可能实现文化强国梦 的 。 只有在以思想先 进 、 观念进 步 、 道 德 高 尚 、 素 质 优秀为特征的公民思想道德基础上 , 才能实现文化强国的美好理 想 。 因此 , 在全力推进 中 国 特 色 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过 程 中 , 必 须 重 视 和 加 强 公 民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 坚
14、 持 依 法 治 国 与 以 德 治 国 相 结 合 , 加强社会公 道 、 职业道 德 、 家庭美 德 、 个人品德教 育 , 弘扬中华传统美 德 , 以加强和 改 进 公 民 思 想 社 会 公 德 家 庭 美 德 职 业 道 德 明 显 好 转 略 有 好 转 基 本 没 变 有 所 下 滑 严 重 下 滑 十 分 赞 同 赞 同 一 般 反 对 非 常 反 对 道德建设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二 、 我国现阶段公民思想道德的主流 为了更好地掌握我国公民思想道德状 况 , 课题组以问卷调 查 、 走访专 家 、 座谈交流 等 方 式 , 在 重 庆 市合 川 、 北 碚 、 江 北
15、 、 渝 中 、 沙坪坝等区县和部分高校进行了调 研 , 取得了第一手资 料 , 为 我 们 的 研 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论证 。 调研结果显 示 ( 表 ) , 被调查 者 中 的 人 认为社会公德出现不同程度好 转 , 的 人 认 为家庭美德出现不同程度好 转 , 的 人 认 为职业道德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好 转 。 这 表 明 我 国 公 民思想 道德总体状况 积 极 向 上 , 且 发 展 态 势 良 好 。 具体而言 ,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 ( 一 ) 思想状况总体良好 表 公民道德建设总体状况 我国公民的思想状况主要反映在价值观 、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两个方 面 。 公民人
16、生价值取向正 确 , 集体主义价值观占主流 在回 答 “您认为最能体现人生价 值 的 是 什 么 ”的 问 题 中 , 有 的 被 调 查 者 选 择 “个 人 对 社 会贡献的大 小 ”。 这表明社会主义价值观得到多数人的认 同 , 将人生价值定位为个人对 社 会 的 贡 献 度 , 或者说个人对他人和社会需 要 的 满 足 度 。 同 时 , 有 的 人 选 择 “受 人 尊 重 的 程 度 ”, 的 人选 择 “社会地位的高 低 ”, 的人选 择 “生活舒适的程 度 ”。 这表明我国公民 的自我意识不 断 觉醒 , 日益要求个人需要被他人 和 社 会 满 足 , 渴 望 被 认 可 和
17、尊 重 。 在 调 研 中 , 仅 有 的 人 选 择 “金钱的多 少 ”, 的人选 择 “其 他 ”。 在回 答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 益 发 生 冲 突 时 , 您 的 态 度 是 什 么 ”的 问 题 时 , 被 调 查 者 中 的人选 择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 益 ”, 的 人 选 择 “集 体 利 益 为 主 , 兼 顾 个 人 利 益 ”, 合 计 的 人非常重视集体利 益 。 同时 , 还有 的人选 择 “个人利益为 主 , 兼顾集体利 益 ”, 只有 的 人 选 择 “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 益 ”。 这表明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人 心 , 集体主义价值观占据主导地 位 。 社会主义信
18、念较为坚 定 , 对中国共产党是信任的 关 于 “国家兴 亡 , 匹夫有 责 ”说法的态 度 调 查 结果显 示 ( 表 ) , 的人表示不同程度的 赞 同 , 只 有 的人明确表示 不 同 程 度 的 反 对 。 可见 , 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比较 强 。 在回 答 “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没有 表 关 于 “国 家 兴 亡 , 匹 夫 有 责 ”说 法 的 认 同 度 选 项 频 率 百 分 比 信 心 ”的问 题 ( 图 ) 时 , 有 的被调查 者 表 示 有 信 心 ( 其 中 “非 常 有 信 心 ”占 , “比 较 有 信 心 ”占 ) , 有 的被调查者选择 了 “一 般 ”。
19、 这说明我国绝大部分公民 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 义建设持乐观态度 , 有较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 念 。 在回 答 “您认为中国共产党代表谁的利 益 ”问题 时 , 有 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是 代 表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 ”的 , 另 有 、 、 、 的人分别选择 了 “党 的 利 益 ”、 “官 僚 的利 益 ”、 “少数富人的利 益 ”和 “不知 道 ”。 这表明多数公民对中国共产党是信任 的 , 代 表 着 人 民 群 众的根本利益 。 ( 二 ) 社会公德状况良好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 分 。 调 研 结 果 显 示 , 被调查者对于我国公民社会公 德 的发展状况的判
20、断 中 , 有 的人认 为 “明 显 好 转 ”, 的 人 认 为 “略 有 好 转 ”。 另 外 , 分 别 有 、 、 的人认 为 “基本没 变 ”、 “有 所 下 滑 ”、 “严 重 下 滑 ”。 这表明大多数公民能够 对 我国社会公 德 给 予 积 极 评 价 , 并对其发展持 乐 观态度 。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 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意识 在回 答 “您认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否 有 意 义 ”的 问 题 时 , 共 有 的被调查者认 为 社会公益活动是有意义 的 ( 其中选 择 “非 常 有 意 义 ”的 占 , 选 择 “较 有 意 义 ”的 占 ) 。 此 外 , 还 有 的 被
21、调 查 者 选 择 了 “一 般 ”, 仅 有 和 的 人 分 别 选 择 了 图 关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状况 “意义不 大 ”和 “没有意 义 ”。 这说明我国绝 大多数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强 烈 , 支持各种形式的社 会 公益活动 。 在回 答 “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 应 该 是 怎 样 的 ”问 题 时 , 有 的 被 调 查 者 认 为 应 该 “互 相尊 重 , 互相帮 助 , 互相谅 解 ”, 有 的 人 认 为 应 该 “根据他人对我的态度而 定 ”, 只 有 的 人 认为应 该 “各人自扫门前 雪 , 休管他人瓦上 霜 ”, 的人认为应 该 “怎么对我有 利 我 就 怎 么 办
22、 ”。 这表明绝大多数公民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 在回 答 “您如 何 看待见义勇为行 为 ”的 问 题 时 , 有 的 人 认 为 是 “应该表彰和奖励的 行 为 ”, 的人认为 是 “公民应 尽 的 义 务 ”, 仅 有 的 人 认 为 是 “多 管 闲 事 ”。 这 表 明 绝 大 部 分 公民认同见义勇为行为 。 关 于各种社会公德说法的态度调查结 果 ( 表 ) 表 明 , 多 数 人 赞 同 “人人都应该有为人民服务 的 精 神 ”、 “为人处 事 : 宽以待 人 , 严于律 己 ”等说 法 , 多 数 人 反 对 “今天雷锋精神已经过 时 ”、 “诚 实 守 信 总吃 亏 ”
23、、 “只要不违 法 , 什么都可 以 ”等说 法 。 这表明大多数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判断能 力 。 表 关于各种社会公德说法的态 度 ( 单 位 : ) 人 人 都 应 该 有 为 人 民 服 务 的 精 神 为 人 处 事 : 宽 以 待 人 , 严 于 律 己 今 天 雷 锋 精 神 已 经 过 时 诚 实 守 信 总 吃 亏 只 要 不 违 法 , 什 么 都 可 以 十 分 赞 同 赞 同 一 般 反 对 非 常 反 对 严于律 己 , 遵守社会公 德 道德行为是个人道德水平的真实反 映 。 调 研 结 果 显 示 ( 表 ) , “经 常 ”或 “有 时 ”出 现 随 地 吐 痰
24、、 乱扔垃圾 、 不按序排 队 、 大声喧 哗 、 乱涂乱画 和 闯红灯等有违社会公德行为的比例最高不超过被 调 查人群 的 。 这表明在公共场 合 , 多数公民在多数时候能够遵守社会公 德 , 严于律 己 。 表 公共场合有违社会公德的行 为 ( 单 位 : ) 不 按 序 随 地 吐 痰 乱 扔 垃 圾 大 声 喧 哗 乱 涂 乱 画 闯 红 灯 排 队 经 常 有 时 偶 尔 从 不 主动制止危害社会行为 对 于 “如果遇到违法犯罪行 为 , 您通常会怎 么 做 ”的 问 题 ( 图 ) , 有 的 人 表 示 会 “挺 身 而 出加以制 止 ”, 有 的 人 表 示 会 “求 助 他
25、人 加 以 制 止 ”, 只 有 的 人 表 示 “加以谴责但不 制 止 ”, 的人选 择 “视而不 见 ”。 这表明 多 数人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去制止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 稳 定的行为 。 ( 三 ) 家庭道德总体良好 家 庭 美 德 是 社 会 公 德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对塑造个人品德尤其是未成年人的道 德 有着重要意 义 。 调研结果显 示 , 对 我 国 家 庭美德的总体状况评价 中 , 有 的人 认 为 “明 显 好 转 ”, 的 人 认 为 “略 有 好 转 ”。 另 外 , 分 别 有 、 图 对他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反应 、 的人认 为 “基本没 变 ”、 “有所下 滑
26、”、 “严重下 滑 ”。 这表明多数人 能够对我国家庭美 德 状况给予正面评价 , 并对家庭美德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 度 。 具体情况如下 : 基本家庭道德认知正确 对 “宁可在宝马车里 哭 , 也不愿在 自 行 车 上 笑 ”态 度 的 调 查 显 示 ( 图 ) , 的 人 表 示 “非 常 反对 ”, 的人 表 示 “反 对 ”, 的 人 表 示 “一 般 ”, 只 有 的人表示不同程度的赞 同 。 这表明大多数人在爱情问题上有正确的道德认知 。 图 对 “宁可在宝马车里 哭 , 也不愿在自行车上 笑 ”说 法 的 态 度 孝是家 庭 美 德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对 于 “孝
27、是 什 么 ”的 问 题 回 答 中 , 选 择 “亲 情 交 流 ”的 人 占 , 远远高于其他选 项 ( “物 质 回 报 ” , “事 业 成 功 ” , “传 宗 接 代 ” , “不 知 道 ” ) , 表明多数人对此有正确的道德认 知 。 认同男女平等和子女自立能力培养 在回 答 “在家庭 中 , 您认为男女关系应该是怎样 的 ”问题 时 , 的被调查者认 为 在 家 庭 关 系 中应 该 “男女平 等 ”, 的人认 为 “谁收 入 高 , 谁 地 位 高 ”, 的 人 认 为 “男 尊 女 卑 ”, 的 人 认 为 “女尊男 卑 ”, 的人选 择 “无所 谓 ”。 这说 明 ,
28、在家庭关系 中 , 男女平等观念 已经成为多数 人 的共识 , “男尊女 卑 ”等封建思想已渐渐被人们所抛 弃 。 调研结果还显 示 , 在如何对待孩子的问 题 上 ,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 该 “让孩子学会自 立 ”, 的人认为应 该 “严加管 教 ”, 仅 有 的 人 选 择 “完全满足孩子的要 求 ”, 的 人 选 择 “放 任自 流 ”。 这说 明 , 多数人关注子女的成 长 , 支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 力 。 多数人的家庭关系和睦 家庭和睦是家庭美德的基本追求 。 关于 家庭关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 示 , 认为自己家庭关系 和 睦的被调查者 占 ( 其 中 “非 常 和 睦 ” , “比 较
29、 和 睦 ” ) , 选 择 “一 般 ”的 , “不 太和 睦 ”的仅 占 , “很不和 睦 ”的 仅 占 。 这 说 明 , 虽然当今社会的离婚率在不断攀 升 , 但 是当今社会的家庭关系还是趋于和谐稳定的 。 而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 , 作为社会不可忽视 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家庭和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与否至关重 要 。 ( 四 ) 职业道德发展良好 职业道德是对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的基 本 道 德 要 求 , 反映各个职业担负的特定职业责任 和 职业义 务 。 调研结果显 示 , 对于职业道德总 体 状 况 的 评 价 , 有 的 人 认 为 “明 显 好 转 ”, 的人认
30、 为 “略有好 转 ”, 的 人 认 为 “基 本 没 变 ”。 仅 有 和 的 人 分 别 认 为 “有 所 下 滑 ”和 “严重下 滑 ”。 这表明多数人对我国职业道德状况给予正面评 价 , 并对职业道德 的 发 展 趋 势 持 乐观态度 。 具体情况如下 : 对遵守职业道德价值评价较高 对于遵守职业道德的个人价值的调查结果显 示 , 认为遵守职业道德对个人的发 展 “帮 助 很 大 ” 的 占 , 认 为 “帮 助 不 大 ”的 占 , 认 为 “没 有 帮 助 ”的 占 , 认 为 “阻 碍 发 展 ”的 占 ; 对于遵守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的调查 结 果 显 示 , 认为遵守职业道德对
31、促进社会发 展 “重 要 ” 的 占 , 认 为 “不重 要 ”的 占 , 表 示 “不 知 道 ”的 占 。 这表明大多 数 人认识到遵守 职 业道德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意义重大 , 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意义重 大 。 多数人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对 于 “在工作过程中能否坚持职业道 德 ”的问 题 , 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同程度 的 坚 持 ( 其 中 “始终坚 持 ”的 占 , “多数情况下坚 持 ”的 占 ) , 仅 有 的 人 选 择 “偶 尔 坚 持 ”, 的 人选 择 “从不坚 持 ”。 这表 明 , 绝大多数人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不同程度地坚持职业 道 德 , 规 范 自 己 的职业行为 。
32、( 五 ) 网络道德逐步发展 伴随网络的发展 , 网络道德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范 畴 , 多数人已经形成了应该 遵 守 网 络 道 德的意识 , 尤其是反对那些可能危害个人利益的网络道德缺失行 为 。 形成遵守网络道德的意识 调查结果显 示 , 对 于 “网络道德 是 否 应 该 遵 守 ”的 问 题 ( 图 ) , 的 人 认 为 “是 现 实 的 , 应 该 遵 守 ”, 的 人 认 为 “是虚拟 的 , 必须遵 守 ”。 反对网络道德缺失的行为 对 于 “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的行 为 ”的 图 关于遵守网络道德的态度 态 度 ( 图 ) , 的人表 示 “反 对 ”, 的 人 表 示 “
33、理 解 ”; 对 于 “在网上制造和传播 虚 假 信 息 等 行 为 ”的态 度 ( 图 ) , 的人表示反 对 , 只 有 的 人 表 示 “支 持 ”。 这 表 明 , 对于各种可能 损 害个人利益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 , 多数人持反对态 度 。 图 对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行为的态度 图 对在网上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的态度 三 、 我国现阶段公民思想道德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原因 调查表明 , 虽然我国现阶段公民思想道德的总体状况良 好 , 但是在局部和个体上仍 然 存 在 许 多 值得关注的问 题 , 并事出有 因 。 ( 一 ) 现阶段公民思想道德值得关注的问题 马 克 思 主义认 同 度不
34、 足 , 马 克 思 主义信念缺 失 在回 答 “你 信 仰 什 么 ”的 问 题 ( 表 ) 时 , 根 据 选 择 率 的 高 低 排 序 依 次 为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 ( ) , “马克思主 义 ”( ) , “不 清 楚 ”( ) , “民 主 社 会 主 义 ”( ) , “新 自 由 主 义 ” ( ) , “宗 教 ”( ) , “普世价值理 论 ”( ) , “迷 信 ”( ) , “其他西方社会思 潮 ”( ) 。 这表明 ,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将是一项长 期 的 历 史 使 命 , 任 重 道 远 ; 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正在逐 步 入 侵 , 侵蚀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 念 。 同 时 , 高 达 的 人 表 示 “不 清 楚 ”, 也说明了部 分 人 信 仰 百 分 比 个 案 百 分 比 宗 教 迷 信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民 主 社 会 主 义 新 自 由 主 义 普 世 价 值 理 论 其他西方社会思潮 不 清 楚 百 分 比 爱 岗 敬 业 诚 实 守 信 办 事 公 道 服 务 群 众 奉 献 社 会 不 知 道 缺失的严峻现实 。 表 我国公民的信仰状况 关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的调查 显 示 , 部分人对马克思主 义 缺 乏 信 心 。 在对 于 “马克 思 主义已经过 时 ”说法 的 态度调查 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