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练-2023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958933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6练-2023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06练-2023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6练-2023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6练-2023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06练每日范文必背尊严是人格的彰显,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为了尊严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朱自清“宁 可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他们用尊严挺直了自己的脊梁。尊严是国家、民族的立身之 本,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强则个人强,国家弱则个人弱。热 爱祖国、维护祖国的尊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评卷人得分下面是某校一则邀请函,其中有五处需要修改,请找出其中四处并改正。邀请函亲爱的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将在东北师大附中举办,主题为“长白之约述志以笔, 相期于诗,诚邀您抽空莅临,共襄盛典。兹

2、定于2022年8月21日在东北师大附中图书馆报 告厅举行开幕式。如蒙光临,不胜感激!承办方:东北师大附中主办方: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组委会 2022年7月20日 【答案】“亲爱的”改为“尊敬的”;“抽空”改为“拨冗”;开幕式缺少具体时间, 如“上午9时”;“感激”改为“荣幸”;把“承办方”和“主办方”两部分调换位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亲爱的”一般指亲近喜爱的人,使用较为口 语化,这是写给校长的邀请函,应用较为庄重的称呼,可改为“尊敬的”。“抽空”一般是 口语使用,希望领导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应用“拨冗”。“2020年11月21日”“举行开幕 式”时间不够具体,应具体

3、到几时,如“上午9时”。“感激”指对于施恩者怀有热烈友好 的感情,促使人去报答恩情,校长参加校园诗会,主办方和承办方谈不上“感激应是荣 幸”。“主办方”是主办这次活动的单位,落款时应在前,“承办方”是具体办理本次活动 的单位,落款时应在“主办方”之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3月6日,我国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农忙季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事活动,田间地头呈现一片 的景象。立不仅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春耕备耕的主战场, 醉腾腾,十分慵懒。再次,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写帘影无 风、花影移动等

4、,以静寂之景衬托主人公的孤寂。此外还有虚实结合。“忆得前春,有个人 人共”,从前有人相伴,是回忆,是虚;当今无人相陪,是实况,两相比照,更显今之孤寂。 最后采用了借事抒情。“花里黄莺时一弄,日斜惊起相思梦”,借黄莺惊扰相思梦这件事, 来表达主人公的思念、孤寂之意。新农机、新技术扎根田间,科技感十足,从(1) “汗滴禾下土”到(2) “无接触式播种模 式”,智慧农业给传统农业装上了高科技的(3) “顺风耳”、“千里眼”,希望的田野上 正发生着&_的变化。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扎实农业 现代化,要把农业生产进行全流程改造,提高粮食稳产增收,改变粗放经营模式。同时,农

5、业科技创新要围绕产业急需、农民急需,立足市场需求、着眼消费趋势,才能让更多“好种 子”长出“好果子”,让更多“农把式”挑起(4) “金扁担”。1 .下列对文中四处引号作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1)(2)不同,(3) (4)相同B.(1)(4)不同,(2) (3)相同C.(2)(4)不同,(1) (3)相同D.(1)(2) (3) (4)都不相同2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四处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规定处。可以改变语序, 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 A2 .热火朝天(生机勃勃)五谷丰登天翻地覆(翻天覆地)3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要

6、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流程改造,改变粗放经营模式,促进(实现) 粮食稳产增收。【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1) “汗滴禾下土”引号作用是直接 引用;(2) “无接触式播种模式”引号作用是着重强调;(3) “顺风耳”“千里眼”和(4)“金扁担”引号作用是特殊含义。故选A。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处,根据空前句“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分地区进 入春耕农忙季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事活动”可知,这里指农民种地的情绪热烈,田 地里生命力旺盛,所以可用“热火朝天”或“生机勃勃”。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 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

7、盛的样子。 处,根据空后内容“不仅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可知,这 里指粮食丰收不仅需要风调雨顺,更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科技,所以可用“五谷丰登”。五谷 丰登: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处,根据空前句“从汗滴禾下土到无接触式播种 模式,智慧农业给传统农业装上了高科技的顺风耳、千里眼”可知,这里指农民 春耕备耕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可用“天翻地覆”或“翻天覆地” O天翻地覆:形容 变化巨大。翻天覆地: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3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存在四处语病:第一个分句“扎实农业现代 化”,成分残缺,“农业现代化”前缺少谓语动词,可改为“扎

8、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二 个分句“要把农业生产进行全流程改造”,介宾搭配不当,可把“把”改为“对”;第三个分句“提高粮食稳产增收”动宾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促进”或“实现”;第四个分 句与第三个分句语序不当,应调换位置。即原句可改为: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对农业生 产进行全流程改造,改变粗放经营模式,促进(实现)粮食稳产增收。评卷人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现代我阅读(议论性散文)端午的阳光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 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

9、经决 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 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 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 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 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

10、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 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 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 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 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 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 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

11、 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 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 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 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 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 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 大夫叩谢。对

12、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 舌津。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荡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 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 轰轰烈烈。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 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 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 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 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

13、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 许多。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 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 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 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 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 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

14、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证明了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苏轼 之于赤壁,表明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B.作者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感到惭愧,对世 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感到不满。C.屈原为了拯救楚国自沉汨罗江。一个诗人的陨落,成就了一种文化,没有屈原就没有今 天的端午节。D.时空的距离让历史变得缥缈混沌,因此我们在分享传统文化时,不仅要关注它所带来的 结果,更要探究它所蕴含的真谛。2 .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 .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答案】1. D2 . (1)内容:写

15、了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这一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 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2)作用: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照应题目,引发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3 .它是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照进后人的 内心【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A. “证明了名家名作对于 名胜的重要意义”错,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的关系,而是展现山河与文 化之间血肉相连这一主题。B.“惭愧

16、”和“不满”错,根据“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 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 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可知,文 中并无此意。C. “屈原为了拯救楚国自沉汨罗江”错,屈原自沉汨罗江不是为了“拯救楚国”, 是为了殉国难。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本题第一问要求分析概括前三段的内容, 考生需要分别梳理三段的内容,最后进行总括。首段点明屈原沉江的时间及屈原得知楚国灭 亡倍感失意;第二段写屈原决意沉江;第三段写屈原怀石自沉汨罗江,汨罗江永远被后人铭 记,端午节由此而来。综上分

17、析概括其内容即可。第二问考查前三段的作用,考生可从内容 (人物和主题)和结构上分析。内容上,一般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比如本文的前三段主 要写屈原在五月初五的阳光下沉江这一事件,作者借此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了屈原“举世 皆浊我独清”的高尚品质;并通过赞颂屈原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来揭示主题。结构上,一般 是结合设题段在文中的位置分析设题段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本题的设题段是前三段,一般 是分析与标题的关联以及与下文的关联,与标题的关联一般是点题或照应标题,如本文就是 以屈原在五月初五的阳光下沉江来照应题目“端午的阳光”,与下文的关联,一般是引出下 文,比如本文就是引出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3.本题考

18、查学生分析标题含义的能力。首先分析标题的构成特点,比如本文是以物象为标 题,中心词是“阳光”,修饰语是“端午”,考生可以思考“阳光”有什么特点,“端午的 阳光”有何特指,然后到文中找到直接涉及标题的内容。全文“阳光”直接出现有两次:第 一次是第三段开头,“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这时的五月初五还不是端午节,“阳光” 是屈原沉江的见证;第二次是倒数第二段的结尾,“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 在这里,“端午的阳光”象征着端午节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间接出现的“阳光”有一次, 第五段写屈原“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据此可知,“端午 的阳光”不仅是屈原沉江的见证,还是屈

19、原精神的化身,寓意屈原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高贵 品格。评卷人得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父其父,子 其子,恤诸孤而哀丧事。”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曰:“不齐也 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 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曰:“此地 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 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不齐之所治者 小也,若不齐

20、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 *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 “阳昼日:“夫投纶错饵迎而吸 之者也,阳桥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 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 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 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 也;俸禄少

21、,粥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 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子 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 者一也;奉禄虽少,粥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 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孔子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也, 斯焉取斯! ”(节选自说苑政理)【注】单父,春秋时鲁国邑名。不齐,宓子贱以名自称。阳桥:一种白色的鱼。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

22、过孔蔑问之/日/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 B.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 C.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 D.孔了兄子有孔蔑者/与客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日/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治单父而众说”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两句中“说”字含义相同。B. “兄事五人”与“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两句中“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C. “过于阳昼”与“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过”字含义相同。D.“冠盖迎之

23、者交接于道”中的冠盖二 本是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在这里是用来代指官员。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听了宓子贱治理单父的感悟后,孔子认为如果能给一个很大的地方让宓子贱去治理, 他在政绩力面将会是尧、舜的后继者。B.宓子贱将要上任做单父县令,想去向阳昼请教为官之道,阳昼却与宓子贱谈起了钓鱼的 两点体会,目的是让宓于贱知难而退。C.宓子贱还未到单父,许多官员就到大道上去迎接他,宓子贱对这些官员避而不见,而等 他到了单父,他就请来德高望重的老人并与他们共同治理单父。D.同时为官,孔蔑认为自己有三失,宓子贱认为有三得,在了解到孔蔑和宓子贱做官以来 的不同得失后,孔子夸赞

24、了宓子贱的君子品德。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事。(2)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5 .孔蔑与宓子贱在对公务与学习之间关系的认识上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概括说明。【答案】1. C2. C3. B3 . (1)我像对待自己的父亲样对待百姓的父亲,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百姓的子女, 抚恤所有的孤儿并为百姓的丧事而哀痛。(2)公事繁忙紧张,不能去吊唁死者和探望病人,因此朋友日益疏远了。4 .孔蔑认为公事缠身,所学的知识无法得到温习,因此学习不能够明白领会;子贱认为当 初记诵的文章,现在在处理公务中实践并推行它,于是学习的东西一天比一天

25、明白。【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孔子的哥哥有个儿子名叫孔蔑,与宓 子贱同时在做官。孔子经过孔蔑处,问他说:“自从你做官后,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孔子往过孔蔑”中“孔子”是主语,“往过”是谓语,“孔蔑”是宾语,是完整的句子, 中间不宜断开,在前后断开,排除ABD。故选Co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都是通“悦 高兴,喜悦。前句句意:“你治理单父得到众人的好评(高兴)。/后句句意:学到知识后 按时温习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B.正确。都是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 样,当作兄长一样。前句句意:当作兄长一样对待的

26、有五人。/后句句意:我要像对待兄长 一样对待他。C.错误。前句:拜访。句意:去拜访阳昼。/后句,超过。句意:古代圣人大 大超过别人的原因。两句中“过”字含义不相同。D.判断正确。故选C。3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目的是让宓子贱知难而退”说法错误,原 文为“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是拿钓鱼的道理告诉子贱为政之道,而不是让宓子贱知难 而退。故选Bo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第一个“父”,第一个“子”,名词 作动词,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恤”,抚恤;“哀”, 为动用法,为而哀痛。(2) “吊死视病”,吊唁死者、探望病人;“

27、是以”,因此;“益、日益,越发;“疏、 疏远。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 学不得明也”可知孔蔑认为公事缠身,所学的知识无法得到温习,因此学习不能够明白领会。 结合“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可知子贱认为当初记诵的文章,现在在处理 公务中实践并推行它,于是学习的东西一天比一天明白。参考译文:孔子对宓子贱说:“你治理单父得到众人的好评(高兴),告诉我你是靠什么做到这一 步的。”子贱说:“我像对待自己的父亲样对待百姓的父亲,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百 姓的子女,抚恤所有的孤儿并为百姓的丧事而哀痛。”孔子说:“不错,但这只是小的善行, 能

28、使平民亲附,但还不够。“子贱又说:“我当作父亲一样对待的有三人,当作兄长一样对 待的有五人,所结交的朋友有十人。”孔子说:“当作父亲一样对待的有三人,能够用来教 育人民尽孝道了。当作兄长一样对待的有五人,能够用来教育人们敬爱兄长了。结交朋友十 人,能够以此教育人们互相学习了。这些是中等的善行,中等阶层的人会亲附,但是还不够。” 子贱说:“此地百姓中比我贤明的有五个人,我向他们学习,他们都教给我怎样从政治民的 方法。”孔子说:“要想使自己成就大事业,关键就在这里了。从前尧、舞清心寡欲放下架 子,来观察、了解天下,致力于招揽贤人。推举贤人,这是各种福祉的根本。可惜啊!子贱 所治理的地方太小了,如果

29、子贱所治理的地方很大,他在政绩方面将会是尧、舜的后继者了。”宓子贱将要作单父县令,去拜访阳昼,并说:“你有什么话来赠送我吗? ”阳昼说:“我 从小贫贱,不懂得治民的方法。只有钓鱼的两点体会,让我拿它送给你吧。”子贱说:“钓 鱼的体会怎么样? ”阳昼说:“抛下钓丝投放诱饵,迎上来吞食的鱼,是阳桥鱼,这种鱼肉 少且味道不美。如果是若隐若现,似食不食的鱼,是鲂鱼,这种鱼肉肥厚而味美。”宓子贱 说:“讲得好。”在他还未到单父的时候,在大道上迎接他的官吏来往不断。子贱说:“快 赶车走,快赶车走,那阳爸所说的阳桥鱼来了。”等他到了单父,请出那里德高望重的老人, 并与他们共同治理单父。孔子的哥哥有个儿子名叫

30、孔蔑,与宓子贱同时在做官。孔子经过孔蔑处,问他说:“自 从你做官后,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孔蔑说:“自从我做官后,没有得到什么,但失 去的却有三种,这就是:公事缠身,所学的知识怎能得到温习?因此学习不能够明白领会, 这是一失;俸禄太少,稠粥还不足够供给内外亲戚,亲戚日益疏远了,这是第二失;公事繁 忙紧张,不能去吊唁死者和探望病人,因此朋友日益疏远了,这是第三失。”孔子不高兴, 又前去见子贱,说:“自从你做官后,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子贱说:“自从我做官 后,没有失去什么,却得到了这三样:当初记诵的文章,现在实践并推行它,于是学习的东 西一天比一天明白,这是所得之一;俸禄虽少,可稠粥

31、还能供给内外亲戚,因此亲戚一天比 一天亲近,这是所得之二;公事虽然紧张,夜里常去吊唁死者和探望病人,因此朋友一天比 一天亲密了,这是所得之三。”孔子评价子贱说:“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 鲁国如果没有君子,这个人是从哪里学到的这种品德呢? ”评卷人得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欧阳修海燕双来归画栋。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半醉腾腾春睡重,绿鬟堆枕香云拥。翠被双盘金缕凤。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花里黄莺时一弄,日斜惊起相思梦。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风而“花影频移动”以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生动而又含蓄。B. “腾腾”乃悠闲慵懒之状

32、,这与头发堆于枕边、被子未叠的情形相吻合。C.词的末句表明主人公直到太阳西斜还在春睡,“惊”显其蓦然醒来之态。D.本词写景有声有色,有远有近,有高有低,虚实结合,有很强的立体感。2.这首词是怎样表达主人公的孤寂之情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 D2.对比。物与人的对比,作者将海燕之双、金缕风之双,与主人公的孤单形成对比。或 昔今对比,从前有人相伴如今无人相陪。描写主人公的状态。主人公因为孤寂,半醉腾 腾,十分慵懒。借景抒情。写帘影无风、花影移动等,以静寂之景衬托主人公的孤寂。 虚实结合。从前有人相伴,是回忆,是虚;当今无人相陪,是实况,两相比照,更显今之孤 寂。借事抒情。借黄莺惊扰相思梦这件事

33、,来表达主人公的思念、孤寂之意。【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 “本词写景有 声有色,有远有近,有高有低,虚实结合”表述错误,这首词中,在写景方面,无论“海燕” “画栋”,还是“帘影”“花影”,都是实写,没有虚写,而后面的“忆得前春,有个人人 共”,虽是虚写,却并不属于写景。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这首词使用了对比手法。“海燕双来归 画栋” “双盘金缕凤”作者将海燕之双、金缕风之双,与主人公的孤单形成对比。止匕外,“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可以看出从前有人相伴,如今无人相陪,也形成昔今对比。其次, 进行了主人公的状态的描摹。“半醉腾腾春睡重,绿鬟堆枕香云拥”,主人公因为孤寂,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