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训练》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训练》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篮球训练教学大纲一、篮球训练课教学目标与任务根据我校高水平篮球队发展规划要求,本阶段的训练教学目标是:不断强化运动员的 体能;完善基本技术和位置技术;形成具有符合本队实际的攻防战术体系;加强比赛作风 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应运用现代篮球运动理论与概念,发扬我校篮球技、战术风格 和特点,培养全面而又有特长的优秀运动员,在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智力方面全面 提升竞技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强化意志品质和战斗作风的培养,基本形成本队的战术风 格和特点。(一)阶段训练目标与任务和安排目标与任务(第1阶段)目标与任务(第2阶段)任务技术强化、完善全面技术和技能,提 高组合技术难度和技巧性,发 展位置技术
2、和配合技能,提高 对抗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技术难度,开 始形成个人特长和绝招,提高技 术在配合中的运用能力和对抗能 力战术加强战术意识训练,形成全队 攻、守战术体系发展智力和战术思维能力,提高 战术应变能力和实战水平;完善 攻防战术体系身体增大训练难度和强度,全面提 高一般和专项身体素质水平以强度训练为主,大力提高身体 训练水平和篮球运动主导身体素 质心理提高心理自控能力培养稳定的比赛心理素质作风重视思想作风培养加强管理,培养比赛战斗作风每周训练次 数6767训练时间18 2018 20(二)训练教学安排特点1 .训练任务与队员的基础相适应自觉性原则:自愿、积极地接受心理训练,自信能获得良好
3、的效果。(3)心理训练原则因人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对象区别对待。环境调节与自我调节相结合原则。系统性原则:心理训练贯穿于训练、比赛、恢复全过程。、实效性原则:心理训练重在有实效性。赛前心理训练(5)比赛期的心理训练目的在于迅速形成良好的竞技状7 态,以获得优异 的比赛成绩临赛心理训练r比赛动机训练竞赛模拟训练 j自信心训练 、表象重现训练,卜士 Zdz,阳-Hr,1” 任r赛前心理诊断 教育性谈话 j 身心调整法 念动练习L *日缶,III勿T自我评价赛后心理训练表象训练心理恢复训练(四)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1 .考核内容与比例比赛素质与技术达标%技术评定%成绩%技术运用情况60201552 .考
4、核成绩计算方法(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比赛、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达标测验、基本技术评定和技术运用。基本技术达标测验和基本技术评定同步进行。(2)各项考核成绩的计算:所有在队队员均要参加考核,每年(学期)进行一次,按 照有关细则,从考核内容中抽出35项进行考核,依照各个项目的成绩排出个人考核项目 的名次。依此作为生活补助、奖励的重要依据,并存入个人业务档案。(3)根据参加比赛的实际情况,考核内容与比例可适当调整。(五)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测验项目和技术评定项目一览表身体素质速度灵敏类100m; 5. 8米X折返跑弹跳类助跑单脚跳摸高;原地双脚跳摸高力量类元宝收腹;立定跳远;指卧撑柔韧类体前屈速度
5、耐力类多组变距折返跑基本技术两分钟罚球;投篮(高考项目);综合运球(高考项目)技术动作评定90投篮;比赛中的防守技评(六)篮球运动员综合评分表评分指标一级权重系数评分内容及二级权重系数权重系 数各类内容得 分各指标得分总得分身体素质0. 20速度灵敏类0. 30弹跳类0. 25力量类0. 25耐力类0. 20技术测验0. 10两分钟罚球0. 2090投篮0. 50综合运球0. 30技术评定0. 10比赛中的防守技评1.00比赛0. 60三、男篮年度训练计划 (一)年度训练安排1 .准备期训练安排全面训练阶段:以素质的转移全面提高篮球运动竞技能力,狠抓体能训练、基本技作 风和意志品质培养。负荷以
6、量的积累为主。专项训练阶段: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把专项训练提到最高水平, 保证专项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指标的落实。负荷特点是开始减量迅速增加强度,并达到最 大。2 .竞赛期训练安排:主要任务是培养最佳竞技状态,使全队实战能力达到最好水平,争取比赛取得优异成 绩。赛前阶段:距第一场正式比赛24周开始,训练安排与专项训练阶段基本相同,但 方法和手段更近似比赛的特点。要抓好个人特长训练,增加检查、测验和热身,积累比赛 经验,即训练内容作为重要比赛赛程的实战学习,使全队出现最佳竞技状态。增强对抗比赛强度,总负荷量减少,强度达到最高水平(超过或达到比赛要求)。正式 比赛前两周打34场硬仗,
7、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作战方案;赛前3天不安排大负荷,这是 适应和保证发挥最佳竞技状态极为重要的一环。课的强度大,时间短,总训练时间减少 1/21/3。尤其是比赛前23天的训练,进入兴奋状态2030分钟即更换内容或收课。 避免赛前负荷量与强度同步增加,导致相反效果。注意加强医务监督,防止伤病;增加训练后的恢复措施;教育队员正确对待比赛,形 成积极情绪和必胜信心。比赛阶段:作好思想和心理调整,激励进取动机。训练安排首先要保证恢复,然后针 对比赛中的问题改进和磨练重点技、战术,采用较多的模拟演练。负荷稳定在赛前水平, 根据场间隔和队员上场时间多少酌情而定;要严格生活制度,以纪律保证休息、健康和充 沛的体
8、力。3 .过渡期训练安排。主要是消除疲劳,缓解训练和比赛的高度紧张状态。保持一定训 练活动,达到积极性休整。大周期训练安排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全面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阶段赛前阶段比赛阶段6周以上610周24周216周23周任务获得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竞培养和提高保持并发挥最消除疲劳使身体技状态最佳竞技状态佳竞技状态恢复内容1 .全面身体训 练与专项相结 合,提高各种 身体素质2 .学习改进、 提高基本技术3 .学习篮球基 本知识培养技术、作 风、品质(身体:技术: 战术为4: 4: 2)1 .以强化专项 素质为主,达 到最高水平2 .熟练掌握、 提高实战技巧 和对抗技术3 .确定并掌握 本队战术体 系
9、,竞技能力 诸因素融为一 体4 .接进比赛条 件下训练心理 等竞技能力(身体:技术: 战术为3: 3: 4 或 3: 4: 3)身体训练更 加专项化, 保持前段水 平深化配合技 术、对抗技 巧、个人特 长熟练运用本 队各种战 术,发展战 术思维在近似比赛 特点下作为 正式比赛赛 程的实战演 练(身体:技 术:战术为 2: 4: 4 或 2: 3: 5)制定作战方 案,针对比赛 对手模拟演练 统一思想,激 励情绪,调动 一切积极因 素,力争超水 平发挥 保证赛后恢复 前提下,磨练 重点技、战术 在根据上场时 间和间休长 短,新老队员 区别对待(身 体:技术:战 术为2:2:6或 2: 3: 5)
10、减少专项身体训 练内容,减轻负 荷变换形式提高兴趣变换方法消除和医治损伤 总结经验教训, 制定下周计划负荷保证技术难度 和质量;以加 量为主,直至 最大;强度适 中,总负荷趋 势加大“从难、从严、 从实战出发”, 量中等,以强 度为主,达到 最大;最负荷 总大量中小,强 度保持最 大;总负荷 较大;增加 恢复措施, 注意防伤量小,强度大, 时间短;稳定 在赛前水平, 巩固竞技能 力,因人而已中、小强度和运 动量,活动性休 息比赛训练性比赛较 少,以改造旧各种比赛较 多,以队内比比赛多,以专门准备的正式比赛少量表演性比赛技能、发展专 项技能和技巧 为目的赛为主,无需 专门准备,注 意防伤坚持性、
11、适 应性、模拟 性热身赛, 熟练特殊时 刻打法,集 中提高比赛 能力课时课时为23 小时,课次每 周56次课时为2 205小时,以 保证技术动作 对抗质量为刖 提课时为1. 52. 5小 时当晚有比赛的 上午有0. 5 1小时适应性 训练课时L5小时, 课次最少方法、 手段特点形式内容广 泛,多用重复 训练方法,手 段的强度不太 高;直线或波 浪式上升,综 合课较多专项训练方 法、手段接进 比赛条件;具 有针对性,全 场连续对抗作 业增多,阶梯 式上升,教学 比赛增多,综 合课与单一课 各半专项训练接 进比赛;个 人或集体对 抗练习后教 学战术训 练,约1/2 时间比赛; 单一课较多心理和生理
12、适 应性训练,针 对比赛中发现 的问题或下一 比赛对手模拟 训练;上场少 的队员有补充 性训练广泛多样,采取 降低专项强度的 方法、手段和要 求,积极性休息(二)年度训练计划制定年度训练计划,要在总结上一年度训练的基础上,对训练和比赛情况进行分析、 比较以后,提出新的训练任务和指标;再围绕主要比赛划分周期,合理安排各时期的任务、 内容、负荷及比赛等,充分考虑各个周期的合理衔接和重点比赛。编制计划时可采用说明 加表格的形式,也可以统一列表进行。(三)篮球训练课教学日历(学期)周次教学训练内容教学训练要求1学习起动、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移动投篮;3、教学比赛严格掌握动作要领; 动作达到规范化2行进
13、间投篮各种运球、传球;教学比赛投篮技术的稳定性在有对抗的前提下练习投篮3学习篮球竞赛规则违例的内容、判断标准及罚法则犯规的内容、判断标准及其罚则1、理解规则精神,学会运用规则、利 用规则2、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必须符合规则要 求4学习前、后转身技术动作 掌握急停跳投技术; 教学比赛培养配合意识提高对抗能力51、学习各种防守滑步、撤步、攻击步技术 2、握行进间低手投篮技术;3、综合技术 练习;4、体能练习;5、教学比赛提高个人防守能力提高综合技术的运用能力61、学习行进间传接球技术;2、发展力量素质3、体能训练;4、教学比赛1、体能是基础,是提高竞技能力的前 提,强化力量训练。71、学习防守持球队员
14、;2、学习各种传球技术3、发展力量素质;4、教学比赛1、掌握正确的防守位置;明确强侧、 弱侧的概念;2、明确协防与补防的时机;移动要及 时。81、学习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技术2、学习防无球队员;3、掌握原地跳投技术4、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练习;5、教学比赛1、投篮动作协调连贯,起跳突然,动作衔接快;2、培养配合意识9学习传切(纵切、横切)基础配合巩固持球交叉步突破技术;3、教学比赛明确基础配合的目的;掌握运用时机101、学习掩护基础配合;2、掌握变向运球提高应变能力技术3、综合技术练习;4、发展耐力素质5、教学比赛;6、对外比赛在教学比赛中统计技术指标,进行分析111、学习反手投篮技术;2、掌握抢、
15、打、 断球技术3、发展体能练习;4、教学比赛;5、对外 比赛加强防守能力的培养; 提高防守的攻击性121、提高综合技术运用能力2、培养自我组织能力;3、教学比赛掌握位置技术,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对抗能力13学习交换防守配合2、综合技术练习3、教学比赛1、在对外比赛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有 针对性的教学训练14综合技术练习2、体能训练3、教学比赛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体 能训练有机结合,加强个人的体能储 备;预防运动创伤151、教学比赛2、体能练习3、进攻半场人 盯人防守战术配合4、进攻联防防守战术 配合1.、教学比赛有具体的指标;2、体能训练手段的多样化161、“2 3”联防防
16、守战术演练2、“3 2”联防防守战术演练3、全场“22 1”区域紧逼防守战术演练1、明确位置职责、移动路线2、培养顽强作风,强化体能,相互补 位,敢于对抗、积极凶猛17分组教学比赛2、对抗赛3、体能训练通过比赛检验战术使用情况,发现问 题,及时纠正2、体能训练有指标要求18考核:1、专项技术2、身体素质测试3、参考在篮球比赛中的综合能力1、重视期末考试,达到检查学期教学训练的效果19期末考试:教学比赛技术的运用能力战术配合意识3、位置技术运用(四)计划实施的保证(1)加强计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2)加强思想教育和队的管理(3)建立各种检测和考核制度(4)年度计划要争取领导的支持(5)建立合理的奖
17、惩制度(6)及时总结训练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总的训练教学任务要求下,充分考虑本队的训练水平和个别队员现状,从实际出发, 留有余地。指标确定既要有压力,提高身体心理承受能力,又要使队员树立信心,增加努 力向上的动力。避免运动创伤。2 .训练教学内容的决定性和连续性本阶段主要是强化基本技、战术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各种竞技能力在实战中 充分运用,培养技术特长和绝招。逐步加大技术难度、质量和配合运用要求;身体素质和 技术训练比重有相应的调整,第二阶段战术内容逐渐增加。3 .运动负荷安排进入发展提高阶段,运动员已能逐步承受较大专项负荷,训练课时间增加,总负荷趋 势逐年提高。在增加负荷量的基础上多采用
18、渐进方式逐步增大负荷强度;后两年则以高标 准、大运动量、高强度对抗性负荷为主,生理和心理负荷强度接近最大。应注意运动员运 动创伤和精神负担过重,解决好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4 .注意区别对待和个别加工由于运动员年龄、身高、训练基础和位置技术要求不同,在集体综合性训练基础上,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区别训练和重点训练方法,利用一定时间教学分组训练、个别辅导和 业余补练基本技术等方式,结合队员特点精细加工,科学安排,使全队各种竞技能力结构 协调发展,适应强对抗的比赛要求。二、篮球训练大纲(一)篮球训练大纲说明5 .大纲指导思想(1)运用现代篮球运动理论。(2)树立防守为主的训练指导思想,
19、通过防守训练,促进攻、守技战术的全面发展。(3)培养作风过硬,技术全面又有特长的优秀运动员。(4)初步形成本队的技战术特点与风格。6 .训练工作要求(1)始终严格掌握技术规格,不断改进和创新。技术规格的形成是个训练过程,需要 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训练才能达到。(2)对抗能力是大纲训练的核心,必须始终贯穿在训练中。对抗能力是篮球各对 抗因素的综合体现。在训练中既要注重各项技术动作的对抗要求,又要把握好各种对抗素 质的增长,还要与本队的技、战术风格特点紧密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3)要重视心理素质训练,尤其是意志品质和作风的培养。逐步把心理手段运用到 训练与比赛中,以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能力
20、;战术意识的培养要与技、战术训练紧密结合。(4)根据大学生运动员智力水平较高的特点,知识理论教学要领先于训练,以增强 篮球意识,提高应变能力。(二)训练阶段的划分、任务和安排阶段性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训练任务全面强化技术训练, 严格技术规范,提高动 作质量,培养比赛能 力。增大训练难度和运 动量。进行身体素质的全 面训练,全面提高一般 和专项身体素质水平。 形成正确、稳定、熟 练的攻手技术动作,提 高运用能力。提高配合能力,学习 整体战术。加强战术意识和心 理品质的培养。全面完善技术,提高技 能。进一步增大训练强度 和难度。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向 难度发展,提高运用的技 巧性。对位置技术进
21、行专门 训练。初步形成全队的攻、守 战术体系,进一步发展配 合技能。大力提高技术的对抗 能力。加强力量、弹跳和速度 耐力训练。加强战术理论教学和 意识培养,提高心理自控 能力。发展对抗能力,进行强 度训练。进一步完善各种技术, 掌握难度技术,形成个人 特长。提高技术在配合中的 运用能力和对抗能力。提高战术应变能力和 实践水平。大力提高身体素质水 平,重点发展决定篮球运 动水平的主导身体素质。 加强理论研究,分析战 例,培养战术思维能力, 形成比较稳定的比赛心 理。通过实践,基本形成本 队的技、战术特点。每周训练次数和时间6次18小时6次18小时6次18小时身体训练30%25%25%技术训练40
22、%40%40%战术训练30%35%35%理论知识每周1小时每周2小时每周23小时比赛每年3040场每年3040场每年4050场阶段性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全面基础阶段)第三阶段(高水平阶段)训练 目 标技术动作已基本完善,功夫较扎实,战 术和比赛的基本技能已经掌握,身体 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具备了掌握难度 技术和进入高水平阶段的必要条件。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高水平模式初步 形成。动作正确熟练,功夫较扎实,能合理 的运用技术去创造和把握时机,具备 一定的对抗能力。拼抢积极,有良好的争抢能力,掌握 了现代防守方法位置技术掌握的较好。能打整体战术,有快速的转化速度, 能执行指挥意图,有较好的实践水平。 后
23、较好的身体素质及体能。掌握了技战术的基本理论。有较好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技术娴熟自如,掌握了难度动作,能 把技术、体能、战术、知识等充分运用 到实践中去。有相当的对抗能力,能适应困难和 复杂的情况。个人技术特长已初步形成。能较好地完成战术任务,有相当的 比赛经验。具有良好身体素质水平。有较丰富的战术知识,作风顽强,情 绪稳定。能充分理解规则,利用规则。(三)篮球训练内容纲要1.理论与知识部分(1)讲解位置技术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在对抗中的要求和变化。(2)讲解快攻和防快攻、攻守半场人盯人、攻守联防和攻守全场紧逼人盯人的变化形式和运用方法。(3)讲解全场区域紧逼的形式、配合方法和要求。(4)讲解进
24、攻全场紧逼的形式、配合方法和要求。(5)讲解本队攻守战术体系的依据、方法和要求。(6)简介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7)讲解篮球运动中对抗激烈的特点以及如何适应规则和裁判,从而保持比赛心理 状态稳定的重要性。(8)讲解“以球为主”的综合多变的攻击性防守战术体系。(9)观看高水平比赛及录相,分析典型战例,提高战术意识。(10)讲解简单的按摩原理,自我和相互按摩的方法。(11)顽强的战斗作风在比赛中的意义。(12) “结局”的特殊打法。2.身体训练部分(1)训练内容1)力量练习适宜重量的小杠铃、哑铃、实心球练习。绝对力量、爆发力为主的各种杠铃负重练习。(杠铃推、抓、挺举;负重半、深蹲)。服自身重
25、量的力量练习。俯卧撑、指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元宝收腹等。2)速度耐力练习长跑(2030分钟,心率控制在150180次/分)中长距离的中速跑、变速跑(800m、1500m、3000m)越野跑(爬山)结合篮球技战术及比赛情况的多次数高强度练习(心率控制在180220次/分)。3)弹跳练习各种负重跳跃练习蛙跳、多级跳、跳深、连续跳上跳下、连续跳栏架、跳台阶、跳绳等练习。4)速度练习短距离的全速跑及间歇跑(30m、100m)各种跑的基本练习。5)柔韧练习柔韧体操、对抗体操、垫上运动、手倒立、头手倒立、腰酸伸展练习,肌肉伸展练习。6)专项素质练习结合篮球技术的各种跳跃练习(抢篮板球、断球、扣篮、盖
26、帽、跳投等)。7)伸展体操。直立低头压颈;直立抬头压颈;直立头部向侧转颈;直立头部向侧压颈;压指手掌外 翻;两手合掌握压腕;单脚足背屈;单脚内侧着地;曲肘摸背;背后上下曲肘拉手;分腿 立向前屈体;腿立向侧屈体;并腿抱膝蹲立;并腿跪地上体后倒;大分腿跪地仰卧;弓箭 步压腿;并腿坐地上体前屈;蛙腿坐地膝碰地;坐地横抱单腿;“跨栏”步坐前俯后转;仰 卧向内侧“盖腿”;仰卧并腿屈体举;“桥”;坐地“元宝”;交腕五指交叉握拳;五指交叉 握向外翻掌;双脚踮脚跟;双脚翘脚尖;双脚外侧着地;双脚内侧着地;身前横举臂压肘; 头后双曲肘;背后五指交叉抬臂;弓箭步双手撑地;盘膝坐上体前伸;双人背对直立转体、 拉手;
27、双人背对坐地转体拉手;双人大分腿互拉仰卧起坐;(2)训练要求1)提高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强度训练,重点发展力量、弹跳、耐力等重要素质。2)力量练习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对专项起主要作用的肌群的绝对力量及爆发力,可适 当安排极限重量练习,各种负重练习与不负重练习要结合进行,动力与静立练习比例为3 比lo3)通过的无氧耐力练习为主并与有氧耐力练习相结合的训练提高速度耐力(提高心 血管系统的承受能力),提高在大强度训练中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及观察判断能力。4)在弹跳训练中主要提高起跳速度及连续跳跃的能力,以及跳跃衔接其他动作时控 制身体平衡的能力。(5)以大运动量为主,大、中、小交替进行,按照比赛的要求逐步
28、增加强度与密度。(6)注意肌肉、韧带的伸展练习,避免膝、踝关节的损伤和肌肉、韧带拉伤。3.篮球技、战术训练部分(1)技术训练1)重点训练内容传球:双手胸前传球、双手递传、双手头上传球、单手递传、单手反弹传球、单手 体侧传球、单手肩上传球、背后传球、隐蔽传球。投篮:中远距离跳投、急停跳投、转身跳起投篮、跨开投篮、跨步投篮、挤投、勾 手投篮、靠贴投篮、后仰投篮、左右手投篮、双手托球补篮、单手托球补篮、点球补篮、 单双手扣篮。 突破:虚晃运球突破、急停急起运球突破、身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后转身变向运 球突破、背后运球变向突破、连续交替运球虚晃突破、连续变换步法运球突破、挤身跨越 运球突破。 掩护:掩
29、护的基本姿势、掩护的位置、掩护的距离、掩护后的转身 中锋要位:固定要位、行进间要位、内中锋要位、外中锋要位。 空切:V形切入、转身切入、Z形切入、弧形切入。 快攻一传。 防持球突破。 防运球突破。 防45接球队员。 防空切:防纵切、防横切、防插上。 干扰、打球、抢球、断球、封球、盖帽。 拼抢篮板球。 组合技术:进攻的组合技术、防守的组合技术。位置技术与个人技术特长:外中锋的攻守技术、内中锋的攻守技术、前锋的攻守技术、 后卫的攻守技术;大前锋的技术特长、攻击后卫的技术特长、控球后卫的技术特长。2 ) 一般训练内容球感训练A.分腿交接球绕8字8 .分腿拍球绕8字C.背后左右手交换拍球D.跪地穿胯拍
30、球E.跪地交替手拍球穿胯F.举双臂下拉球G.抛球击掌接球H.击掌接背滚球I.身前后抛接球J.抬腿绕8字运球传球行进间篮下投篮罚球假动作:以投篮做假动作突破、以投篮做假动作传球、以突破做假动作投篮、以突 破做假动作传球、以传球做假动作投篮、以传球做假动作突破。突破:持球突破、运球突破。防守的基本步法。攻守组合技术。3)训练要求球感与步法非常熟练。运球在快速对抗中能观察全场,能保护好球,能控制身体平衡,如出现机会能及时 地转为传球或投篮。传球时,能正确判断,能隐蔽传球意图,传球快速准确,能及时到位。能在复杂的对抗情况下熟练运用组合技术。投篮:A.能在激烈碰撞中运用脚步动作与投篮方式的变换巧妙而凶狠
31、地上篮;较好地掌握 了空中变换投篮角度与方式的上篮技术。有条件的队员要敢于运用扣篮技术。B.罚球稳定,有较高的命中率。C.具有在强度、难度和身体接触下控制身体平衡的对抗投篮技能,并有一定的命中 率。假动作逼真,使对手难以捉摸。个人主动出击的破坏性防守已较熟练、定型,防守技术运用合理。打抢断球意识强,判断正确,反应快,动作果断及时。掌握了在激烈对抗中,抢占空间的争抢篮板球技术。能结合个人攻击或战术配合有效地运用组合技术。根据本队队员的特点,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组织中锋、前锋、后卫攻守技术的专门 训练,提高技术和技巧。每个队员在攻守方面应有明显的个人技术特长。在位置技术的专门训练中,尤其要重视抓好
32、内、外中锋的技术训练。1)战术训练训练内容外中锋与外围队员的攻守配合内中锋与外围队员的攻守配合内外中锋之间的攻守配合外围队员之间的攻守配合空中球攻守配合2)训练要求各位置间的配合基本熟练。掌握攻守三种基本形式(212、131 1 22)联防和对位联防。掌握一套进攻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和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熟练掌握进攻人盯人防守和人盯人防守,进攻全场人盯人紧逼防守和全场人盯人紧 逼防守等战术。建立和掌握由快攻直接转为阵地进攻的打法。在各种单一的攻守战术训练后,要有目的的把有关的战术组合起来形成体系,提高 应变能力,进一步发展队员的篮球意识。把争抢篮板球紧密地组织到攻守战术中。博采众长,立足现实
33、,初步形成本队的一套技、战术打法。4.心理训练部分(1)心理训练的定义心理训练是教育的同义语。它是指训练与完善人的心理的过程,使人的心理机能因训 练而得到发展。心理训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运动员的身心施加影响增强其心理稳定性, 使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获得良好的运动效果。一般心理训 练的任务(长期心理培养和激发对训练的良好动机与 态度发展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和个 性特征(2)心理训练的种类刀:其任务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任务(赛期心理训形成最佳心理准备状态适宜的动机和情绪激活水平技术动作娴熟协调注意集中于技战术准备上,不受外 界干扰善于及时自我暗示、自我动员 适度紧张,镇定自信,有正确的自我 评价能力与自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