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密】19诗歌鉴赏类试题(训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解密】19诗歌鉴赏类试题(训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原卷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9诗歌文本阅读(鉴赏类试题)A基础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次蒲类津骆宾王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注】汉班超曾在蒲类津打过仗,在西域立下不朽的功勋。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和北庭。兰山:兰皋山。李陵战败投敌之处。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说明此次战争进展的不顺利,未能旗开得胜,不能凯旋;归期遥遥,不能不令人哀愁。B.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山中之路依然向南延伸,黄河之水从北面流来。这两句寓情于景,情境交融
2、。C.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抒写的是征人眼中的景色,渲染出一种边塞战场特有的悲凄、肃杀气氛。D.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成楼”,写一场战斗过后的休整时间,灶火连成一片,营垒相接,声势浩大。2 .本首诗以其积极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历来被诗论家所称道。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3 .在这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D.这首鹊踏枝深美闵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 含寂寞的悲凉。(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6.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2)题。(9分)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黛蛾长敛,
3、断尽金炉小篆香。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减字木兰花 竞渡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注 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黄裳(1 044 1 130),字勉仲, 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 082)进土第一。(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观词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寓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 恰如人的回肠百转。B.古人鸿雁传书,秦观词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 字句句,触目成愁。C.黄裳词上片写竞渡,“飞出”写群舟竞发、急划而来的实况,反映 了参
4、观者的真实感受。D.黄裳词采取白描手法,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场景,读 来有身临其境之感。(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两首词营造的意境有什么不同。(6分)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醉中感怀陆 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鸩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注鹏行:喻指朝官的行列。檀槽:指乐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 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8 .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颔联怀旧伤今,抚今 追
5、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C. “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与白 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 意思相同。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 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6分)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除夜对酒赠少章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注少章:秦觑,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未空:事业、生 活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1)下
6、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但诗人却“身何托”,首句抑郁不平之 情劈空而来。B.首联,诗人“身何托”和客人事业生活“未空”构成鲜明对比,极 写客人的踌躇满志。C.第四句的意思是: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而现 实中却一无所有。D.颈联对仗工整,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形象表达了诗人愁情之深、 内心之苦。(2)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关山月李明月出天山, 长风几万里, 汉下白登道由来征战地, 戍客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白苍茫云海间。吹度玉门关。胡
7、窥青海湾。不见有人还。思归多苦颜。叹息未应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 刘邦于此。(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 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B.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 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 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
8、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 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 出的代价。(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分)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9分)初夏江村高启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注 高启(1336 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 回到青丘乡间隐居时。纬车:缭车,抽茧出丝的工具。(1)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
9、情状;写水鸟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表现出动物的生气 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 与听觉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C.这首诗一、二句交代行踪,写诗人穿着轻便的衣服,拖着轻软的鞋, 步行于江村,暗示了农村生活一定是别有一番景象。五、六句写农家劳 动的生动画面。D. “渡头正见横渔艇”一句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中“野渡无人 舟自横”的诗意。(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
10、没,今日水犹寒。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鞋。秋日送别骆宾王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共此伤年发,相看惜去留。当歌应破涕,哀命返穷愁。别后能相忆,东陵有故侯。【注】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求陵侯。秦破,为布农,贫,种瓜于长 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实写秋天的寥落,点染了离愁别绪,使全诗笼罩在伤感的氛 围之中。B.第三、四句用“伤”字和“惜”字直接抒发诗人的离愁别绪,同时感慨年华
11、老去,青春不再。C. “破涕”表明诗人送别友人,虽然心中充满不舍,满怀悲戚,但仍然告诫自己要保持乐观 的态度。D.诗歌对仗工整,语句平淡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把离别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沉, 耐人咀嚼。4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晚度天山有怀京邑骆宾王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寒,弱水浸流沙。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注】此诗作于诗人出塞第二年。漂梗:即泛梗,指生活动荡不定。典出战国策赵 策。瓜:指瓜时,即瓜熟之时。典出左传庄公八年;后代称任取期满,等待移交之 时为瓜时。5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应该写于作者离开京城前往边塞登上天山、对京城有所思之时。B.首联用“忽”写出到达山顶时; 见开阔之景而惊异、喜悦、思念,开宗明义,直指题目。 C.第三联写诗人行军途中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长期艰辛行军衣带变得松弛。D.尾联诗人觉得生活令人伤感,夜闻胡笳之时悲哀之情难抑,泪水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流。6 .典故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可能比原有内涵更丰富,请结合第五联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晚度天山有怀京邑当各宾王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旅思徒
13、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注上苑,上林苑,汉代官苑名,此处指唐代皇宫。瓜,瓜时,瓜熟之时,出自左传庄 公八年,借指任职期满。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四句想象丰富。眼前之景让诗人想起了京城美景,紧扣了第二句中的“想物华工8 .五、六句写行军途中,诗人感慨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诗人叹息衣带都跟着自己遭罪。C.七、八句描写了塞外悲壮、凄凉的景象,形象地回答了五、六句中的“叹”“怜”二字。D.九、十句巧妙用典,诗人写人在旅途,漂泊不定,想到离任满交接回归的日子还很长。8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的含意和所蕴含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唐
14、诗,完成下面小题。于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注】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 下狱。第二年(679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 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苦无时机的压抑与无奈,使得诗人陷入了彷徨企求 的苦闷之中。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9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壮士发冲冠”高度概括了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壮士”指当年白 衣白冠送别荆轲的勇士。B.首句破空而来,直入史事,同时点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巧妙地把昔日之易水
15、壮别和 此刻之易水送人两个场面融为一体。C.从诗歌的写作内容来看,本诗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在荆轲这一 形象中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D.末句的“寒”字,移情入景,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 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10.本诗借易水送别友人关联荆轲故事,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B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鹅湖和教授兄韵陆九渊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注】南宋淳熙二年(1 1 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
16、寺举行 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史称“鹅湖之会”。主要为朱熹“理学” 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哲学辩论。泰华:指泰山和华山。岑: 高山。易简工夫:简单质朴的学说。支离事业:琐碎的理论。L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墟墓兴哀宗庙钦”是说人见到坟墓时,就感觉到很伤感, 一到了寺院里边,就显得很肃静。B.颔联借水、石说明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与劝学中“积土成 山,积水成渊”蕴含的道理相同。C.尾联谈自下升高、辨真伪的法门在于“先须辨古今”,其实所有 答案都在自己的心地上。D.此诗语言平易,风格清新,作者以充满哲理的笔触为自己的心 学张目,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2 .朱、陆双方辩论
17、的“为学之方”清晰地表现出二人在哲学上的基本 分歧点。本诗中谈到了哪些“为学之方” ?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赠卖松人于武陵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注】于武陵,中唐诗人,曾考取进土。一生仕途不达,遍游天下。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卖松人把松树送到长安卖与那些住在翠楼中的富贵人家,这样的 行为不合时宜。B.颔联“寒涧”写出了松树长于深山大谷中,生长环境恶劣,为下 联“瘦叶几经雪”作铺垫。C.桃李虽然沾染了长安城的尘土,但难掩妖艳妩媚,仍是长
18、安城富 贵人家的喜爱之物。D.本诗写法上多用对比。比如“寒涧” “翠楼”的环境对比,“松” 与“桃李”的际遇对比。4.本诗语言婉中带讽,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诗歌形象题专练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赠蜀府将;i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寒草愁。今日逢君倍惆,怅,注公元829年南诏入侵成者R,蜀将抗击南诏有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 世事变迁。B.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 家的气节
19、。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 武艺精湛。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 闲置冷落的处境。(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 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 “吴钩” 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6分)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9分)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漠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 君沉醉又何妨,只 怕 酒醒时候断入肠。注 秦观:“苏门四学士 ”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
20、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 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大家面前。B. “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 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C.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 “只怕” 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D.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古琴曲名,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 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2 2) “乱山深处水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 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画堂春张
21、先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梯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注霁山:雨后山色。画梯:有画饰的船桨。桃叶:晋王献 之有妾名“桃叶”,善歌,此处借指歌女。翠阴:指绿荷的阴凉。(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一、二句的描写既有近景和静景,也有远景和动景;三、四句的描 写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写出了景色的优美。B.上阕词人着墨于江南湖光山色,呈现一派安宁祥和的自然景观。下 阕转景入人,描写一派静谧逍遥的人文景观,自然与美人并举,融天地 于人情,杂人景于自然,天人合一。C. “人影鉴中移”,写出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面如镜,
22、人影在镜 里移动。一个“移”字写出人随船动的情状,悠然自得于此尽现。D. “小荷障面避斜晖”,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高高挺立的情形,以至 于遮住了人的视线,为人挡住阳光,带来绿荷的阴凉。(2)后人评价这首词将自然美与女性美融为一境,下阕描写歌女,尽现 鲜明的形象。请试着分析词中歌女的形象。(6分)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古剑篇郭震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
23、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注 昆吾:传说中的山名。相传山有积石,冶炼成铁,铸出宝剑 光如水精,削玉如泥。“零落”句:晋书张华传载,华见天上 有紫气,使雷焕察释。焕日“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华使焕寻剑,焕掘 丰城县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一日龙泉,一日太阿。(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前六句化用典故写龙泉剑的来历,据传是良匠用昆吾所产的精矿, 锻炼多年精工铸造而成。它程亮如雪寒光凛然,连剑工自己也得意地惊 叹奇绝。B.本诗赞美古剑器形优雅质地精良:古剑像琉璃玉匣里的白莲,剑柄 上失误雕镂的金环却也辉映明月;剑芒耀眼像青蛇游动,鞘上花纹如绿 色龟
24、鳞。C.本诗通过写古剑幸运的际遇,侧面凸显其卓越风采:正逢天下太平 无战争,庆幸被君子佩带以防身;不只游侠们十分珍爱,英雄豪杰亦格 外钟情。I).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歌咏龙泉宝剑抒发人生不遇的感慨,吐露愤 懑不平之气,表达渴望能有所用的理想和抱负,暗含讽劝当权者惜才用 才之意。(2)全诗句句写剑,实则以剑喻人,请赏析诗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6 分)5.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题目。(9分)鹊踏枝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 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及绡掩 泪思量遍。(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境呼 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B. “楼上”是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 写人如征鸿离散。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足见词人内心的孤 寂悲苦。C. “蛟绡掩泪”句,用“鲸人泣珠”的典故,一写拭泪巾帕之珍美, 二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巾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