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860052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元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讲授课时3课时主题1:感受悲剧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 感。:2:鉴赏音乐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 乐形象的写作特点。3:品味意境美,了解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传 达情感的作用。:4:涵咏语言美,进一步提高诵读能力。总课时3课时第2课时背景 分析包括课标解读、教材解读(该主题在本单元和本门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本课 应该具备的知识基础)等几个部分地位和作用: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著名现实 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 首叙事长诗,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这首诗最 大的艺术特点是

2、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以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这是我们鉴 赏和学习本课的一个重点。已有知识基础: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 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结合注释在课前预习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 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 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快速掌 握学习重点。重难 点重点:1、讲解并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2、引导学生抓主旨句,结合诗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分

3、析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以及情感衣达和写作手法,并提高诵读能力教学 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文:学生能够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学生能够体会音乐描写的艺术,掌握其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会作者情感里的人性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能够激发对音乐艺术的向往和热爱。评价 设计1:课程学习期间进行朗读背诵,并进行检查2:展开音乐描写的赏析评价分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感受教学 资源1:诗歌配乐春江花月夜2;配文朗诵3;精美配图活动步骤教学活动备注或反思引

4、入(2分钟)一、引入:1、师:高山流水遇知音,一曲琵琶始逢君。上节 课我们了解了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和基本常识,解决了一些生字词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也从“二奏” “三感”的角度对琵琶行的内容进行分析。之前从 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我们了解到了乐曲的哀婉、凄 凉,从诗人第一次听完琵琶女演奏的感受,体会到 了他内心的波澜起伏、五味杂陈。那么第二次演奏 后,诗人的反应是什么呢?大家能找出文中的描写 吗?生:我闻琵琶己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 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 卧病涪阳城。济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渝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 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

5、朝秋月夜,往往取酒 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嘲难为听。今夜 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教学 与教 学活 动设 计初步感知: (2分钟)师:非常不错。看来同学们对内容的把握非常精准, 值得表扬。那有同学觉得这段感受中那 句话最重 要呢?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那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生:说的是琵琶女和白居易两个人,都是天涯沦落 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在意曾经是否相识?老师可以让几个同学站起来 回答问题,倾听不同的想法。讲授梳理 (10分钟)师:说得很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沦落”两 个字都有三点水,漂泊流浪,遭遇坎坷,落魄失意。 托尔

6、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 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说的是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 幸!那大家能说一下,那琵琶女的不幸,这种落魄 失意是哪些呢?体现在那些诗句当中?生:“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 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 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J师:这一段如果我们朗读的话应该用什么样感情来 读?生:伤心,失落,同情师:好,那我们现在找一个同学来朗读,记得读出 她的伤心的境遇和凄凉的情感,同时也要读出对她的同情之意。生:读师:非常好。通过朗读,我们是不是了解了琵琶女 的现在生活的落魄伤感了呢?她少年时候

7、怎么样 的。有同学愿意读一下吗?生: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师:这几句可以看出琵琶女年少时曾经过着怎样的 生活了吧,是风光无限,门庭若市的。她艳盖群芳, 艺压京城,被公子哥争相追捧,风光无限,红极一 时。曾经的琵琶女风光无限,名动京华,但是随着时光 流逝,色衰爱弛、她远离京城,嫁给商人。如今门 前冷落、孤独寂寞,独守空船。只有在梦里追忆着 过往的繁华与优越。文中这句“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可以看出她 内心的伤感与痛苦。过去年轻貌美,现在年老色衰,

8、 过去门庭若市,现在门庭冷落,在人生变化,年岁 流逝中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种强烈的对 比,心灵的反差,让她一回想起来就妆,哭醒过来。 鼻子溜溜,哭的一塌糊涂,哭的稀里哗啦。所以,琵琶女的不幸是表现在曾经色艺双全,红极 一时 如今年长色衰,漂流沦落的强大落差之中。 对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人白居易,他的不幸、 落魄、失意又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自 然段,然后同桌前后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注:诗句分析材料: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 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家住京城)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 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年轻貌美技艺高超)五陵年少争缠

9、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红极一时)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 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奢华欢乐光阴虚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 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亲人离散 时过境迁 嫁与商人)可以补充白居易经历贬官的 材料,并引出“知人论世” 这一诗歌解读的方法。板书设计: 早年:艺压京城, 艳盖群芳,门庭若 市,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委身商 人,独守空船。歌女自述身 世苦当年:帝京任职, 才华横溢,诗酒流 连,丝竹不绝; 而今:谪居卧病, 有酒无乐,送客惨 别,其情凄凄。诗人感伤谪 迁意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 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10、。(独守空船凄凉孤独)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今昔对比感慨万千)生:读,概括原因:本来才华横溢,贬出京城,疾 病缠身,没有好友,没有音乐,居住偏僻,环境凄 凉,独处寂寞,生活的不如意和强大落差的伤感。 师:对,同学们刚才概括地非常好。但是老师有一 个问题一一这是白居易的困境与不幸。那这里为什 么要有那么多的篇幅来反复强调没有音乐呢?这 有什么好处?生:衬托自己处境的悲凉,同时运用对比手法以自 己身边所听到的音乐的难题苦闷突出强调琵琶女 音乐的美妙,同时也希望再次聆听动人心弦的音 乐。比如“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J师:说得很好,那有没有同学愿意

11、来尝试一下读出 白居易的心境呢?记住,这里是诗人倾诉内心部 分,宜用叹惋之声慢读;“我从”以下六句为下文 铺垫,可轻读;“其间”以下六句写心情,也要用 叹息哀惋之声;“今夜”以下四句表请求,应读得 恳切。生:读师:好,谢谢。刚才我们一起重新回到原文,梳理 探究了白居易和琵琶女各自的烦恼、遭遇。那回到 我们最初的问题:何以见得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大家现在能总结一下白居易和 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 生:回答问题师:刚才大家一起说了很多,都说的非常好。我们 现在一起来总结一下诗人与琵琶女有哪些同病相 怜之处: 都是从京城长安来到偏僻的江州都经历。由繁 华的京城到僻远

12、的江州的过程,有相同的漂泊 感。(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誉满京都的名艺人; 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从荣至衰的不幸遭遇。他们都遭遇人生中的 不幸,有相同的沧桑感。他们都无力主宰个人命运, 有相同的失落感。(一个因年老色衰而嫁商人;一 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怀有满腹的“幽愁暗恨”。琵琶女经历了人生变故,琴技越来越成熟,感情越来越深沉,却再也 没有人欣赏她的琴声;白居易在贬谪生活中,越来 越多地接触到社会现实,考虑问题也会越来越全 面,却不能施展才华。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千 古传诵的诗句,把诗人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 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都 融汇到一起。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失意人历经 沧桑相逢相知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 够引起后世的共鸣,得以千古传诵。总结小结:尽管诗人与琵琶女的社会地位生活态度有所不同,尽管他们素昧平生,但“同是天涯 沦落人”的失意者的感受是相通的,都遭遇坎坷,落魄失意是相同的。这种共情是这句诗歌千古 传诵的原因,也是我们在写作、在生活中要注意的。作业:背诵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