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解读教材单元分 析课文分析解读学生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3琵琶行并序(白居易)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琵琶行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里的一篇 自读课文。本单元对应“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围绕“生 命的诗意”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探寻“生命的诗意”其实也是认识我们文化生命的存在方式,而理解 这种存在方式需要通过赏析具体篇目的言说和艺术审美方 式,探寻其背后所蕴藏的情思、信念、价值观和文化逻辑。 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意境,感受 诗人的精神境界,体会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欣赏其独 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诗歌鉴赏能力。因此需引导同学们
2、通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体会 诗人与琵琶女境遇的相通之处,理解诗人抒发的人生感慨。 同时,学会鉴赏诗歌中音乐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特色。琵琶行巧妙地将音乐艺术转化为了语言艺术,并通 过音乐旋律的变化呈现出琵琶女的经历和情感变化。因此需 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在理解诗歌语言的基础上还原弹奏现场, 从而领略音乐与诗歌的巧妙交汇。此外还需要运用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的方法对比分析琵琶女与诗人经历的相通之处,以 揣摩、理解诗人的心境,体会独特的生命诗意,并加深对社 会与人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同学们反复诵读, 并重点关注诗歌中的音乐描写与景物描写。学习本诗对同学们深入思考社会与人生有着积极意义。同学
3、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白居易的不少诗歌作品,如钱 塘湖春行卖炭翁等,对白居易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有一定了 解,也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因此能够对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与景物描写进行赏析。但在理解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巧妙融合以 及琵琶女与诗人人生经历的相通之处方面存在难度。(2)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如今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潺阳城。潺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 丝竹声”“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概括:谪居卧病、无乐可赏、无人相知、凄凉落魄被贬原因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 头刺
4、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 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 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 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 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 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 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816)秋天,白居易在潺阳江头 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弹琵琶的长安歌妓,便用为题材,创作了这首 叙事长诗琵琶行。注意启发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潺阳的山歌与村笛是不是真的“呕哑嘲嘶难为听”?“呕哑嘲嘶难为听”与“恬然自安”
5、是否自相矛盾?(以意逆志)答春“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 此断肠声J明确:潺阳的山歌与村笛并不是真的“呕哑嘲嘶难为听”,而是诗 人被贬后正常的心理反应。济阳的山歌与村笛和诗人不如意的生活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诗人觉得“呕哑嘲嘶难为听”,表现出 他对这种生活的反感。那这样说不是和“恬然自安”相矛盾了吗? 需要注意的是,要去揣摩诗人一瞬间的情感,需要通过“以意逆志” 的方法,即用自己的心去揣摩、还原、理解诗人当时的心理现场。 我们结合同一时期诗人的其他作品可以发现,比如在答春一诗 中写道:“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其奈山猿江上叫, 故乡无此断肠声J 尽管江
6、州也有自己的独特风光,但是诗人还是 思念京城。因此“呕哑嘲嘶难为听”和“恬然自安”不一定是诗人 生活的常态。过去提问:猜猜诗人被贬之前的人生经历会有何不同?预设:同学们可带着预期阅读新唐书白居易传,并进行梳理。新唐书白居易传白居易自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投 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 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 年,始以进士就试,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授 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雄校至结绶 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 士君子多之,往往流闻禁
7、中。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 年五月,拜左拾遗九年冬,人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概括:聪慧过人、文辞富艳、前辈称赞、官运亨通)(3)对比经历,寻找相通。找到最能概括两人惺惺相惜的诗句。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和诗人的人生经历“同”在何处?诗人为什么说两人“相 逢何必曾相识” ?明确:两人均有过让人艳羡、无比风光的少年生活,又都因为某些 原因流落他乡,过上飘零憔悴、凄凉落魄的生活。经历的落差,让他们内心深处都有怨愤、悲伤、自怜的情绪,故而两人可以迅速相 知。环节三:寻找线索,赏析景色9min诗歌中有哪些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有何作用?”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
8、瑟J明确: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秋夜、江水、枫叶、荻花 共同构成送别意境,凉气袭人,渲染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伤感。 “别时茫茫江浸月”明确:叙述离别景象,情景交融。江水茫茫,月色溶溶,弥漫着诗 人的离愁别绪。“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明确:曲终收拨,乐声未逝。“东船西舫悄无言”一句,诗人通过 间接描写人们的反应突出了音乐引人入胜,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而“唯见江心秋月白” 一句,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绕船月明江水寒”明确:写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生活,渲染出琵琶女凄凉冷落的心 情。“住近流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 血猿哀鸣。”明确:描写诗人被贬后凄
9、苦的生活环境,渲染出诗人孤寂悲凉的心 情。小结1 ,盛极一时的歌女一旦年老色衰,就会“门前冷落鞍马稀二 从此开 始孤寂生活,这是一类女性群体的悲剧性命运,而这种现象与中晚 唐知识分子的命运极其相似。中唐以后,落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牛 李党争让政治环境极不稳定,很多文学家,比如刘禹锡、柳宗元、 元稹等先后被贬。与此同时,文坛上也产生了大量以“士伎同悲” 为主题的作品,琵琶行就是其中的经典。白居易和琵琶女本来 属于不同阶层,但通过学习琵琶行,我们知道了社会地位的高下、文化修养的高低、贫富贵贱的差别不会从根本上阻止人与人的 情感沟通,而诗人对琵琶女流露出的人文关怀,正是这首诗跨越时 代的先进性所在,富
10、有浓厚的生命诗意。2.最后回顾整堂课所学,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明确: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同学们也可就自己的收获进行分享。课后作业1 .反复诵读琵琶行全诗,感受诗歌中音乐描写的魅力。2 .预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设计走也行并序白将当 同是天M沦恋人 犯世女白居另当年:身半年少,占4议绝、电电4人.文鼾客艳、人妒人排、忒灵及日前发称赞、官达亨通见也曲|如今:年看也表、门甘冷乂.谪居卧病,七乐可赏、商人,惊伴无人相如.准苏在建M人论世以强逆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同学们在诵读中发挥联想和想 象,借助诗歌语言还原琵琶女的弹奏现场,并借助知人论世、以意 逆志等方法深入体会诗人的人
11、生感慨。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琵琶行,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2 .划分并概括诗歌叙述和描写的不同层次,通过诗与乐的对话,赏 析诗歌的音乐描写与景物描写的特色。3 .通过知人论世,对比并分析琵琶女与诗人境遇的相通之处,体会 诗人“同是天涯沦落”的人生感慨。教学重点1 .鉴赏诗歌的音乐描写和景物描写。2 .对比分析琵琶女与诗人境遇的相通之处。教学难点1 .体会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巧妙融合。2,理解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慨。教法学法讲授法、吟诵法、师生互动法、生生互动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教材、多媒体等教学过程琵琶行并序第一课时导入6min以唐宣宗凭吊白居易的诗为导入,并由诗中的“长恨曲
12、”“琵琶篇” 回顾与歌行体有关的文学常识。吊白居易(节选)“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 能唱琵琶篇。”歌行体代表作(1)以“歌”命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岑参)、长恨歌(白居易)等(2)以“行”命名:琵琶行(白居易)、少年行(李白)、兵 车行(杜甫)等(3)以“吟”命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秦妇吟(韦庄) 等歌行体特点(1)篇幅可长可短。(2)保留古乐府叙事的特点。(3)声律、韵 脚比较自由。(4)句式灵活,以七言为主,辅以三、五、九言。环节一:整体感知3min检查同学们的预习作业,概括诗歌内容。 全诗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13、明确:(1)第一部分:诗人秋夜江边送客。(潺阳江边闻琵琶)(2)第二部分: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江心聆听琵琶曲)(3)第三部分:琵琶女自叙身世苦。(江中听诉苦身世)(4)第四部分:诗人自叙仕途失意。(同病相怜感慨多)(5)第五部分:琵琶女重弹琵琶曲。(重闻琵琶青衫湿)环节二:谁懂琵琶语30minL潺阳江边闻琵琶(lOmin)(1)解释下列词语。(同学们课前进行预习,上课抽查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江头:江边 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生长在水边。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主人:白居易自指。管弦: 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音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惨:悲伤。(2)朗读第一段,寻找体现
14、诗人情感的词句。(提示:表达情感的 词、韵脚字) 明确:(1)表达情感的词:“醉不成欢惨将别”中的“惨”字。(2 )韵脚字:“济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的“客” “瑟” 二字。“客”与“瑟”都是入声字,发音短促,音调低沉,体现出 很深的离愁别绪。朗读时注意发音要短促和低沉。(3)追问: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导致诗人产生“惨”这种情绪的 原因是什么?明确:(1)谪居潺阳,处境凄凉。(2)秋风萧瑟,让人伤感。 (3)离别场景,情绪低落。2.江心聆听琵琶曲(20min)(1)解释下列词句。(同学们课前进行预习,上课抽查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暗问:低声询问 欲语迟:将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回灯:
15、重新掌灯。 转轴拨弦:拧转弦轴,拨动弦丝。这里指调弦校音。 掩抑:声音低沉。 思:深长的情思。 信手:随手。 续续:连续。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 为唐玄宗所制。 六幺:即六幺令,唐代乐曲名。 大 弦:指琵琶四根弦中的粗弦。 逾嘈嘈:形容声音粗重舒长。 小弦:指琵琶上的细弦。 切切:形容声音轻细急促。 间关: 形容鸟鸣婉转。 幽咽:形容乐声梗塞不畅难:艰难,形容 乐声滞涩难通。拨:拨子,弹奏弦乐的用具。四弦一声: 四根弦同时发声。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大珠小珠落玉盘:分别比喻乐声的重浊和清脆,形容声音的清脆 润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
16、样婉转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难:像幽咽的泉水在冰下艰难流过。冰泉冷涩弦凝绝: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凝结 不动了。形容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像银瓶突然破裂,水浆迸射 一样;像铁骑突然冲出,刀枪齐鸣一般。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 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曲终收拨当心画:乐曲终了,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间部位划过四弦。 这是弹奏琵琶到一曲结束时的常用手法。(2)朗读第二段,并思考以下问题。提问:“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在叙事上有何作用? 明确:将叙事中心从送别友人转向巧遇琵琶女。“主人忘归客不发” 也暗示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提问:第二段
17、中描写音乐的诗句有哪些?这些音乐有怎样的特点?(同桌合作,完成表格)诗句特点诗句特点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躁小弦切切如私语细腻柔美明确:诗句特点诗句特点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躁小弦切切如私语细腻柔美嘈嘈切切错杂弹乱中有序大珠小珠落玉盘圆润清脆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流畅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抑郁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雄壮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昂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提问:第二段中的音乐描写,你最喜欢哪个片段?说说理由?(同学们可畅所欲言)明确:“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 珠落玉盘J中的“嘈嘈”“切切”用叠词模拟声音,“如急雨”“如 私语” “大珠小珠”用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来比喻琵琶声,
18、诗人将无 形的听觉通过语言化为可以想象的画面,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并且在音韵上,可以读出快慢、高低、缓急等不同旋律的交错。“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 通声暂歇。”这几句借助诗歌语言将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巧妙地融 为一体,花丛里的莺语声轻快婉转,冰下的泉水声梗塞缓慢。并且 由“间关”至I “幽咽”,由冷瑟”至I 凝绝”,说明此时的琵琶声 有逐渐弱化的过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的无声和前面的有 声形成反差,但听众“幽愁”“暗恨”的情感却随着琵琶声的停止 而产生出来。并且诗人将音乐声的停顿安排在此处而不是结尾,既 符合琵琶弹奏的特点,又为“银瓶乍
19、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的突然爆发蓄势,进而产生强烈的听觉冲击力。“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 声如裂帛J中的“破”和“迸”用得极妙,“破”与“迸”分别形 容银瓶破碎和水浆迸射的声音,并由之前相对静态的画面突然转为 动态,使琵琶声和人的情感变化瞬间进入高潮。且这里的停顿方式 不同于“凝绝不通声暂歇”,此处的琵琶声不再是逐渐降低,而是 突然停止,最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彻底归于 宁静,听者陶醉其中。(3)小结:音乐描写的手法以形写声:间关莺语花底滑以声喻声:银瓶乍破水浆迸以声摹声:大弦嘈嘈如急雨以感衬声:唯见江心秋月白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环节
20、三:再读琵琶语6min回顾堂课内容,回答主问题。提问: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是如何表现琵琶声的音乐魅力的? 明确:整首诗从江上送客引入,开篇用枫叶荻花、萧瑟秋风等寂寥 秋景渲染出送别的悲凉氛围,接着用日常生活中能听见的声音比喻 琵琶声,以声写声,使听觉有了形象感和画面感,并给人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之感。此外,诗人高超的音乐描写让我们领略到文学艺术 与音乐艺术的相通之处,这种相通借助诗歌语言,并通过想象和联 想来还原现场,让我们感受到琵琶声的强弱、高低、快慢等变化过 程,从中也可感受到音乐旋律的变化与诗人的情感起伏是高度契合 的。课后作业1 .观看琵琶演奏: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作曲:吴元厚)2 .思
21、考:诗人为什么能听出“不得志无限事”“幽愁暗恨”等情 思呢?为什么诗人会和素未谋面的琵琶女产生共鸣?板书设计必也忏并序白居务洋阳江边闻艳色江心聆听塾包曲江中听诉苦身世同病相怜感帔多篁用一包一温琵琶行并序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Imin回顾上节课提问诗人为什么能听出“不得志”无限事幽愁暗恨”等情思呢? 为什么诗人会和素未谋面的琵琶女产生共鸣?环节一:结合注释,解释词句15min朗读诗歌小序和第三、四、五段,完成以下任务。1.解释下列词语。(同学们课前进行预习,上课抽查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1)诗歌小序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806-820)o 明 年:第二年。 左迁:贬官、降职的
22、委婉说法。白居易因越职上 书言事,触怒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九江郡:设于隋代, 唐代称为江州或潺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 司马:州刺史的 副职。 渝浦口:流江流入长江的地方,在今九江西。 京都 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 倡女:歌女。 善才: 当时对技艺高超的乐师的称呼。 委身:托身。这里是嫁人的意 思。贾人:商人。命酒:叫人摆酒。快:畅快。 悯然:忧郁的样子。 漂沦:漂泊流落。 出官:京城贬黜往 地方任职。 恬然:宁静安适的样子。 迁谪:官吏因罪降职 并流放。 为:创作。 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歌:作歌。命:命名,题名。解读:小序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
23、过,概括了琵 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并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奠定了凄 切伤怀的感情基调。(2)江中听诉苦身世敛容:显出端庄的脸色。蛤蟆陵:地名,在长安城东南。 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第一部:第一队,是教坊中 最优秀的一队。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 美歌伎的通称。 五陵年少:指京城富家豪族子弟。 缠头: 古代对歌伎舞女打赏用的锦帛。绡:轻薄的生丝织品。泛指轻美的丝织品。钿头银篦:上端镶着花钿的银质发篦。击节 碎:随着音乐打拍子时击碎了。节,节拍。 翻酒污:因为泼翻 了酒被玷污。等闲:平常,随随便便。颜色故:容貌衰老。 故:旧、老。 老大:年纪大了。 去来:走了以后
24、。来:语 气助词。 梦啼妆泪红阑干:从梦中哭醒,搽了胭脂粉的脸上流 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3)同病相怜感慨多唧唧:叹息。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淌出血 来。这是形容杜鹃啼声的悲切。 独倾:独自饮酒。 呕哑嘲 嘶:指声音嘈杂刺耳。 暂:忽然,一下子。 更:再。 翻作:写作。翻,按曲调写作歌词。(4)重闻琵琶青衫湿却作:回到原处坐下。却,退回。 促弦:把琴弦拧紧。促: 紧、迫。 转:更加、越发。 向前:以前。 掩泣:掩面 哭泣。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环节二:查阅背景,对比经历20min关注诗歌叙事中的时间线索,并结合背景资料,寻找诗歌中叙述琵 琶女和白居易当年和如今人生经历的诗句。(同桌合作) 明确:(1)琵琶女的人生经历当年原文:“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自述少小欢乐事”“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 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 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概括:青春年少、色艺双绝、人妒人捧、欢笑度日如今原文:“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 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概括: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飘零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