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7745519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二一六年七月前 言气象事业是一项事关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民生保障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气象服务需求领域更广,建设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动力强劲。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趋势明显。庆元是气象灾害种类较多、发生频繁、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域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气象灾害日益敏感,对防灾减灾和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要求更高,迫切需要气象事业在经济发展、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十三五”时期是庆元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建

2、设“两美”庆元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气象改革的关键时期。编制好庆元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为打造“寻梦菇乡 养生庆元”、中国避暑胜地建设提供一流的气象保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的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浙江省气象条例、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丽水市气象事业“十三五”规划、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庆元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1-2020)等法律法规以及规划纲要、相关专项规划。规划范围为庆元行

3、政区域,县域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162020年,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目 录一、气象事业发展现状及形势1(一)“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发展现状1(二)“十三五”期间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3(三)存在的主要问题5二、发展理念和目标6(一)发展理念6(二)发展目标7三、主要任务10(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气象业务水平10(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平安庆元建设11(三)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促进民生气象保障13(四)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14(五)完善社会管理法治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16(六)改善台站基础装备设施,保障气象事业发展17四、重点工程17(

4、一)暴雨监测预报精准工程(一期)17(二)“中国避暑胜地”生态气象支撑工程18(三)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工程19(四)台站基础设施改善建设工程20五、保障措施20(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规划任务20(二)健全法规体系,优化发展环境21(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绩效21(四)扩大开放合作,推进共建共享21附表: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表21附图: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监测站点布局图2126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一、气象事业发展现状及形势(一)“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切实履行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各项职能,着力推

5、进气象现代化、深化气象改革和气象法制建设,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1.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初见成效。实现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乡镇全覆盖和示范村(社区)11家建设。15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由县政府发文公布,推行重点单位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制度。初步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新增雨雪冰冻、雷电等分灾种预案。初步开展庆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和林业气象联合作业队伍,多次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与水利、农业、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初步建立联动机制。由504人建成“四员”队伍,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组织和管理机制得到一定提高。组建了庆元县气象志愿者队伍。以开放日、讲座、广场展示咨询等

6、为平台全方位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建成丽水市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初步建成。2.公共气象服务初见效益。深化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两个体系”建设。通过广播、电视、手机、“96121”声讯电话、网络、电子显示屏、官方微博、微信等手段发布气象信息,信息覆盖面不断扩大。建立了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重大气象灾害电视字幕插播、气象“四员”队伍再传播的三大传播机制。2015年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3.5%,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83.1%。逐年公布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面向6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开展茶叶、甜橘柚农产

7、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重大活动(节庆)气象保障初步取得成效。做好“中国气候养生之乡”和“中国避暑胜地”品牌的涉旅工作,开展“十佳观星营地”、“十佳观云台”评选,与县文联、县新闻中心联合举办“气象万千”摄影大赛活动,充分挖掘庆元气象景观和自然风光,发挥生态气象服务优势。3.气象监测预报水平稳步提高。初步构建了比较稠密的中尺度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信息传输网络及备份、视频会商和气象服务等系统。建成大气电场仪4个、大气成分监测站1个、能见度站1个、雪深传感器4套、称重式降水传感器1套、全景监控5个。建成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35个,站点间距由“十二五”初期的10千米缩小到7.4千米。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

8、到81.45%,24小时气温预报误差平均在1.5以下,开展乡镇预报。开发了森林火险、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产品,探索发布避暑、穿衣、空气质量等指数预报服务。4.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明显加快。通过自学、函授、远程教育、上级业务部门进修、建立创新团队等,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干部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全局本科以上学历达50%,新增中级技术职称4人,平均年龄35岁。2个项目在县级科技管理部门立项,发表技术文章30余篇,其中17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14年获全市气象监测预警技能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一人获全能第一名并被授予“浙江省气象行业技术能手”。5.

9、气象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不断强化。气象行政许可服务、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防御雷电灾害工作等得到有效规范,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2011年成立庆元县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每年气象工作纳入县政府对乡镇(街道)考核,并召开气象防灾减灾会议部署工作。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逐年增长。纳入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安委会等成员单位。防御雷电灾害纳入“平安庆元”政府考核,每年公布防雷重点单位,通过组织防雷安全专项安全检查、施放气球安全专项检查,加强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全面融入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审批提速在85%以上,提前办结率为100%。庆元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庆元

10、县国家气象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20132020)等相继颁布实施。6.气象台站设施及气象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气象观测场迁建项目完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气象应急指挥、气象信息数据处理、气象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气象预警中心正式运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创建“青年文明号”、“志愿者服务团队”等活动,文明创建持续开展。省文明单位称号持续保持。(二)“十三五”期间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时期是庆元适应新常态,推进战略规划布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关键时期,围绕“中国避暑胜地”的品牌发展主题,全社会必将对

11、气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保障“平安庆元”建设,防灾减灾任务更艰巨。“平安庆元”建设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对监测预警水平、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程度的要求更高。山区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对气象观测系统、自动化水平,综合观测系统运行保障要求更高。防灾减灾和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及时性的要求更高。对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和规范化要求更高。“五水共治”等重大战略对气象保障要求更高。2.围绕“生态经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使命更重大。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开发,是我县增加

12、清洁能源供应、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的客观要求。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在合理规划主题功能区,城镇化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区域性经济开发,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方面均需要提供生态气象保障服务。3.推动气象事业改革,气象依法社会管理挑战更严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对深化气象管理特别是防雷安全监管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气象安全社会管理、气象行业管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地方气象发展机制、应对气候变化职责等方面,离期待值的差距还很大,需加快推进气象工作法治化。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气象事业发展动力更充足。“十三五”时期,庆元要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42

13、2”战略目标,这对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法制建设、生态保障等都提出更多的需求。随着加快培育壮大生态产业、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构筑区域空间发展新格局、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势必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领域,为气象事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关键区域、重点区域监测站网密度不够。多部门监测站网未实现共享利用。生态监测内容满足不了生态服务需求。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精细化水平无法满足防灾减灾需求。2.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够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各级政府、部门、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在灾害应急中的职责不明。气象灾害应急

14、指挥体系、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责任组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需要进一步提升。3.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强。农村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气象为农服务方式单一,能力较弱。城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强,保障城乡运行气象服务水平不高,城乡环境气象服务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城乡环境要求。气象服务经济发展及公共气象服务保障一体化水平有待提升。4.服务地方生态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有序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等方面要进一步提升。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保障庆元生态建设能力需要进一步发挥。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能力有待进一步开发。5

15、.气象社会化管理水平不高。与气象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气象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气象安全监管机制及技术保障水平不够。6.气象台站基础装备设施保障不足。气象台站基础设施还较薄弱,台站整体气象科普功能不够健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能力不足,气象探测设施保护力度不够。二、发展理念和目标(一)发展理念庆元气象事业的发展在坚持“面向需求、服务引领,政府主导、科学发展,创新驱动、人才强业,深化改革、开放合作”总体思路的前提下,还要准确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要求,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更好推进气象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服务庆元经济

16、社会建设。庆元气象事业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还要牢牢把握以下理念。1.坚持把防灾减灾作为发展的需求。要提高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基层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2.坚持把公共气象作为发展的方向。加强民生气象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着力促进发展成果普惠人民。3.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要求。要紧紧围绕“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着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战略,拓宽气象发展新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

17、济、保障能源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提供气象科技支撑。4.坚持把服务“中国避暑胜地”建设为发展的目的。要牢牢抓住“中国避暑胜地”建设规划,充分利用部门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到庆元县“十三五”建设中来,强化服务能力、支撑能力,着力拓展气象发展新空间。(二)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县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建成与气象现代化体系相适应的新型事业结构。到2020年,我县要与全市同步实现气象现代化,部分领域发展水平位列同期全省先进行列,全县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对生态经济发展、气候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气象保障能力明显提

18、高。1.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健全,灾害防御机制更加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基本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全面推进,分灾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重点行业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和重点单位建设进一步推进,建成率达15%,部门联络员、乡镇(街道)气象协理员和行政村(社区)气象信息员、重点单位应急联系人队伍发展更加稳定、运行更加有效、保障更加有力。2.监测预报预警更加及时,公共气象服务更加广泛。统筹集约气象部门与社会观测资源,优化全县气象综合观测站网布局,全面实现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提升气象信息网络支撑能力,基本实现多源观测资料准、

19、实时综合应用。重点提高台风、暴雨、强对流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建成政府主导、主体多元、覆盖城乡、适应需求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均等化、满意度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3.社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依法行政效率更加提高。进一步完善地方气象法规和标准体系,健全基层气象社会管理和执法组织体系,推进气象行政审批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公共服务、安全管理、行业管理和行政审批等方面的效能。4.人才竞争优势更加显著,科技创新活力更加突出。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到80%以上,高级职称达到1人以上,争取入选省、市、县人才队伍。气象科

20、技基础条件建设布局更为合理,资源配置更为高效,科技创新驱动业务现代化的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气候领域业务水平和科技成果水平在全市气象部门有较高水平。5.台站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业务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基层气象台站现代化水平综合能力极大提升,基层气象台站的现代化装备和业务用房、附属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综合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基层气象业务运行需求,相关的水电设施、道路、围墙、护坡、绿化、科普等配套设施完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庆元县“十三五”气象发展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十三五目标值庆元丽水浙江1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6.5公里左右7.0公里6公里2观测自动化率100%100%100%3生态环境气象观

21、测站1个10个新建10个4灾害性天气监测率80%以上80%以上85%以上5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73%75%以上80%6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提前时间30分钟以上30分钟以上30分钟以上7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60公里以内60公里以内60公里以内81-7天晴雨预报准确率77%以上80%以上84%91-7天气温预报准确率67%以上70%以上76%1024小时预报产品精细化程度1公里1公里1公里11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70%70%70%12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95%以上95%以上95%以上13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85%以上85%以上85%以上14气象科技知识普及率85%85%85%15标准化人影作业队伍“1+

22、1”10支16气象景观体验营地龙头山巾子峰20个17气候养生示范点百山祖避暑乐氧小镇10个18防灾减灾标准化示范村(社区)重点单位15%三、主要任务(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气象业务水平1.加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提升观测自动化水平。观测站网密度按重点区域6公里左右、其他区域7公里左右优化气象探测站网布局,提高强降水监测精准度。在国家级台站继续推进综合观测自动化。升格建设一批骨干区域气象站,按每年15%进度更新改造早期区域气象站设备和设施。建设冰雪观测网。完善气象装备维修维护体系。与水利、电力、环保、旅游、农业等部门统筹共建气象观测设施。2.加强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提高预报精准化水平

23、。应用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开展格点预报订正业务到乡镇,提供精细化、格点化、定量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产品。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质量检验业务和乡镇预报检验业务。3.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完善高时空分辨率的网格化、精细化、分灾种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产品体系,提高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完善“气象基本要素+行业影响指标”的定量化专业预报业务。针对庆元全省地质灾害重点县,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的特点,加强地质灾害气象条件预警预报。强化短时强降水引发的小流域山洪等其他灾害预警预报。加强环境、交通、农业、电力、旅游、森林火险等的影响预报、风险预警、气候事件预测业务。4

24、.加强气象信息化建设,推进气象现代化发展。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及支撑环境建设,依托县数据中心和市级气象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共享链,完善数据环境。建立水利、环保、林业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多部门数据融合应用。建立以综合观测数据实时质量控制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流程。依托上级气象部门和庆元县信息部门,做好气象信息的存储、应用工作。做好数据存储安全系统建设。(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平安庆元建设1.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建设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建设,建立完

25、善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的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气象灾害防御活动。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加强城乡规划、灾害管理、预案实施、监测预警、灾害保险、防灾科普等方面的非工程性措施研究与实施。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建立基层防灾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划分各级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事权,明确责任主体,划分责任边界和责任追究边界。加快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进一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完善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气象“四员”队伍和气象志愿者队伍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社会响

26、应机制。根据气象灾害预警等级,依法落实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在灾害应急中的职责和义务,增强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建立以台风、暴雨(雪)、霾等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停课、停工、停市制度,完善灾害应急处置程序,实现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与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间的高效衔接。2.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全面落实庆元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强化部门联动,形成部门联合、上下衔接、管理规范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丽水预警信息全

27、网发布平台以及各类传播手段的对接,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完善“绿色通道”,丰富针对偏远农村和山区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完善预警信息再传播机制,形成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立体网络,开展系统培训和平台部署。3.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科学化水平完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编制气象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区划。完善重大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制度。加强气象灾害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深化政策性保险、再保险气象服务,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社会公众气象信息应用能力。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科普长效机制,统筹规划建设城乡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

28、社会科普体系。建设气象科普台站,将气象科普融入台站业务办公用房、观测场地和台站园区。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防灾避灾演练,提高社会公众应用气象信息采取积极措施主动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应急工作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气象应急装备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摄影摄像工具和办公设备,提高灾害应急管理参考决策能力和灾害应对工作能力。(三)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促进民生气象保障1.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保障。面向现代农业服务需求,建立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网,提升现代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小气候观测能力。加强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开展农业气象保险

29、针对性服务。开展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评估服务。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需求,开展优化调整种结构气候可行性论证。推进“互联网+”气象服务进村入户设施建设。2.加强城乡运行保障气象服务。加强气象与水、电等城乡生命线及交通、农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天气会商和服务联动。完善城乡交通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加强对大雾、强降雨、降雪等交通高影响天气及低能见度、路面温度、路面结冰、持续高(低)温等气象条件的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建立电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及影响评估体系,加强面向电网安全运行的气象保障服务。3.加强满足多方需求的气象服务。加强智慧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推进气象服务融入城乡运行管理,为城乡运行部门的

30、调度、指挥、联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加强面向城乡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体系,完善评估方法和指标。提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能力。加强大气成分、紫外线、人体舒适度、穿衣、避暑等气象指数预报产品的制作,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多样化需求。4.统筹城乡公共气象服务保障一体化。提高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保障水平,服务民生需求,不断丰富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加强互联网服务、声讯系统、短(彩)信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等的高质量建设。实现中国气象频道本地化高清节目分享及重大事件直播、插播业务需求。建立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保障供给机制,制定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基

31、本公共气象服务保障水平。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气象信息获取途径,切实提高基层气象信息覆盖面。加大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段广播、电视气象节目插播密度。(四)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1.提高生态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建设多功能生态气象监测网。在已有气象监测网络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生态功能需求,布局多要素的生态气象监测站,完善霾气象观测网,补充建设或共享覆盖全县的实景监测网,构建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系统、生态环境综合监测评估与预警系统。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观测普查评估。在县域内建设风能资源梯度观测塔和太阳能资源辐射观测站,开展风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和太阳资源详查

32、,为我县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提供科学合理的气候能源开发依据。2.提高气候资源评估能力开展资源承载力评估和精细开发区划。依据气候资源承载能力和开发利用潜力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气候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结合生态县建设开展局地生态系统气候承载力评估与分析,针对特定产业、特定对象制定生态气候精细区划,为政府提供与重大战略举措相适应的生态气候承载力评估服务产品。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建立县级气候可行性论证咨询服务的业务平台和业务流程,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规范,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为城乡规划、区域经济发展、重大工程和气候资源开发建设等提供技术保障。3

33、.提升空中云水资源利用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完善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系统建设。建设标准化作业点、作业基地和作业队伍。建设风廓线雷达等监测设备和相关作业设备。加强人影天气技术方法应用。依托上级指导因地制宜建设人工增雨云、雾和降水气候学模型,加强新观测装备和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应用不同云系人工增雨作业关键技术指标,完善人影天气专用数据库和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系统,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效率。4.建设“中国避暑胜地”服务体系加强“中国避暑胜地”品牌的科技支撑。深入挖掘县域气候养生特色,进一步提高“中国避暑胜地”的品牌支撑指标研究。开展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养老)等气候适宜性评估论证。加强

34、气候、生态、养生关联相关科学研究。完善气候养生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标准体系。完善生态精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体系。开展特色生态气象服务,促进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建设气象景观体验营地和气候养生示范点。开展气象景观资源普查。组织观星、观云、观日等气象景观体验营地和气候养生示范点建设。加强气象景观分析、气象观景条件研究,开展负氧离子等旅游气象指数的观测、预报。加强A级景区、风景名胜区、特色景观等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完善重大节假日旅游气象服务联动机制,健全有庆元生态特色的旅游气象服务体系。(五)完善社会管理法治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1.加强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气象法规建设,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35、气候可行性论证等领域的地方相关规章制度。深化气象行政审批改革,完善网上审批模式,修订气象安全准入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协调政府各部门职责,严格执行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机制,及时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全社会的气象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认可程度。2.深化气象事业体制改革。推进我县气象事业结构调整,优化气象业务结构和布局,强化气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加快气象部门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推进财务制度改革。优化人才队伍的学历、专业和岗位结构,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业务基础扎实、科研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深化开放合

36、作和协同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发展气象文化,提升气象事业发展软实力。3.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健全防雷安全监管机制,推进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提高防雷安全定期检测覆盖面和隐患排查整改率。建设防雷减灾信息网,完善全县防雷安全隐患管理和防雷重点单位诚信机制建设。建设重点单位防雷安全员队伍,推进企业防雷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完善防雷装置检测行业管理机制,探索建立防雷检测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建立机构信用评价和服务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执业行为。加强雷电灾害调查鉴定,组织编制雷击风险区划,推进落实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开展防雷监督检测和公益性技术服务

37、。深化重要区域、重点单位的雷击风险评估。(六)改善台站基础装备设施,保障气象事业发展1.推进气象专业装备基础保障设施建设。建立探测装备智能化保障系统和车载式检修平台,实现从装备供应、运行监控、维护维修全流程管理,提升设备设施应急抢修能力。建设装备运行监控中心,集成装备运行状态、数据交换、故障处理追踪和远程控制的全网监控处置功能。2.推进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善工程。按照“满足功能、适度超前、留有空间”的要求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思路,统筹规划建设满足防灾减灾功能要求的气象基础设施,增强台站整体气象科普和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全面推进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善工程。推进完善符合气象事业安全生产要求的水电设施

38、、道路、围墙、护坡、防雷、生活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气象业务服务的基础支撑能力。四、重点工程(一)暴雨监测预报精准工程(一期)1.突发暴雨监测系统。优化全县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布局,区域灾害多发区加密,城市、经济开发区和重点景区等加密。建设可扩展集成多种目的的监测网络系统。暴雨实时监测预警有效时间达到0-45min。2.精细化暴雨预报预警系统。依托浙江省快速更新同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ZheJiangWRF-ADASRapidRefreshSystem,ZJWARRS)以及基于雷达反演和融合预报技术、定量降水客观预报订正技术等形成的精细化暴雨预报预警业务产品,建立本地化的0-12h时效的短

39、时临近暴雨预报预警系统,初步建立12-360h时效的短期暴雨定量化预报产品。3.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等暴雨次生灾害风险预警系统。针对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等次生灾害,建立分析和评估模型,利用0-360h时效格点雨量和面雨量等预报产品,计算引发次生灾害的风险等级,建立和完善县域暴雨预报预警、风险预警检验评估业务系统。4.暴雨预警信息服务发布系统。建设暴雨预警信息服务发布系统平台。部署终端软件,借助市级平台环境,开展预警信息在本县域内的发布工作。(二)“中国避暑胜地”生态气象支撑工程1.建设生态气象支撑观测系统根据“三类空间”的划分及发展导向,在“生态保护空间”建立和共享生态气象观测站,在

40、“农业空间”建立农业气象观测站,在“城镇发展空间”建立酸雨、负氧离子和大气成分观测系统,改建、新建环境气象要素监测站,通过“三类空间”的针对观测,提升生态建设基础数据支撑能力。建立生态环境气象信息的加工处理与共享平台。2.建立生态气象评估体系初步建立格点化定量的监测与评估系统,对“三类空间”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建立规范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政策、技术体系。以气候容量为着眼点,积极开展生态承载力监测评估。建立较为完善的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气象保障系统。3.建设“美丽气象”特色产品体系以做强生态旅游业,培育养生(养老)业为契机,加强气候与养生相关科学研究,开发特色生态气候养生服务产品。提升

41、“中国避暑胜地”的品牌价值,开展观星、观云、观日体验营地和气候养生示范点建设。4.人影作业科技支撑强化工程开展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和地面碘化银发生器等新型作业试验(含无人机系统、新型作业装备)。围绕农业抗旱、森林防火、水库增水和改善环境等对人工增雨作业需求,建设1个标准化作业基地、5个移动作业点。建设“1+1”标准化联合作业队,更新升级人影作业装备。(三)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工程1.(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全网分区域发布。依托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庆元县政务网,连接各相关部门,建设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收集

42、、审核、审批、发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完善发布制度与流程,实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规范、统一、快速发布。2全面完成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县建设。建设城乡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创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村(社区),建成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气象服务信息城乡传播系统和智能服务终端、智能化气象服务系统。3. 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平台。根据气象灾害的敏感区、承灾体的脆弱性、防御的有效性等,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常态化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共享制度,逐步实现气象灾害信息的业务化管理。建立针对灾害风险链,以社区、乡镇(街道)为应急网格管理单元的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平台。4.“智慧气象”平台。以

43、庆元县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应用体系为依托,发挥气象在公众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建立以服务大众为主要目的公众智能服务系统。以省、市气象行业服务产品为依托,针对农业、水利、国土、电力、旅游、环保等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四)台站基础设施改善建设工程1.气象主题公园建设工程。气象主题公园建设用地约12352平方米,建筑面积439平方米,绿化景观约12105平方米。项目以绿化为主,兼备气象科普展示、生态文明教育、景观、道路和休闲旅游养生功能,弥补庆元休闲科普公园的空缺。2.基层气象台站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观测场边坡滑坡治理,环境综合改善,功能化改造,气象观测场,大型观测设备

44、设施安装的土建基础,供电、供水、排污、围墙、道路、防雷等。3.基层台站业务基础保障建设。建设信息化、智能化业务基础保障平台。优化信息网络中心机房环境,更新网络设备。协调发展气象科普和气象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台站业务基础保障能力。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规划任务加强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将综合气象防灾系统建设政府工作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分解落实气象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完成规划所确定的主要公益性任务。(二)健全法规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与国家气象法规相衔接、与本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防灾减灾、趋利避害需要相适应

45、的地方性气象法规、政策体系,健全与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标准体系,强化气象行政管理体系和依法行政工作,推进气象业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促进部门和谐。(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绩效建立健全部门共建机制,推进综合预算,提高气象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把气象建设和管理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公益事业领域,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突出重点,优化气象建设投资结构,统筹安排重点气象项目的资金需求。加强气象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四)扩大开放合作,推进共建共享继续加强和不断深化相关部门、行业、高校、科研业务机构、企业等的交

46、流与合作,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合作;建立和完善气象共建共享机制,充分运用公共资源,加快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技术装备、预测预报科技水平。积极开展气象交流与合作,继续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附表: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表附图: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监测站点布局图附表:庆元县“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总投资建设期限总计3690起迄一暴雨监测预报精准工程(一期)8981突发暴雨监测系统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观测系统;庆元气象观测站,包括云量云高、天气现象、固态降水、蒸发、日照

47、、辐射等国家气象观测业务全面实现自动化;升级改造5个骨干区域站(黄田镇、竹口镇、屛都街道、百山祖镇、左溪镇);有序更新升级2012年底前安装的1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淤上乡、隆宫乡、安南乡、举水乡、龙溪乡、班岱后村、合湖村、青草村、张村乡、杨朗坑村、江根乡、官塘乡);共享信息系统建设;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维护472201620202精细化暴雨预报预警系统新一代天气雷达等效雷达应用系统;0-360h精细化暴雨预报系统;气候模式产品县域的本地化和释用;县级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模块开发;气象数字化显示系统;雷达估测降水反演处理;面雨量分析处理模块;报警处理模块等162201620183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等暴雨次生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县级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开发;县级内涝预警模型软件开发;气象灾害普查;暴雨强度公式修订;暴雨次生灾害风险评估等116201620194暴雨预警信息服务发布系统气象电子显示屏、气象影视系统升级;大喇叭广播系统二次开发;网络、计算机硬件、系统环境等对系统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