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元县“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庆元县 “十一五” 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发展卫生事业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规划中长期卫生事业发展目标和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卫生管理运行新机制,是我们在卫生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动卫生改革发展步伐稳步前进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章 “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回顾“十五”期间,在县委、县府和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我县卫生工
2、作坚持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快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1、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全县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进一步提高,婴儿死亡率为16,控制省定指标以内,孕产妇死亡率为45.74/10万,初步达到“十五“计划规定的目标。2、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2005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5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8个、乡镇(中心)卫生院20个;现有卫生工作人员824人;拥有卫技
3、人员67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22人,其中执业医师277人、执业助理医师109人、乡村医生101人,注册护士149人;全县现有开放床位369张,其中县级医院273张,平均每千人口有病床1.84张。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资产7048万元,固定资产价值5642万元,房屋总建筑物面积50841平方米。万元以上医疗设备916台(件)。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改造和“01”监测用房、竹口中心卫生院扩建工程等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县中医院通过“二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与此同时,还陆续添置了磁共振、CT、血透机、彩超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积极开展
4、肛肠外科、肠镜、血透等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了颈椎骨折伴截瘫、白内障晶体置换术、鼻内镜手术等疑难手术。随着医疗设施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我县医疗机构的就医条件和诊疗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2004年底全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20个乡镇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5年全县参合农民达121024人,参合率达到70.99%。3、公共卫生事业较快发展。全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基本消灭了丝虫病、疟疾,通过消除碘缺乏病考核评估,连续多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十多年无白喉病例,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控制
5、了疾病的暴发流行,2005年全县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为311.53/10万。加强了县级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县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了改造,装备得到了加强,检验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通过了省级实验室计量认证。同时,调整思路,整合资源,加强了基层防保体系建设,建立起覆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和7个中心卫生院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和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妇幼保健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79.32,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3.79,儿童“五苗”单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5以上。4、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加强中医药管理,振兴中医药事业,坚
6、持走中医特色之路,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积极开展中医重点学科建设,引进和推广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得到重点扶持。加强中医攀登工程建设,积极选送人员赴上级医院深造,引进省市级专家技术指导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医特色与优势正逐步显现。5、卫生法制建设得到加强。通过贯彻实施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母婴保健、执业医师、医疗机构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了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了卫生执法水平,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正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6、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取得新进展。卫生服务行业是与群众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我们
7、一直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日益加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获得市级信用医院,县疾控中心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卫生监督所获得县级“文明单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被评为县级文明行业。县人民医院还荣获省级放心药房、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7、爱国卫生。以“健康促进、促进健康”为目标,爱国卫生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全民卫生知识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2004年被授予丽水市“卫生县城”、“灭鼠先进城区”称号,2005年被授予丽水市“灭蟑先进城区”称号,2005年被授予浙江省“创建文明城市
8、工作先进县”称号,居民健康教育率达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8.5%、卫生厕所普及率76.8%,达到了“十五”计划要求。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医院现有设施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太合理,急救能力需要提高。2004年我县卫生事业经费支出占县财政支出的2.43,2005年我县卫生事业经费支出仅占县财政支出的2.29,由于卫生事业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补偿机制尚未理顺,落实国家卫生经济政策的难度较大,我县卫生事业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新的挑战。二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尚未健全,重点传染病和各类慢性传染病防治任务还十分艰巨,各
9、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尚需提高,一些急性传染病仍有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肺结核、肝炎等传统型传染病仍在威胁人民的健康,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生态保护、环境污染等问题,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正将成为重要的卫生问题,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也将呈上升趋势,卫生监督执法队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三是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才大量流失,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现有卫技人才流失严重,县级医疗单位重点学科骨干人员大多流失到上级医院,农村医疗骨干流入县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我县医疗技术人员待遇不高,很难引进卫生技术人才,近三年只引进专科医学人才
10、4人、本科2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由于受到经费投入不足、区域布局不合理、政策硬性调整和医护人才严重缺乏等各种因素影响,加之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公益医疗单位面临着生存问题的严峻考验,必须高度重视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第二章 规划的依据、期限、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规划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国务院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卫生部等国家八部分关于印发的通知(卫基妇发2002186号)3、浙江省医疗机构设置和发展规划4、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11、年规划纲要5、庆元县城市总体规划6、庆元县城乡一体化规划二、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三、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卫生强省”战略思想,加快卫生体制机制创新,科学合理利用和配置卫生资源,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四、基本原则1、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分类指导。积极实施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三大战略重点的落实,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社会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优先
12、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逐步满足人们多样化服务需求。对大型医疗器械的投资,要区别轻重缓急,做到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立足现有基础,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2、统筹城乡卫生协调发展,注重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卫生事业与调整和优化结构相结合,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从纵向上看,应注重城镇和农村卫生机构功能的发挥;从横向上看,应注重医院特色专科建设,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扩大总量的同时,要注重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多地吸引、应用、开拓现代医学科技成果和管理技术,依靠科技进步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致力于社会效益。坚持社会主义物质
13、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卫生事业必须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卫生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第三章 “十一五”期间卫生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一、总体目标围绕全县“十一五”规划目标,适时调整和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与我县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配置优化、布局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技术优良、功能全面的具有一定等级标准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机制
14、健全、运行高效、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具有一定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二、具体目标人均期望寿命2007年75岁,2010年76岁;婴儿死亡率2007年16以下,2010年1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2007年40/10万,2010年30/10万以内;每千人拥有床位数2007年2张,2010年2.5张;千人医生数2007年2.3人,2010年2.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2007年75%以上,2010年85%以上;周岁儿童“五苗”接种率2007年95%以上,2010年96%以上;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2007年78%以上,2010年80%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007年78%以上,2010
15、年80%以上(其中小康村户均达100%);农村居民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2007年80%以上,2010年92%以上;卫生信息化率2007年县级医疗卫生单位100%,2010年乡镇医疗卫生单位100;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占县财政当年支出比例2007年3%以上,2010年5%以上。三、主要工作任务1、完善卫生机构设置,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全面巩固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重点中心卫生院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医疗机构布局、规模、功能和经营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县属医疗卫生单位的等级水平,创造良好的硬环境,留住人才,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引进和推广新项目、新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积极利用
16、社会资金发展具有特色的专科门诊、专科医院,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优势。积极提倡、鼓励医疗机构实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联营和兼并,向医疗服务集团化方向努力,不断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和省市中医发展攀登工程,继续深化中医医疗机构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大力发展中医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巩固和完善现有的中医医疗机构,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人才,使中医和西医相互补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加大和巩固中医科研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提高农村中医医疗服务水平,拓展农村中医药服务市场。(1)加大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做好县人民医院
17、门诊医技综合大楼拆建项目建设。重点加强传染科、肿瘤外科、神经内科、骨科等重点专科建设,加强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规范建设,力争跨入二级甲等医院。(2)县中医院坚持以中医特色为主,走中西医并重的道路。新建具有200张床位的病房大楼。加强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中西医结合小儿科、心血管内科、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和中医肝病专科的重点学科建设,规范中医二级乙等中医院建设,争创中医二级甲等医院。(3)加快完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迁建项目建设,2006年完成基础工程,2007年完成主体工程,2008年投入使用,不断提高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根据浙江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求,迁建县卫生监督所和新建县妇幼保健所,使之达
18、到国家建设标准和规范化建设要求。(4)加大乡镇卫生院建设力度,完成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巩固发展重点镇卫生院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地位。部分乡镇卫生院危房列入改造项目,2010年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的危房改造任务。结合城乡一体化规划,从方便群众就医出发,新建安溪镇卫生院1所,百山祖中心卫生院改建成以康复、保健、疗养为主的医疗机构。全县每个乡镇设置一所由政府举办的区域功能不同级别的卫生院,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要功能,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并受卫生行政部门的授权和委托,承担相关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5)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其他农村卫生机构的设置
19、,除建制乡镇所在地外,按从方便群众就医出发,由医疗市场调节,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设置。对其他农村卫生机构,按农村社区服务站的设置要求,进行统一规划。村卫生室逐步纳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承担卫生行政部门的公共卫生任务。其它农村医疗机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业务范围,开展常见病的初级诊治。稳步进行分片试点建立乡村一体化管理制度,在规划期内,要逐步推进集“财务、人员、药品、处方”统一管理的乡村一体化管理。(6)企事业单位医疗保健机构,纳入所在地卫生资源规划范围,实行全行业管理。根据我县人口现状实际,对厂矿企事业单位在300人以上和中小学
20、校人数在500人以上可设对内服务卫生室1个。(7)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我县组团城市特色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通过合理调整,科学设置,点面结合,二级分布,初步规划以中心卫生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建制乡镇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框架。(8)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医疗机构,多种形式鼓励民营医疗机构,规范、加强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浙政发200110号文件),着眼于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着眼于打破垄断体制,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独立举办医疗机构及其它医疗卫生事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
21、同发展的局面。2、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按照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要求,建立县、乡镇两级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及日常办事机构,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调机制和网络,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专家委员会,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咨询;制订和完善各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现场快速处置能力;加强以传染病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等人员为主的应急反应队伍建设,强化应急反应演练、培训;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2)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职责明确、精干高效的原则,加快县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迁建县疾病预防控
22、制中心,争取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县级疾控中心基本装备”要求。做好全县医疗废弃物处置基础设施,提高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率。到20l0年,建成实验检测能力和业务水平基本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集镇的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门诊达到示范门诊标准,其他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站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万服务人口人员配置比例达到1.5人,基层农村预防保健网络和公立医院预防保健组织机构健全、功能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疾病控制人员每万服务人口配置比例达到1.2人。进一步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力度,年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力争到2007年,建立起
23、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职责明确、协同配合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治机制,降低发病率,防止或减少疾病暴发流行,不出现因控制措施不力而导致的疾病传播和流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按照整合资源、扩大覆盖、分级管理、综合执法的原则,到201O年,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队伍优化、精干高效,集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化妆品卫生、饮用水卫生、采供血和医疗机构等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于一体的,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卫生监督各项工作指标明显提高,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逐步下
24、降,并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安全基本得到有效保障;推行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属地管理和权责一致的原则,促进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基层和农村的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监督和生产经营单位自律的卫生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县、乡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建设。根据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和经费配备参考标准的要求,我县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按辖区人口0.61人万配备不少于20人,根据“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到2007年,按每24个乡镇设立派出机构,拟在重点镇设置4个派出机构,每个派出机构卫生监督人员不少于4人,全县卫生监督
25、员不少于36人。县乡卫生监督机构的装备达到基本配置标准。到2010年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任务,县卫生监督机构的装备达到国家推荐标准。(4)建立健全医疗救治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要求,大力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的等级水平,创造良好的硬件和环境条件,提高应急反应和医疗救援水平。到2010年争取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会。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就急就近施救、合理分流转运的要求,加强和完善县级急救中心建设,建成以县人民医院(即综合性医院)为主体,以县中医院为特色医院和各中心卫生院为基础的医疗救治网络,到2010年争取完成县级急救中心、急救站的建设任务。(5)
26、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预警、监测和报告信息网络体系。整合和利用现有国家卫生信息网和社会信息网络资源,到2007年,全面构建成功能全面集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社区保健服务等卫生保健信息网络体系。在建立联接国家,覆盖县、乡(镇)的基础上,到2010年,逐步完善村(社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网上疫情直报率达到100。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和健康危害因素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数据采集、网上实时报告、预警监测、指挥调度的统一管理,增强快速反应能力。(6)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建立健全妇幼保健工作网络。到2010年,基本建立能为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争取迁建妇幼保
27、健所,使妇幼保健机构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和规范化门诊建设要求并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县级人员配置每万服务人口达1.5人,到2010年不少于30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人员每万服务人口配置比例达到1.5人。依法规范妇幼保健服务,深入贯彻母婴保健法,围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标,全面规范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以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模式,确保流动人口孕产妇、儿童享有全程保健服务;继续实施“母婴健康工程”,加强孕产期尤其是对高危孕妇的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2007年农村卫生院产科设置达标率80
28、%,2010年达100%,集镇中心卫生院产科具备孕产妇难产处理能力,保证母婴安全。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指标达到省市考核指标要求。3、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加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总体素质,努力培养一批能适应现代医疗科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需要,学历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强并完善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充分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积极探索卫生人才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大专业知识培养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引进大学以上卫生人才24人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学历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0%,大专学历占30%,具有高级职称达39人,中
29、级以上职称占30%;扶持重点学科建设,扶持重点中心卫生院建设,支持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坚持“人才兴医”的软环境体系建设,实施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建立吸引培养人才的平台,设立科研人才专项奖励资金,强化学科带头人培养,争取在5年内培养5名学科带头人;大力推行符合农村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培养社区医学专业的基层卫技人员78人以上;重视青年人才、后备干部和学科带头人培养,每年确定10名青年人才实行跟踪培养;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改革卫生管理人员选任方式,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卫生新形象。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要支持卫生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
30、改革,建立卫生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对聘用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对于解聘、下岗的卫技人员进入人才市场,再招聘,进行人才交流运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纳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范围。制订特殊地区优惠政策,引进我县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对于特需人才,给予特殊的待遇。4、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更新观念,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鼓励医疗机构以资产、经营管理权、技术等为纽带,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通过有序竞争,促进我县医疗机构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5、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
31、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根据“卫生强省”发展战略,促进我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通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全面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素质,提升农村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让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加强预防少生病”。全县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卫生局统一组织实施,以乡镇政府为主体组织实施。各乡镇卫生院通过联村医生、驻村医生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医生制”来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任务,原则上按每12001500的服务人口配备一名责任医生。到2007年,在逐步完善我县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基本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县、乡、村三
32、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基本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的政府投入保障和责任考核机制。到2010年,农村公共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市中等到水平。建立由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并将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情况纳入有关部门和乡镇绩效考核内容。6、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并完善覆盖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安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县、乡镇(社区)信息报告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时报告速度、组织指挥能力、应急处理效率和科学防治水平。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网
33、络建设,实现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网络直连,为卫生科技人员提供医学信息等各种信息服务;完善卫生服务信息定期发布制定,定期或不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公布,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进一步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稳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实施方案,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实行实时联网结报。健全以大病统筹为主体、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以达到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8、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省级卫生县城和争取“十一五”期末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卫生镇(乡)2个,市级3个,县级6个。继续做好除四害工作,巩固灭鼠、灭蟑成果,降低鼠
34、、蟑、蚊、蝇的危害。加强健康知识教育,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动,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形成良好生活方式。9、无偿献血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临床输血规范,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大力发展自愿无偿献血,全面提高血液质量,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深入农村无偿献血宣传,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提倡节约用血、科学合理用血、自身输血,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实现无偿献血占医疗临床用血100%的目标,大力推广成份输血。第四章 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组织实施。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组织机构,县政府分管领导共同参与,多方联动,各司其职。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农村公
35、共卫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围绕省、市公共卫生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力争到2010年完成“十一五”各项规划目标。二、落实政策,加大投入。要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县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卫生的投入,并适当调整财政投入结构,确保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医建设的需要,设立中医专项经费,用于扶持中医事业。积极落实公共卫生财政政策,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力度,建立农村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使用经费接受审计监督。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积极探索建立责权明晰、富有生机、监管有力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公
36、共卫生管理职能,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切实解决职能“错位”、“缺位”问题,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来“定政策”、“管卫生”、“强服务”,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卫生管理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通过有序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多渠道筹集卫生资金,积极帮助、大力支持,使本规划的实施得到基本的财力保证。四、贯彻科技兴卫战略。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现代管理技术、通讯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在卫生行业中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卫生现代化。注重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形成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素质的卫生科技队伍。
37、大力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快发展和培育卫生人才市场,对聘用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卫生行业文化,塑造卫生行业新形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要把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行业作风与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行业行为,围绕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抓好卫生系统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环境,优质服务活动,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文明卫生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附件:1. 庆元县医疗卫生单位分布图2. 庆元县卫生事业“十五”期间主要建设项目完成情况表 3. 庆元县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