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7744459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沛县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沛县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沛县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沛县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沛县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攻坚时期、大有可为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重要时期,编制好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实现我县农业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沛县 “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规划。一、十二五回顾(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发展以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和档次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努力实施现代高效农业规

2、模化,规模农业设施化,设施农业现代化,全县农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三农”工作呈现出了崭新的局面。先后被评为“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县”、“江苏省设施农业先进县”等。1、粮食单产总产连年递增,保障了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县全力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狠抓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农作物生产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末,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134万亩,总产达6.66亿公斤。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单产平均超400kg,总产年平均2.4亿公斤;水稻面积逐年递增,达53万

3、亩以上,单产平均570公斤,总产3亿公斤以上;玉米平均单产350公斤,总产0.63亿公斤;单产、总产呈连年递增的趋势,有力的保障了粮食安全。通过狠抓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了一批省工节本的适用先进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水稻抛秧、机插秧、小麦优质专用调优栽培等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水稻条纹叶枯病、小麦赤霉病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水平明显提高,生物无公害农药利用率达70;肥料施用技术不断改进,测土配方施肥累计应用面积达260万亩;农机农艺配套水平明显提高,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优质专用中强筋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占小麦面积的83;水稻全部实现粳稻化、标准化栽培;生产布局不断向优势区

4、域集中,初步形成了中熟中粳稻、优质强筋小麦优势区。2、高效规模农业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畜禽养殖渐成规模,肉鸭产业强势发展。全县年生猪饲养量达113.6万头,出栏量79.18万头,家禽饲养量达11376.11万羽,其中肉禽年饲养量达10118.37万羽,蛋禽存栏651.2万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生猪86.6,其中大中型规模比重66%;蛋禽98,肉禽99。 -设施蔬菜提档升级,规模效益持续增长。全县蔬菜复种面积122万亩,其中山药、牛蒡、大(苔)蒜等创汇蔬菜30万亩,设施菜38.7万亩,瓜菜油立体间套8万亩,露地菜2万亩。蔬菜总产量58.3亿公斤,总产值70.5亿元,总效益26.3亿

5、元,是全省特色蔬菜种植第一县。-水产养殖发展迅速,高效渔业有序推进。全县水产养殖面积4.1万亩,其中设施渔业0.92万亩,完成水产品产量1.68万吨,其中养殖1.57万吨,捕捞0.11万吨。实现渔业产值3.24亿元,总效益1.25亿元。-特色果品渐成规模,生产格局更趋合理。我县各地根据资源优势及历史种植习惯,合理确定主栽品种,加快了新优品种的示范基地建设。形成沙河区域富士苹果和白酥梨基地、西南片早熟苹果基地、高速沿线黄桃、鲜食桃基地、近城靠矿区应时鲜果基地等四个果品主产区。2014年,沛县全县果树面积达7.5万亩,其中苹果3.6万亩、梨0.9万亩、桃1.5万亩、葡萄1.0万亩、其它0.5万亩,

6、果品总产量9.5万吨,其中苹果4.2万吨、梨1.2万吨、桃2.3万吨、葡萄1.3万吨、其它0.5万吨,果业总产值3.3亿元。3、农业园区扎实推进,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集聚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按照节点、倒排工期,推朱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张寨万亩休闲农业生态园、胡寨镇草庙千亩长茄示范园、沛城镇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鹿楼镇万亩生态种养示范园、栖山镇万亩日光能温室示范园等“一区十园”快速推进。4、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快了发展步伐。全县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33家。2014年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同比增幅3

7、6.9%;企业利润总额达36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创汇额达14937万美元,同比增长16.3%。深入开展“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40家省市级龙头企业扎实推进,合格企业38家。联合汉源银行召开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融资说明会,近60家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签订意向合作协议18份,涉及资金5600万元。全县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开发机构11家,投入29105万元。加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步伐,10平方公里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快速推进。产业化示范基地已入驻企业72家,包括南京雨润集团、中粮集团、海通食品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徐州忠意食品、徐州海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徐州云雪面粉、大丰

8、食品、虹达蔬菜等省级龙头企业5家。新落户的长江桂柳集团投资 1亿元的饲料加工项目已进入正常生产。加工集中区形成了以徐州忠意食品、广西桂柳禽业、南京雨润等为龙头的集种鸭孵化、规模养殖、宰杀分割、羽绒加工、服饰禽具于一体的鸭业链;以浙江海通、虹达蔬菜、大丰食品等为龙头的集采后分级、包装、保鲜、速冻、脱水及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创汇果蔬加工产业链;以云雪面粉、微山湖米业等为龙头的集生产、加工、品牌化销售于一体的优质稻麦加工产业链;以中粮集团、长江桂柳集团、南京六合饲料集团等为龙头的饲料加工产业链。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 “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采取委托生产、订单农业

9、、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方式,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与农民致富增收的双赢。如:敬安、张寨、张庄等果树种植专业镇村实现与海通食品、大丰食品、大连真心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河口、张庄镇等推行蔬菜标准化示范村实现与虹达蔬菜、海通集团的有效对接。全县村企对接基地3.2万亩,带动农户1.5万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实现了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5、农业标准体系逐步健全,保障了质量安全。近年来,我县全力开展标准化示范县、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已获“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称号,建成20万亩“全国绿

10、色食品原料(小麦、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国家级肉鸭标准化示范县”1个,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建成省级项目“无公害肉鸭、生猪、果品、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基地” 6个,示范镇2个。全县耕地面积121.59万亩,有效三品面积119.85万亩,三品基地占比达到98.57%。累计认证“三品”81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94个,绿色食品20个,有机食品2个。整体认证无公害园艺场2个。“契旭”系列米、“一季春”大米、“科秀龙鸭”、“龙飞地”牌肉鸭获江苏名牌农产品称号。“韭韭”牌黑木耳、“汉露”牌黄桃、“鑫升”牌粳米、“草庙”牌长茄等7个产品获徐州市名牌农产品。“沛县狗肉”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

11、记。全县15个镇100%的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基本做到有牌子、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切实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6、新型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43.43万亩,流转占比达到47.32%。 -多渠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家庭农场备案535家,经营土地面积9.7万亩,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432家,养植业家庭农场56家,种养业家庭农场47家。合作社总数达到1789家;颁发土地经营权证178个。7、农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县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面积 3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3.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

12、面积9.3万亩,新增排涝面积12.7万亩,新增增水土保持面积4.69万亩改善排涝面积15.2万亩,年节水150万立方,增加机耕路540公里,架设输电线路5公里。-全县农机总动力达97.8万千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约84。-新建和维修改造灌溉泵站254座,新建和维修改造机井1320眼,改造灌溉渠道1331.8km,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5.55万亩。(二)发展形势分析一是农业弱势格局依然没有改观。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结构变化。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在条件建设、技术创新、集成示范、成果转化四大环节上依然欠缺。三是农业

13、发展内在矛盾日益凸显。农产品价格波幅较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人员匮乏、知名品牌不多、资本投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异常天气和疫病疫情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四是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县人均耕地少,环境容量小,高标准农田占比较低,面源污染较大,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五是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物联网、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与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没有有效的调节机制和运作能力。六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高标准农田比重不高,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尤其是中西部高亢地区灌溉水源不足,农作物产量不稳,西南部牛蒡、山药等特菜地区雨涝灾害时有

14、发生。七是农民增收面临严峻挑战。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产品需求和出口下降,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加上非农劳动力需求下降,可能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失业率上升,农民收入下降;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下降,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反贫困产生不利影响。 二、“十三五”发展潜力分析“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一是经济形势稳中趋好。总的看,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稳增长、稳物价、提效益、改善民生的良好态势。我县经济稳定增长,发

15、展后劲不断增强。二是重视农业发展空前高涨。中央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政策导向,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全社会对“三农”关注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更加有利。三是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广阔。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出口和内需同步推进,城乡居民消费层次、结构变化加快。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四是惠农政策强力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推进“四化同步”和

16、“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思想,是“十三五”时期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遵循。提出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些都为继续推进现代农业提供了机遇、条件和发展空间。 三、“十三五”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统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为核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进一步转方式、优

17、布局、调结构,切实提高县域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确保全县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编制原则一是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把以人为本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落脚点,把统筹兼顾作为规划工作的基本方法,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遵循发展规律与联系农业实际相结合;二是坚持重大决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相结合;三是坚持战略谋划的超前性与落实举措的可操作性相结合。二是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市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适应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的要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有效益、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 三是突出重点,协调推进。根

18、据省、市、县的中心工作和我县农业的发展趋势,认真调研农业农村工作现状,广泛听取镇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确保规划的切实可行。四是注重衔接,务求实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主动征求上级部门的意见、建议。注重与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徐州市“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等的衔接,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前瞻性。 (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20162020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年增幅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幅10%左右;高标准农田比重65%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90%以上;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90%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85

19、%以上;粮食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单产500公斤,总产6.5亿公斤;新增水稻2.4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5万亩,新增优质果品2万亩,新增高效渔业1万亩;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99%,畜禽、水产品安全合格率100%;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率9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8%以上;新增成片造林2万亩,新建新农村绿化示范村50个,森林覆盖率年递增0.5个百分点。(2)产业布局。围绕全县优势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沛北一体化发展规划,坚持多规合一,突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重点打造“一横五纵”产业布局,一横:沛丰路沿线,五纵:旅游快速通道沿线、徐沛路沿线、高速公路连接线、龙河路沿

20、线、大沙河沿线;形成布局合理、发展迅速、有特色、上规模、高效益、带动强的优势产业带。-沛丰路沿线:涉及沛城、汉兴办事处、朱寨、鹿楼四镇,1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67万亩;其中,沛城涉及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0.47万亩;汉兴办事处涉及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0.18万亩;朱寨涉及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0.5万亩;鹿楼涉及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7万亩。沛城、汉兴、朱寨、鹿楼东部主要发展设施菜菌,新增高效设施菜菌基地0.5万亩(沛城、汉兴、朱寨三镇分别新增0.1万亩、鹿楼东部新增0.2万亩),形成5公里万亩设施蔬菜临城产业带,以朱寨黄庄为核心建成全市最大的设施种苗繁育基地;鹿楼西部结合大沙河两侧主要发

21、展优质果品及设施果品(以桃、苹果为主),新增面积1万亩,突出观光旅游,形成优势果业观光带。-旅游快速通道沿线:涉及五段、魏庙、胡寨、湖西农场、沛城等四镇一场,4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约14万亩,其中,五段镇设计1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4.3万亩;魏庙镇涉及1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3.5万亩;胡寨镇涉及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5万亩;湖西农场路涉及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4万亩;沛城涉及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3万亩。以发展优质稻米为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形成20万亩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全部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机插秧面积90%以上,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品质达国标二级以上,在湖西农场建成

22、有机稻米基地0.2万亩,良种繁育基地0.5万亩,培育省级稻米加工企业1-2家,重点打造“沛县”大米公共品牌。 -徐沛路沿线:涉及张庄、张寨、胡寨、沛城、大屯、杨屯、龙固六镇,5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8.6万亩。其中,张庄镇涉及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6万亩;张寨涉及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4万亩;胡寨涉及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0.2万亩;沛城涉及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万亩;大屯镇涉及9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2万亩;杨屯涉及1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5万亩,采煤塌陷地0.2万亩;龙固涉及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7万亩,采煤塌陷地0.12万亩。张庄、张寨、胡寨、沛城南部以设施果蔬为主,新增面积1万亩,

23、建成张庄朱桥为核心的草莓、胡寨草庙为核心的长茄、大屯石大屯草莓为核心的精品示范园,形成高效农业典型示范区;大屯、杨屯、龙固三镇结合沛北一体化发展战略,沿湖各村重点以优质稻米为主,杨屯重点建设粮食物流园、稻米加工业,采煤塌陷地段重点发展高效渔业,新增渔业基地0.5万亩,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高速公路连接线: 涉及敬安、河口、张寨、朱寨、汉兴办事处、大屯办事处、安国7镇,3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0.5万亩。其中,敬安镇涉及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2万亩;河口镇涉及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万亩;张寨镇涉及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9万亩;朱寨镇涉及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0.6万亩;汉兴办事处涉及8个行

24、政村,耕地面积1.5万亩;大屯办事处涉及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0.5万亩;安国镇涉及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万亩。根据产业发展现状,敬安、河口两镇主要发展牛蒡、山药等特菜种植,新增面积1万亩,新建万吨冷库一处,引进深加工企业1-2家,打造成万亩连片无公害牛蒡、山药种植、加工基地;张寨镇立寺、陈油坊、李庙3个村主要以发展葡萄种植、加工业为主,新增面积0.5万亩,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把陈油坊打造成省级农家乐示范村;张寨镇李楼、玉皇庙、朱寨镇蔡楼以发展设施菜果为主,新增面积0.5万亩;丰沛路以北朱寨蔡村、朱岗、汉兴办事处、大屯办事处、安国镇、杨屯镇主要以高标准良田建设为主,以汉兴办事处为核心,建成4

25、.5万亩优质稻麦生产基地。-龙河路沿线:涉及河口、栖山、朱寨、安国等四镇, 2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8万亩。河口镇涉及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5万亩;栖山镇涉及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万亩;朱寨涉及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2万亩;安国镇涉及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4万亩。河口、栖山、朱寨(沛丰路南段)以高效设施菜菌为主,面积新增1万亩;朱寨(沛丰路北段)、鹿楼、安国以优质果品(梨、苹果)为主,面积新增0.5万亩;朱王庄片大力推进设施西瓜基地建设,建成0.2万亩精品示范方,形成5万亩优势西瓜产业带;依托安国湖湿地旅游景区,形成果品、西瓜种植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观光旅游示范带。 -大沙河沿

26、线: 涉及鹿楼、安国、龙固、杨屯四镇,3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5万亩。其中,安国镇涉及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8万亩;鹿楼涉及1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1万亩;龙固涉及1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0.2万亩,水面1.2万亩;杨屯涉及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0.6万亩。鹿楼镇以大沙河国都园为中心主要发展果品产业,新增面积1.2万亩,形成3万亩优质果品主产区;安国段以发展设施西瓜为主,新增面积0.5万亩;龙固、杨屯以水产养殖为主,充分利用湖滩低洼地、采煤塌陷地等加快特色高效渔业建设,主要发展标准鱼塘开挖、休闲垂钓等,新增面积0.5万亩,建成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基地;鹿楼、安国、龙固、杨屯在沙河沿岸滩面及绿化

27、带外1000米内全部种植果品,高标规划,分步实施,借助黄河故道二次开发挈机,全面打造大沙河优质果品经济带。(四)工作重点一是加快标准良田建设,提升粮食保障能力。 按照“稳面积、优品种、增单产”的思路,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力争年创建万亩示范片10个,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65%以上。深入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一批适合我县的优质高产品种,力争主推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县建成50万亩优质无公害稻米基地,在沿微山湖生态稻作区建成20万亩绿色优质稻米示范区,0.2万亩达有机稻米标准,建成0.5万亩稻麦

28、新品种繁育基地,实现经济总量超10亿元,形成规模发展,设施配套,管理先进,布局合理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基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二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升土地产出能力。 按照“优布局、增效益、显特色”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高效规模农业的档次和水平。围绕“一横五纵”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优质稻麦、高效菜菌、出口果品、生态肉鸭、特色水产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一批规模适中、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经营创新的产业带。三是加快质量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建设,建设市场农产品智能监管平台,加大农产品产地检测力度和检测范围,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99

29、%,畜禽产品安全合格率100%;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积极采用会展促销、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努力在品牌农业打造上实现重大突破。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大幅提升“沛县”大米、“沛公”蔬菜、“云雪”面粉“陈油坊”葡萄、“草庙”长茄等一批产品市场知名度,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支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快建设沛县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建设,着力扶持大丰食品、海通食品、虹达蔬菜、大连真心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面推广“企业+家庭农场+基地”经营模式,新增黄桃、黄皮洋葱、牛蒡、山药等村企对接基地10万亩以上。 四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

30、产业支撑能力。大力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切实增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沛县农业网、 “12316”短信平台等信息手段推进成果转化和应用,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加快“互联网+农业”应用步伐,加大在物联网、电子商务、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投入力度,提高现代农业的智能化、可控性水平。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我县镇级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改善基层推广机构工作条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特别在农民创业培训、电子商务培训上下功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每年新增比例23%,到2020年,我县农业劳动力持证占比达30%以上,培

31、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有力推动我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五是加快生态安全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创新秸秆综合利用形式,重点推广稻麦全量还田轻简栽培技术,全面研究制约因素,配套相关技术模式,力争秸秆还田率80%以上;大力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化肥、农药零增长、规模化畜禽生态养殖工程,积极推广规模养殖场沼气池建设,规模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95%以上;加快推广“猪沼菜”、“鹅鱼果草”、“果禽”、“稻蟹”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成片造林,年新增成片林0.8万亩,其中经济林0.4万亩。 (五)推进措施一是广泛宣传引导。规划的落实在基层,关键在

32、群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农业发展趋向及各项惠农政策,让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取得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二是加快土地流转。重点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村干部带头流转土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突出科技创新。按照“转化一项成果、熟化一项技术、实施一个项目、创立一个品牌、提升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要求,不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加强科研攻关,大力实施新品种引进、农业丰产新型机械推

33、广、节水灌溉等科技工程,全力在高产优质品种引进、高效栽培模式、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四是创新工作机制。加快完善“企业+家庭农场+基地”经营模式,探索完善土地银行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财政、工商、民间、金融资本等多元化农业投融资机制。整合农业、水利、开发、国土、农机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现代农业,探索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探索建立村企联建、机关基地结对机制,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项目资金,向特色产业倾斜,向规划区域倾斜,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形成全县上下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良好局面。六是提升服务质量。继续深化“进三棚、促增收”活动,完善农技人员包挂帮扶责任制,做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到位、示范到位、推广到位。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