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再别康桥。(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3)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情和离别之情。(3)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2)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的理解。(3)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深层次情感的理解。
2、(2)诗歌的象征意义的解读。(3)诗歌韵律特点的分析和运用。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再别康桥的背景和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知识和技巧。(3)准备教学材料和资源,如诗歌文本、注释、相关文章等。2. 学生准备:(1)预习再别康桥诗歌,了解作者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阅读相关的文学鉴赏文章,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的重点和笔记。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再别康桥的兴趣和好奇心。2. 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再别康桥,注意语气和情感的传达。(2)学生跟读并尝试
3、背诵,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 词语解释与象征意义:(1)解释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康桥”、“轻轻”、“彩虹”等。(2)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康桥”象征着什么,“轻轻”代表了什么等。4. 结构分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起承转合。(2)讨论诗歌的韵律特点,如押韵、节奏等。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尝试进行朗读和背诵。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再别康桥的读后感,包括对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的理解。3. 请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诗歌结构或韵律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
4、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教师应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七、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交流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如朗读录音、读后感写作和诗歌分享,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3. 学习成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成绩,综合评价学生对再别康桥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八、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作品:向学生推荐徐志摩的其他诗歌作品,如翡冷翠的一夜
5、、翡冷翠的一瞥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徐志摩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2.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比较再别康桥与其他现代诗歌的作品,如戴望舒的雨巷、郭沫若的女神等,探讨不同诗人的创作特点和风格。3. 文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会、文学社团活动或写作比赛,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和表达能力。九、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增加对难点的讲解和辅导时间,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反应,增加相关的教学拓展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6、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培养,确保目标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关注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的理解,以及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难点则是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象征意义的解读。三、教学准备:教师需对诗歌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风格有深入了解,并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知识和技巧。学生则需预习诗歌,了解作者背景,准备鉴赏方法的学习。四、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背诵,以及词语解释和结构分析等环节,注重情感的传达和象征意义的探讨。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以便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七、评价建议: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学业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解、表达和分析能力,以及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八、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学习,或参与文学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文学体验。九、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能适应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