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囚绿记导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囚绿记导学案陆蠡【导学目标】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体 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领会文中标物良情、咏物抒情的写法,并能将这种手法在写作中加以借鉴、 运用。3.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即对生命的 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 验。【教学重点】紧扣文本,把握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探讨绿的象征意义。【导学难点唤起学生而阅读兴趣,主动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绿”的象征意义,获得思想 情感上的提升。【导学课时】1课时【知识衔接】关于作者:陆蠡(19081942),原名陆考原,字圣泉,浙江天台人
2、。幼时有“神童” 之称。抗日烈士,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 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 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 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 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 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从一介书 生到抗日英烈,34年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 耀眼的火花。陆蠡曾与巴金、曹禺等63位作家一起,在抗议日本侵略的
3、中国 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签名,发出“我们决不屈服,决不畏惧”的呼号。1942年4月13日,上海。卢家湾捕房查抄文生社,劫走存书数万册。陆蠡 孤身前去据理抗辩,要追回被抢图书,为文生社讨回公道,却当即被戴上手铐。 后被押送到江湾日本宪兵司令部,因为“他是共产党二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你爱国吗? ”“爱国。”“赞成南京政府(指汪伪政权)么? ”一一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绝对不能征服!”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陆蠡坚持爱国抗日立场,不屈不挠,被日 军刑审数月后残忍杀害。陆蠡是现代菱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 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
4、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 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 作品大都嘱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 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 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 沉、诚挚、朴实。三本散文集:海星,于1936年8月问世;竹刀(曾名溪名集),于 1938年3月出版;1940年8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三个文集的共同 特色是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
5、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 更有希望和鼓舞”。关于背景: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中国东北后,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 年,日军已包围了北平。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径自在中国驻 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 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守 军奋起还击。“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一个以宽容、和善、 仁义作为道德标准的民族,开始在痛苦中学会以血还血、捍卫生命和民族的尊严。 中华全民族的空前觉
6、醒和因此重新焕发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坚 持8年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自主学习】一、标题“囚绿”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从全文看,“囚 绿”是怎么一回事?“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绿”指绿色的常春藤。“囚绿”指“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 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二、本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的?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 “囚绿”之前、之后 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答案并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动宾短语概括)三、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寻绿(1-4)喜悦赏(观)绿(57)欢喜(满足
7、)绿 囚绿(8-12)溺爱(至爱)放绿(13)歉疚怀绿(14)牵挂(惦念)【合作探究】1、请找出文中写常春藤的句子,分析其特点。蓬勃、向阳、固执“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 好像病了的孩子。”说明常春藤柔弱而又固执窗外有什么力量使这株常春藤的细叶、卷须朝窗外生长?阳光和自由“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 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 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掴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先长得茂绿.
8、下雨的时候, 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朝气蓬勃2、作者为什么对绿株常春藤这么喜爱呢?(1)常春藤的特点及语句“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 安,它是快乐。”“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J“我要借绿色来比喻 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J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 焦了 J说明作者喜欢绿,是把绿看做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和快乐的象 征。(2)这也暗示着另一面,作者的人生并不顺利,甚至还暗示了当时整个社会都 不安定,因此作者借绿来表达希望。(3)再有,作者说“在这古城中我市孤独而陌生”,他需要有陪伴,而象征着生 命和快乐的绿枝条便成了他唯一的“朋友”,
9、因而它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 等焦了。3、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 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幻灯片展示), 谈谈你的理解。明确:写作时代背景一一“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绿”的象征意蕴:1、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作者本人!2、蒙难、渴望自由与和平的北平的人们!3、日寇铁蹄下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 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 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 热爱,作者也借物抒情,通
10、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 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热爱祖国、渴望民族解放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光明与 自由的向往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拓展延伸】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遗憾的是, 有的没有能够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枯萎了!就以一些作家艺术家为例吧 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 正面的有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苏轼、李白等。 结束语(生齐读):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 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当堂小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不仅了解了象征借物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更体会到了作者 那种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伟大。【课堂作业】模仿本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来写一种植物。要求:字数200左右;寄托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