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豁然开朗(hub)屋舍俨然(yd n)B.黄发垂髯(ti do)便要还家(y 4。)C.阡陌交通(qi G n m 6 ) 刘子骥(yi )D.诣太守(yi )无人问津(ji ng)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魏晋(不管)B.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C.寻病终(不久)D.后遂无问津者(探访)3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
2、, 对、向)4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5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B.缘溪行 便扶向路C.便要还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鸡犬相闻闻有此人6 .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的 一项()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 处处都做了记号。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 处处都做了记号。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 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1)句意是(
3、祖先)率领着妻子孩子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 绝的地方。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句意是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异:对感到惊异。(3)句意是阳光直照到水底。澈:穿透。13.本题考查虚词用法。A.代词,指这件事;B.代词,指这件事;C.宾语前置的标志;D.代词,它;故选C。1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C.结合背景分析,两文抒发的感情是不一样的,【甲】文借武陵 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 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 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乙】文记叙了 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 “小石潭”的景
4、色,含蓄 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理想 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选项“都写作者仕途上 遭受挫折,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表述错误。故选C。1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以直译 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注意通假字、古今异 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 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1)中注意“语(告诉)” “不足(不值得)”“为(向、对)”“道 (说)”的正确解释。(2)中注意“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 蛇一样),“明灭可见(若隐若现)的正确解释16. 本
5、题考查作者情感变化。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由“隔笠竹”听到淙淙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 一个层次。置身小石潭,潭中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与游 者相乐“,此时,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籍,这是情感的第二 个层次。当作者向潭西南而望时,看到水流曲折幽邃,岸势如犬牙 交错,内心幽深不可测的感受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产生了契 合。于是,眼前景象不再充满勃勃生机,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 寒骨”。周围环境与个人感受的结合,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 凉、哀怨的心境。进而让自己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这是情 感的第三个层次。据此可概括作答。
6、【点睛】参考译文:【甲】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 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 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 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 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 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 做代来款待他。村里的人
7、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 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 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 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 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 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 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乙】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 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 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
8、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 逗玩。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 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 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 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那种 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17. 东晋;陶渊明;潜; 元亮; 靖节先生; 田园 襁褓; 弱冠; 而立; 不惑; 五十; 六十; 七十; 一百【详解】(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 平时学习中,对文学常识特别是重点的作家作品,要准确识记,并能 灵
9、活运用。(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识记能力。学生要在平时勤于背 诵,一册课本学完就可把文学常识整理归类,以便于记忆。每部名著 的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 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都要熟知。学生要在平时勤于背 诵,加强积累整理。18. (1)房屋 舍弃 (2)寻找 不久 (3)中间 年间 里面 (4)出去 拿出 (5)听到 听说(6)劳作制作 (7)作为 对,向 (8)代词,那 代词,这,指桃花源 代词,他们的 代词, 他的代词,渔人【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一词多义。(1)名词,房屋,客舍/动词,离开,舍弃;(2)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10、”;(3)中间/年间/里面;(4)出去/拿出;(5)听见/听说;(6)劳作/制作;(7)动词,作为/介词,对,向;(8)代词,那/代词,这,指桃花源/代词,他们的/代词,他的 /代词,渔人。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 记着它。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 了记号。二、句子默写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 O(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O(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o,o ,O(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 ,O ,
11、o (2),(5)文中交代桃花源人的来历的句子是:,, O三、课内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
12、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 无问津者。(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渔人甚异之(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9.翻译下列句子。(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10
13、.渔人来到桃花源,村子里的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这反映了 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11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 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 么用意?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4、,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 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渔人甚异之 (3)日光下澈13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B.乃记之
15、而去 (小石潭记)C.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D.中轩敞者为舱,箸篷覆之 (核舟记14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从甲文“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不希望 外人打扰这里的生活。B.乙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加以烘托, 突出潭水的清澈。C.甲乙两文都写作者仕途上遭受挫折,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致 的。D.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第段侧重于叙述,乙文第段侧重 于描写。15 .翻译下列句子。(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J(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6 .乙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 的情感变化?试简要作答。五、填空题1
16、7 .文学常识填空。(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o该诗人名,字,世称,是中国第一位 诗人。(2)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称谓,如:不满周岁; 垂髯一一三四岁至八九岁;始融一一泛指七八岁;黄口一一幼儿,十 岁以下;总角一一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一一十五岁左右; 及笄一一指女子十五岁;男子二十岁;一三 十岁;一四十岁;知命、半百、知非一一 岁;花甲、耳顺一一 岁;古稀一一 岁;杖朝一一八十岁;耄耋(mdo di e )八九十岁;期颐(ji y i )岁。18 .解释加点的多义词。(1)屋舍俨然()便舍船()(2)寻向所志() 寻病终()(3 )中无杂树() 晋太元中()其中往来种作()
17、(4)不复出焉( )皆出酒食( )(5)鸡犬相闻( ) 村中闻有此人()(6)其中往来种作() 设酒杀鸡作食()(7)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8)欲穷其林( ) 其中往来种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既出,得其船()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参考答案:1. A【详解】B.便要还家(ydo)。C.刘子骥(j i)。D.无人问津(j I n) o故选Ao2. A【详解】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 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 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A项解释错误,“无论”意思是“不要说, 更不要说”的意思。3. 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
18、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 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 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B项解释不正确,“交通”意思是“交错相通二4. 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 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 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 句子的结构。D项停顿不正确,应改为:后遂/无问津者。5. D【详解】A.都是“都”的意思;B.都是“沿着”的意思;C.都是“邀请”的意思;D.前者“听见”,后者“听说”;故选D。【点睛】6. D【详解】本
19、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 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 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 键词语D项正确,重点词语:“既”是已经的意思,“向路”指“原来 的路”,“志”是“做标记二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 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 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 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7. (1)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
20、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 髯 并怡然自乐 (4)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 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详解】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 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 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 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 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俨” “髻” “咸” “率” “绝” “焉”都是易错 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8.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21、。妻子儿女 繁多的样子 9. (1)(这里)土地平坦广阔,房屋都很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 桑树、竹林之类。(2)(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 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 界的人隔绝了。 10.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反映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真诚 淳朴的社会风气。 11.表明了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 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安静淳朴的生活环境。【解析】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 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
22、今异 义等现象。(1)句意: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句意:渔人对此非常诧异。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 感到惊异”的意思。(3)句意: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再出去。妻子:妻子儿女。(4)句意:芳草遍地,鲜嫩而美好,落花纷纷。缤纷:繁多的 样子。9.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重点词有(1)平旷:平整开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2)舌L:战乱;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遂:于是,就;间隔:
23、隔绝、不通音讯。10.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结合文中第三段内容可知,渔人 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而渔人则是 “具答之”,可以得出村中人对于渔人这个外来者,很好奇;而在得 到渔人的解释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二村中人对渔人很大方热心,家家户户都拿 出好吃好喝的来招待渔人,从中反映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 的社会风气。11.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读文可知,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一个没有 剥削,没有压迫,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生活安定富足的世 外桃源。这既是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 有战乱、人人
24、劳动、和乐富足、安静淳朴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当时久 经战乱的人们的美好愿望。作者借这个虚幻的世外桃源,在表达自己 社会理想的同时,也表达自己对于黑暗现实的强烈批判。但在当时的 社会条件下,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点睛】参考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靠捕鱼为生。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 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 间没有别的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 常惊异。(渔人)又向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 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下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
25、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 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 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 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 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 其乐。(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 鸡做保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 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 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
26、就同外界的人隔绝 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 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入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 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 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 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 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 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
27、 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 To12. (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对感到惊异 (3)穿透 13. C 14. C 15. (1)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 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2)从小石潭向西南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 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6.作者在被贬的背景下,与友人来到 小石潭,因为看到小石潭美丽的景色而按捺不住心中的快乐。但这快 乐是暂时的,在看到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象时,又触发了被贬的 抑郁忧伤之情。【解析】12.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