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桃花源记小测(总分100分)一、默写(10分)1. ,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子衿)2.式微中“ , ?”采用了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深思。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4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 , 。5写桃花源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 , 。 二、文言词汇过关(60分)1通假字(2分)便要还家“ ”同“ ”,意思为: 2古今异义(16分)(1)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男子的配偶 古义: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4)无论魏晋 古义
2、: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5)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不充足(6)停数日,辞去 古义: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7)仿佛若有光 古义: 今义:好像3词类活用(6分)(1)名词用作动词未果,寻病终 在句中意思: (2) 名词用作状语复前行 在句中意思: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 在句中意思: 4 一词多义(16分) (1) 舍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2)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3) 乃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4) 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5 其他重点实词(14分)(1)缘溪行 缘: (2)落英缤纷 缤纷: (3)屋舍俨然 俨然: (4)咸来问讯 咸: (5
3、)遂与外人间隔 间隔: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7)诣太守 诣: 6词语勾连(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仿佛若有光(好像) B便要还家(同“邀”,邀请)C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D.欣然规往 (打算,计划)(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欲穷其林/蝉则千转不穷 B初极狭,才通人/非学无以广才C具答之/则第二板已具 D处处志之/得志,与民由之三、翻译句子(注意落实加点的字词)(9分)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分)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分)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分) 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4、2分) 四、文意理解(9分)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2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3分) 3文章已经说了渔人“不复得路”,结尾再写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是否多余?为什么? 五、比较阅读(12分)选文依据:落英缤纷,良田美竹;朗月当空,竹声窸窣。
5、追随渔人的脚步,拨开桃花源的重重迷雾;沿着晁补之的道路,欣赏新城山的美丽脱俗。读下面两篇选文,体会和谐美好的人文图景,领略清新绝美的自然风光。【甲】桃花源记(原文略)【乙】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选自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有删改)【注释】介然:界限分明的样子。楯(shn):栏杆的横木。缭绕:迂回,回环。摩戛:摩擦。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去新城之北三十里( ) (2)且暮( )(3)声切切不已( ) (4)二三子不得寐(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稍 西 一 峰 高 绝 有 蹊 介 然 仅 可 步3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乙】文中写“二三子”有什么作用?(2分) (2)【乙】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甲】文刘子骥“欣然规往”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