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B作者描写桃花源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C“不足为外人道”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2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不能用“都”解释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问所从来,具答之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忽逢桃花林D后遂无问津者4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
2、的一项()A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修改: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B11月10日,“奋斗者”号到达万米深度,证明我们有能力挑战深渊,中国具备对全球最深的海洋科考和探索的能力。修改:将“科考”和“探索”互换位置。C连花清瘟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许多西药制剂小。修改:删去“由”和“组成的”。D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修改:将“每一位”删去。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你在昨天的饭里放什么了?”小茹皱眉问道,“我从昨天到现在肚子一直不舒服。”B客人来访时小娟正在打
3、扫房子,客人说:“家母有你这么一个懂事的女儿,真是好福气。”C小华在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他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我应得的。”D小琴对妈妈说:“这是我做的饭菜,您尝尝。”妈妈笑道:“能尝到你做的饭菜,真棒!”二、句子默写6(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3)表明渔人“欲穷其林”原因的句子是:_(4)表明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_三、综合性学习7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一些专家和老师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继承太少,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丢失不少。很多孩子不懂礼貌,不会与
4、人相处,自私自利,不会关心他人。对此,你班进行了一系列活动。(1)国学常识了解。国学经典中的“四书”除了大家熟知的论语和孟子外,还有哪两本,请写出来。(2)有同学对学习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认为太难懂,现在又不用文言说话和写文章,干吗还浪费时间精力?请你针对这种想法进行劝说。(3)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至少两条)?四、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5、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
6、思。(1)阡陌文通_(2)便要还家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_10“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如此”包括哪些内容?_11作者在结尾处写南阳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有何作用?_(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
7、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仿佛若有光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B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C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D不足为外人道
8、也足:够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处处志之B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D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1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B本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主要写了逢桃花源、访桃花源、离桃花源、寻桃花源四件事。C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D文中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三)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9、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
10、弦上声!”(节选自晋书)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渔人甚异之( )(2)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颖脱不羁( )(4)亦雅咏不辍( )16请从【乙】文中找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7从【乙】文,陶渊明的琴没有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19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美在何处?至少要说出两点。(四)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11、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材料二】西南行,不知里数,山河逾远,歘然下地,已至和神国
12、。其国无大山高者不过数十丈皆积碧眠。石际生青彩簵筿,异花珍果。软草香媚,好禽嘲哳。人无私积囷仓,余粮栖亩,要者取之。国人日相携游览歌咏,陶陶然,暮夜而散,未尝昏醉。一国之人,皆自相亲,有如戚属,人各相惠多与。无市易商贩之事,以不求利故也。(节选自牛僧孺玄怪录古元之)【注释】歘(x),快速。珉(mn),洁白如玉的石头。簵(l),竹名;筿(xio)细竹。哳(zh),声音烦杂细碎。囷(qn),存储。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_(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2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翻译成现代汉语)(2)请用“/”给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13、限两处。其 国 无 大 山 高 者 不 过 数 十 丈 皆 积 碧 珉。22材料一是虚构作品,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读来却有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23材料一中陶渊明构建了“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你认为和神国算不算是“世外桃源”?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14、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2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悉如外人 (2)不独子其子25翻译下列句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6理解文义,用原文词语填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27陶渊明描绘
15、的“世外桃源”艺术的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参考答案1C2C3D4D5D6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1)大学中庸(2)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如果认真对待,用心积累,必然会提高我们的
16、文学素养,让我们说话写文章有典雅之气,增添民族自豪感等。(3)认真学好课本上的文言文;课外阅读一些著名的文言作品;参加国学社等相关学生社团;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国学培训课程等8 田间小路 同“邀”,邀请9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10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进入桃花源受到热情款待后辞去的经历(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图景,淳朴的社会风尚);在归途中做标记。11用高洁的隐士的行为,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果”暗示桃花源在生活中并不存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12D13C14C15 对感到诧异 类 束缚,拘束 停止16环堵萧然,
17、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7不是,他只是做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苦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18只要懂得琴中的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抚出美妙的音乐呢!19如:桃花源有美好的自然风光,土地平旷,屋舍成排,桑竹茂密;社会环境非常安静和平,人们安居乐业,精神状态都很好。这里人人平等,自由快乐,很是当时人们向往的美好乐园。20 沿着,顺着。 与人隔绝的地方。21(1)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2)其国无大山/高者不过数十丈/皆积碧珉。22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有迹可循:先“缘溪行”,“忽逢桃花林”,然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口很小,
18、洞口隐约,符合桃花源隐蔽的情景。桃花源虽然美好,但图景真实可信:土地、屋舍、村庄,鸡犬等都是乡村可见之物,村民待客之道和迁来的原因都真实。23和神国是“世外桃源”,原因如下:这里环境优美,草木茂盛,奇花异果,禽鸟啼鸣;人们生活富足、和乐,余粮充足,物产丰富,百姓生活安乐;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亲如一家;民风淳朴,不私藏粮食,不求利。24(1)全、都(2)以为子25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6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7示例1: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老人与孩子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及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示例2: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男有分,女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