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第2课时)》知识导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备课资源(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唐诗五首(第2课时)》知识导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备课资源(统编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3课 唐诗五首(第2课时)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诵读后三首诗歌,体会律诗的韵律美。2 .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主旨。3 . 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借以分析诗歌的章法。4 .发挥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课前学习任务1 .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划分。2 .搜集后三首诗歌作者的生平信息及代表作品。课堂学习任务使至塞上一、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信息。王维(约701761) , 代诗人、画家。字,先世为太原祁(今属山西) 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2、”。 中年后居蓝田辆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 品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 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王维兼通音乐,精绘画。善写泼墨山水及松石,笔迹雄壮,似吴道子,始用皴法和渲晕, 布置重深,尤工平远之景。曾绘柳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 董其昌推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存世的雪溪图伏生授经 图,相传是他的画迹。有王右丞集。二、合作探究1 .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1)听使至塞上范读音频,感受诗歌的格律之美,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反
3、复诵读诗歌,读出节奏和韵味。2 .梳理诗歌内容。标出使至塞上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概括每一联的主要内容。3 .感受诗歌之美,体会作者情感。(1)首联有什么作用?(先明确首联写了什么内容,再分析其作用。)(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受?(先明确颔联的修辞手法, 然后再具体分析诗句中描写的内容,以此把握作者当时的感受。)(3)如何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中蕴含的画面美?(先描绘出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象,再尝试从绘画的角度体会这两句诗的画面美。)(4)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结合诗歌中 具体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渡荆门送
4、另U一、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725)出蜀至荆门时所作。李白青年时期,主要生活在四川。 开元十二年(724),心怀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从清溪出发,经 三峡,下渝州,这一段行程,峨眉山月歌中已有所述;之后渡荆门,轻舟东下,向楚地 进发,此即渡荆门送别所述的情形。二、合作探究1 .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1)听渡荆门送别范读音频,感受诗歌的格律之美,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节奏和韵味。2 .梳理诗歌内容。标出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概括每一联的主要内容。3 .感受诗歌之美,体会作者情感。(1)请简要分析颔
5、联中“随”和“入”字的妙用。(先明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然后结合诗句分析“随”和“入”这两个字的妙用。)(2)颈联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尝试用诗意的语言说说颈联描绘的画面,不要生硬 地直接翻译。)(3)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先明确尾联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钱塘湖春行一、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信息。白居易(772846) , 代诗人。字,晚年号“”,祖籍 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北)。早年家境贫困,颇历艰辛。贞元进士, 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间 任杭州刺史,宝历初任苏州刺史,后官
6、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 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白居易早期所作讽喻诗,较广泛尖锐地揭发了时政弊端和社会矛盾,于民生困苦也多有 反映。自遭受贬谪后,意志逐渐消沉,晚年尤甚,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其诗语 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喻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和 元稹友谊甚笃,与之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有白 氏长庆集。二、合作探究1 .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1)听钱塘湖春行范读音频,感受诗歌的格律之美,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7、。(2)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节奏和韵味。2 .梳理诗歌内容。标出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概括每一联的主要内容。3 .感受诗歌之美,体会作者情感。(1)诗歌中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尝试用诗意的语言说说颔联和颈联描绘的画面,不要生硬地直接翻译。)(2)请简要赏析诗歌的尾联。(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本课小结课后任务1 .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辆川别业)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2 .背诵这五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