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设计5篇作为老师应当提前做好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设 计写好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效果,范文社我今日就为您 带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设计5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关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基本内容六年制学校数学第十一册p25-26o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同学经受操作、观看、猜想、验证、沟通和归纳等数学活动 的过程,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 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洁实际问题。2、使同学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究数学问题的阅历,增加空间观 念,进展数学思索。3、培育同学初步的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力量。教学
2、重点及难点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同学自主探究,从中探究并把 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促进同学的思维,提高同学积累2、注意动手操作,让同学积累空间观念。长方体正方体的熟悉在几何形体学问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 注意引导同学动手操作实践,让同学在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等实 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熟悉,把握 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3、教会学问,更要教会猎取学问的方法。本节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但在教学设计上我把重点 放在长方体的讨论上。教会同学讨论的方法
3、、得出长方体的特征,然 后让同学用类比法参照长方体特征讨论过程讨论正方体的特征,最终 进行两者之间的异同比较完成新学问的学习。这种过程的设计既留给 了同学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又教会了一种学问探究的方法。 同学学会了学问,也提高了力量。4、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老师对同学引导太多,放手太少。在讨论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 特征的过程中给出的时间太过仓促,部分同学讨论的不够从分。、课堂中老师同学之间的倾听与反馈以及教学中的自然生成的把 握,还要从微小处去观看去扑捉。、练习的设计要更全面、更扎实、更奇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设计篇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班级下册第七单元信 息
4、窗4。教学目标:让同学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二、合作探究1.怎样求饮料箱的体积呢?师引导同学由问题入手,引起同学思索:要求饮料箱的体积,我们 就要知道体积的计算方法。那怎样计算体积呢?这些物体的外形是长 方体和正方体,那我们就可以借助长方体或正方体学具来讨论怎样求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切割学具,自主探究。师:那长方体的体积怎样求呢?让同学将课前预备的萝卜或土豆切成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高 3厘米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同学先动手切一切,把长方体切成棱长是 1厘米的小正方体,也就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切完后再数一数 共包含多少个小正方体。同学动手操作,最终沟通小正方体的个数是36个。师:
5、那刚才这个长6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是 多少呢?引导同学明晰:长方体中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 多少立方厘米。这个长方体一共含有36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 36立方厘米。(出示课件展现切割过程)(2)拼摆学具,感悟算理。师:除了切割,我们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预备好 的小正方体,摆出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3厘米的长方体。 同桌沟通你是怎样拼摆出来的?体积又是多少?引导同学沟通出:长摆了 6个小正方体,摆了这样的2排,摆了这样的3层。体积是36立方厘米。师:为什么长摆了6个小正方体?为什么摆这样的2排?又为什么 摆这样的3层呢?体积为什么是36立方厘米?
6、引导同学沟通出:由于长是6厘米,所以一排可以摆6个。宽2厘 米,一层可以摆2排,高3厘米,就可以摆这样的3层。摆完后发觉 一共用了 36个小正方体,所以体积就是36立方厘米。(出示课件: 摆的过程)师:你能列式求出小正方体的个数吗?体积呢?生:个数:6x2x3 = 36 (个)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就是36 (立方厘米) (出示课件)师:再用小正方体拼摆长5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 的长方体和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并且同位相互沟通是怎样摆的, 体积是多少,并用算式表示求小正方体的个数。汇报沟通,并且课件出示过程。(3)组间沟通,理解算理。师:(课件呈现三个拼摆的形体及算式)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三个算 式
7、,你有什么发觉?小组沟通。引导同学沟通: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等于长、宽、高的乘积。(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师:依据我们刚才的讨论,我们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进行计算?同学回答,课件呈现体积计算公式和字母表示式。师:同学们认真观看,你们知道什么叫底面积吗?假如知道了长方 体或正方体的底面积,又怎样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呢?为什么呢?(课件闪耀底面)同学回答,课件呈现底面积乘高及字母表示式。(5)解决情境图中的问题:(课件呈现情境图)长方体可乐箱的体积是多少? 7x3x2 = 42 (dm3)正方体啤酒箱的体积是多少? 3x3x3 = 2
8、7 (dm3)2.教学容积的计算方法。师:(课件呈现桃汁饮料盒及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 的容积吗?假如要求桃汁饮料盒可盛饮料多少升,应当知道什么条件? 假如盒壁厚度不计的话,你又有什么发觉?容积应当怎样求呢?同位 争论。引导同学沟通得出:(课件呈现)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 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这样才 能更精确 地算出容器的容积。10720 = 1400 (立方厘米)1400 立方厘米= 1.4升答:桃汁饮料盒可盛饮料1.4升。?设计意图: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同学切割学具、拼摆学具,在这 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算理,在相互争论中理解算理。在这种互
9、 动中,培育了同学合作沟通和探究的力量。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 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三、自主练习1、基本练习:第1题和第2题(课件呈现)2、扩展练习:10题(课件呈现)?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不仅让同学重温柔巩固了长方体 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还让同学用所学到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同学更加深切的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提高了同学解决 实际问题的力量。】四、回顾反思师:同学们,这节课立刻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同学可能回答:我会乐观学习了。老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乐 观?(课件乐观绿苹果图片飞出
10、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 最乐观?)同学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同学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老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 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 问题了?)同学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 篮)?设计意图:以详细的问题引领同学从乐观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关心同学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阅 历,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育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力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设计篇4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文 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供应更多的精品
11、教学资源!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学校数学六班级上册长方体和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建立表面积概念。2、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在观看对比中,得到长方 体表面积公式、正方体表面积公式。3、运用公式实际应用,并提升同学的数学思维力量。教学重点:1、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求法探究。2、公式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中长宽,长高,宽高呈现后,能够清楚的知道它 们分别求的是哪些面的面积。教具、学具的预备:长方体盒、正方体盒、桔子、长方体绽开图、 课件教学讨论过程:、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重建表象1、师:我们已经初步熟悉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来说说长方体
12、、 正方体有哪些特征?2、生: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每平行的 四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等的正方形,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它的12条棱都相等)3、师小结并引出课题同学们对长方体、正方体熟悉的很好,今日我们一起共同来讨论长 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二、建立表面积概念,熟悉表面积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或最想了解什么?2、生沟通:什么是表面积?怎样求表面积?求表面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表面积和以前所学的面积有什么不同?3、师拿一桔子;提出:你知道桔子的表面积指的是哪里吗?
13、生摸一摸,说一说。4、师:物体表面的总面积叫做物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指 的是哪里,那正方体呢?5、生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三、探求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1、师:我们知道什么是表面积,如何来求它们的表面积呢?小组内两两合作,把你如何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思路与你的同桌进行 沟通。(师在小组间巡察)2、生沟通汇报各种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3、沟通比较各种求法,继而得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汉字与 字母公式表示)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 2 (ab + ah + bh)4、课件展现:通过课件的展现,让同学直观感受长方体表面积方法的讨论过程。5、生总结:正方体表面
14、积计算方法(含字母)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s = 6a2四、基本反馈练习1、计算一香皂盒的表面积师:老师手里这个盒子的长为10cm,宽为7cm,高为3cm,请你计算这个盒的表面积。生试做,并指生上台板演2、课件出示(三个立体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表面积。3、生在实物投影仪前讲解沟通。五、解释应用(课件出示题目)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文 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供应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1、一长方体铁盒长18厘米,宽15厘 米,高12厘米,做这个铁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a、生沟通思路b、列式。2、一正方体无盖木箱,棱长5
15、分米,这一箱子的表面积是多少?a、生试做b、沟通思路3、一间长8米,宽6米,高4米教室,门窗面积是15平方米,要 粉刷四壁和房顶面,粉刷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小组内沟通思路b、全班沟通解题策略c、生计算3、谈收获或体会通过这节课的讨论与沟通,你的收获或体会是什么?反思:本着让同学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实施同学主体参加教学 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主体试验的两条基本原则,即诚意诚意的 让同学做仆人,严厉 严格的基本训练。通过老师供应的材料,创设 一切有利于同学主体参加的环境氛围,在老师的引领及点拨下,让孩 子们自己去认知、去概括归纳总结,亲历学问形成的过程,在建构学 探究数学问题的阅历,进一步增
16、加同学的空间观念。学法指导争论沟通,并仔细听讲思索。集体备课共性化修改预习阅读书本25、26页,并初步理解解教学环节设计一、以旧引新师:上节课我们熟悉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 介绍一下?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 日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通过操作、观看、猜想来熟悉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 系。师: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要求四人小组内每人摆 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师:将摆出的长方体放在桌上,并编号。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你是怎样看出 来的,将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依
17、次记录在表格中。引导同学依次去数每个长方体中包含的小长方体的个数,并记录在 表格中。问?观看表格中的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 问的过程中让更多的孩子体验胜利的欢乐,使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学 习中幸福的仆人,使孩子们获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学习质量得到提高。 本着这一教学理念,这节课设计了以下几个大的框架。框架一:从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重建长方体、正方体表象, 为解决本解决本节课的学问搭建一个前台。框架二:建立表面积概念在供应实物这一材料下,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 调动多个感官来很好的熟悉、理解表面积这一概念。框架三:探求表面积计算方法在深刻建立表面积概念的基础上,
18、通过小组的两两合作,由已建立 的学问阅历通过合作沟通很快得到长方体表面积不同的求法,并从中 比较,选择出较简捷的方法,继而得到公式,由于正方体是特别的长 方体,在长方体讨论透彻后,轻松的得出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框架四:巩固练习公式得出后的基本应用,通过老师手中香皂包装盒表面积的计算, 准时对学问进行反馈。框架五:解释应用把所学的数学学问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加深对数学学问 的理解,使孩子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巨大作用,并在应用中提升对数 学理解的质量,由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再到提升练习的设计,在沟 通思路的过程中,还渗透了审题意识及习惯的养成,并使孩子们体悟 到遇到详细状况进行详细的分
19、析,敏捷而又精确 的找到解题方 法。框架六:谈本节课的收获孩子们从学问目标上谈,同时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谈自身的体会 与收获,对数学这一很多人认为枯燥的学科中产生丰富的情感,激发 起孩子们喜爱数学的美妙情感。在这节课中,每一个孩子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 从问题的提出到沟通,整个过程可以看到孩子们都在主动热闹的参加, 特殊是在探求长方体表面积不同的求法时,孩子们才智的火花不时的 在课堂上迸发,有的从长方体两个相对的面为一组去分析,得到求法; 有的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左面分为一组去求;还有的孩子从长方 体绽开的平面图去求,更珍贵的是有的孩子能够想到用底面周长乘以 高再加上、下两面面
20、积的方法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对问题的思索具 有创新性与独特性,思维的深度得以进展。另外,孩子们语言的表述 清楚、精确 ,声音噫亮,手拿学具示范时动作落落大方,谈体 会与收获时精彩的发言给老师留下了深刻而美妙的印象。从这节课上, 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数学的情感是乐观的,参加是主动的,同时,在达 到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数学思维得到了较好的进展,获得了有效学 习。这节课存在着一些圆满的地方,例如:在探求长方体表面积方法的 沟通过程中,由于课堂上的生成状况较多,在处理时由于教学艺术的 欠缺,耗时太长,以至于最终的几道提升练习来不及在课堂上完成, 更多的精彩没有呈现出来,留下了较大的圆满。从这节课上,我收获
21、 了许多,同时,熟悉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与问题。做 为老师,课堂上当孩子们在热闹沟通的过程中,要学会调控与把握, 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时,要适时的把同学拉回来,一节课的时间是有 限的。因此,老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合理支配好时间,使孩 子们在每一节课上的数学思维都得以进展与提升。这是一项长期而又 艰难的过程,它需要阅历的积累,特殊需要老师的教育才智,教育机 灵,这需要历练与功夫,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要对教材深钻,精确 的把握,由于这正是教学艺术的来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设计篇5长方体的体积计算这一内容是在同学熟悉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的概念,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立方米、立
22、方厘米、立方分米的基 础上学习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关心同学在今后的生产和生 活中实际测量和计算一些物体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 会到学问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道理,学习一些讨论问题的方法。 并且对同学空间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听了叶老师执教的长 方体的体积一课,深受启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一、重视引导同学经受学问的探究过程。毕竟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定量关系呢?叶老师支配了 操作活动,引导同学用小正方体摆4个不同的长方体,通过观看、分 析,发觉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逐步归纳得出计算方法。 这一过程都是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而不是老
23、师的 简洁说教。二、重视同学力量的培育。叶老师展现出6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 引导同学观看、发觉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的过程,是培育同学观 看力量的过程。叶老师引导同学通过观看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 让同学发觉规律:长方体的体积正好是它们长、宽、高的乘积的过程, 也是培育同学观看力量的过程。叶老师引导同学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 正方体摆不同的长方体的过程,是培育同学动手实践的过程。老师引 导同学练习的过程,是培育同学应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的过程。 在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同学通过动眼观看、动脑思索、动手操作, 发散思维力量、解决问题的力量和策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三、重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
24、。脱离生活的数学,把数学学问的学 习与同学身边的事物割裂开来,既不利于同学理解抽象概括的数学学 问,又无法让同学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在课后练习中“一个长方体 木箱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0.4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在课 程接近尾声之时,叶老师始终没有遗忘让同学再次感受我们今日学习 的内容是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学习了它,就应当把它 运用到生活中。通过联系实际,进一步激发了同学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关心同学更好地应用所学的学问。这样,不仅使同学感受到数学就在 身边,激发同学从生活中查找数学问题的爱好。四、重视反馈订正。反馈订正是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 要手段。叶老师在教学中反馈
25、形式多种多样,随堂提问、课堂沟通、 布置练习等反馈准时,订正有力。反馈面较广,反馈角度多方面,有 效地防止了同学学问缺陷的积累,增加了同学学习的自信念。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叶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超群的教学艺 术,充分体现叶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过程,给我们以深刻 的启示和借鉴。当然,艺无止境,教学尤其如此,针对这堂课,我认 为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再连续探究,以达更好的教学效果呢?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现每个长方体,要求同学记录每个长方 体的长、宽、高、体积等有关数据,这样更直观。更便于同学发觉体 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系刚才数出它们体积的过程,你发觉了什么?师:通过刚才的操作和争论
26、,我们想一想,长方体的体积是不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呢?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个长方体,问:假如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三个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师:摆出的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2、验证、沟通后归纳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字母公式。通过刚才操作过程中的发觉,同学们能说一说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吗?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通过沟通得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x高。问:假如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长、宽、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长方体的直观图),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 体积公式吗?沟通得出:v
27、=abh.3、依据正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的联系,得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师: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沟通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x棱长x棱长。重点理解的含义,进一步明确的读法、写法。做“试一试。作业做“练一练。做练习六第2题课堂作业:做练习六第1、2题板书设计执行状况与课后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 还介绍了容积的概念。同学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熟悉了一些简洁的立 体图形,能够辨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 系统学习
2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学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 体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同学对自己四周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 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内容注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结合同学所熟识 的事物进行支配,让同学学以致用,同时,教材内容还具有鲜亮的时 代特征。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通过同学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习把 握学问的特点,让同学在活动中加深对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培育 同学自主探究力量,进展同学的思维。学情分析:同学在第一学段初步熟悉了立体图形,有肯定的熟悉基础。同时也 已经把握了平面图形的学问,为学习立体图形作好了预备。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探究学习的力量和思维力量都有很大提高, 为学习新的学问熬炼了
29、力量方面的基础。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普遍,与同学的生活亲密相关, 为同学的学习供应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同学进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教 学中应当注意同学的学习体验,让同学在探究活动中把握学问的内涵, 转化为自身的力量教学目标:1、使同学熟悉长方体正方体,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 学会看立体图形。2、使同学熟悉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3、能比较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3、通过引导同学观看、操作,培育同学的探究意识和实践力量, 培育同学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量。教学重、难点:1、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熟悉长、宽、高。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
30、念,形成表象。教学预备:老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外形的 纸盒;长方体框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课件:书27页冰箱、砖、楼房、衣柜电视机、包装箱等)师:冰箱、砖、楼房、衣柜电视机、包装箱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外形的?(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师:像长城上的砖、高楼、衣柜、冰箱这些物体都是正方体(课件: 由实物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电视机包装箱这种物体都是正方体(课 件:由实物抽象出正方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长方体 正方的熟悉)二、长方体的熟悉L课前就布
31、置同学把课本后面的两个图剪下做长方体和正方体。2、熟悉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师:请同学们首先拿出自己预备的长方体物体和老师一起来认真观 看。、老师: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同学:面。(老师板书:面)师: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你能在各个面上分别标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位吗?、老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同学:有一条边。老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数一数一共有几条棱?、老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同学:尖。老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点。(板书:顶点)一共有几个顶点?2、讨论长方体的特征、观看、沟通: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那长方体详细又 有那些特征呢?
3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争论提纲来讨论长方体的特征,将 结果填在表格中。、汇报、展现:面:师: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外形?有特别状况吗?(相对两个面是正方形)师: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棱:师: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长、宽、高师:相交于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着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演示长、宽、高)三、正方体的熟悉3、讨论正方体的特征:1、观看、沟通:师:刚才我们围绕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讨论了长方的特征,你能 用同样的方法讨论出正方体的特征吗?2、汇报、展现: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
33、:8个。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比较1、师:让我们来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2、同学争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 相同;在面的外形、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3、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那我们可以说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是?同学: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2、书本:31页、和a平行的棱有几条?(2)、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哪几条?(3)、和b平行的棱有几条?3、推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V,错误的画x。(投影片)(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点。(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外形相等。(3)、长方体的六个面肯定是长方形;(4)、正方
34、体的六个面面积肯定相等;(5)、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6)、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肯定是正方体。4、书本:32页第7题小卖部要做一个长4米、宽2,高1米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 边上都安上铁皮,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铁皮?教学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熟悉,是同学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 次过渡,也是同学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同学对图形熟悉的一 个转折点,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从计算面积到计算体积, 而且对于同学空间观念的进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同学在空间方面的 熟悉从二维进展到了三维。虽然说长方体在同学的身边随处可见,但 是要发觉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简单的,特殊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 力量薄弱的同学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 几点值得自己回顾和总结。1、遵循同学认知规律,正确把握教学起点本节课我是在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绽开教学的,充分 敬重了同学的已有学问,遵循同学的认知规律、学习阅历、学习爱好, 恰当地把握了教学起点。例如本课在导入时,以敬重同学原有学问阅 历为基础,开门见山设计了辨认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 然后直接转入长方体正方体特征讨论,避开了教学拖沓、使同学快速 进入学习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