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2. 结合简单的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3. 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每 3 秒呈现 10 个数字,看一看每次可以记住几个数字。生1:6个。生2:3个。生3:4个。生4:9个。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探究新知师:每个同学每次记住的数字个数不同,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也不一样,并且淘气把5次记住数字的个
2、数制成了统计表。(课件出示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师:根据统计表,你知道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吗?生1:每次都不一样,这怎么回答?生2:5个数字吧。师:为什么?生1:因为数字5出现了2次。生2:淘气一共记录5次,记住5个数字的有2次,所以淘气记住5个数字。师:很有道理,还有不同意见吗?生:淘气最后一次记住9个数字,淘气应该能记住9个数字吧。师:我的意见是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你知道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吗?请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师:现在,谁能把数字6得出来的原因说一说?生:数字9最多,可以把9分给数字4两个,接着再分给数字5一个;数字7分给另一个数字5一个。师:把9、7分给4或
3、5的这个过程,我们叫作“移多补少”。我们可以用图形表示同学的描述过程。(课件出示“移多补少”图形)师:我们也可以利用计算的方法来求淘气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可以先计算出淘气5次一共记住的数字之和,你能列出算式吗?生:5+4+7+5+9=30(个)。师:淘气5次一共记住了30个数字,平均每次记住多少个数字呢?生:用除法计算,列式为305=6(个)。师:你能列综合算式吗?生:(5+4+7+5+9)5=6(个)。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也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师:可是淘气哪一次也没有记住6个数字啊!这是怎么回事?生1:数字6是通过“移多补少”画图得出的。生2:数
4、字6是通过计算算出来的。师:不论是画图还是计算,数字6其实是我们几次“匀”出来的。像匀出来的“6”这样的数字就是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平均数?生1:表示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用的是平均数。生2:表示这个月的平均气温用的是平均数。设计意图: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识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三、 巩固练习1. 填空。2. 下表是某地一星期的气温记录。请你分别算出这星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3. 王叔叔每天沿着环形跑道跑步,并且记录了跑步的路程。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对平均数的认识,会利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四、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回忆画统计图的方法,理清本节课的内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