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 《礼记二则》 课时练习03.docx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96488262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 《礼记二则》 课时练习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 《礼记二则》 课时练习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 《礼记二则》 课时练习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 《礼记二则》 课时练习03.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礼记二则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讲信修睦(m)B.学学半(xu)C.选贤与能(j)D.男有分(fn)2.下列句中“其”的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D.弗学,不知其善也3.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B.教学相长也C.大道之行也D.男有分,女有归4.选择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译:每个人像敬重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其他老人,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抚育其他的孩子。B.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译:所以奸诈之心发生,战争也因此而引发。C.

2、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译:(用礼)来著明民众应做的事,(用礼)来考查民众做事是否正确。D.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译:如有不以礼为准则的人,在位者要将其黜退、罢免。5.找出下列各句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货恶弃其于地也,不必藏于己。C.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6.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弗食 弗:_ (2)虽有至道 至道:_ (3)教然后知困 困:_ (4)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_ (5)学学半 学:_ 7.填空。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照应此句的是:_。 (2)出自本课的成语有:_。 8.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

3、音。 旨_ 兑命_ 学学半_9.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不独亲其亲 亲:_ (2)不独子其子 子:_ 10.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_(朝代)经学家_ (作者)编纂的,是_ (时期)间_ (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 11.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合谐相处的_。 12.大道之行也大道的内涵是_ , _ , _。 13.说明政府财富都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的_。 14.拓展延伸,自由讨论。 (1)“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2)请你将今天的社会跟儒家学者们(或孔子)构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然后谈谈你的体

4、会。 二、文言文阅读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类比引出“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论述了“_”的道理。(用原文相关语句填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4)“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5、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故人不独亲其亲_男有分_女有归 _谋闭而不兴 _盗窃乱贼而不作 _(2)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3)请把文章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有什么现实意义? 三、写作17.请你将今天的社会跟儒家学者们(或孔子)构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然后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100字。 答案部分一、

6、积累与运用1. B 2. C 3. A 4. A 5. B 6. (1)不(2)最好的道理(3)困惑(4)自我反思(5)同“敩”,教导 7.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2)鳏寡孤独、夜不闭户、天下为公 8. zh;yu;xio 9. (1)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2)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10. (1)西汉;戴圣;战国至秦汉;儒家(2)教学相长也 11.壮有所用 男有分 女有归 12.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1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4. (1)大同社会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与世外桃源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似。大同社会的“男友分女有归”与世外桃源的“其中往来中作”

7、相似。大同社会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与世外桃源的没有战乱,和平相似。(2)选举有才能的人,尊老爱幼,等等都是现在值得借鉴的。比如尊老爱幼,现在的社会就是提倡美德。但又有多少人是做到了呢?中国是礼仪之邦,可现在公车上不给老年人让座的人大有人在。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现在远远不如古人!古人尚且知道礼仪,时代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可是人的道德素养却退步了。和谐社会是在今天基础上希望实现的近期目标,应该是对今天社会的改善。二者差别太大了,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二、文言文阅读15.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学相长(2)知道自己也有理解

8、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3)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大意对即可)(4)示例:一个人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还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人和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积极和同学沟通交流,才能共同提高。 16. (1)以为亲;职分,职守;女子出嫁;兴起;兴起(2)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3)前两句为第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三、四两句为第二层,具体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两句为第三层,总结全文内容,说明什么是“大同”。(4)示例:在今天,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关爱,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 三、写作17. 示例:“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者们所说的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其特点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这是他们预想甚至是幻想中的社会,但在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而今天我们的社会和平稳定,人民幸福,实现了安居乐业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