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集合的概念(第2课时集合的表示)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96426704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集合的概念(第2课时集合的表示)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课件】集合的概念(第2课时集合的表示)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集合的概念(第2课时集合的表示)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集合的概念(第2课时集合的表示)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 1.1 集合的概念集合的概念第2课时 集合的表示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了几个大写字母表示数集,但是这不能体现出集合中的具体元素是什么,并且还有大量的非常用集合不能用大写字母来表示,事实上表示一个集合关键是确定它包含哪些元素,为此我们有必要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还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探究一:列举法表示探究一:列举法表示集合集合观察下列集合:(1)地球上的四大洋;(2)小于15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3)方程x2-1=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4)所有正偶数组成的集合二、探究本质 得出新知问题1:上述四个集合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问题3:(4)中的元素你能按规律写出来吗?

2、提示:(1)(2)(3)是有限集,(4)是无限集.提示:(1)(2)(3)能,而(4)不能问题2:上述三个集合中的元素能分别一一列举出来吗?提示:能一般表示为2,4,6,2n,.二、探究本质 得出新知总结:列举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问题4:列举法应注意的问题?二、探究本质 得出新知提示:(1)大括号不能缺失.(2)区分a与a: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a表示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3)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前后次序.相同的元素不能出现两次.观察下列集合:(1)不等式x73的解集;(2)奇数组成的集合探究二:描述法表示集合探究二:

3、描述法表示集合问题5:上述两个集合能用列举法表示吗?提示:不能二、探究本质 得出新知问题7:如何表示这两个集合?问题6:它们的元素有何特性?提示:(1)中元素都小于10;(2)中元素被2除余1.提示:把它们的共同特征写在花括号内,即x|x5;x|x2n1,xZ二、探究本质 得出新知总结:描述法:一般地,设A是一个集合,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x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A|P(x),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问题8:描述法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提示:竖线前面是代表元素,竖线后面是表示代表元素的共同特征。二、探究本质 得出新知问题9:两种表示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提示:

4、(1)列举法通常适用于有限集,其优点是可以明确集合中的具体元素及元素的个数对具有特殊规律的无限集,也可以用列举法,但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表示清楚后才能用省略号(2)描述法是用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它的一般表示方法是在大括号内竖线左边写上代表元素的字母,竖线的右边是只有集合内的元素才具备的特征二、探究本质 得出新知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三、举例应用,掌握方法解:(1)A=0,1,2,3,4,5,6,7,8,9.(2)B=0,1.例2.试分别用描述法和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x2-2=0的所有实数根

5、组成的集合A;(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B.三、举例应用,掌握方法1.集合A(1,2),(0,3)中共有_个元素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x|2x2,xZ为 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Mx|(x2)2(x3)0;(2)Py|yx26,xN,yN;(3)Q(x,y)|yx26,xN,yN四、学生练习 加深理解21,0,1,2解:(1)因为2和3是方程的根,所以M=2,3.(2)因为yx26,xN,yN,所以x=0,1,2,所以y=6,5,2.P=6,5,2;(3)因为点(x,y)满足条件yx26,xN,yN,所以点(x,y)为(0,6),(1,5),(2,2),所以Q=(0,6),(1,5),(2,2).四、学生练习 加深理解四、学生练习 加深理解四、学生练习 加深理解 知识方面知识方面 体验和感悟体验和感悟获取知识的思想方法方面获取知识的思想方法方面你收获到你收获到了什么?了什么?五、归纳小结 提高认识六、布置作业 检测目标1.1.对应对应的的分层分层作业;作业;2.2.课本课本第第5-65-6页习题页习题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数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