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21642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新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届新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新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训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基础篇固本夯基考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2021辽宁丹东二模,1)三星堆文明是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长江上游巴蜀地区的早期文明,其中出土的太阳轮、黄金面具等颇具异域风情,而出土的陶器、玉器及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和铭文,无论形制还是风格又带有较明显的中原文化和江汉平原文化因素。这有力地证明了()其手工业的发展水平领先世界古蜀地区已同其他地区有文明的交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长江流域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A.B.C.D.答案A2.(2021辽宁,1,3分)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

2、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答案C3.(2018课标,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4.(2021湖南新高考适应卷,1)据下图可知,西周()西周重要封国位置图A.通过同姓封国来直接控制地方B.由异姓封国负责抵御夷狄C.异姓封国多是周朝

3、征服的方国D.利用同姓封国来监督宋国答案D5.(2021广东,1,3分)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D6.(2022届重庆育才中学考试二,1)叔骨父簋出土于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1034(图1),铭文共4行35字(图2)。可以从中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有()图1叔骨父簋M1034图2叔骨父簋铭文拓本注拓本上的字是:侯休乍(作)叔骨父庙。正月初吉,(),延(筵)侯,侯赐骨父贝朋、牛十,骨父扬,对侯休,用作宝簋,其永用。青铜铸造技艺

4、高度发展小篆是主要的书写文字可以作为印证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史料“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A.B.C.D.答案C考点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变动爵7.(2021湖北,1,3分)“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右图),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A.冶炼技术的提高B.铸造工艺的完善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答案C8.(2019课标,24,4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

5、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9.(2019北京文综,12,4分)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答案A10.(2022届河北联测一,1)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主张或举措简表(部分)。政治人物辅佐的诸侯国主张或举措子产郑国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李悝魏国尽地力、食有劳、禄有功、赏有能吴起楚国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罢无能、

6、废无庸,捐不急之官商鞅秦国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B.国家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C.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答案D考点三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1.(2020浙江7月选考,2,2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A.秦始皇长城B.灵渠C.郑国渠D.都江堰答案A12.(2016上海单科,6,2分)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

7、D.行省制度答案B考点四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3.(2019江苏单科,2,3分)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C14.(2017江苏单科,2,3分)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答案A15.(2022届重庆10月检测,1)汉武帝时期,提拔一批中下层官员及亲信大臣充任高级侍从,担任侍中、给事中

8、、尚书等官职,此为中朝官。汉武帝这一做法意在()A.加强地方监察B.限制诸侯王的势力C.削弱丞相权力D.完善官吏选拔制度答案C16.(2022届鄂东南省级联考,2)先秦儒家主张仁爱要“由亲始”,而董仲舒却认为仁爱要“跑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爱及四夷”。董仲舒的这一思想旨在()A.宣扬“天人感应”思想B.使儒学形成严密的思想体系C.扩大儒学教育的对象D.适应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答案D17.(2022届北京海淀期中,3)后汉书记载,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这表明西汉时期()A.从“以法治国”变为“以礼治国”B.继承秦以来“以法为教”

9、主张C.开创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的先河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答案C18.(2021湖北,2,3分)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京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答案B19.(2022届天津五校联考,4)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招募平民煮盐,政府统一收购发卖。唐中期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政策,政府在产盐之地设立机构将食盐收购并卖给商人。这一变化()A.增加了盐业市场化成分B.废除了政府对盐业垄断C.提高了手工业者积极性D.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答案A综合篇

10、知能转换综合一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基本特征1.(2019天津文综,1,4分)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A.B.C.D.答案C2.(2022届北京海淀期中,1)围绕着神权、王权和军权,良渚先民设计了一整套标志身份的玉礼器,如玉琮象征神权,玉钺象征军权等。玉器标识拥有者的地位和社会公共权力的分配。玉礼器的制作使用表明良渚社会()能够使用铁制的工具有较复杂的权力结构已初步具备国家形态形成了君主专制体制A.B.C.D.答案D3.(2022届鄂东南省级联考,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

11、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有利于强化君臣政治隶属关系B.使天子拥有对诸侯绝对控制权C.使君臣宗法关系更为清晰明确D.推动了周王朝疆域的不断拓展答案A4.(2020天津,1,3分)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答案D5.(2019江苏单科,1,3分)据青铜器铭文,西周

12、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答案A6.(2021湖南,1,3分)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答案C综合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7.(2021全国乙,24,

13、4分)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答案D8.(2018课标,24,4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9.(2022届辽宁9月联考,4)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

14、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郑国渠南引支斗,溉田近四万余顷,遂使关中泾阳、三原、富平、蒲城数县之舄卤,顿成天府沃野,岁收亩均一钟,而数倍于中原。”这些记载表明秦国()A.铁制工具的普及使秦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B.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C.经济建设成效得益于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D.交通运输网络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优势答案C10.(2022届天津五校联考,2)有学者指出:诸子形同水火,各执一端,以极端化方式,最大限度地深化了一家之言,“深刻的片面”超越“平庸的全面”。各种片面学说,总体又形成“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在“轴心时代”奠定

15、了中华文化的基调。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社会变革转型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集权政治加强答案B11.(2018海南单科,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

16、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8分)答案(1)背景:礼乐传统;(2分)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3分)思想活跃。(2分)(2)主张:重建礼制社会;(2分)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2分)积极入仕,以礼治国;(2分)人人都践行周礼。(2分)12.(2019天津文综,12,8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17、,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据论语孟子(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8分)答案(1)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综合三秦汉时期文明的发展13.(2019课标,25,4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

18、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答案C14.(2020山东,2,3分)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答案B15.(2021辽宁大连双基,1)有学者认为,秦汉之际存在必待解决的四个问题:一种大一统的学说;一个极自然的尊君理论;一种均富安民的政策;对有才知之士予以正当的出路。秦汉之际这些问题的解决()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确立B.

19、有利于加强相权以抗衡皇权C.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D.强化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局面答案C应用篇知行合一1.(2020课标,24,4分学习情境)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答案D2.(2022届湖北10月联考,2学习情境)孟子载,在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会盟中,规定会盟各国应“无忘宾旅”“无曲防,无遏籴(买入粮食)”。这一规定有助于当时()A.农本意识的形成B.各国市场的统一C.商

20、业活动的进行D.士人阶层的崛起答案C3.(2018江苏单科,1,3分社会情境)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D4.(2021长春三模,25社会情境)秦国蜀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A.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

21、B.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C.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D.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答案B5.(2019课标,25,4分学习情境)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6.(2021河北唐山三模,2学习情境)司马迁在史记中为边疆少数民族“寻根问祖”:闽越、瓯越是越王勾践的子孙;匈奴先祖是夏后氏之苗裔;西南滇国是战国传说人物庄蹻(楚庄王的后代)建立的。这样,

22、西汉帝国版图内的所有族群彼此都血脉相连。这些记载()A.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的原貌B.旨在为汉武帝歌功颂德C.体现了“大一统”的时代观念D.有强烈的尊华攘夷观念答案C7.(2021安徽联考二,25学习情境)如图是汉墓出土画像石农作养老图的拓片,画中一老者手持鸠杖坐于树下(东汉郑玄据周礼注解鸠杖是君王赐予之物),一人手提食盒准备侍奉老者。这反映了汉代()A.扶助老幼的社保体系完备B.休养生息政策开始实施C.书画作品体现了文人意趣D.儒学教化引领社会风尚答案D8.(2021广东,17,6分学术情境)(节选)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3、一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辨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故颜师古说他“言无实用耳”。摘编自汉书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6分)答案(1)背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国家统一强盛;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重视思想文化。原因:河间献王保留下来的古文先秦旧书经过了考辨。9.(2021湖南,20,10分

24、学术情境)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国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辖的郡之上。随着诸侯王势力膨胀,地方割据势力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濞的会稽、豫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景帝吸取汉初王国制度的教训,趁机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诸侯王国势力的变革措施。首先,确立以郡为国的原则,新建王国不再跨郡,远不如旧王国强大。后来,景帝又下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天子为置吏”,彻底堵住各诸侯王从前通过任用官吏培植私党的途径;同时削减王国官吏,

25、使他们的规模、仪制无法与朝廷抗衡。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改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1)根据材料,简析汉初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制度因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与汉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处。(4分)答案(1)郡国并行,王国地位在郡之上;王国封地可以跨郡;诸侯王有行政权和官吏任命权;王国官制仿照中央。(2)景帝采用强硬手段,武帝采用怀柔手段;景帝重在削弱王国治权,武帝重在析分王国封地。创新篇守正出奇1.(2021福建,1,3分研究情境创新)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

26、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答案D2.(2022届河北联测二,1呈现方式创新)下图为安阳殷墟考古站绘制的手工业作坊布局图。手工业作坊这样布局()殷墟手工业作坊布局图A.助推手工业技术领先于世界B.便于政府对手工业生产监管C.说明经济活动服从专制王权D.提升了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答案B3.(2022届北京海淀期中,2研究情境创新)孟子滕文公下记载,葛伯在商汤联合东方诸侯反夏时犹疑观望,商汤找借口灭了葛国,此后众多诸侯纷纷投奔商。战国时期管子轻重、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行

27、仁义,诸侯认为“汤德至矣”,于是“皆归商”。以下对这两种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两种说法互相矛盾,都不可信B.后者有两则史料记载,更为可信C.商灭夏时得到诸侯归附与支持D.后者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影响答案C4.(2020课标,24,4分研究情境创新)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答案B5.(2021江苏,2,3

28、分答案观点创新)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在这里,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A.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B.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C.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D.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答案B6.(2018江苏单科,2,3分研究情境创新)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

29、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答案B7.(2018课标,42,12分答案观点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桓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看法:班固按当时的观念将老子列为第四等,不合理。说明: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开创了道家学派,提出了顺应自然、万事万物相互依存、无为而治等

30、思想,影响很大,也可以列入圣人行列。参考答案:看法:主流思想影响史书的记录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说明:东汉时,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儒家倡导的仁政等思想理念影响班固对历史人物的记录和评价;汉书将尧、舜、周文王、孔子列为上上等的圣人,这些人均是儒家所推崇的“内圣外王”的贤明之人,体现儒家“法先王”的理念;奉行法家思想的秦始皇、李斯被列为中下等,昏庸无道、腐败亡国的夏桀和商纣王被列为下中、下下等的愚人,这些人的理念与儒家所倡导的“仁政”思想相违背,通过历史批判弘扬儒家施仁义、行王道的政治主张;陈胜起义推翻暴政的秦王朝,被列为中下,这与儒家提倡的“仁义忠孝”观念冲突,通过史书批判,弘扬忠君思想,鞭挞“

31、乱臣贼子”。综上所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上升为社会主流思想,儒学深刻地影响着史书的修撰和历史人物的评价。8.(2022届湖南10月联考,19研究情境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一词,从古至今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拓展,这种演变与拓展正是文化的古今更革、中外交会的产物。“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初义为“中央之城”,后衍生出“天下中心”等义,其语义曲折流转之间,不仅隐含着疆域推衍,而且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中国”作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汉唐史籍已有记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至近代演为与世界列

32、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与深入,中国学人中的见识卓异者发现,“中国”并非我国的专称,异域也有自视“中国”的。近代中国面临西东列强侵略的威胁,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意识应运而生,“中国”作为国名的简称为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肯认。“中国”一词的使用,须全面观照其古典义和现代义及二者的因革转化。摘自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解读“中国”的古今演绎历程。(12分)(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答案示例“中国”一词内涵的演变是古今更革、中外交会的产物。(2分)“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对称,这与当时西周有着较先进的政治经济有关。东周以后,“中国”一词还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中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与深入,汉唐宋元以“中国”与异域外邦相对称。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威胁,经济及社会生活日益纳入世界市场,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已日显其弊,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意识应运而生,“中国”作为流传久远、妇孺尽知的简练称号,被朝野所袭用。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以正式国名被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8分)由此可见,“中国”一词的演绎是中国文明进步、中外交流深入发展的产物。(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2023届新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检测-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2023届新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检测-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
  • (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大单元检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大单元检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
  •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解析).docx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解析).docx
  •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整合.pdf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整合.pdf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3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docx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3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docx
  •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质检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质检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4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西汉与东汉__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docx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4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西汉与东汉__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docx
  •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训练题—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x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训练题—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x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题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题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1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1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