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魏晋诗两首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 诗歌的主题和层次短歌行是一首四言古体诗,题目采用了汉乐府旧题。诗歌主题鲜明,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与其政治上的求贤令相映衬,堪称一曲求贤歌。全诗八章,可分为四个层次。第
2、一层:“对酒当歌唯有杜康”,写时光消逝、人生苦短之“忧”,此处之“忧”,既有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含着对贤才要及早建功立业的提醒和召唤。第二层:“青青子衿鼓瑟吹笙”,借用诗经的话,委婉地表达慕求贤才的渴望,作者既表示求贤若渴,也表达对贤才以礼相待的愿望。第三层“明明如月心念旧恩”,用比喻和想象,进一步表达对贤才难得的忧愁,并设想贤才不远千里到来的喜悦。第四层:“月明星稀天下归心”,用比喻和典故,表达对犹豫彷徨的人才归顺自己的愿望,以及接纳贤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确认短歌行的思想感情有三种:(1)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慨叹;(2)对贤才的渴望以及人才难得的忧虑;(3)建功
3、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二、诗歌的手法1、形象比喻。“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朝露”比喻时光短暂,表达人生苦短的忧愁。“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何时可掇”表达对贤才的渴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乌鹊”比喻贤才,“绕树三匝”比喻贤才寻找归宿却无所依托的情境。2、使用典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作者两次使用诗经的句子,委婉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和对贤才以礼相待的愿望。“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的说法,表明诗人对人才的渴求永不满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周公的典故,表明诗人与周公一样有求贤若渴、建功立业
4、的雄心壮志。3、巧用抑扬。作者开头以感叹时光易逝开篇,看似消极,最后转折,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大大加强了抒情效果。三、重点词语对酒当歌(当:对)去日苦多(苦:患,苦于,忧苦)慨当以慷(当以:衬祠,没有实义)但为君故(但:只)枉用相存(枉:枉驾,屈驾。用:以,来。相:我。存:问候,探望)山不厌高(厌:满足)譬如朝露(譬p:比如)何时可掇(掇du:拾取,摘取)契阔谈(契q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同“宴”)绕树三匝(匝z:周,圈)周公吐哺(哺b:口中咀嚼的食物)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
5、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 诗歌的主题和层次陶渊明是东晋诗人,田园诗的创始人。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五首组诗归园田居中的第一首,本诗通过叙述平生志趣和描写田园生活,表现了对仕途官场的厌恶,以及摆脱官场束缚的快慰,抒发了对自由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全诗分为三层。第一层:“少无适俗韵守拙归园田”,写诗人本性自然,厌恶仕途黑暗,终于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第二层:“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铺叙恬静、淳朴、美好的田园风光和生活,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第三层:“户庭无尘杂复得
6、返自然”,写摆脱官场、投身田园的悠闲,抒发诗人的庆幸和快慰。二、手法与赏析1、运用比喻和反衬手法,表达自己的爱憎感情。诗人写田园景物,实笔描绘,形象美好,而写官场生活,则用“尘网”“樊笼”等比喻,使人望而生恶,激起了人们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淳朴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2、多角度描写,情景交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绘形绘声)来写,描绘出一副淳朴宁静、充满情趣的村居图景,动静相衬,情景交融,烘托出诗人回归田园的惬意。3、质朴自然而富有深味。所谓质朴自然,首先是语言质朴,大多使用白描手法,无华丽辞藻,也无深奥典故,而是使用日常习语,如“方
7、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平白如话。其次是所选的意象为平常所见,如“榆柳”“桃李”“狗吠”“鸡鸣”等,皆为农村常见景象,随手拈来,亲切自然。但是,诗人却用平淡质朴的语言和平实的意象,勾勒出一副淳朴、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蕴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情真意切,动人心弦。苏轼说陶渊明的诗歌“质而实绮,癯(q瘦)而实腴(y丰满)”,讲的正是这个道理。三、补充与比较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与归园田居(其一)都是陶渊明的田园诗,两首诗在内容和情味方面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不同。
8、相同之处:两首诗都描写了田园生活情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不同之处:(1)所选意象不同,归园田居选用农村中常见的意象,如“榆柳”“桃李”“狗吠”“鸡鸣”等,表现田园生活的淳朴美好;饮酒所选意象则是“采菊”“东篱”“山气”“飞鸟”等富有个人意趣的景象,来显示诗人隐居生活的惬意。(2)从情味来看,归园田居侧重写逃离尘世的欢乐,偏重“身远”,看出诗人身在自然,心有尘世,还没有做到完全超脱;饮酒则写诗人融入自然的静穆,偏重“心远”,看出诗人身在尘世,而心归自然,显得更加旷达超然。课内外练习一、课内巩固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山不厌高贪得无厌B.慨当以慷何以解忧C.一去三十年
9、逝将去女D.性本爱丘山停车坐爱枫林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适得其反B.性本爱丘山本性难移C.户庭无尘杂大相径庭D.桃李罗堂前星罗棋布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对:面对B.何时可掇掇:摘取C.依依墟里烟墟里:废墟之中D.户庭无尘杂尘杂:尘俗杂事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暂、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福祸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了文学的悲剧性基调。B.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风朴素平易而意境深远,其诗内容多以歌咏田园风光为主,被称为田园诗。C曹
10、植是汉魏之际的文学大家,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钟嵘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其主要作品有七步诗白马篇洛神赋等。D.建安时期代表作家有“三曹”和“七子”等。他们的诗歌创作,诗风柔丽,情调哀伤这一特点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5.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疑问,反映出一种因功业未成而有的悲观消极。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用诗经典,意在表达作者招纳贤才的热情。C.诗中多次提到“忧”,作者因为人生短暂、霸业未成,而有发自内心的焦急和渴求。D.“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中作者自比求贤若渴的周公,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参考答案1.B2.A3.C4.D(建安风
11、骨也称汉魏风骨,是汉魏之际的文学风格,具有慷慨悲凉、雄健深沉等特点)5.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主要写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二、课外阅读(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杂诗(其一)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1】。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娓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1】这两句的意思是,种种遭遇改变着人,每个人都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自我了。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12、A.杂诗前两句的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如同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如同随风的尘土,没有着落,反映了人生如幻的消极情绪。B.杂诗的五、六句承前而来,提出不必太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C.长歌行的第二句用“朝露”来比喻人生,意思是说人生短暂,如同朝露被阳光照耀后很快就会消逝。D.这两首诗中既有深刻的议论,也有形象的比喻,深刻性与形象性结合得很好。2.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两首诗在主旨上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各是什么?参考答案1.C2.相同之处:都表达了生命短暂、应当珍惜时光的思想。前者有“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后者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同之处:杂诗表达的是应当及时行乐
13、的思想,因为作者有“人生无根蒂”的人生如幻的认识,因而认为“得欢当作乐”,要把握生命中短暂的快乐。而长歌行表达的是要珍惜时光、奋发努力的积极情绪,“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说的是时光一去不返,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清晰地揭示了要“少壮努力”的主题。(二) 阅读梅花,完成后面各题。梅花韩偓【1】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2】初试汉宫妆。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注释:【1】韩偓 (约842-923): 晚唐五代诗人,为朱全忠所恶,闻朱全忠劫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遂弃官南下湖南。这首诗即是其流寓湖南醴陵时所作。【2】燕钗:旧时妇女
14、别在发髻上的一种燕子形的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写梅花于寒冬盛开,春光灿烂时却已凋零,含惋惜之情B.“龙笛”一句借笛曲来写梅,歌咏梅花冰清玉洁、高雅脱俗之韵C.“燕钗”一句以美人来喻梅,表现梅花清丽飘逸、矜持绰约之态D.五六句写风雪肆虐,衬托出梅花傲然的气质和铁骨冰心的品格。2.这首诗结尾两句提到了桃李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 A2.诗中说,相较于不畏强风暴雪、凌寒愈香的梅花,桃李只能“盗天和气”短暂开放;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权侵凌,坚守士人节操的内心追求。(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奉陪郑驸马韦曲【1】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
15、日,白发好禁【2】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2】禁:消受。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园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尽情饮酒。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说“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2.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下列诗句中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嗟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3.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C2.B3.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