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福建省三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卷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若论美丑,
2、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
3、。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这不是信仰不真,却是受了中国人相传那一套中庸之道之影响,大家可以说得通,不争执。中庸上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那隐微处,在别人无可代他用力处,在每一人之独处,
4、最是那中庸之道之存在流行处。这也是讲的圣人难做。但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为,非不能”,此又是说圣人易做。明代的王阳明也说圣人易做。王学讲到后来,说到满街都是圣人。有一位罗近溪,正在讲堂讲学,正讲每人可以作圣,有一端茶童子进来,听讲人问,那童子是否也能做圣人?罗说,他早就是圣人。为何呢?那童子的职务是端杯,他把茶小心谨慎地端来,没有泼,没有翻,端上讲台,目不邪视地走了,那已百分之百尽了他的职。纵使要孔子来端这茶,孔子也这么端,不会比这童子端的更好,这已是止于至善,不能不说他已是一圣人。这也是讲圣人易做。只因我们误解了此中庸之道,好像中国人讲的中庸之道不痛不痒,不黑不白。一人说这对,一人说
5、那对,不要紧,大家都对。这就成了滑头主义,走上了乡愿的路,所以孔子孟子要讲此中道,却最讨厌乡愿。(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材料二: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即道德判断依赖于人们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只有通过使自己的个体性跨越其边界与其他人的个体性相重叠的想象力,人们的道德判断才能成为可能。在这里感受他人情感的过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中庸”加注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谓成秩序,定天下。无论追名亦或逐利,无非为了追求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
6、?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在论及自由时说幸福在某种情况下是“关于财富的中庸之道”,而财富则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太贪婪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毫无幸福可言。反之,若能守住中庸,人就获得了自由,而自由的人,才是有了“幸福”的人。孔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人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及他人,推及万物,因而需要相应的规范以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避免自己追求幸福的行为妨碍别人追求幸福。因此要文明,要有精神生活,要有“中庸之道”对经济欲望的限制,才会有幸福,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守不住中庸之
7、道,极端追求财富的人,是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譬如信任危机的出现,人人自危,相互不信任之下,何来幸福可言。(摘编自孔波涛、李慧探讨“中庸之道”下经济的考察衡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之道”认为,事物可以假设有相反的两极,两极之间都是“中庸”所说的“中”,这个“中”的距离可以是很长的。B佛教、回教、耶稣教传到中国,诸大宗教间之所以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是因为受了我国“中庸之道”的影响。C同情是指要有恻隐之心,这是道德生活的基础,由此形成社会秩序。因此,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说是秩序。D“中庸之道”认为要对经济欲望加以限制,这样才能幸福,这里所说的限制
8、就是我们的欲望必须满足秩序与道德要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庸之道”,前者强调概念认知,后者强调社会行为。B孟子和王阳明都说圣人易做,是指“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反而显得更容易。C我们在生活中一团和气,很少苛责,不强调是非曲直,这其实并不是中庸之道。D道德判断能力高的人更易践行“中庸之道”,因为他们往往更能感受他人的情感。(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B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D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4)“损人利己”这一行为为人所不齿,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
9、析。(5)现代人该如何践行“中庸之道”?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阳货篇记
10、录了这样一段对话。孔门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庠序教化,学习礼乐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辍。孔子到了武城,对这个小地方化民成俗如此成功喜出望外,“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以前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容易引导和管理。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子游的话是对的,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如子罕篇中出现了两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一句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11、夫,不舍昼夜”,另一句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前者是对于时间和生命流逝的哲思咏叹,后者则是对外境磨砺下的风骨彰显和生命韧性、君子人格的歌颂。正如钟嵘所说,“因物喻志,比也”。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本质上紧紧关联如何在生命里创造永恒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作为人的有限性,达成卓然和不朽。总体而言,论语的文学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对两千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每一位认真阅读论语的读者,在掩卷之时,脑海中总会呈现出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常能体会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氛围感。这些情形,恰恰是因为论语真正体现了以“文”化人的力量。(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文”化人)材料二:读书其实从哪
12、本书开始都可以。但是,要思。读书就是去思,读书是学习,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孔子不是告诉你必须如何如何,孔子的语气永远是:我是这么做的,这么想的,你看着办吧。论语不辩论,不结论,不指示,不居高临下“比你较为神圣”地“启蒙”。论语是讨论、陈述,是对思的启发,对经验的唤醒。读论语要思,要体会。真理在思的过程中敞开,就像在黑暗的洞穴里挖矿,忽然,蹦出一颗宝石。正是那种谦卑低调的语感,经验之思,之谈,令论语成为一部伟大的指示,千百年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世俗化的后现代氛围,解构,调侃,怀疑一切,怎么都行,玩世不恭,“新就是好”,蔑视传统、经验已经成
13、为常识。论语失位已经若干世纪,它本来是汉语的最高之书,现在随便就可以调侃、否定。孔老二、丧家犬,从一个教授的嘴里说出来,磕绊都不会打一下。论语在中华文明中,曾经有着崇高地位:“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种崇高地位也令论语成为令人窒息的教条。所以鲁迅激愤地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华盖集青年必读书)一个世纪过去,在读书上,“拿来主义”已经相当媚俗,看看中国的书架就知道。窃以为,“温故知新”就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回到希腊去找思想资源,越
14、来越显得先锋起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是,那种教条化的传统已经被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一切复零,从头开始”“怎么都行”“唯我独尊”摧毁,斯文扫地,烟消云散。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礼失而求诸野”,论语回到了“野”,可以像它刚刚说出来的时代那样去倾听,去拜读了。完全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颜渊、子路、闪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摘编自于坚可以读论语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论语阳货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场戏剧性对话,氛围由轻松到肃穆,塑造了真实亲切的孔子形象。B论语子罕篇以水流寄寓生命哲思,以松
15、柏歌颂君子人格,借日常平实之物表达了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C论语不作结论性的“指示”,却成为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及国民性格的“指示”,彰显了以“文”化人的魅力。D论语“温故而知新”一说,与西方文艺复兴汲取古希腊文化养料有相似之处,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中,以“氛围感”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流行语,生动简洁地表达了对论语深刻思想性的肯定。B材料二中,针对论语这一经典被随意调侃、否定的现状,作者以口语化的文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不满之意。C材料二以随笔式的语言,论及论语成为经典、经历失位、回归生活语境的过程,看似零散琐碎,实
16、则脉络清晰。D两则材料都力图拉近论语与当代文化生活的距离,从不同角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对传统经典进行创新性阅读。3下列选项与材料二的立场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3分)A几何原本是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张卜天根据数学史家希思的英译本,将其翻译为中文。B史记涉及许多历史材料,但司马迁并没有照搬史料,而是采用汉朝的语言讲述历史,并于其中渗透自己对文献的当代理解。C在公祭孔子大典上,两百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儒生分列曲阜尼山孔庙道路两侧,朗诵论语,展现了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D河南卫视播出了端午特别节目洛神水赋,片中“洛神”绝美登场,娉婷袅娜,衣袂翩跹,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的
17、神韵。4关于读论语等“中国书”这一话题,鲁迅与于坚的观点是否存在矛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5在传统经典作品研习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需要完成论语导读资料的撰写任务,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为该导读列出要点。(6分)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证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
18、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但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中说。与儒家学派有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中的“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韩非子中的“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通家学派虽然在诸多思想现念上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看待君子人格上,两者颇为一致。至
19、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如“天行健,君于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于是,君子人格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底层百姓的广泛认同和追从。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源于“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君子概念历久弥新,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都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
20、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在今天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本为做人的圭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成人之美”“近君子远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摘编自钱念孙(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材料二:如果说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君子文
21、化,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推崇,并被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君子形象成为文学家们最为迷恋的书写对象。从诗经,中国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有岳飞,关羽等忠烈君子,有赵云等勇毅君子,等等。当然,做君子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就外在而言,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如“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对君子的内在要求则更为恢宏、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欲实现这样的高标,主要依凭才学
22、,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得富有文人雅趣。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流淌在中华大地上。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说,虽不能与君子同一,但具有君子意识或君子风范,便值得称道,做个君子,不但预示了人生方向,而且确立了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君子既是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又是中华文化人格的品牌标识。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传承君子文化优良基因的同时,应该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君子一度被矮
23、化为“文弱书生”,这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君子不等于文弱,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没有血性和勇武。当下,君子文化的武微,缘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事实上,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的最好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摘编自张国龙,凌丽君中华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尊崇的正面的理想的人格范式。B经孔子的改造后,“君子”的内涵不断丰富,即使与孔子主张不同的其他学派,也大多对此十分认同。C我们应
24、一分为二地看待君子文化,既要看到君子文化积极的一面,也要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但不能将其等同于腐儒文化。D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式微,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君子”的含义由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道德修养的践行者。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文化人格体现为绅士、骑士、牛仔,中华文化人格体现为“君子”,后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明显优于前者。B“君子”一词历久弥新,生命力旺盛,尽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观念多变,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当作自己做人行事的人生信条。C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君子风范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行君子文化建设。D君子人格从上至下受到广泛认同和追从,甚至
25、成为济世高标,这完全得益于文学家们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君子文化对君子的内在有质的规定”的一项是A修己以安百姓。B博闻强识而让,教善行而不怠。C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D藏器于身,待时而动。4材料一主体部分是如何论证“君子人格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请从论证角度和论证方法等方面简要分析。5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我们当代青年对“君子文化”的追求亦“不可以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君子文化“不可以已”的认识。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材料一:悲剧意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文化的成长,而文化的性质又决定了该文化中悲剧意识的形态。西方文化是一个在剧烈的斗争中发展进步的文化。从古希腊始就有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特征:崇尚个性和自由,富于冒险和开拓,讲求力量和技术;具有批判精神,怀疑态度和否定勇气。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真是真,假是假,来不得滑头。实验科学更是钉是钉、铆是铆,都充满了一种刚性。荀子说:“强自取柱”。柱,折也,断也。太硬的东西就容易折断。西方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地毁灭和新生的历史,学说上不断地一个否定一个。浮士德的追求精神代表着西方文化的精神,黑格尔的哲学思辨更能反映西方精神。西方文化不就
27、是在不断地追求,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前进发展的吗?西方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帮助文化成长的西方悲剧意识的形态。它描摹故事,是悲剧;强调行动,轰轰烈烈的行动,刚勇地抗争,它的结局是毁灭,往往是双方的毁灭,以尸体加尸体落幕。西方的文化是在否定中前进的,在这种文化中只有通过悲剧能弥补哲学、宗教之不足,使人承受毁灭,询问毁灭,不断发展。黑格尔说,在双方的毁灭中是绝对理念的胜利。西方悲剧是有助于西方文化的进取性的。与西方不同,建立在农业社会和血缘宗族制度上的中国文化是内陆型的。它的政治思想是稳定,它的哲学理想是中和,它不是一种进取性文化,而是一种保存型的文化,“天不变,道亦不变”。中国文化的气质与西
28、方文化比起来,显现为一种柔性,一种韧性,荀子说:“柔自取束”。束即放不开,没有超越性。中国文化本身就不需要超越,不需要标新立异,而就是要“束”,要稳定,要延续,要保存。为了使这种保存型文化得以保存,中国的悲剧意识是柔性的,是内心的,是情感的,是悲诗。中国悲剧意识作为悲剧意识,也同样暴露文化的困境,也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强烈的询问和怀疑。但作为文化的悲剧意识,它又弥合着这种询问和怀疑。与文化的其它意识一道,保存着中国的保存型文化。总之,中西悲剧意识虽有着形态、特征、内容、韵味的差异,但二者都一样具有悲剧意识的两种功能(暴露困境和弥合困境),也都同样地帮助着各自文化的生长。在悲剧
29、意识和文化的关系上,中西方也是同构的。(摘编自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材料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中国人遇到人的命运这个问题时,是既不会在智能方面表现出特别好奇,也不会在感情上骚动不安。因为面对命运,中国人用很强的道德感代替了宗教狂热。他们认为人必须自己救自己,不能依靠鬼神。他们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不在今生,就在来世。好人遭逢不幸,也被认为是前世作了孽,应当受谴责的总是遭难者自己,而不是命运。中国人既然有这样的道德信念,自然对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就感受不深。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也就没有悲剧,而中国人是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的。此外,他们的文学也受到他们的道德感的束
30、缚。对他们说来,文艺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总有一个道德目的。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他们不愿触及在他们看来有伤教化的题材。中国观众看见俄狄浦斯成为自己母亲的丈夫、费德尔对继子怀着私情,都一定会感到非常惊讶和不快。中国剧作家最爱写的是名誉和爱情。剧中的主人公十有八九是上京赶考的穷书生,金榜题名时中了状元,然后是做大官,衣锦还乡,与相爱很久的美人终成眷属。或者主人公遭受冤屈,被有权势的奸臣迫害,受尽折磨,但终于因为某位钦差或清官大老爷的公正而能够报仇雪恨。他们强烈的道德感使他们不愿承认人生的悲剧面。毕竟善者遭难在道德家眼里看来是违背正义公理,在宗教家眼里看来是亵渎神圣。在
31、他们的文学神庙里没有悲剧之神的祭坛,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希腊人却不是那么容易满足于宗教或道德,他们创造的悲剧是异教精神的表现,他们一方面渴求人的自由和神的正义,另一方面又看见人的苦难、命运的盲目,神的专横和残忍,于是感到困惑不解。既有一套不太明确的理论,又有深刻的怀疑态度。仅以近代悲剧而言,我们可以说,希腊异教精神战胜了基督教精神。莎士比亚尤其是这样子,他通过塞内加和英国本国的前辈剧作家,间接地从希腊人那里继承了悲剧的形式。莎士比亚并不相信神的正义公道,在悲剧里,好人和坏人都同归于尽。如果剧情发展中,既有基督徒,又有异教徒,莎士比亚的同情常常不在基督徒,而在异教徒一边,像夏洛克和奥赛罗的情形就是
32、如此。(摘编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西方文化崇尚个性和自由,体现了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特征,是一种在否定中前进的文化。B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悲剧意识有自己的特征,具有暴露文化困境的功能,体现出怀疑和询问。C在悲剧意识和文化的关系上,中西方是同构的,都体现出了悲剧意识与文化互相影响的关系。D中国人因为有自己的道德信念,所以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的不合理性,对人生悲剧性感受不深。9根据材料二,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中国人对命运看法的一项是( )(3分)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李小二夫妻巧遇林冲,欢喜道:“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B红楼梦中,曹
33、雪芹曾作留余庆咏贾巧姐,其中写到“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C祝福中,祥林嫂死前向“我”提出“有无魂灵”“有无地狱”“死后能否相见”的询问。D雷雨中,繁漪生活在周公馆,目睹了周家的种种罪恶,在她看来周家“永远是不干净”。10哈姆莱特复仇后中毒而死,窦娥死后沉冤昭雪。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两部戏剧结局差异的理解。(4分)福建省宁德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小题。材料一:建筑也是文化艺术,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审美。中国的建筑体系以木结构为特色,这种木结构的形成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以农耕为主
34、的古代中国,儒家道家共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今天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木构建筑似乎更接近自然,更亲近人性。事实上虽然天人合一思想为儒道共同推崇,但两家各有不同。儒家注重群己和谐,并将天人合一的重心落在道德主体自我反省、自我实现的“践仁”之上。道家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在道的基础上实现天人合一,即道人合一,合一的基础是人对道的认同,人对自我的觉悟。由于天人合一思想在儒道两家有着不同意义的旨归,所以它在民居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儒家强调个体对群体的适应,这种思想可通过汉族合院式民居建筑的布局得到直观形象的理解,其布局和空间组合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也表明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民居影响中的主流地位。与
35、儒家相异,道家的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其天然真趣之境界,这种思想对传统民居特别是具有较好水系环境的古村落布局有巨大影响。儒道两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不同阐释,在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发展中都得到了具体表现,就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观而言,则构成了殊途同归的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儒家天人合一的落脚点在主体性和道德性上,注重建筑环境的人伦道德之审美文化内涵的表达。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追求表现为强化和突出建筑与环境的整一和合,以及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透过中国传统民居尤其是汉族民居的村落布局和建筑空间组织,可深切而强烈地感受到威严崇高的集中性、井然鲜明的秩序性、礼
36、乐相济的教化性。此外传统民居的装饰装修和细部处理,也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为题材,常用人们熟知的人物图案,借此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道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同样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建筑意匠。它一方面表现为追求模拟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为注重对自然的直接因借,与山水环境契合无间。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思维方式是文化精神和民族智慧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直觉体悟的直观性和观物取象的象征性。这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方面,注重直觉体悟而不是明晰的逻辑把握。儒道两家都是如此,以对象为整体,或诉诸经验,或推
37、崇直觉,或讲究顿悟,而且都把主客体当下的冥合体验推到极致。无论是儒家的道德直觉,还是道家的艺术直觉,都主张以直觉把握宇宙人生的全体和真谛。观物取象的象征性思维是指用具体事物或直观表象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思想感情或意境的思维形式。这种象征性思维不仅表现在古人对植物的欣赏赞美中,在古代居室文化和建筑民俗中也有着广泛而多样的表现。(摘编自孙晓悦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审美)材料二: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最主要的载体。老子提出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影响了传统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甚至取材及营造技术等各方面。而儒家建立
38、的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则直接影响到传统建筑的布局、造型和色彩等诸多方面。中国古典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主建筑在中,次要建筑在两侧,左右对称,以众多单体建筑有序组成建筑群体。这些单体建筑以中心建筑为核心,布局有严格的方向性,等级分明,层次清晰。其组成方式严格按照儒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思想。纵向以北为上,横向以左为上,居住方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装饰色彩都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限定。如中国传统屋顶分为多个等级,其中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使用,其次是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
39、,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等。按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装饰色彩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为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只能用黑、灰色,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取材方面,唯以木结构为主。木材是自然界产物,是天然的,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需求,木材较石土更具生命力,本来就有自然纹路,而且坚韧,便于加工,适合做房屋的各种构件,和中国中庸的传统思想相契合。(摘编自卢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民居多借装饰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等题材
40、的人物图案实现对民众的道德教化。B.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与审美情趣。C.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并不注重明晰的逻辑性,而是推崇以直觉体悟来认识客体对象。D.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布局、环境设计布置、取材等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体现当时的伦理规范。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人们深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所以中国的木构建筑更接近自然、亲近人性。B.建筑本身既是一种文化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中国古代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C.纵向坐落的古建筑以居中位北的主建筑为尊,以左右两侧对称的次要建筑为卑,布局有序
41、,等级分明。D.传统建筑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更大,其直观性和象征性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均有所体现。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建筑中的儒家伦理规范的一项是( )(3分)A.古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众多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B.中国传统屋顶的样式分重檐庑殿顶、硬山顶等多个等级。C.民居只能装饰黑、灰色,且墙面及屋顶色调需为白色。D.建筑多用坚韧、易加工、有自然纹路且更具生命力的木材。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福建省三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卷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
42、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人
43、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
44、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这不是信仰不真,却是受了中国人相传那一套中庸之道之影响,大家可以说得通,不争执。中庸上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那隐微处,在别人无可代他用力处,在每一人之独处,最是那中庸之道之存在流行处。这也是讲的圣人难做。但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为,非不能”,此又是说圣人易做。明代的王阳明也说圣人易做。王学讲到后来,说到满街都是圣人。有一位罗近溪,正在讲堂讲学,正讲每
45、人可以作圣,有一端茶童子进来,听讲人问,那童子是否也能做圣人?罗说,他早就是圣人。为何呢?那童子的职务是端杯,他把茶小心谨慎地端来,没有泼,没有翻,端上讲台,目不邪视地走了,那已百分之百尽了他的职。纵使要孔子来端这茶,孔子也这么端,不会比这童子端的更好,这已是止于至善,不能不说他已是一圣人。这也是讲圣人易做。只因我们误解了此中庸之道,好像中国人讲的中庸之道不痛不痒,不黑不白。一人说这对,一人说那对,不要紧,大家都对。这就成了滑头主义,走上了乡愿的路,所以孔子孟子要讲此中道,却最讨厌乡愿。(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材料二: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即道德判断依赖于人们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
46、只有通过使自己的个体性跨越其边界与其他人的个体性相重叠的想象力,人们的道德判断才能成为可能。在这里感受他人情感的过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中庸”加注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谓成秩序,定天下。无论追名亦或逐利,无非为了追求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在论及自由时说幸福在某种情况下是“关于财富的中庸之道”,而财富则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太贪婪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毫无幸福可言。反之,若能守住中庸,人就获得了
47、自由,而自由的人,才是有了“幸福”的人。孔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人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及他人,推及万物,因而需要相应的规范以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避免自己追求幸福的行为妨碍别人追求幸福。因此要文明,要有精神生活,要有“中庸之道”对经济欲望的限制,才会有幸福,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守不住中庸之道,极端追求财富的人,是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譬如信任危机的出现,人人自危,相互不信任之下,何来幸福可言。(摘编自孔波涛、李慧探讨“中庸之道”下经济的考察衡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之道”认为,事物可以假设有相反的两极,两极之间都是“中庸”所说的“中”,这个“中”的距离可以是很长的。B佛教、回教、耶稣教传到中国,诸大宗教间之所以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是因为受了我国“中庸之道”的影响。C同情是指要有恻隐之心,这是道德生活的基础,由此形成社会秩序。因此,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说是秩序。D“中庸之道”认为要对经济欲望加以限制,这样才能幸福,这里所说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欲望必须满足秩序与道德要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