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山东省东营职业学院山东东营257091)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高职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各 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反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毕业生、学校、用人 单位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转变观念,用创造性的思路迎接挑战,探 索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对策中图分类号:G71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 05-0006-01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高职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和问题的集中反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和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转变观念,用创造性的思路迎接挑战,探
2、索高职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1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在高职毕业生就业中的引领功能1.1 各级政府部门应调整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简化毕业生录用 程序,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 自主创业。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进行合理的政策协调,使教育 和就业政策合理配套;开放人才市场,实行灵活的人才政策,使人 才市场上反映的供求信息具有完整性、借鉴性和指导性。1.2 实现制度创新,完善毕业生就业机制,取消影响高职毕业生 就业的限制和壁垒:全面推进高职教育就业导向机制的发展。解决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实现人才适销对路;大力 推进“无障碍就业”机制的实施进
3、程。充分借助人才市场的中介作用, 逐步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以此推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实现 “无障碍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推进就业评价系统的工作进 程。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作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逐渐 形成就业导向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就业评价系统;调整高职 毕业生就业政策,引导其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到西部地区、艰苦边 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 和灵活就业。2 .充分发挥社会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方面的调节作用2.1 提高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同度,树立高职院校良好的社会 形象。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在全社会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充分 认识高职教育社会
4、存在的客观性及必然性发展的趋势,花大力气落实 各种办学条件与管理举措;要打破高职教育发展中的政策壁垒,促 进高职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已相继出台的关于职 业教育的文件精神,加强高职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帮助社会消费者突 破传统角度来认识高职教育;要确立职业教育的科学办学体系,打 破高职教育只是或就是低层次教育的认识。重要的还是高职院校对自 身要有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准确定位、积极发展、做大做强。2.2 转变全社会的人才观念,包括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用人单位的选聘观念。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前要对社会和个人有正确的认知, 要有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要自信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自 己都能最
5、终很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用人单位更应该敞开大门,吸纳 人才,不是吸收越高学历的人才越好,而是吸收越适合本企业发展的 人才越好,不论学历高低,只要在岗位上能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作用和 价值,为企业带来最大利益,就是好员工。2.3 推行人事“阳光工程”建设。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积极改进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就业监管,提高毕业生就业安全 系数,增加毕业生就业工作透明度,减少随意性。按照“公开、平等、 竞争、择优”的原则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从源头上,制度上有效地 遏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3 .高职院校要真正面向社会办学3.1 正确定位,适时调节,以培养“两高”、“多证型”人才为 目标。高职教
6、育要锁定“两高”(比普通本科生动手能力高,比中专 生知识能力高)能力,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多证书”可使 学生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它符合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性、多变性需求。3.2 优化师资配备,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适应高职人才培 养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通过加强 现有教师的培养和培训I,招聘和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 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吸纳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聘请有实践经验的 高级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授课或讲行现场教学,走产学研结 合的路子,培养教
7、师的“双师”素质等途径来实现“双师型”教师队 伍的培养。3.3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就业主导型”的教学模式。 强化职业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要做到教室、实验室和现场相结合,书本教育和技能操作并重,使学 生在校时与社会近距离,毕业时与社会零距离,成为有多技之长的 抢手货。全方位地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 就业为主导,形成有利于就业的教学链。在专业设置上要突出地方性、 实用性和灵活性。3.4 结合经济发展情况,产学结合,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实行“订 单式”培养。通过“订单式”培养,使高职院校实现与市场的零距离 接触,密切与用人单位的结合,在为企业“量身定做”实用人才的同 时,又为毕业生解决了就业的实际困难。4 .高职院校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就业准备加强品德修养,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调整择业期望值,树 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突出高职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心 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了解就业信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参考文献:1仲瑞敏.关于制约高职教育学生就业因素的思考J.中国 成人教育,2004 (7)2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 (6)作者简介:王伟,(1974, 9 ),女,山东省东营市人,东营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大学生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