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pdf(9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6.1 施工测量方案6.1.1 工程测量概述本节主要对工程轴线控制、高程测量、监测等方面进行阐述。由于专业队伍多,各专业施工控制点统一由项目经理部提供控制点,以保证标高及轴线的统一。1、总体思路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分级测设。首先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的总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根据一级控制网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在基坑外围建立控制网;地上施工平面测量均采用内控法,将轴线控制网投测在首层楼面上,用激光垂准仪将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并采用外控法进行校核。建筑物的各细部尺寸控制以轴线控制网为基准对建筑物各细部控制点进行加密,建立
2、三级控制网。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网。2、测量依据(1)国家地方现有规范。(2)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资料及相关技术文件、施工规范等。3、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4、主要测量仪器详见第四章相关内容。5、人员组织根据本工程的总体施工部署,将投入以下测量人员:测量工程师2人.6、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
3、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7、布设原则及精度(1)平面控制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3)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8、平面总控制网平面轴线控制网分地下施工阶段和地上施工阶段两部分进行投测,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其中地下室按轴线设置控制点,控制点在建筑物外侧布设点位,距轴线距离具体按照现场情况定。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分别在各单体建筑物内设置控制点,建
4、立控制网,逐层向上引测。9、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控制点的埋设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施工阶段的平面总控制网点上均拟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2)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6.1.2 土方工程测量1、平面测量进场后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采用经纬仪复核基坑土方开挖轴线的准确性。2、高程测量在基础高程测量施工时,深度利用主体高程控制或利用支撑标高进行测量。3、基底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基础底板余土及基础承台、基础梁土方方开挖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基底深度进行实时测量,用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6.1.3地下
5、结构工程测量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校 测 仪 器 采 用 测 角 精 度0.5、测距精度为I m m+l p p m的全站仪。2、平面测量(1)垫层轴线放样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复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控制线,投测允许误差2 m m.(2)楼层轴线放样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向轴线各不得少于两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轴线及细部线。(3)轴线
6、复核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3、高程测量标高引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楼层标高控制点布设:采 用 5 0 m 钢卷尺水准法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高程点,与各层标高控制点作相互校核,每次校核不少于 4个点,校核后的校差不得超过3 m l l 1,取平均值作为该段施工标高的控制点,引测到附近的立柱上进行标识,以便施工中使用。标高控制线放样:待模板拆除后,用水准仪在高程控制点以外的柱子上抄测每层结构+1.0 0 0 m
7、 线,作为该层结构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6.1.4 地上结构工程测量1、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布设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依据基坑边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在土0.0 0 0 m 楼面布设轴线控制基准点,并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校核精度后作为地上部分平面控制依据。随着施工的进程,主楼部分轴线控制基准点分阶段向上传递转换。2、控制点传递原则为了使固定在底板面上的控制点精确传递至施工层,以控制施工层的各轴线,为保证传递精度,竖向传递必须分段投测。3、控制点传递方法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楼面基准点上,对中、整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基准控制点与激光接收靶中心重合后确定控制点的点位并加以保护.6.1.5 楼层测量1、轴线竖
8、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序号项 目允许误差(m m)1每层32高度(H)H W 3 0 n l53 0 m 2 0 0 0 X 2 4 0 0等,厚为1 2 0 0 2 3 3 0;基础承台截面宽度为1 3 0 02 0 0 0,厚 为1 2 0 03 0 0 0上述承台碎属大体积碎。承台与底板自然成为一体,为了确保结构质量,必须防止碎浇筑后底板因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2、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选用矿渣水泥并外掺粉煤灰等外掺料。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为了尽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在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外掺粉煤灰,可以减少水泥用量,而且粉煤灰比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9、热低,可以延迟水化热高峰期的到来,有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避免温度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水泥和粉煤灰等材料进场时必须严格验收,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证明书,按验收规定对水泥进行取样、试验,尤其是水泥的安定性,必须严格检测。(2)石:选用级配较好的坚硬的碎石,粒径为1 03 0 m 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且不得含有机杂质。(3)砂: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超过2%,通过0.3 1 5 m m筛孔的砂不得少于1 5%。(4)外加剂:拟选用U E A膨胀剂。3、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生产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此种配合比满足以下要求:水灰比控制在0.4以内,坍落度控制
10、在1 41 7 c m。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 5%4 0%。外加剂能起到降低水泥水化热峰值及推迟热峰值出现的时间;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干缩,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4、混凝土制备、运输和浇筑(1)降低入模温度。对骨料采取遮阳措施,泵与卸料口设遮阳布,对泵管用麻布包裹浇水湿润,控制入模温度不大于大气温度。(2)底板采用商品混凝土,多台输送泵同时浇筑,从一端向另一端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自流浇筑成型。(3)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连续浇筑,均匀注入分层、分段、薄层、振实。5、大体积碎的养护为防止佐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
11、于同期佐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决定采用保温覆盖的方法进行税的养护,这样可在一定的日期内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中心温度之间的差值,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抵抗温度变形的能力(即抗裂性),从而达到混凝土不开裂的目的。保温覆盖的方法是:在硅浇筑约4小时后,先在板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铺23层麻袋进行保温,并在麻袋上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雨水淋湿麻袋。6、碎浇筑后的测温及温控(1)测温方法的选择: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部位位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防止碎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出现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以便随时采取有效措施,使佐的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2 5 C)内,确保碎的施工质量
12、,对底板碎采用电子测温方法监测和控制。(2)测温点的布置为使测温点的布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碎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在 3nl厚承台碎中预埋电阻测温片,每组电阻测温片按上、中、下三个高度布置,绑在一根钢筋上,上、下电阻测温片各距上下佐面lOOmmo将导线引出硅,碎浇筑后通过佐内部不同区段的温度引起电阻片的电阻数值变化,即可测出各区段的温度。(3)温度监测测温必须按编号顺序进行,并按事先准备好的表格记录所测数据。碎测温时间,在硅浇筑完毕12小时后开始试测,以后每隔24 小时测一次。在测试过程中随时进行校验,同时应对大气温度进行测量。35 天时应加强监测,监测时间应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
13、温度,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均在20以内,方可停止监测。7、碎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与应对措施(1)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碎浇筑后,根据实测温度值和控制的温度升降曲线分别计算各降温阶段的碎温度收缩拉应力,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养护,减缓降温速度,提高硅抗拉强度以保证质量。(2)温度控制指标: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W 25C,降温速度 W2/24h。(3)当发现内外温差接近2 5 度或降温速度偏大时,及时调整覆盖厚度。待混凝土温度与大气温差稳定在25度以内后,拆除覆盖层,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6.3.6 地下室防水工程本工程地下室除做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外,在地下室钢筋碎底板下的碎垫层上做防水层
14、(3厚贴必定B A C双面自粘卷材),地下室外墙外侧防 水 层(1.5厚S P U防水涂料,1.5厚贴必定P型自粘卷材),地下室钢筋碎顶板外露部分做防水层(1.5厚S P U防水涂料,3厚贴必定B A C双面自粘卷材)。1、施工要点(1)必须将基层处理平整,并清扫干净。(2)所有穿墙的管道洞必须就位正确,安装牢固,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收头圆滑,套管洞周围的留设的1 0 X1 0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再用水泥砂浆抹平;对外墙上的对拉螺杆洞割除并用防水砂浆抹平,对明显的麻面蜂窝等进行剔凿后,用水泥砂浆抹平,使之平滑。所有转角处一律做成半径不小于2 0 m m的均匀一致平滑圆角。(3)涂料施工时待细部
15、处理完后,进行第一遍涂膜施工,采用塑料刮板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刷在基层面上,厚度应均匀一致。第一道涂膜固化后,方可涂刷第二、三道涂膜。每度涂刷前后间隔时间以手感不粘确定,不宜超过7 2 h,后一道涂刷方向应与前一道方向垂直。2、施工注意事项(1)防水材料进场后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后再使用。(2)涂料层要求均匀,不得过厚过薄,更不允许出现露底现象,厚度满足规定要求,且厚度要一致。涂膜层与基层、涂料层之间要粘接牢固,不得有空鼓、折皱、砂眼、脱层等现象存在。(3)检查防水层涂膜厚度采用割取3 0 X 3 0 m m的实样并用卡尺测量的方法。(4)防水层施工完毕必须无任何渗漏现象。6.4主体钢筋硅结构施
16、工6.4.1钢筋工程1、原材料要求(1)进场钢筋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有标牌。(2)对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或化学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3)进场的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 0 cm间 距2 m的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严禁随意堆放。2、钢筋的配料:钢筋配料是根据设计图中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经审查无误后,方可以对此钢筋进行下料加工,所以一个正确的配料单不仅是钢筋加工、成型准确的保证,同时在钢筋安装中不会出现钢筋端部伸不到位,锚固长度
17、不够等问题,从而保证钢筋工程的质量。因此对钢筋配料工作必须认真审查,严格把关。3、钢筋的下料与加工(1)钢筋除污:钢筋的表面应洁净,在钢筋下料前必须对受污染锈蚀的钢筋进行清理,对盘园钢筋除锈工作是调直过程中完成;对螺纹钢筋采用自制电动除锈机来完成。(2)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进行调直,根据施工规范要求,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钢筋经过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3)钢筋切断:钢筋切断设备主要有钢筋切断机等,将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和具体情况进行选用。质量要求:钢筋的断口不能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钢筋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1 0 m m。(4)弯曲成型:钢筋弯曲成型主要利用钢筋弯曲机完成。弯曲
18、成型工艺: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配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粉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若为两边不对称钢筋时,也可以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经对划线钢筋的各尺寸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加工成型。质量要求:钢筋在弯曲成型加工时,必须形状正确,平面上无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点处不能有裂缝,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钢筋全长士 1 0 m m;箍筋的边长5 m m。4、钢筋接长钢筋接长是整个钢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头的好坏是保证钢筋能否正常受力的关键。因此,对钢筋接头形式应认真选择,选择的原则是:可靠方便、经济。本工程墙柱主筋一
19、般采用电渣压力焊接长,其余的一般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或搭接。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布置。(1)电渣压力焊接长:主要用于柱筋6 2 5及以下规格的钢筋。(2)闪光焊接接长:主要用于梁主筋。在每班正式焊接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6个试件,其 中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3)绑扎搭接接长:楼板、次梁部分钢筋采用绑扎接头形式,搭接长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5、钢筋的堆放与运输(1)钢筋的堆放:本工程所有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成型后,搬运至塔吊回转半径范围内的堆放位置,堆放场地应坚硬、平整,并铺设方木,防止钢筋污染和变形。成型的钢筋,
20、应按其规格、直径大小及钢筋形状的不同,分别进行堆放整齐,并挂标志牌,现场应做到整洁清晰,便于查找和使用。(2)钢筋的垂直运输:钢筋加工成型后,由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在塔吊运输钢筋时,对较长的钢筋应进行试吊,以找准吊点,必要时可用方木或长钢管加以附着,严禁吊点距离过大,造成钢筋产生弯曲变形。6、钢筋的绑扎(1)准备工作: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单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为了使钢筋绑扎位置准确,应先划出钢筋位置线。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墙水平筋在其竖向筋上划点;楼板筋在模板上划线;园柱箍筋在四根对称竖向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划点。(2)墙体钢筋的
21、绑扎:墙体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或搭接,接头应错开,同截面的接头数量不大于5 0%,钢筋搭接处应绑扎三个扣。外墙为双层钢筋网,应按设计要求绑扎拉结筋来固定两网片的间距。墙体钢筋网绑扎时,钢筋的弯钩应向校内。(3)框架柱钢筋的绑扎:框架柱的竖向筋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大于5 0%。在绑扎柱的箍筋时,其开口应交错布置。柱筋的位置必须准确,箍筋加密的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4)楼层梁板钢筋的绑扎梁纵向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2 5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箍筋开口位置接头应交错布置在梁架立钢筋上。梁箍筋加密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钢筋特别密的梁、柱节点,要放样确定绑扎顺序。板的钢
22、筋绑扎短向在下面,应注意板上的负筋位置,上下排筋用马凳固定,以防止被踩下,在板、次梁和主梁交叉处,应板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7、控制钢筋偏位的措施钢筋绑完后,由于固定措施不到位,在浇完位后往往容易出现钢筋偏位、保护层厚度不够等现象,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1)墙筋:一般墙筋绑完后,为控制墙筋断面和保护层厚度,除设计用拉筋和保护垫块外,另用1 2的钢筋短料加工成同墙宽,水平点焊在墙筋上,两头伸出保护层所需长度。另外,为保证墙竖向筋间距位置,将墙每层上、下部位二排水平筋与竖筋点焊固定。(2)柱筋:为保证柱纵筋断面和相互间距准确,将柱上、下二排箍筋与柱纵筋点焊好,为控制保护层厚度,把原
23、砂浆保护垫块(易掉)改为塑料卡保护垫块,山于是工厂加工生产,卡在柱主筋上,既准确又牢固。(3)梁筋:梁筋主要是负筋二排筋易坠落和梁侧保护层厚度不均,负筋二排筋绑完后用2 0#铁丝与梁上层面筋绑牢,保护层控制主要应处理好梁、柱节点主筋交叉摆放问题。(4)板筋:主要是负筋下坠的问题,除用马凳筋外,对T级钢筋更关键是绑扎成型后不要踩踏。8、质量检查和标准(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2)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化现象;(4)钢筋的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5)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许偏差见一览表。6.4.2
24、模板工程1、工程特点本工程的质量标准高,构件基本要达到要求清水位的标准。因此,模板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2、方案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梁、板及柱均选用1 8 m m厚木质多层(胶合)板,以求达到拆模后清水砂的高质量效果。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支撑架,地面以上梁板均采用早拆体系。配置早拆头和工具架与可调底座。梁板底模均应按规定起拱,跨度大于4 m的板,要求板跨中起拱L/4 0 0;梁跨7米,跨中起拱L/6 0 0。3、模板体系的设计(1)柱模:框架柱采用多层板拼装,柱模采用四块拼装法,后 背5 0 X 1 0 0防。木方间距3 0 0 m m。柱箍均采用钢管柱箍,柱箍间距从柱子底部至柱子1/3处为4
25、5 0,从2/3柱处至柱顶间距为5 0 0 m m,中间柱箍间距不大于6 0 0 m m。为了加强柱模的整体刚度,边 长 在7 0 0 m m以上的框架柱均应设置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直径6 1 2,呈“+”字、“丰”字等形状排列,间距为4 5 05 0 0。(2)墙体模板墙模板采用多层板拼制成分片大模板,以方木作背肋,钢管支撑固定,采用6 1 2的对拉螺栓加固,间 距5 0 0 (竖向)X (横向)5 0 0 m m o(3)梁模板采 用1 8厚多层板,5 0 X 1 0 0木方配制成梁侧、梁底模板。梁支撑用扣件式钢管和门式脚手架,侧模背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间距 4 0 0。梁底模木方间距沿
26、梁宽不大于3 0 0,钢管支撑一般沿梁纵向间距5 0 0 m m1 0 0 0 m m,沿梁宽间距5 0 0 m m左右,钢管水平连系杆每1.8 m 一道。梁底模和柱部位连接的端部,采用定型木模,中部配以多层板模,梁侧模和顶板模选用多层板模,板缝粘贴胶带纸,板内表面刷脱模剂,保证脱模后有清水碎的效果。当梁高小于7 0 0 m m时,梁侧模可用支撑板模的水平钢管顶撑,同时用一部分短钢管斜撑;当梁高大于7 0 0 m m时;增加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沿梁高3 5 0 m m,横向 6 0 0 m m设置一排,保证梁的侧模板不会变形。因梁的截面尺寸较大,梁的自重过大,在梁底增设一排支撑立杆,以消除梁
27、底模变形。(4)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撑采用门式脚手架,纵横间距为9 0 01 2 0 0 m m。主龙骨为双钢管,次龙骨为5 0 X 1 0 0木方,间距 5 0 0,上部铺设1 8厚多层板,用钉子钉牢。4、支模前的准备工作(1)做好定位基准工作。a、根据控制轴线用墨斗在结构板面上弹出柱、墙结构尺寸线及梁的中轴线。b、在柱墙坚向钢筋上部50 c m标注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梁板模标高。c、设置模板定位基准: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点焊在主筋上(以勿烧主筋断面为准),并按二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2)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
28、件不得使用。(3)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重叠平放时,每层之间加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对齐,底层模板离地面大 于1 0 c m。(4)模板安装前,向施工班组、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5)做好施工机具及辅助材料的保养及进购等准备工作。5、柱模板安装柱模的安装顺序是:安装前检查一侧模安装一检查对角线长度差一安装柱箍一全面检查校正一整体固定一柱头找补。安装前要检查模板底部位表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应先在模板下口处柱底四周用水泥砂浆找平,以免碎浇筑时漏浆而造成柱烂根。同时要弹出支模控制线。按图纸尺寸在地面先将柱模分片拼装好后,根据柱模控制线钉
29、好压脚板,由塔吊直接吊到位,用钢管临时固定,吊线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最后紧固柱箍和对拉螺栓。6、梁板模安装工艺支模顺序:复核轴线位置及标高一支梁底模(按规范规定起拱)一绑扎梁钢筋一支梁侧模一支板模一绑板钢筋一检查验收。(1)在钢筋硅柱子或其它便于操作的构件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2)根据模板设计,安装工具或钢支柱或48钢管和水平拉杆及斜支撑,若群体梁时,水平拉杆可与柱、墙水平拉杆相连接,柱中间拉杆或下边拉杆要纵横设置,但不能与操作脚手架相连接。(3)安装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n l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于中间每隔4m立杆从顶层
30、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4)板夹缝贴海棉贴条。板的铺设要横平竖直拼缝严密。7、墙模板安装工艺:支模顺序:支模前检查一弹线一绑扎钢筋一支两侧模板一校正模板位置一紧固对拉螺栓一支撑固定一检查验收。将预先拼装好的模板一面安装就位,安装水平支撑或斜撑,若墙板是纵横行成群体时,水平支撑要互相连接,但不能与操作脚手架相连接;安装对拉螺栓固定墙体厚度,也可采用新工艺制作的对拉螺栓(即能固定墙体厚度,又能拉紧双面模权的对拉螺栓)进行固定,其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中确定,另一面墙体模板按上述程序进行操作,但要预先清扫垃圾,才能组装另一面模板。8、模板的拆除拆模时佐强度应达到下列要求:(1)不承重的模
31、板(如柱、梁侧模),其佐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害时,方可拆除。(2)承重模板应在碎强度达到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强度时拆模。所指碎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3)虽然佐达到拆模强度,但强度尚不能承受上部施工何载时应保留部分支撑。(4)楼梯间模板与支撑在其税强度达到9 0%以上方可拆除9、模板施工注意事项(1)碎浇筑前认真复核模板位置,柱模板垂直度和梁板标高,准确检查预留孔洞位置及尺寸是否准确无误,模板支撑是否牢靠,接缝是否严密。(2)梁柱接头处是模板施工的难点,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税的外观质量,此处采用定型木模,精心制作,固定牢靠,严禁胡拼乱凑。(3)胶合板大片模板、定型木模在使用前
32、靠碎的一面须涂脱模剂,使位在拆模后达到清水碎的效果。(4)碎施工过程中安排木工看模,出现问题及时处理。(5)在校施工前,应清除模板内的一切杂物。6.4.3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1)机具准备及检查:碎浇注前,对料斗、串筒、振动器及振动棒、碎泵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落实。对易损机具,应有备用,所用的机具均应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以便随时维修。(2)保证水电供应:在佐浇筑期间,要保证现场水、电、照明不中断。可事先与水、电供应部门取得联系。为防止停电,应备发电机。(3)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对气象部分加强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在每一施工段浇佐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尽量避开雨
33、天,以确保硅的浇筑质量。(4)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在碎浇筑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模板的标高、位置和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安装的支架必须稳定,支撑和模板的固定必须可靠;砂浇筑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等应清除干净。(5)作好技术准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请业主/监理人员对隐蔽部位进行验收,填好隐蔽验收记录。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2、混凝土泵管铺设(1)混凝土输送管道的直管布置应顺直,管道接头应密实不漏浆,转弯位置的锚固应牢固可靠。(2)混凝土泵与垂直向上管的距离宜大于10
34、m以抵消反坠冲力和保证泵的振动不直接传到垂直管,并在垂直管的根部装设一个截流阀,防止停泵时上面管内混凝土倒流产生负压。(3)凡管道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或木垫防等垫固,不得直接与模板、钢筋接触,若放在脚手架上,应采取加固措施。(4)垂直管穿越每一层楼板时,应用木材或预埋螺栓加以锚固。(5)对施工中途新接驳的输送管应先清除管内杂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浆润滑管壁。(6)尽量减少转移次数,每次移位前应先清出管内混凝土拌合物。(7)浇注混凝土时,要避免对侧面模板的直接冲射。(8)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起始混凝土输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损较少的管。3、混凝土泵送(1)在碎泵送前,先用适量的水湿润泵车的
35、料斗、泵室及管道等与碎接触部分,经检查管路无异常后,再 用1:1水泥砂浆进行润滑压送。(2)开 始 泵 送 时,泵 机 宜 处 于 低 速 运 转 状 态,转速为5 0 0-5 5 0 r/m i no要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情况,输送压力一般不大于泵主油缸最大工作压力的1/3,能顺利压送后,方可提高到正常运转速度。(3)泵送佐工作应连续进行,当碎供应不足或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压送速度,以保持连续泵送。慢速泵送时间,不超过从搅拌到浇筑完毕的允许延续时间。(4)当遇到碎压送困难,泵的压力升高,管路产生振动时,不要强行压送,应先对管路进行检查,并放慢压送速度或使泵反转,防止堵塞。当输送管堵塞
36、时,可用木槌敲击管路,找出堵塞管段,将碎卸压后,拆除被堵管段,取出堵塞物,并检查其余管路有无堵塞,若无堵塞再行接管。重新压送时,先将空气排尽后,才能将拆卸过的管段接头夹箍拧紧。(5)泵送过程中,应注意料斗内佐保持不能低于料斗上口200m i n o如遇吸入空气,应立即使泵反向运转,将佐吸入料斗排除空气后,再进行压送。(6)在泵送碎过程中,看泵送中断时间超过30m i n或遇压送困难时,碎泵应做间隔推动,每45 m i n进 行4个行程的反转,以防止硅离析或堵塞。4、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本工程每层一般采用先浇筑墙柱混凝土,后浇梁板混凝土两次施工方法;视情况梁板墙柱碎也可一起浇筑。(1)墙柱混凝土浇筑
37、a.本工程柱、墙佐可采用塔吊配合运输,减少装拆泵管次数,提图工效。b.墙、柱碎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5 00m m,且上下层间不超过碎初凝时间,不允许留设任何规范允许外的水平施工缝。c.柱、墙碎浇筑采用导管下料,使碎倾落自由高度小于2m,确保位不离析。(2)梁板混凝土浇筑a.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达到板底标高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不断延长,板的浇筑也不断前进,当梁高度大于1m时,可先将梁单独浇筑至板底以下23c m处留施工缝,然后再浇板。b.为防止板出现裂缝,先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直到表面泛出浆为止,再用铁滚辗
38、压,在初凝前,用铁抹子压光一遍,最后在终凝前再用铁抹子压光一遍。c.本工程每次浇碎浇捣面积较大,应加强楼板平整度控制,做好标高控制网。5、混凝土的振捣(1)在浇筑碎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可以避免蜂窝麻面通病,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操作。对墙、梁和柱均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在梁相互交叉处钢筋较密,可改用H Z 6 X-3 0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对楼板浇筑碎时,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2)当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a.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佐上下振捣均匀。b.碎分层浇筑时,每层碎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振捣上层硅时,应插入下层内5 0 m m左右,以消
39、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碎时,要在下层校初凝前进行。c.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佐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硅尤其要注意。一般应视硅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d.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也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应力筋、预埋件等。(3)当使用平板式振动器时a.在正常情况下,平板式振动器在一点位的连续振动时应以碎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振动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l O O m i n,严防漏振。b.板式振动器在无筋和单筋平板中的有效作用深度为2 0 0 m m;在双筋
40、的平板中约为1 2 0 m m。c.振动倾斜硅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振动密实。6、混凝土的养护为保证已浇好的位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控制碎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碎的养护工作。(1)养护时间不小于1 4 d o(2)设专门的养护班组,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3)水平梁板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并应在佐浇筑完毕后1 2 h左右进行。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证佐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4)对于竖向构件采用挂麻袋浇水养护或涂刷养护液。(5)冬季施工时,平均气温低于5 ,不能浇水养护,应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草袋,保温保湿,蓄热养护。如气温过低,为防止役被冻坏,还应给税辅助加热保温,如用
41、温水拌合佐,在浇筑完碎的结构楼层内,封闭各通风口,生火取暖等方法。7、混凝土试块留置(1)每 一 施 工 段 的 每 一 施 工 层,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每1 0 0 m 3(包括不足1 0 0 m 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抗压试块。并留适量同条件试块。(2)抗渗试块的留置:浇筑量为500 m 3,应留两组抗渗试块,每 增 加 250500 m 3留两组。其中一组标养,另一组同条件下养护。(3)每个梁板浇筑台班多留置两组试块,龄期7 天、10天后进行试压,作为拆除梁板模的依据。8、注意事项(1)如墙、柱和梁板分二次浇筑,在浇楼层梁板佐前必须将墙、柱施工缝中松散的碎面层凿除,露出坚实的粗骨料并用水冲洗干
42、净。(2)框架大梁钢筋比较密集的部位,为保证碎浇捣密度,应对碎粗骨料粒径做硬性规定专门配置,同时在浇碎前先确定下振动棒位置并做出标记。(3)浇梁板碎过程中,要派专人看护钢筋,预埋件,防止偏移损坏。(4)浇筑碎框架梁时,一定要严格派专人看护支撑和模板。(5)结构施工除把好原材料关外,养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制定专门的养护措施。6.4.4 高支模施工1、概况本工程在G-B/17-20轴和M-J/17-20轴设计架空层,层高13.5m架体支设高度高,最大梁bXh=350X 1050mm,施工活荷载和构件恒荷载大,模板支设架体考虑了施工方便、质量易控、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材料易组织等因素。在方
43、案选择上采用满堂支撑架钢管支撑体系和碎整浇的施工工艺,为了避免架体承载力受扣件抗滑和偏心受压而降低,在架体立杆顶部设可调支托,使立杆成为典型的轴心受压构件,充分发挥立杆的承载能力。2、模板的设计(1)梁模板a.梁(截面尺寸3 5 0 X 1 0 5 0)模板采用钢管支撑,支撑立管沿梁纵向间距4 0 0;钢管水平连系杆每1.5 m一道。因梁的截面尺寸较大,梁的自重过大,在梁底增设支撑立杆,将梁底立杆沿梁宽方向设置三根,以消除梁底模变形。采 用1 8厚多层板,5 0 X 1 0 0木方配制成梁侧、梁底模板。侧模背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间距 3 0 0。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沿深梁纵横向均匀设置
44、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以确保整体稳定。b.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梁底模板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通线找平调直。因梁底板跨度大于4 m,跨中梁底按千分之二起拱。c.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侧模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深梁截面高为1 0 5 0 m m,则梁侧增加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横向 4 0 0 m m沿梁高每3 5 0 m n i设置一排,保证梁的侧模板不会变形。(2)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支架采用满堂脚手架,本部位板厚1 0 0 m m,钢管立管间距一般为8 0 0;大横杆步距控制在1 5 0 0以下;为确保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立杆均
45、设扫地杆,周边每6 m间距设剪刀撑。主龙骨采用钢管,次龙骨为5 0 X 1 0 0木方,间距W 3 O O,上部铺设1 8 m m厚多层板,用钉子钉牢。满堂脚手架四周必须与浇筑好的柱子每隔3 m进行刚性连接。3、施工准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于一层梁板,在对应有三层梁板高支模的部位,梁板底部支撑保留不予拆除,三层高支模脚手架支撑在一层混凝土梁板上。(1)材料准备a.1 8 m m厚多层板b.5 0 X1 0 0 m m 木方c.支撑系统:钢管和扣件、木方、对拉螺栓等。d.脱模剂(2)机具准备:水准尺、线、线锤、钢卷尺、水准线、经纬仪、墨斗和操作人员的工具及配合模板安装的起重机械。(3)模板设计准
46、备:a.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施工难度及现场条件,对复杂的节点模板进行设计。b.模板预制拼装准备c.对进场的模板,凡是使用过的模板应进行垃圾清理,拽出变形的模板或有孔洞的模板进行修理和调直,涂刷胶模剂。(4)支撑系统准备:钢管扣件应清洗垃圾加油润滑,确保扣件能扣紧钢管,弯曲变形钢管要进行调直。(5)弹线、找平准备a.清扫基层弹出轴线和模板边线及水平控制标高线,模板底口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或其它适宜的找平措施。b.二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施工完毕,并且强度至少达到7 5%设计强度。支撑脚手架系统与浇筑好的上述构件连接。4、模板安装(1)深梁模板安装a.定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b.梁底
47、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模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 m时,跨中梁底应按设计要求起拱。c.梁下支柱支撑面上应平整,满足承载力的要求,确保在浇筑碎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d.按要求设置水平杆和剪力撑,另外支柱应设置扫地杆。e.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f.梁 高 为1 0 5 0 m m时,梁侧模板按模板设计要求设置穿梁螺栓加固。(2)楼面模板安装a.按模板设计要求架设支柱,一般大横杆水平间距同立杆支柱间距为8 0 0 m m,方木间距为2 0 03 0 0 m l n。b.多层支架支
48、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各层与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力支撑要认真加强。c.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横杆找平,架设方木或小横杆。d.铺模板时可以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d.楼板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梁面、板面模板应清扫干净,并用水准仪测校模板标高。(3)操作要点:a.水平杆的搭设应根据楼层层高在保证设计计算长度的前提下尽量步距一致。b.梁下立杆应严格按设计支设,不得随意加大立杆的间距。c.当流水施工时,为符合承载力要求,可采用早拆体系,但应保证上下层的早拆柱头的立杆在同一位置。5、落地搭设的超高模板支架需着重注意下列的技术措施(
49、1)基础安全性本工程的支架基础座落于一层梁板上,在三层高支模部位梁板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拆除高支模对应部位一层梁板底撑,严防一层梁板出现变形开裂。(2)支架的整体稳定性a.核心柱区利用纵横向梁下支架交汇处自然形成满堂支架中刚度大的核心区,作为救命柱。b.水平加强带沿竖向每隔6 m 左右设水平加强带,利用一层步高区每6 m 设置斜杆搭设成成纵横向的桁架结构。c.与结构拉结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除与支架整体刚度有关外,还与支架与建筑结构的拉接紧密相关。为此除按搭设方案的要求搭设架体外,还要特别重视架体与已浇混凝土柱结构的拉结。要求水平杆穿越柱部位设围箍与柱拉结连接牢固。(3)扣件的拧紧质量扣件
50、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 0 N/m,也不应大于6 5 N/m。注意直接承受模板竖向荷载的顶层水平杆,其与立杆的扣件连接质量。(4)对操作工的要求a.因架子搭设的质量与操作工的熟练技术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操作工人必须是经过上岗培训的专业架子工,并持有上岗证,以确保搭设的架体具有较高的质量。b.架子工的班组长要认真负责,能有效地带领该组人员按质完成架体的搭设任务。c.架子搭设前应对操作工人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5)对使用钢管材料的要求a.采用。4 8 义3.0普通脚手钢管扣件连接搭设,应力争采用新管,不能出现严重的锈蚀削弱钢管的横截面面积,不能出现挠曲,凡出现严重锈蚀或挠曲的钢管均不得用于架体的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