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307B6104课程名称中学心理学基础课程性质教师教育模块必修课程学分2周数学时32理论课时先修课程无课程负责人适用专业中学师范类专业课程简介:中学心理学基础是研究和解决中学阶段心理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是师范类专业的一 门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以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 培养适应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紧扣教师资格证考试和培养学生 应用能力的现实需要,在内容上阐述了青少年在认知过程、注意品质、动力系统、个体差 异、人格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及其教育启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2、学生应达到儿方面的目标: 1.了解与掌握中学生相关的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学知识。2.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学习相 关的心理因素及其应用思路。3.了解和掌握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4.具有运用有关知识 与理论分析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及教育训练的能力。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学习和发展心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为后续的学科学习奠定心理学基础。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运用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能够更好的实施教学。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运用有关学习和发展心理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分析教学中遇 到的心理及其行为问题。4 .通过本课程的
3、学习,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科学管理学生。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要求4教学能力4.1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 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 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HH4. 2具备教学基本技能。4. 3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H要求5班级指导5.1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5. 2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H5. 3能够在班主任
4、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ML要求6综合育人6.1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H6. 2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M6. 3 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 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 行教育和引导。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1.心理学概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学方法:课述2.人的心理现象,在学习这堂讲授;2课程目标2.心理学的门学科之前,你对心理学的教学手段:多1.绪论1、2任务与方法认识;媒体课件和学时3.学习心理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传统教学相学的意
5、义识的关系;结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4 .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以及 它的基本的任务;5 .研究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意义。2.认知过程课程目标1、2、31.注意2.感觉3.知觉4 .记忆5.思维6.想象1 .了解注意、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和想象的概念、 种类;2 .理解注意的品质、感知觉 的特性、记忆的过程、思维 的特征和想象的功能;3 .掌握有效复习的措施、影 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和想象力 的培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 媒体课件利 传统教学相 结合。10学时3.中学生认知的发展课程目标1、 2、 3、 41.中学生认 知发展概述 2.认知发展 理论与教
6、育1 .理解中学生的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智力等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 .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 .掌握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课教学相结合。4学时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理论。4.中学生情绪的发展课程目标1、 2、 3、 41 .情绪概述2 .中学生情 绪的特点3 .中学生良 好情绪培养4 .中学生常 见情绪问题1 .了解情绪的含义和分类;2 .理解情绪产生的基本理论;3 .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 题;4 .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5 .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 准和培养方法。教学方法:课 堂讲授;教学手段:多 媒体课件和 传统
7、教学相 结合。6学时5.中学生人格的发展课程目标1、 2、 3、 41 .人格及其特征2 .人格的结构3 .人格理论4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1 .了解人格特征及其结构;2 .理解影响人格的因素;3 .理解人格特质理论;4 .掌握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 的人格发展理论;5 .了解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 策略。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 媒体课件和 传统教学相 结合。6学时6.中学生身心的发展课程目标2、3、41.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2.中学生的1 .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占.八、,2 .了解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4学时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性心理
8、发展3.中学生异性交往指导特点;3.指导中学生正确异性交往 的方法。相结合。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1.绪论课程目标1、2平时出勤,期末考试1 .平时出勤占5%。2 .课程作业。共布置2次 作业。作业评分以答题思路 的规范性、逻辑性为依据, 占总成绩的35%。3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 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 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2.认知过程课程目标1、2、3平时出勤,期末考试,课程作业3.中学生认知的发展课程目标1、2、3、4平时出勤,期末考试4.中学生情绪的发展课程目标1、2、3、4平时出勤,期末考试5.中学生人格的发展课程目标1、2、3、4平时出勤
9、,期末考试6.中学生身心的发展课程目标2、3、4平时出勤,期末考试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建议教材1廖全明主编.中学心理学.北京: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2.主要参考资料1刘爱书主编,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丛书: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年 07 月。2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综合素质考试标准语考试大纲解读(中学版).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5.4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2016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材试卷.北京:光 明日报出版社,2015.5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 公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