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邓稼先》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邓稼先》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邓稼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重点)2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运用对比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重点)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4 .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体会作者对邓稼先的敬爱、钦 佩、怀念的情感。(难点)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 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 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 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
2、位 高尚、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振宁先生写的回忆 性文章邓稼先。新课教学-)认识作者,了解背景1 .作者档案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 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具有里程碑性的贡献。2 .背景链接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 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 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 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传记。(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1
3、 .掌握生字至死不懈(xie)鞠躬尽瘁(cui)选聘(pin)殷红(ydn)无垠(yin)萦带(ying)日噫(xun)兽铤亡群(ting)2 .理解重点词语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勤勤恳恳,竭尽劳苦,直到死为止。形容辛勤 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 苦;瘁,辛劳;已,止。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 愧,不惭愧。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 显然地。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三)走进课文
4、,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速度课文,将课文分为六个部分,试概括六个部分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9段):展示背景。第二部分(第1018段):简述邓稼先的生平。第三部分(第1929段):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突显出邓稼先的 人品。第四部分(第3033段):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 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 豪,为稼先而骄傲。第五部分(第3439段):通过写邓稼先在一次核武器试验时突发危 险,但他坚决不走的事例,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 坚定、执着与勇敢。第六部分(第4044段):作者写给邓稼先的话。这是一首唱给邓稼 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
5、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2 .思考:课文六个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这六个部分均从不同侧面来写邓稼先,内容多样,材料丰富, 围绕邓稼先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来组织材料,整篇文章结构安排严 密合理,独特而周全。3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本文热情赞美了邓稼先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功勤,表达了作者 对邓稼先的赞美、敬爱与怀念之情。板书设计邓稼先展示背景一一百年耻辱不凡经历一一“两弹”元勋名人对比一一忠厚质朴民族情感一一自豪骄傲我不能走一一勇于献身高度评价一一永恒价值思想感情一赞美、敬爱、怀念第二课时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内容,体会了作者情感。现在让 我们继续深入学
6、习,把握人物形象,品味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 特点。教学过程(-)研读课文,分析重点内容1 .写邓稼先以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 族的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人 物。2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明确:把邓稼先与奥木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 质和奉献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他“忠厚平实” “真诚 坦白”“从不骄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 些优秀的品质,并变成了自身
7、的气质品格。3 .邓稼先对于“谣言”,亲自调查证实,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明确:我感受到邓稼先具有实事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杨 振宁流泪是因为当他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 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示。4 .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的作用是什么?明确:(1)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把读者带 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突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工作的 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2)引用“五四”时代的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 和发扬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
8、来耐人 寻味。5 .邓稼先的事迹很多,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明确:本文选材精当,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如作者用 邓稼先说服研究院的两派继续工作和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不要围攻这 两件事,表现了邓稼先伟大的人格魅力,突出了他的无私、真诚。(-)深入探讨,把握人物形象1.课文主要表现了邓稼先的什么精神?学生浏览课文,讨论概括。明确:(1)对祖国鞠躬尽瘁,无私奉献。(2)为人忠厚平实、低调谦虚。(3)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4)搞科研有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2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 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着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明确:
9、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 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所以作者说,假如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 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3 .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明确: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第二部分最后两段;第三部分最后三段; 第五部分最后两段;第六部分。(三)品味语言,了解语言特色1 .文章无华丽辞藻,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感情。请举例说明。明确:第四部分最后一段,“热泪满眶” 一词将作者的感情震荡表现 得淋漓尽致;第五部分第2、3两段中,两句询问平实自然,流露出 作者对邓稼先的关心和深厚情谊;第六部分作者在电
10、报与书信中写的 话,语言朴实真挚,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怀念与敬仰之情。2 .这篇文章的语言除了平实的特点外,句式也富于变化,极富表现力 和感染力。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明确: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 分,举了 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勤”部 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 第5、6两段介绍邓稼先的性格和为人时,就交错使用了长句和短句。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能增强文章气 势,使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 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鲜明。长短句结合, 语言错落有致,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板书设计邓稼先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忠厚平实、低调谦虚 身先士卒,不怕牺牲 意志坚定、信念执看爱国情怀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