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3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585045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3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 .学习掌握生字新词。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 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4 . 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说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说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 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第一课时说教学目标1 ,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2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说教具准备课件说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

2、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说教材盼这是现代作家铁凝的作品。文章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 了多件事例写出了作者想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儿童画特点,选取了得到雨 衣、盼望下雨、妈妈不允许穿雨衣、终于穿上雨衣等几个事例,使我 们看到了 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这篇课文入选教材,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 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 .学习掌握“袖、筒、篷、缩”等14个生字,理解新词语。2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写“盼”的。3 .找出心理描写的地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

3、用。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感悟合作交 流法。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1 .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蕾蕾。2 .蕾蕾得到一件好东西 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大家知道 雨衣是下雨天穿的。可是蕾蕾一直想穿上它。于是,她就盼呀盼呀。(板书:16.盼)3 .她盼到了吗,穿上新雨衣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二、整体感知课文(一)你想认识这位每天盼下雨的孩子吗?你想知道她盼望的事情实 现了吗?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二)学生反馈交

4、流。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文章语言富于儿童化和生活化,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 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 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 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1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2 .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 和疑问点。四、学习“我得到了新雨衣”1 .我怎么得到了新雨衣,喜欢吗?2 .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蕾蕾得到雨衣后什么心情。3 .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4 .小结: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展开,蕾蕾的新雨衣确实很漂亮,如 果你们都到了这么美的一件雨衣,是不是

5、也想穿上它,是不是也想让 老天快点下雨。五、教学第三自然段1 .读一遍这段课文,画出中心句。(我开始盼着变天。)2 .从这一段你读出了什么?(蕾蕾不管白天还是黑天,都观察天空。因为她看到白天天上是瓦蓝 的,夜晚是满天星斗。)(雨衣好看,但没机会穿。)(埋怨老天总是晴 天)六、教学417自然段,体会“盼”(一)抓重点句子,体会蕾蕾的心情。1. 路旁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嘻嘻地笑”是蕾蕾心里认为的,和埋怨老天的时候心情不同。这 一次,她的心情十分高兴,因为要变天了。)2. 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雨点打在头上,那就可以穿新雨衣了,这才是最美的事情。)3.

6、 蕾蕾看见下雨了,兴奋地跑进了楼门。她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蕾蕾找了好几个借口,都被妈妈否定了。)4. 场景表演。老师当妈妈的角色,指名同学当蕾蕾的角色,表演对话一口分。(学生评价谈体会,说说蕾蕾的心情。)5. 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尽管我很不情愿,可是没办法。因为蕾蕾找不出一个十分合理的理 由。)6.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鼓点”好吸引人,把雨点比喻成鼓点说明雨点对我的吸引力之大, 我在急切地盼”)7. 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看着看着雨后的景色,蕾

7、蕾又想起了穿雨衣的事情。她太“盼”了。)七、课堂小结,做好过度1. 蕾蕾拥有了那么好看的一件雨衣,所以她一直想穿上它,到大 街上去享受雨中的美景。好不容易下雨了,可妈妈又不让出去。蕾蕾 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雨点往地上落,不知不觉,她又想象起雨点落在雨 衣上的情景。2. 她的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呀?他就这样一直盼着,盼到什么 时候才能盼到呀。第二课时一、导入:1 .复习生字新词(1)正确读出下面词语斗篷浸湿喧闹厚墩墩满满当当逗引腥味理直气壮 筒缩疯甩酱唇蹦2 .看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蕾蕾穿上雨衣后什么表情,什么动作, 她的心情怎样。二、学习最后1821自然段1 .课文哪里描写了图上内容,找出来

8、读一读。2 .从这一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三、讨论探究(一)这篇课文的中心是什么?(提示: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这篇课文围绕“”选取了多件事例,使我们看见了一个的儿童形象。)(二)课文选取了哪些事例?(学生自由说,班内指名汇报,师生点评)(三)你看出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1 .语言浅显易懂,很具生活化和儿童化。2.心理刻画生动逼真) 四、学以致用1 .请同学们以下面一句话为中心,写两件事例。(1)爸爸读书十分专心。(2)叔叔开车的技术真高!2 .交流,评点,提出意见和建议。3 .教师小结: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来写,还要注意重点突出。 五、布置作业假如你有一件新衣服,你很想穿上它到外面去走

9、一走,可是妈妈却不 同意,你会怎样想,把你的心理活动写出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第3篇】一.说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勾画对小作者的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 .借助思维导图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盼”这一中心意 思写的。3 .通过“盼出门”事例,抓住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方法,学习 如何将典型事例写具体。二.说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是如何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三.说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将典型事例写具体的;通过捕捉环 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四.说教学过程:(一)由题目入手,理解盼的意思。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所以有个四字成

10、语叫“左顾右盼二就是左边看看右边看看的意思。 后来也引申为“期待、期望”。所以在这里,“盼”指的是小作者一系 列的心理活动。好,让我们带着期待读一读只有一个字的题目。(二)理思路,寻找“盼”写作方法:事例扣中心。1 .师:每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 还记得作者在盼什么吗?(因为得到了一件新雨衣,所以作者盼着能 穿上雨衣。)2 .你还记得那究竟是一件怎样的雨衣吗?(出示课件:“雨衣上竟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3就是这件雨衣,却引出一段曲折、有趣的故事,回忆一下文章围绕 “盼”写了哪几件事?(盼变天、盼出门、盼雨停)4 .思索:“仔细揣摩文章中心和三个事例,你发现了什么

11、?总结写法:善于读书的同学总是能发现文本背后的秘密。写文章要紧 扣中心选择事件来写,作者以雨衣为线索,贯穿整个过程。三个不同 时间的不同事例可不是随随便便取的,只有选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要(板书:紧 扣中心,用心取材)5 .在这一个个期盼中,“我”这个小女孩内心情感又会有怎样的波澜 起伏呢?找到“我”心理变化的句子画下来。(三)找心理,感受“盼”写作方法:心情有起伏。1.预设一:每天在方向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的这样干,还 能长云彩吗?为什么天气预报总是晴呢?2预设二: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 雨点儿打在头上,才

12、是世上最美的事呢!师:天马上就要下雨了,人们行色匆匆。为何“我”却反其道而行一 一放慢脚步?“我”的行为让人既好气,又好笑。可不妨碍“我”的坚持,因为这 是一件(世界上最美的事)心境不同,感受也就千差万别。同样是下雨,你觉得好冷,“我”却 觉得好美。3 .像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齐读:“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 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这里的描写美不美?为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树在笑实际是人在 笑。终于要下雨了,我内心的快乐和兴奋是藏也藏不住啊。看花花传 情,看树树

13、在笑。这便是我们第一单元学过的“情景交融”的写法。 在今后的写作中,你也可以将叙事和写景相融。4 .这么美的画面,可却缺少了一抹什么颜色?5 .出示“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 好看。”对于他而言,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穿着雨衣在雨中奔跑时的笑脸)通过人们和小作者的不同反应的对比,我们更能体会到小作 者对穿新雨衣的“盼二总结:这些心理活动能更好地刻画人物,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同 学们以后在写人或记事的文章中也要学习这种方法。在和妈妈的高手过招中,还有一处很明显的心理描写。(四)察言行,触碰“吩”写作方法:语言不直述,行为指内心。1 .出示:“我嘟嚷着,心想,你怎么就

14、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我为什么希望妈妈向窗外望一眼呢?(让妈妈知道外面下雨了,我可 以穿雨衣出去玩儿。)这个想法如愿了吗?我的心情如何?2 .三个事例都是围绕“盼”来写,看看哪个事例写得最具体,给你留 下的印象最深。(盼出门)如何将典型事例写具体,今天老师告诉你 一个秘密,看“我”和妈妈这两位高手是怎样过招的?3 .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文章是如何通过人物语言、 神态来烘托人物心理的。读后评价。人的一言一行也是人物内心最真实的写照。(1) 一般说话前都有XX说这样的提示语,可是本段没有,找 一找文中是用哪些词语代替“说”的?(嘟喷、央求、冲我笑了笑) 小结:有些词语不仅能表示说的意

15、思,还有很明显的心情暗示。你们 要学习这种方法。4 .其实,表达心情还可以通过动作。课件出示:“我又身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 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什么心情?小结:每一个动词的选择,都是不可替代的,作者可谓是“字斟句酌、 字字用心”呀!这也是我们写作文要努力做到的。想要表达某一刻的 心情,不能只用“高兴”或“伤心”等直白的词语来过渡,可以描写 此时的动作来衬托。(五)说课堂小结。为了这件漂亮而独特的雨衣,我先是盼着变天,可是却天晴无雨;好 不容易盼来了下雨,可却无法出门;然后又盼着雨停下明天再下,终 于如愿以偿。为了能穿上雨衣,真

16、是一波三折呀!如果文中没有一次 又一次的失望、失落,这样写好吗?(就不能体会到美好愿望实现的 愉快)(六)说对比夏天里的成长,总结写作方法。夏天里的成长是选取不同的方面来表达中心意思,而盼是选 取了不同的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七)说品题目,释怀“盼、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值得我们耐心去等待,等一朵花开,等一只蝴 蝶飞来,等一场雪落下。正是这些最美的“盼”交织成了最美的童年。 老师认为,最美的还有题目,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囊括了所有的情节和 情感。正所谓“大道至简J2.雨衣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 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 学习了

17、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 16.盼)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女作家,1957年9 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 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 奖”在内的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杳雪获第41届柏林 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 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1 ,认读书写生字。重点指导:“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 “篷”与“蓬” 字

18、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2 .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 言环境中的意思。喧闹:喧哗热闹。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1 .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 新词的记忆与理解。2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 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 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

19、” “下雨没能穿雨衣” “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 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3 .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段落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 歧。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1 .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 什么意思写的。2 .分角色用相应

20、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3 .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读给同桌听一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 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单说说文中的 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一)第一部分1 .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 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板书:妈妈送我新雨衣)2 .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

21、新雨衣我做了什 么傻事(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穿上雨衣热了 一身汗)3 .“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从侧面 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二)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 过。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三)第三部分1 .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2 .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2) “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

22、门。”我为什 么这么兴奋(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3)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准备听英语讲座)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休息一会儿)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她已经买了)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她没说要炖肉)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不相信)(4) “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5) “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四)第四部分1 .“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

23、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真是意外的 惊喜。)2 . “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3 .“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怕弄坏了新雨衣)4 .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兴奋、满足、高兴)(板书: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一)出示问题1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 “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1.学生汇报课件第一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 例来写出我的“盼”(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我”每天盼着变天Q(3)看外面

24、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4) “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 雨衣上的样子。2.学生汇报课件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 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还是留到明天吧。(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 看。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1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2 .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 一个急切盼望下雨, 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 几个事例来写。我

25、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 表达中心意思。3 .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 话。(板书: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板书设计:16.盼妈妈送我新雨衣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说盼教学反思盼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 一件新雨衣, 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 “我”想出了各种借口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第二天早上, “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赶忙兴奋地跑回家让 妈妈帮助助“我”穿上了

26、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 喜不已。课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 “我”对雨天的渴盼,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这篇课文为我们 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画面,文中的“我”心底的渴盼更能触 动孩子们的心灵。一、教学效果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首先,我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并 学会探究文本,从简简单单的文字里感受“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语句中蕴含的“我”的情感,引导学 生明白:写人记事类文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感情很重 要。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文章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 写

27、,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通过心理描写、语 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二、成功之处我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们走进课文,学会在读 中感悟。另夕卜,这篇课文以“盼”为题目,文中始终围着盼这条 线索写出了 “我”盼望穿上雨衣时的不同的心理活动。通过引导学生 体悟个别语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种心理,从而引起共鸣。三、不足之处在这一课里,虽然抓住了 “盼”这个线索,但是在板书上体现不 明显。板书没有一条明确的线索穿起来,所以略显凌乱,不能使学生 一目了然。也不能使学生在回顾这一课时,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教 学效果稍微欠缺。如果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以“盼”为线索,把“我” 盼下雨不下雨时的着急、失望的心情,和终于下雨时穿上雨衣的欣喜 若狂的心情串起来在板书上列出来,引导学生前后对比,这样更能突 出“盼”这个题目的含义,教学效果会更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第2篇】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盼优秀说课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