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536239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认识时、分书本第767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知道一时60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看钟表准确的说出经过的时间。 教具: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结合上课时间,复习整时。 谈话: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过钟表,(出

2、示实物钟)而且认识了整时,小朋友看现在是几时?(上午9时)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2、结合实际生活,引出分,介绍时与分的关系。 讲述:要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小时多少分,就要看钟表。钟表时计时的工具,全世界的钟表跑得一样快,学会了看钟表,你就知道时间了。 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钟表,认识时、分。(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时针、分针的联动关系。 谈话:时针和分针时怎样走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你的小钟表上拨一拨,你就能发现了。拨拨钟表,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学生边拨钟表边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评价) 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了分针走的快,时针走得慢;我发现时针、分针同时走同时停,他们走得时

3、间是一样的;我发现当分针转一圈时针从12走到1等。 总结:小朋友刚才拨钟表,发现了分针走得快,指针走得慢,当分针转一圈时针从12走到1,因为时针分针同时走同时停,所经过的时间是相同的,你们真聪明1 2、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 谈话:12到1这两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大格。在你的钟面上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学生数出有12个大格) 钟面上有大格也有小格,相邻的两个点之间是一个小格,数一数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学生数出有5个小格) 12个大格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在你的钟面上数一数或算一算,数完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谁数的方法又清楚又快! 总结: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钟面上一共又60个小格

4、。我们还知道钟面上又12个大格。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计时的。 3、认识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 讲述: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学过时针从12走到1是1时,从1走到2也是1时,也就是说时针走一大格都是_?(板书: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 口头练习: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口头练习: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走3小格呢?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练习: (1)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分? (2)分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分? (3)分针从12走到8,走了多少分? 4、学生独立操作,进一步感知1时60分。 谈话:刚才我们

5、学习了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计时的,想不想在你的钟表上拨一拨,看分针走了多少小格,时针正好走一大格? 谈话:刚才大家看到分针走60小格,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是多少时间?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1时60分) 5、感受一分钟又多长,教育学生要珍惜每一分钟。 谈话:一分钟到底又多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1)一分钟脉搏大约跳()次。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教材5253页例1,想想做做的 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同学掌握直接拨珠的不退位三位数减法的珠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会用口算和珠算互相检验。 2继

6、续培养同学多种感官协调动作的能力。 3培养同学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在实际计算中,继续让同学体会珠算的直观与便利,渗透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能直接拨珠的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珠算方法。 教学难点 按要求各感官协同运作,正确进行珠算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一个大算盘 学具:每名同学一个小算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复习拨珠方法和数位: 在算盘上拨上下面各数,再拨去。 335 123 212 要求同学先独自边说数边拨珠,注意指法要正确,然后同桌互相检查拨上、拨下各数时的指法和所拨的数是否正确。 2复习珠算加法: 用珠算做下面各题。 51+23 212136

7、210608 要求同学先独立珠算,写出得数,然后指名在前边大算盘上珠算这三道题,其余同学判断正误。 教师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珠算加法的?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刚才我们练习了两、三位数的不进位珠算加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三位数的不退位珠算减法。 板书课题:不退位减法(1) (二)教学例1、 1教学例1 (1)板书:例1 用珠算计算 335-123 (2)指名读题 (3)板书:335-123 教师引导同学由珠算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类推,得出做珠算减法,也要在算盘上定好个位,拨上第一个数即被减数后,从高位减起。 板书:1在算盘上定好个位; 2拨上被减数后,从高位减起。 定好个位后,师生一起

8、在算盘上拨上被减数335。提醒同学要边说数边拨珠。 引导同学考虑、回答:从335里减去123时 从高位起,百位减百位、十位减十位、到个位减个位。123 的1百要从哪一位上的数减去?然后再减什么?从哪一位上的数减去? 使同学明确: 要减去123,先要减去100,从百位上拨去1,然后从十位的3拨去2、最后从个位上的5拨去3。 同学试算。 指名到前面大算盘上演示,并板书得数。 教师提问:在从335里减去123时,你注意了什么? 使同学明确: 在计算时,要对准数位,从高位起依照数位顺序依次减去减数各位上的数,要边说数边拨珠。 师生一起把335-123再完整地打一遍。 3、用差加减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21

9、2+123= 2反馈练习: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1)同学试算,教师巡视,和时纠正同学出现的错误。 (2)提示同学,在以后的练习中,可以利用口算和珠算互相检验。 (3)提示同学用珠算得出三数的。差后,可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是否得被减数,用珠算加法来检验珠算减法。 用差加减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3珠算加减法的比较。 教师引导同学把本节课学习的珠算减法与上节课学习的珠算加法进行比较,考虑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同学总结出,珠算加法和珠算减法都要在算盘上定好个位;拨上第一个数后,从高位算起;计算时,对准数位,边说数边拨珠。所不同的,加法是在第一个数上加上第二个数,减法是在第一个数上减去第二个数。

10、 三、巩固发展 1想想做做的3、4题。 教师读数,大家在算盘上拨数,再写出来。教师巡视、判阅。 2珠算加、减混合练习。 用珠算做下面各题,能口算的用口算检验,不能口算的用珠算检验。 945-424 8/9-805 79+7-53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珠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谁来说说做珠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75页内容,树林医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

11、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教学准备: 红色、绿色的纸条,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复习旧知。 昨天学习的数量关系:多的=少的+相差的,以及 少的=多的相差的。 三、自主练习 1第3题。 让学生先说信息,再借助纸条来列算式。集体订正,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4题。 游戏:先看懂图意,明白小芳说的话(我卡片上的数比你的大65,它是多少?) 3第5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的资料,从中获得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解决。 4、第6题。 让学生先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

12、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厘米的认识 篇四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 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整百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正确的读写。 3、 使学生会品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 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教具准备: 计数器、方块模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最大的一位数是多少?加上1位是几位数? 2、按照1

13、0、20、30的规律要全体学生数到90,再数91、9299。再加上1所得的和是几位数? 3、怎样数一百以后的三位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小方块模型图,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教师板书:10个一是十。提问:十里面有几个一? 出示十个木块一条的实物或图片,一十一十地数,从10 数到100,提问:一百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 板书:10 个十是一百。 (2)出示把10个小木条换成由100小木块排成的一层木块,说明数大些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九百。 提问:九百里面有几个一百?再添上一个一百是多少? 板书:10 个一百一千。 (3)全班同学齐读教师板书的内容 教师说明百和

14、千是新认识的计数单位,它们是相互紧邻的邻居,又称它们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板书:相邻 (4)让学生看课本例子1的插图,齐读结语并回答: 十里面有几个一?十和一有什么关系? 一百里面有几个十?百和十有什么关系? 千和百之间是不是十进关系?为什么? 板书:一-十-百-千。 10 10 10 (5)小结: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 2、小结:掌握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根据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数数。 三、写、读整百数:一千 1、 计数器拨珠。 (1) 出示计数器,请学生说说已知的数位排列顺序。 (2) 想一想: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400吗? (3) 说明:计数器上表示几百

15、,就在百上拨几个珠,就表示几个百。 (4) 练习:拨一拨200、600、1000。 2、 写数。 (1) 怎样来表示我们刚刚拨的数呢?个位和十位上的0写不写? (2) 根据计数器上拨珠的情况,请学生写数,指名板演。 (3) 在百位上再添上一百,提问:此时是几个百?也就是多少? (4) 想一想:一千该怎样写? 3、 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13题。 四、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1、 出示小猴图,请学生说图意。列出算式,想想该怎样计算?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五、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六、全课总结。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

16、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拼图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运用现实素材引入新知。 师:我们学习过了长方体、正方体、

17、圆柱和球,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也可以看看我们上课的这个礼堂的周围有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在老师的讲台上有长方体,有正方体,还有圆柱体。 生:讲台上的黑板是长方体。 生:易拉罐是圆柱体。 生:我的笔盒是长方体。 师:你们的桌面上也有很多物体,请找出你喜欢的物体。 (学生在桌上各自拿起自己喜欢的物体)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我拿的是长方体。 生:我拿的是圆柱体。 生:我拿的是正方体。 生:我拿的是三角体。 师:你为什么说这是三角体呢 生:因为这个物体有一个面是三角形,所以我就叫它三角体。 师:你能给它起这么一个名字真不错,其实这个物体叫三棱柱

18、。 (教师根据学生所拿出来的物体,随机性地在黑板上粘上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师: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认识的物体,请小朋友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学生摸各物体的面,并和同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觉)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想说的就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这些面摸起来滑滑的,如果不小心,它还会从手上掉下来。 生:我觉得这些面摸起来冰冰的。 生:我摸的是圆柱,它的上下两个面摸起来感觉平平的,中间这个面摸起来是圆圆的、弯弯的。 师:小朋友通过摸一摸,发现这些物体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圆圆的、弯弯的,也就是曲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 (教师出示课题:认识图

19、形) 评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导入新课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局限于书本,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选择学习的素材。教师所选的素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物品,这些形状多样的素材,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信息的多样化,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创设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

20、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二感受面从体得。 师:哪一位小朋友知道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图形 生:(齐)长方形。 师:对了,我们可以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找到长方形。(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拿下一个长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长方体模型的旁边,并板书:长方形) 师:下面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手找) 师:请把你找到的长方体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有的学生举的是教师给的学具,有的学生举的是自己的书或笔盒) 师:你能从自己手中的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

21、吗找找看。 (学生认真地从自己手中物体的面上找长方形) 师:谁找到了 生:我从这块橡皮上找到了长方形。 师:在哪儿呢你能摸给大家看看吗 生:(边说边摸)在这里。 师:还有谁找到了。 生:我在笔盒上找到了6个长方形。 师:你真了不起,在长方体上找到了6个长方形。其他的小朋友呢 生:(齐)找到了。 师:好,下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找到的长方形。 (学生认真地摸自己找到的长方形) 师:好,大家都很能干,都能从长方体上摸到长方形,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 生:(齐)能! 师:好。大家找找看,并把你找到的图形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从物体的面上边找图形边告诉同组的同学找到

22、了什么图形)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图形 生:我在圆柱上找到了圆形。 生: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6个正方形。 生: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我在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生: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还找到了正方形。 师:这个小朋友真能干,在同一个物体上找到了两种不同的图形。 师:刚才大家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正方体的一个面上拿下一张正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正方体模型的旁边,并板书: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圆柱的一个底面上拿下一张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圆柱模型的旁边,并板书: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拿出一张三角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板书:三角形) 师:(指着贴出的图形)这些都是

23、小朋友找到的图形,认识它们吗 生:(齐)认识。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生:一种是形,一种是体。 生:长方体突突的,长方形扁扁的。 生:长方体能站起来,长方形站不起来。 生:正方体有6个面,正方形只有1个面。 师:大家都很了不起,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它们都是物体的一个面。 评析在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物体上找长方形。接着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长方体上找出不同的长方形,之后,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 体现了教师先扶后放的策略,有效地突破了学生探索的难点。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发挥学

24、生的主动性和想像力,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师还注重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了从体上找面的方法。教师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异同,深化了对两类图形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和体与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

25、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投影片、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 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

26、)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6-118=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进行计算。236-118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2)提一提。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 的问题。 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3试一试。 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 (1)出示前两幅图,说出图意。 (2)结合实际讨论:找回32元对不对? (3)总结减法验算的两种方法。 (4)完

27、成教材第57页的试一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4议一议。 探索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 (1)讨论300-97怎么算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最简便。? (2)各小组间交流、汇报。 要求学生汇报时说出计算过程。 (3)强调: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 (4)看黑板,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再来说一说。 5想一想。 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1)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的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 (2)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

28、事项。 (3)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4)在下面记一记。 (5)运用笔算法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第58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并互相交流计算方法。 6议一议。 讨论加法算式验算方法。 (1)出示747+87=?独立计算出来。 (2)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呢?与同伴互相交流。 (3)汇报验算方法。 学中做 1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 (1)通过动物卡片游戏,练习三位数的减法。 (2)还利用这四个动物卡片,练习列出三位数的加法。 做中得 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3题。 先让学生判断这三道题的对错,然后再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小

29、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读乘法算式。 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出示游乐场图 师:小朋友们注意看图,游乐场不少小朋友都去过,那里有不少的数学知识,动一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先看图上的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画面,自由发言,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引导。解决问题 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小吊车的车厢呢? 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4师:小朋友们,要分别算出玩各种游戏的人数,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其他方法吗?那么就请小朋友

30、和老师一起去寻找。 新课 摆图形游戏 要求:A用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所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B摆好后,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C同桌交流,把算式写在纸上。 引入乘法 指名学生说加数相同的算式,教师板演。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算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乘法。(板书课题) 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师: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 师: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教学乘号的写法) 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

31、,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件36=18这个算式怎样读(板书) 4.尝试 请学生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完整板书。 5.小结: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得到: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练习。 指导读书P46上半部分,并质疑。 书P46做一做 让学生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荡秋千 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指名校对,并说说算法及想法。 3练习九第1题 看清图意,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 4.练习九第4题。 观察图意,确定( )里分别填几。 独立填写乘法算式及读法。

32、 指名校对。 5.乘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 (1)45635224 33265543 开小火车读、齐读等形式。 (2)5乘42乘74乘89乘1 指名4人板演,其余写在纸上,并校对。 6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指它写出来。 4+4+43+5+76+6+6+62+2+2+2+2+2 四。小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知识。 五。作业 随堂练习P31

3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八 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种分法,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除法的第二种分法及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种分法,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主 要 教 学 流 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分小圆片

34、: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个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个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个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个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 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35、(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有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指导算式的写法。 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2045表示

36、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练习:教科书第19页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有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2)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 练习:

37、教科书第19页做一做的第2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4题。 要分的糖葫芦有几串?那被除数应该写几?每个小朋友2串糖葫芦,表示什么?除数应该写几?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商应该写几? 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的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20 4 5 被除数 除数 商 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人教

38、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九 一、教学内容 本册的教学内容有: 1、解决问题2、表内除法(一) 3、图形与变换4、表内除法(二) 5、万以内数的认识6、克和千克 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统计 9、找规律10、总复习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本册的教学难点是:量的计量方面;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图形图形和变换。 二、班级情况分析: 二(85)班的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同学数学基础较好,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认真,对他们继续学习数学是个有利条件。上学期,有好个同学成绩不理想,这和

39、他们不良习惯和智力有关,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养成良好习惯。总之,要使所有的同学喜欢学数学,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都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4、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

40、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41、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合理利用多媒体与网上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