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学校数学教学设计1 这堂课给人的感觉是水到渠成,如沐春风,老师教得亲切,自然,活泼,同学学得轻松快乐,有以下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1、教学设计新颖别致,整堂课不觉得在学,而觉得是一堂套圈的活动课,同学是参与者,老师是评委,在玩中学,比生硬的说理更让人信服,更富有感染力,哪个同学不好玩,不好动?这堂课满足了同学的爱好,所以气氛也相当的活跃,无疑,教学设计是成功的。 2、教学流程生动,流畅,层次感强。如三次套圈,每次的.目的都不同,第一次引出连加,其次次引出连加中的进位,老师并进行重难点引导,第三次是估算,也是在玩耍中进行,为后来的环节打下基础,最终,用600元钱买价格
2、不同的动物娃娃,够不够?将连加运用到生活中,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教学环节相当严谨。 3、同学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仆人。让同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这节课也把权力下放,老师只作点拔,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奇异设疑,引导同学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拓展他们的解题思路,激活他们的思维,如套圈竞赛,男女生竞争,提高了同学的主动参与的面和质量,让人觉得是同学在推波助澜,同学们自主合作完成了学习任务,有一点启发:只要老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觉,孩子也是一个发觉者,争论者,探究者。 几点建议: 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否多举几个例子; 二、在同学上台套圈时,能否交给台下的
3、同学一些任务,如让他们算结果等; 三、课堂要有小结,但这堂课的小结过于匆忙,流于形式 学校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结合生活阅历,同学借助观看年历卡熟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学问,记住每个月各多少天,平年、闰年的天数,把握推断闰年的方法。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娴熟地运用年、月、日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增加应用意识。 (二)力气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和概括力气,促进同学数学思维的进展。 (三)情感目标:使同学充分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亲热关系,使数同学活化、生活数学化,培育同学乐于探求学问的情感,结合有关时间给同学以思
4、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熟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把握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推断方法。 教学具预备: 年历卡及表格,课件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从一班级入学到现在,你们在这所学校上学大约多长时间了?那你们记得大约有多少个月吗?你们知道大约有多少天了吗? 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时间单位年、月、日。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努力来探究年、月、日的学问。 3、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老师板书相关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集中反馈解决问题 (一)总结年、月、日的有关结论 1、从20xx年到20xx年,在这近三年的学校生活中,我们每天、每月、每年
5、都在欢快地成长,都在收获学问。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走过的.那些欢快的日子。愿不情愿把这些欢快的日子数一数记录下来呢?请同学们拿出20xx20xx年的年历卡,把这三年112月份的天数填在表中,并计算出你宠爱的一个年份的全年的天数。怎样做既节省时间又高效呢?谁有好方法? 2、两人合作,全班汇报填写状况。 3、仔细观看表一,看看你能发觉什么?把你的发觉告知给同桌同学。 3、汇报发觉,老师相机板书。介绍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4、这么多月份,很简洁把天数记混,怎么记住每个月的天数,谁有什么好方法?全班沟通。 5、练习:儿童节、国庆节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二)平年和闰年的推断方法 1、计
6、算20xx-20xx年三年的天数,发觉天数不同的缘由在2月份。查阅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填表二。仔细观看表二,从表中记录的状况,你发觉了什么规律?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 2、汇报。 3、依据所学学问推断20xx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出示资料,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解释与应用 1、推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xx年19xx年2400年1800年 2、思维训练 小明过了4个生日,他今年可能几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点什么? 五、作业布置 解答我们在这所学校学习了多少个月,多少天的问题,并写在数学日记中,也可以写一写其他与数学有关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年月日
7、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需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七附件如下: 表一:20xx年至20xx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表. 更多的收获。 表二: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表 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仔细观看表二,你确定可以有新的发觉、收获新的知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一、让全体同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观看比较 二、留意同学学习的实效性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三、培育同学的发散思维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 年月日教学教学反思 两次教学年月日,相
8、同的教学内容,但不同的同学,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亦不相同。依据两次课堂教学状况和同学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教学中这些方面需要改进: 一、提高课堂驾驭力气,准时调控课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依据同学状况,准时调控课堂教学,严格把握好教学时间,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要合理支配时间,让同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重点、难点处赐予点拨、引导,但老师不能引导过多,适可而止。 二、重合作过程也要重合作后的结果 给同学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同学自主思考后,合作沟通时要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了解同学的沟通状况,予以点拨,沟通后有所收获,留意沟通后得到的结
9、论。 三、给同学留有充分的时间思考 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同学时间思考,不能提出问题后就急于找同学回答,这时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是反应较快的同学,要留意同学的不同差异,面对全体同学。 四、习题训练量不足 要想使同学的学问得到巩固,要加强练习题的训练,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题,使同学学到的学问得以深化。 学校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第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同学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看、操作活动,培育同学探究与动手操作的力气。 3、使同学在熟识和制作简洁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10、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教学重点: 熟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 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我昨天到眼镜店看到了一副眼镜,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我要不要买呢?(用课件出示一副不对称的眼镜图片) 同学汇报:不买,由于两边不一样,不对称? 师:大家都说眼镜不对称,毕竟怎样才是对称的呢?可以用手比划一下。 生:比划两边大小一样就是对称的了。师板书:两边一样 师:这两幅中买一个可以吗?看来眼镜我得选一个对称的才行。感谢同学们,真会出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对称”的数
11、学学问。板书:对称 二、初步熟识轴对称图形 欣赏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课件出示图片:外国国旗、脸谱、飞机?) 师:春天来了,同学们都宠爱外出放风筝,看这两只风筝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生:左右一样,都有翅膀。追问:左右两边的翅膀长得怎样? 师:再看下面几张图,它们有着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对称的,两边都一样。 师:说一说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的对称现象吗?老师里有吗? 生:举例? 师: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把它的形状以图片的形式消逝,就是图形。我这里请来了几个图形,认一认,(衣服、树、葫芦、箭头、医院十字形符号。) 师:请问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追问:你能用什么方法,动手证明它们
12、是对称的?可以动手折一折。 师:衣服这个图形,谁来证明?(请生操作) 提问:你用的什么方法?(生:对折。) 怎样对折的?(生:左右对折) 然后你看到了图形的两边怎样了? (生:重合了,一样,不多不少。) 是一部分重合还是完全重合?(生:完全重合) 师:我用这四个字表示你们对折后看到的。板书:完全重合 示范表演:申出左手,右手对折完全重合。(感受完全重合) 师:下面再请4个同学用对折法,折一折这4个图形。依次说一说?。 如:生1:我把 生2:我把 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对称的。 小结:同学们真棒!像这些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数学上叫:“轴对称图形”。现在你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图形吗?(生:
13、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师:我这儿还有一个图形,紫金花形图片它是对称的吗?用对折法试一试。(生:示范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不是对称的) 三、熟识“对称轴” 师:刚才同学们把这些图形对折后,中间都留下了一条直直的折痕,这条折痕刚好 把这个图形怎样了!(生:分成两边一样了) 师:可以把它分成左右两边,上下两边,斜着的两边一样了。我们也给这条折痕取一个数学名字:“对称轴” 师:衣服的对称轴,我们用虚线把它画出来,画的时候,要超出图形的两端,这样就更简洁看到折痕所在的位置了。师依次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指出紫金花图没有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四、练习巩固 1、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指一
14、指 2、找出轴对称图形,对的打“”,错的打“”。 3、数字、字母、汉字也可以写成对称的。 4、生活中的一些汽车,银行标志也是对称的。 小结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生:略) 五、实践操作 我们已经熟识了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预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学问用这张纸剪一件衣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出示课件)(用剪刀时留意平安,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2、你能剪其他图形吗?如:松树、桃心、葫芦等。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
15、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2)呈现同学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四、课堂结 师: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同学自由发言。 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熟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看,我们生活的四周处处可以观看轴对称图形,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张贴同学及及老师的剪纸作品 学校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第十册其次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第80到81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 设计思路 这个内容被支配在人教版第十册“分数
16、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内,是同学已经理解和把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同学的后续学习和进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用。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育同学独立思考及合作沟通的力气,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育同学抽象、概括的力气。 重点难点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把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预备 多
17、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校买回12棵风景树,现在要栽种起来,栽种时行数不限,但每行栽种的数目相等,可以怎么栽种?16棵呢? 2、分别写出16和12的全部因数。 二、教学实施 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指出 :1,2,4是16 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 先让同学独立思考,再让拿卡片的同学快速站一站,那几个数站在左边,那几个数站在右边,那几个数站在中间,最终集体订正。 3、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 同学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
18、因数。 (2) 小组争辩,相互启发,再在全班沟通。 (3) 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演示方法 方法一 :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 :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18的因数有: ,2 , ,6 , ,18 方法三 :先找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27的因数有:,27 方法四 :先写出18的因数1 ,2 ,3 ,6 ,9 ,18。然后从大到小依次看是不是27的因数 ,第一个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4、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同学先独立完成
19、,独立观看,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沟通。 小结: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状况? 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课堂练习设计(多媒体课件出示) 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 1 B. 3 C . 4 D. 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A . 4 B. 6 C . 8 D. 16 3、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1 B. 甲数C . 乙数D. 甲、乙两数的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熟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把握了找
20、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那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五、留下疑问 有三根小棒,分别长10,16,48。要把他们都结成同样长的小棒,步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六、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82页第2题、第5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有:1 ,2 ,3 ,6 ,9 ,18 27的因数有:1 ,3 , 9 ,27 18和27的公因数有:1 ,3 , 9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学校数学教学设计5
21、 一、教学目标: 1.把握中位数代表的概念,能依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2.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推断。 3.培育同学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避开机械的、片面的解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 难点: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推断。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课件显示:问题1:数据误导: 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78分。全班共30人, 其他同学的成果为1个100分,4个90分, 22个80分,以及一个2分和一个10分。 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所
22、以婷婷告知妈妈说,自己这次成果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师:婷婷有哄骗妈妈吗? 师: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三的分数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明显有投机取巧之嫌,大家思考: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师:你对此有何评价? 师:类似的受平均数误导例子还是很多的。婷婷的爸爸的公司在一次聘请时就消逝了如下的情景。 问题2 阿冲应聘 (先请一位同学给画面编一段话。然后提问:略) (二)沟通对话,探究新知 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揭示同学熟识上的冲突,产生新的疑点,引起同学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三)梳理概括,形成结构 (四)应用新知,体验成
23、功 我们自己也试着把学过的学问应用到实际中。 (六)变式练习,扩展新知 (结合课件)议一议: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都有哪些自己的特点? 老师引导同学围绕以下内容开放: 平均数:充分利用数据所供应信息,应用最为 广泛,但 中位数:计算简洁,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但 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有些数据多次重复消逝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怀的一个量. 下面由我们自己去收集一组生活中的数据,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来说明本组数据的特征。 (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活动报告单,深化到同学活动中,适当答疑) (老师视课堂具体的时间的状况选择是否讲解:假如你是一名厂长) (五)反馈评价,提示作业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有所长
24、,也各有其短。请你分别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的现实意义。 总结:今日我们都学到哪些学问? 学校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班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熟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在操作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2经受角的大小变化的过程,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培育动手操作力气。 3培育认真观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角的过程中,进展数学思维,培育团结合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景导入 师:今日我们要上一节新课,看老师板书:角,齐读课题。 师:生活中,你们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到过角? 生:桌角。 师:能指一指吗?大家也来指指。 (
25、生指桌角时,仅会指某个点,并不是数学概念中规范的角) 生:书角。(指的方法同上) 二、探究新知 1熟识角的特征。 (1)直观对比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并逐步形成表象。 师:老师也带来了两个图形(贴剪刀、闹钟图样),能在剪刀上再来找找角吗? 师:刚才大家指的都是自己印象中的角,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角。(师边说边示范)举起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指一指。 师:好,我先把它画下来。剪刀上还有这样的角吗? 师:谁来指钟面上的角? 生指钟表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指的动作特殊规范) 师: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指角的过程特殊规范。 师画出钟面上的角。 师:熟识老师刚才画角的工具吗?(三角尺)对,谁能找
26、出三角尺上全部的角?想好的同学举手。 生指出全部的角。(动作也很规范) 师:现在老师选择其中一个角画出来。(画一个直角) (2)抽象角的特征。 师:比一比这3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 师:能来指一指吗?(生指) 师:同意吗?(同意)你真是个擅长观看的孩子。这个尖尖的地方,有一个点(师描),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 生:都有两条线。 师: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边) 师:谁能指出另外两个角的顶点和边? 生边指边说(师引导规范指认)。 师:现在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齐说: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多样练习,强化角的熟识。 师:现在
27、来辨一辨,哪些图形是角?(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想想做做第1题,生自己思考) 师:想好的同学和同桌相互沟通,看哪组同桌沟通得好,找得全?(略) 师:这道题目做得不错,再来一道(课件出示第65页,想想做做第2题)。能自己读懂题 意吗?想好后,把答案用自己的小手表示出来,藏到身后,我喊1、2,出,大家一起把答案打出来。 2感受角有大有小,并且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制作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留意平安。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相互帮忙) 师: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28、师:现在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听要求:能把你的角变得大一点吗?再变大一点,再大一点。(生操作)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生:我把角打开,角就变大了。 生: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师:说得真好,(师演示)的确是这样的。现在你们能把角变得小一点吗?再小一点。(生操作)这次又是怎样把角变小的? 生:把两条边合回来,角就变小了。 生: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演示)特殊正确。 师:看,我现在拨了一个这么大的角(直角),你能不能拨一个比我大的.角。拨好的同学举起来,同学们相互看一看。(生操作,都正确)能不能拨一个比它小的角?同学们再相互看一看。(生操作,也都正确) 师:哦,(
29、师边演示边说)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依据你们刚才的体验,能比较这3个角的大小吗?(课件出示第65页的钟面图)一起说吧。 生齐: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2)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看着老师的角,咔嚓,咔嚓,(把角的两边剪短)角的大小变了没有? 生:变小了。 生:没有变。 师:我刚才听到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角变小了,一种是没有变。认为角变小的先来说说理由。 生:角的边短了,角就没有刚才大了。 师:认为角的大小没有变的同学也来说说。 生:没有变。(角的)两条边叉开越大,角就越大,叉开越小,角就越小。刚才它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没
30、有变。 师:他的意思你们明白吗?谁再来说一说? 生:角的两条边仅仅是变短了,但是角叉开的大小没有变化,角的大小不变。 师:现在大家回想我们刚才的操作过程,(演示角变大变小的过程)角的两条边叉开越大,角就越大;叉开越小,角就越小。现在角的两条边叉开越大吗?角的两条边叉开越小吗? 生:我知道了,现在角的两条边没有再叉开,也没有再合住,所以它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对,说得真好。角的两条边没有叉开越多,也没有合住越多,所以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演示)咔嚓,咔嚓,角的两条边又短了,角大小变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演示:只剪短一条边)再剪,角的大小这次变了吗?(没有)角的边都这么短了,还没变啊?
31、 生:角的两条边没有叉开更多,也没有比以前合住更多,所以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很好,能听出来同学们对于角的变大、变小有了更深的理解。恭喜你们! (3)连续感受角的大小,为下节课铺垫。 师:(指三角板上的直角)还记得这个角吗?能从你的三角板上也找一个和它一样大的 角吗?找到的同学小组内相互指一指。(生活动,师巡察) 三、总结收获(略) 四、连续探究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又有了新的进步,老师真为你们兴奋。 师:同学们,你们每人的桌上都有一张长方形纸,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角? 师:现在试着猜一猜,假如剪一刀,剩下的图形有几个角? 生:4个。 生:5个。 师: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下课后同学们
32、还可以连续实践、争论。 学校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推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2、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分析、探究力气。 3、在小组合作中培育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加同学学习的信念,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推断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教具、学具预备:卡片、投影片若干 板书设计: 1/4140.25 9/259250.36 17/4017400.425 5/6560.833 3/143140.214 16/3316330.485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导入) 1、把下面几个分数化
33、成有限小数,看谁做得又对又快?3/10、39/100、1又51/1000 2、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怎样化小数 3、请同学们和老师竞赛,推断分母不是10.100.1000的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4、揭示课题:为什么老师推断的这么快,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争论这个规律 二、合作探究(新授) 1、尝试练习 提出问题 出示例3 把1/4 17/40 5/6 3/14 16/33化成有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依据计算结果,板书 依据结果,可以把这些分数分成几类? 依据分类,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本节课核心问题 2、自愿分组 共同探究 请同学们依据各自的争论方向,自愿分组争辩 老师
34、参与同学争辩 3、汇报沟通 形成成果 各小组汇报 依据同学汇报小结: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和分子无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分母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并由同学分类。 42X2 255X5 402X2X2X5 62X3 142X7 333X11 小结: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分母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看教材怎样表述。 4、评价提高 实现优化 第2小组和第3小组的发觉有冲突么? 小结:一个最简分数,假如分母中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确定能化成分母是10、
35、100、1000的分数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洁推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三、巩固拓展 出示练一练2 同组同学相互出数,推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四、全课总结 略 五、同学作业 学校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 1、使同学初步熟识简洁的条形统计图,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同学能依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洁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科学习活动,让同学经受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体验最简洁的统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同学参与统计活动的爱好,并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策略与方法:接受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课前预备: 老师: 1
36、、小松鼠图片。 2、例1鲜花图及涂好的条形统计图各一份。 3、画“正”字的数据统计图片。 4、五张图片:香蕉、苹果、梨、桃、其它 同学: 1、每生自备两份画有红、黄、蓝、粉四色小花的纸片,其中一份正反面都要画。 2、例2统计图、统计表每生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陈出新 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老师(神密的):今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客人。 出示小松鼠图片。 老师:它想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欢迎吗?(同学兴奋的说:欢迎)小松鼠说:“今日森林里正进行鲜花会呢。同学们想去看看吗?闭上眼睛老师带同学们去。 出示93页的鲜花图。 老师:笛笛,到了,请同学们下车吧。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
37、题吗? 同学们纷纷提出问题,老师不做回答。 老师:要想解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就让我们先来做一项工作吧。打开课本93页,同学们能在这幅图上表示出各种花的多少吗? 同学:能! 老师:那就拿起笔来,开头行动吧!看谁的作品又对又漂亮、整齐。 设计意图:抓住低班级学校生宠爱小动物的特点,把小松鼠恰当引入课堂,足以使同学们眼前一亮,留意力尽被吸引,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忱。设计让同学自己独立完成统计图,意在给同学供应独立思维,独立操作的空间,以开发孩子的潜能。 2、呈现成果。 老师:哪位同学情愿把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指名同学到讲台上呈现并讲解自己的操作步骤。留意引导同学讲清图中每一部分,如:“
38、()盆”表示什么?数据从何来?小格子表示什么?怎么知道哪一条表示什么花? 其它同学到讲台前面来听、看。(意在为同学创设争相发言的自然氛围) 引导同学自我对比。对的举左手,不对的举右手。(意在爱惜同学的自尊心) 老师:请认为自己作品很棒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呈现给身边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意在使同学体验成功的欢快,同时也起到沟通学习的作用) 老师:小松鼠也做好了,让我们帮它检查一下好吗?(意在引出老师自备的统计图,便于同学观看,发觉问题,提出问题。) 3、 看图提出问题。 老师: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信息要带给大家吗? 4、 比较实物图和统计图,看哪幅图能很快帮我们回答问题?能让我们一眼看出哪种花最多
39、?哪种花最少? 5、小结 老师: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就是数学中特殊重要的学问统计(板书课题)它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同学们有没有信念学好? 同学异口同声的说:有! 老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 二、全面探究新知 1、收集数据。 老师:小松鼠想和我们大家交伴侣,就要更多的了解同学们。它想知道每位同学最宠爱这四种颜色中的哪一种。(自然过渡到对例2的探究中) 同学纷纷说。 老师:请同学们在小卡上选自己最宠爱颜色花的下面画上记号。交给老师,好吗? 老师把收集的纸条握在手中,奇妙的问:现在同学们最想知道什么呢? 同学纷纷说。 老师:那现在我们就要先来记录一下数据了。 老师
40、读,同学记。同学跟不上,纷纷表示抗议。(此环节意在为同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同学的探究热忱) 老师:跟不上,那怎么办呢? 面对消逝的问题,组织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争辩:如何收集数据简捷、便利。 假犹如学说不出可以提示:以前数图形个数时,数一个就做一个记号。(意在实现学问潜移) 争辩后,同学汇报结果,好的方法给以充分确定。假犹如学能说出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就要给以高评价,假如不能说出就以小松鼠引出。 老师:小松鼠看到大家想这么多方法,可兴奋了,它也想了一种方法,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正”字的数据统计图片。 老师:老师读一个,就画一笔,数一数“正”字几笔?代表几个人?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师生一起探讨用画“正”字方法统计数据的方法与好处。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从刚才争辩的方法中选自己宠爱的一种,再来试一试,好吗?哪位同学宠爱用画“正”字的方法呀?在黑板上收集数据(意在重点向同学推举这种方法)。 收集完后,叫同学汇报,并说明用什么方法收集的。 2、数据的整理 引同学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填完后集体订正。 老师:同学们看着这张表能把这图完成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桌合作完成,比一比,看谁的作品好,下课后贴在板报上。同学们可要好好表现呀。 3、 呈现成果,描述数据 留意处理以下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