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535598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学难点: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提出研究问题。(出示运动场运动员图片) 1、小组讨论:田径场400m跑道,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

2、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2、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向差多少米? 二、 收集数据 1、看课本75页了解400m跑道的结果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2、出示图片、投影片让学生明确数据是通过测量获取的。 直跑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6m,每一条跑道宽1.25m。(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如何规定的,以及跑道的宽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三、 分析数据 学生对于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讨论明确一下信息: 1、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2、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四、 得出结

3、论 1、看书p76页最后一图: 2、学生分别计算各条跑道的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周长以及跑道的全长。从而计算出相邻跑道长度之差,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由于每一条跑道宽1.25m,所以相邻两条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径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径加2.5m) 3、怎样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就知道它们相差多少米?(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差是2.5) 五、 课外延伸 200m跑道如何确定起跑线? 设计意图 此节知识虽不是很重要,但我独列出来进行教学,主要原因有; 1、 此节知识的综合性很强。 2、 密切联系生活,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良好习惯,重视科学性。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

4、案 篇二 复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教学例6。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 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1、 通过读题你能判断出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学生很难做出判断。 2、 可以用什么方法把题意给整理、表示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把题意表示出来。 如:用“”表示到会,用“”表示没到会。 A B C D E F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引导提

5、问。 (1)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A只可能和D、E或F同班。 (2)从第二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判断出什么?可以判断:A只可能和D或E同班。 (3)从第三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判断出什么?可以判断:A只可能和D同班。 4、那么B和C分别与谁同班。 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可以看出,B只可能和E或F同班。 所以,C只可能与E同班。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八第57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三 求百分率应用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 理解求百分率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6、力。 3、 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口答: 1、24是50的几分之几? 2、13厘米是43厘米的几分之几? 3、10千克是45千克的几分之几? 提问: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应怎样求? 每个题中的单位1是什么?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1(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审题,理解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 (2)掌握什么是达标率。 (3)怎样求达标率。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疑难。 3、学生逐步汇报。 达标率

7、是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100% 120/160100% =0.75100% =75% (二)教学例1(2) 学生自学85页教学内容,了解发芽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计算填写在表格中。 教师提问: 什么叫发芽率?(发芽率是求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 这三种种子哪种种子的发芽率高?(大蒜发芽率高。) 让学生感知发芽对农民伯伯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 (三)其它百分率学生完成做一做第1题,了解: 出勤率=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成活率=成活棵树/种植棵树100% 命中率=命中球数/投球总数100% 岀粉率=面粉重量/小

8、麦重量100% 出油率=油的重量/花生的重量100%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 三、当堂测评 练习二十的1至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 1、 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2、 从达标率到出油率,拓宽知识面。 教学后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带商标纸的茶叶桶、剪刀、小黑板或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剪刀、

9、线绳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谜语导入引出圆柱。上下一样粗,放倒一推骨碌碌。(板书:圆柱) 2、(课件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师:上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 3、拿出你准备的圆柱形物品,举起来,大家互相检查,看看你们准备的都是圆柱吗?(教师也要认真观察及时发现不符的,如果有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预设:铁皮水桶、烟囱 二、体验探究 1、认识圆柱 拿起你的圆柱,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圆柱有多少个面?再用手摸一摸,这些面有什么特点?也可以在桌上轻轻地滚一滚。 (1)学生观察,并用手摸表面、滚一滚。 (2)集体交流。好了,放好你的圆柱。你观察到

10、圆柱有哪些特征?(指名说) 预设; 2、我发现了圆柱有三个面。(师:用手指一指都有哪三个面) 3、我发现了圆柱的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师:同意吗?那你们怎么知道这两个圆完全相同呢?有没有办法验证一下?(指名说)教师总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并板书:2个底面相等) 4、我发现了圆柱还有一个面,(师:这个面有什么特点?和上下两个底面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并板书:曲面) 5、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认真,那我们回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高),那圆柱有高吗?(有)谁来用手指一指或者用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圆柱的

11、高?(指名说) 那你们认为一个圆柱有多少条高?(无数条)而且它们的长度怎么能样?(相等) (3)刚才通过大家认真的观察,我们发现了圆柱的特征,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圆柱有两个(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它的(侧面)。圆柱有无数条高。 6、圆柱的侧面积。 (1)(出示)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圆柱)形状的茶叶桶,教师指圆柱的各部分学生说名称? (2)那大家猜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个茶叶桶的商标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展开后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指名说) 预设:长方形、正方形 (3)那么大家猜想的对不对呢?下面就请大家睁大眼睛,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教师操作,学生观察)

12、什么形状?(一起说) 师:对,我们把这个圆柱形茶叶桶的商标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也就是说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4)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仔细的想一想 我们得到的这张长方形纸与茶叶桶的侧面有什么关系? 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集体交流。(指名说,教师随即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5)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这就是我们一起推导出来的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来,一起读两遍,记住它。 如果说我要求圆柱的侧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 三、实践应用 1、这个茶叶桶,如果让你求它的侧面积,我们需要哪些数据?

13、指名测量,并计算。 2、29页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圆柱有一些认识了吗?你都有什么收获?(指名说) 五、拓展延伸 在我们推导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我们是将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得到了一个(长方形),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公式。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将圆柱的侧面沿一条斜线剪开,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呢?那根据这个图形,你也能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吗?大家课下动手去试一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五 : 知识整理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 什么叫

14、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基础练习 1填空 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 2、解比例 5/x=10/3 40/24=5/x 3 、完成26页2、3题 综合练习 1、 A1/6=B1/5 A:B=( ):( )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 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

15、比例( ):( )、( ):( ) 实践与应用 1、如果A=C/B那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比例的意义 比例 比例的性质 解比例 正反比例 正方比例的意义 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应用题 反比例应用体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

16、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6题求体积部分,并指名板演。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4题。 学生独立练习,强调选取有用信息,培养认真审题习惯。

17、2、练习三第5题。 (1)指导学生变换公式:因为VSh,所以hVS。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2)学生选择喜爱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目。 3、练习三第10题。 指名说说解答第10题的思路:根据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这一条件,先求出其中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利用这个底面积再求出另一个圆柱的体积。 4、练习三第8题。 (1)学生读题后,指名说说对题意的理解:求减少的土方石就是求月亮门所占的空间,而月亮门所占的空间是一个底面直径为2米,高为0.25米的圆柱。 (2)在充分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9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完成。 评讲:要怎样才能判断出800ml的果汁够倒三杯吗?必须先求出什么

18、?怎么求?(需先求出圆柱形玻璃杯的容积,用公式VSh) 5、练习三第11题。 此题既可以用外圆柱体积减内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圆环的面积乘高。 (3)三、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中未做完的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特别关注 练习三第4题,在教学中必须应该特别关注。 关注理由: 1、有多余条件,是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的契机。 这道题中出现两个圆柱体的高,分别是花坛的高0.8米和花坛里面填土的高0 .5米。学生该如何合理做出选择呢,关键要通过问题来思考。因为问题是求“花坛中共需要填土多少方”,所以应该选用“填土的高度是0.5米”这条数学信息。 在课堂中,我还要求学生思考,如果要用上“0.8米”这个条件下,可

19、以怎么改变问题。有的学生说“可以问花坛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还有的同学说“可以求花坛中空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有容易忽视的条件,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契机。 一般习题中的数据是用阿拉伯数字呈现,可这道题的问题是求“两个花坛中共需要填土多少方”,这里隐含着一个极易被学生忽视的数据“两个”。其实,配套的插图中也明显绘制出了2个花坛,但在做题中许多学生仍旧会出错。所以,应抓住此题,培养学生良好审题的习惯。如在做这类习题时,建议首先将单位圈出来,以确保列式时单位统一。还可以将问题划横线,以提醒自己将生活问题转化

20、为数学问题等。 学生巧解 巧求削去部分的体积 今天,全班同学做这样一题:一块长方体木块体积是20立方分米,它的底面为正方形,边长为2分米。现在,将它削成一个的圆柱体,求削去的部分是多少立方分米? 我因为做得既对又快,最终获得全班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对比,我发现自己的方法比同学们巧妙。 同学们的解法是先求长方体的高(即圆柱体的高),用20(22)=5分米,然后求圆柱体的体积,列式为3.14(22)25=15.7立方分米,最后求削去部分的体积是2015.7=4.3平方分米。 而我在做这一题时,想起上学期在正方形中画的圆,圆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157/200的结论。因为直柱体的体积都可以写成底面直径乘高,而长方体和削成的圆柱体高相等,所以削成的圆柱体体积也应该是长方体体积的157/200。所以直接用20(1157/200)也等于4.3立方分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