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4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4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百分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很少关注农业中的成数,贸然地与数学知识、课本中的百分数内容联系起来,欠缺知识间的沟通,所以需要教师规范、指导形成系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来展开教学。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特作如下设计: 1复习旧知,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温故而知新。在教学中复习旧知,达到与新知间的贯通。本节课在学习新课之前,设计了三道复习题,其目的是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把分数和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巩固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解法。通过复习为新课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 2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
2、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由于有百分数的应用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而是采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的有关成数的资料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2 1.36 2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百分之几? 3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师:农业收成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有时也可以用另一种表示方法,这节课我们
3、就来学习成数。 (板书课题:成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探索新知 1成数的意义。 师: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增产两成”“减少一成”等描述,这里的“两成、一成”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成数。 (1)质疑:什么是成数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3)教师明确: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4)举例说明:“一成”就是十分之一,“二成五”就是十分之二点五 2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1)课件出示:把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三成 三成五 七成 九成四 (2)小组探讨,找出改写方法。 (3)指名汇报:先把成数改写成十分之几,再改写成百分数。 3教
4、学例2。(理解成数的含义,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3)节电二成五是什么意思? (4)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板书解题过程: 350(125%) 3500.75 262.5(万千瓦时) 答:今年用电262.5万千瓦时。 师: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掌握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再出示实际问题,很自然地就能把成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百分数问题。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
5、思维过程,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一、班级情况分析 1、任教班级学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分析。 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6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学困生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
6、吴志强、张裕华、羊小弟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指导思想及教学理念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材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
7、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
8、德教育。 四、教材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9、。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全册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 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 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
10、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
11、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
12、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5)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三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
13、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 1、 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 2、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理解圆周率“”;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能学以致用,解决大树、旗杆、高楼等物体有多高的问题。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
14、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教学难点: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之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测量数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导学 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段小视频。 2、师:同学们,物体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3、师:所形成的影子的长短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班班通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4、师:那么物体的影子长度和物体的高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新课探究 1、探究两根长度相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 师:通过同学的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相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
15、 (生分析数据,汇报)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相同长度的竿,影长是相同的。 2、探究两根长度不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 师:通过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不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生分析数据,汇报) 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不同长度的竿,影长是不相同的。 3、探究竿长度与影长之间的关系。 (出示表格)1号2号3号4号竿长/cm 影长/cm竿长与影长的比值 要求: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小组合作完成)观察比较:比较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思考,交流,汇报)结论: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长度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同的。 4、验证结论师:刚才发现的
16、结论正确么?如果是正确的,老师课前还准备了5号竿,同学们运用所发现的结论,计算一下5号竿的竿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计算) 三、当堂练习 1、在上海中心大厦测得其影长为158米,同时测得一根竹竿的长为180厘米,影长为45cm,那么长海中心大厦的高为多少米? 2、早晨在校园里测得一棵梧桐树的影长为37。5米,同时测得一根竹竿长2米,其影长为3米,这棵梧桐树高()米? 3、在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棵大树和一根旗杆,若此时大树的影长6m,旗杆高4m,影长5m,求大树的高度? 四、你知道么?约公元前600年,泰勒斯从遥远的希腊来到了埃及。在此之前,他已经到过很多东方国家,学习了各国的数学和天文知识。到埃及后,他学会了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规则。他学到的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个千古难题吗?他苦苦思索着。有一天,当他看到金字塔在阳光下的影子时,他突然想到办法了。泰勒斯仔细地观察着影子的变化,找出金字塔地面正方形的一边的中点(这个点到边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并作了标记。然后他笔直地站立在沙地上,并请人不断测量他的影子的长度。当影子的长度和他的身高相等时,他立即跑过去测量金字塔影子的顶点到做标记的中点的距离。他稍做计算,就得出了这座金字塔的高度。 五、课堂总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