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丹论语心得(7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于丹论语心得(7篇) 最近始终在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首先想要说的是,这是一本特别好的书。 每每去到书店,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关于教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挫折、怎样处事”的书籍比比皆是,而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迎合了当今简单社会下处于“心灵冲撞”中的人们所需要的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而这些书籍中,我认为于丹教授关于论语的心得体会却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上初中的时候,什么论语庄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浅显的东西,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
2、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浅薄和随便的。或许,没有于丹,我大脑中不会再想起论语,不会想到通过读论语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不会理解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当看了于丹教授的书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宏大,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浅显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行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日,仍旧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暖和备至。 于丹教授说:“论语告知大家的,永久是最简洁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乐的生活。”,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仔细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善结合后赐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 对于丹教授
3、的论语心得,于我这等凡夫俗子来说,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读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局部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共享吧!或许,迷茫中的你我,会不经意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忙吧! 于丹论语心得 篇二 学习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使我受益非浅。于丹对论语从七个方面进展了拆讲与分析。先我就从作为一名一般的角度就于丹论语心得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天地人之道 孔子说:“天人合一”。于丹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我们作为一名一般的教师,我们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当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我觉得教师很学生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这就是我们学习
4、这本书后,我们应当追求的和谐。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们作为一名技校的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扎实的学习功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我们的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的教育学生,而且要对我们自己的学生有信念。能够发自内心的确定我们的学生。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提到了“怒”和“仁”,并对其进展了解释。谈到“怒”指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给别人干。我们在自己的工作、生活、教学中或许已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我们怎么处理的?我在教学工作中有过这样错误的熟悉我是教师,你是学生。所以我不想干的事让你来干。现在看到这样的一个“
5、怒”字。我不仅对自己有这种思想而觉得不该。这是没有正确理解“教师”这个名词的结果。而“仁”解释是“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当看到这里我不敢问自己我对别人做到“仁”了吗?我只问自己对自己工作、教育的对象做到“仁”了吗?我真的从心里关爱我的学生吗?真的做到了解每一个学生吗?我仔细的端详并仔细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天地人之道的中和谐的思想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心灵之道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个教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于丹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圆满,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承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
6、与坦然弥补圆满。”因此我们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要先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不要把自己不良的心情传染给学生。安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于丹是这写到的“当不幸降落了,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不仅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学生在今日这么一个竞争剧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任何一个时期更加重要。要使学生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三、处世之道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们如何和自己四周的人相处呢?如何适应这样的社会?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是这样说的:“无论
7、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肯定的距离,把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敬重,这种敬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当保有最美的境地。” 除了有正确的交际观点,我们在为人处世上还要自我做起。在与别人交谈或评价他人时要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有资格去评价他人。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上应当时时刻刻要遵循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少说多做,做事要积极,说话要慎重。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用这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处世心态要约束自己要求自己。并贯穿到教学中去,使学生能从自己的观念中提前适应社会。无论以后在社会中做什么工作都能
8、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四、君子之道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就孔子提出的“君子”谈了自己的三点熟悉,她认为作为君子要具备三种境地:第一种境地是做一个和善的人,不怨天、不尤人。其次种境地是无恒产而有恒心。第三种境地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首先是第一种境地,我认为做一个和善的人不只是“君子”应具有的境地。而且还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做人的标准。可能我们无法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但是于丹告知我们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让我们的有限生命在苛责外在的世界中度过。另外不要只一味的埋怨外界的环境,我们自己的身上也需要这种“苛责”。 于丹论语心得 篇三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论语子罕
9、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 论语 4、为做学问而读书,是读书人所追求的境地,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然而,莘莘学子能功成名就的究竟有限,差异不在于人的智商和才气,关键在于人的毅力,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 5、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8、我不喜爱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爱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欢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欢乐。可于丹论语心得下载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缄默,为什么在人群
10、中看到个相像的背影就难受,观察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遗忘了说话,观察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遗忘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1、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论语子罕 14、新春论语:除夕拜年,不亦乐乎?不送红包,不亦君子乎?情意时习之,问候常达之,不亦挚友乎?子曰:手机一响,赛过黄金万两,此致敬礼!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于丹论语心得 篇四 最近一向在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其实从小我们就开头学论语,虽然在
11、填鸭式的教育中我们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对这些话的明白却是浅薄和随便的,甚至于觉得论语是很浅显的东西。但是看完于丹的这本论语心得,我才明白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浅显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行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这天,仍旧能够让我受益匪浅,暖和备至。于丹说:“论语告知大家的,永久是最简洁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乐的生活。”因此,当这本书被我认仔细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透过论语完善结合后赐予的
12、精辟阐释表示喝彩!对于丹的论语心得,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悟到就能够了,因此,在那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局部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共享吧!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以前问教师,假设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样样?孔子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地。这个更高的境地是,一个人不仅仅安于贫贱,不仅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快。这种欢快,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正因富贵而骄奢,他依旧是内心欢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多高
13、的傲慢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持续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欢乐。或许许多人会说,这但是是说说,让谁做到这样,谁也不行!或许,这样的境地我们凡夫俗子的确很难做到,然而,这种自然、平和、专心的心态却肯定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纳肯效仿圣人这种心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超凡脱俗而又能够获得胜利的人。我们的思想永久打算着我们的行动,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在社会风气略显急躁的这天,作为一名年轻人,务必懂得去学习这种平和的心态,以造就一个更为善美更为清亮的明天! 于丹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剧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发奋
14、勉展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凹凸,好像成了一个人胜利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剧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整与他人的关联。好在,有这样一本书,一盏灯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让我在急躁的赶路之时持续着一份糊涂,我坚信,内心的成长才是人性的成长,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长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卓尔非凡的人。我会用圣人的才智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会用圣人内心的暖和照亮整个人生!鼓舞士气的话 于丹论语心得 篇五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欢乐生活。主要叙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抱负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知了我们很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
15、人的道理。 于丹教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如同高山上一颗劲松高不行攀,只可仰视而不行触及。而于丹教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透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好像把难以消化汲取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送的高档养分品。他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实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实、暖和的生活态度。她把浅显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他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颜色”。 我第一次见到“国民幸福指数”一词,物质好处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单纯依靠物质
16、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志之间、夫妻之间,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许多事情自然就渺小了。”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师徒结对徒弟总结 应对人生的圆满,我们要在最短的时刻内接收下来,不好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假如你正因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于丹教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巧的佛像,每一天都有许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 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
17、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正因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这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我读后眼前一亮,我们过去总是宠爱与他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齐参与工作,你这天如此辉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无视了他人付出的发奋、做出的奉献、肩负的职责、承受的压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我的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欢乐,我有我的快乐,知足常乐! 于丹论语心得 篇六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日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特别必要的,让
18、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看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导长期不加转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_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忧、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盼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动身点。所以为父母供应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假如能够根据父母的意愿、教导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
19、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虚心、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根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教师的人;后一则告知我们灵敏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
20、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肯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汲取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宏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美无边,山之所以高,是由于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由于它积极地聚拢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需擅长从平凡的人
21、身上吸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固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很多伟人。 于丹论语心得 篇七 论语,我在中学时候就曾通读过了,那时候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对孔夫子的世界观和理论抱着一种端详的态度,有些地方甚至用嘲笑的眼光看。如孔夫子的“自行束樇而上,吾未尝不诲焉”,觉得迂得可以。用这样的心情读书,得到的收获可想而知。今年初丁检在会上推举读于丹论语心得,于是在网上_了仔细看,看了后,有了严厉的思索和心得。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
22、并绽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论语重新熟悉的体会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把握自我,不为外界表象所迷惑。忠孝礼仪是论语对“士人”的根本标准和要求。以前的人一听到“忠孝”,立即肃然起敬,乃至于“流涕”。但_后我们依据学到的理论对这些看法有了变化,对“忠”,认为是愚忠,封建礼教的产物,“孝”是封建社会家长专 制的工具,“礼”是伪善。于是,我们没有了文化行为标准,没有推断是非的镜子,除了法律因素外,我们的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上没有,法律上除了根本准则外也没有。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消失在我们身边。有些把握了机密的国家工作人员通
23、敌,出_家机密,背叛了党和人民;有的不孝敬父母,欺诈老人的钱财;生意场上,有的不讲诚信,要么货到不拿款,要么款到不发货;_上,买官买官,拉帮结派,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情,乃至_受贿。搞得来使人们对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确的推断了。其实,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留意到而已,处理好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忠孝”。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对朋友,对工作,要“诚”,对父母,对老人要“孝”,对子女,对孩子要“悌”,对他人,乃至敌人,要有“礼”。把忠深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说说了事,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解读,有时候要用几十年的苦难解读
24、。西汉时苏武出访匈奴,单于爱其才,要其归顺,苏武拒绝。单于为了瓦解苏武意志,将苏武发到北海牧羊,一去就是十九年。苏武“渴饮雪,饥吞毡”,没有遗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始终将汉武帝赐的使节拿在手上。十九年后,单于儿子即位,突发善心将苏武放归汉朝。汉武帝开头听说的是苏武已经投降匈奴,大为震怒。后来得知_后,特别感动,发动了全京城军民出城迎接苏武。苏武仍拿着当年汉武帝赐的使节,衣着褴褛,仪态沉着,他的赤胆忠心感动了全部的人。 二是安贫乐道,淡薄名利思想。我们工资收入不高是多年的事实,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但有的人却很不适应,有的甚至口出狂言。所谓“靠山吃山,靠树吃树”,“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马无
25、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等等,言论既已如此,行为上必定消失偏差。所以观察一些“勾兑”现象,也就不惊奇了。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越了度,事物本质就发生了变化。“法律允许范围内”、“违纪”、“违法”悬殊往往在一线间,有的人偏就喜爱在这钢丝上走,思想根源上还是不能正确对待“安贫乐道”思想。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或许我们无力转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转变的是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知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我认为人要真正获得拘束、安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孔子的学生颜回家境贫寒,住漏雨破屋,三天两头缺粮,“瓦灶绳床”,都还朝不保夕,还得常常依靠子
26、贡的周济。孔子赞扬颜回能在贫困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清朝有个清官任满回家时候,由于没有收受_,觉得不好意思,在行李里装了许多石头,以示“宦囊丰富”,竟然还被人举报,上面竟然还派员“调查”,结果查出了一个清官。笑话之余,这个清官清政不留名,表达了安贫乐道思想。我们不排斥富有,我们不崇尚贫困,但假如在富贵中,要学子贡一样,要怜悯、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假如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精神。 三是爱人如同爱己,敬人如同敬己。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肯定要站起来;假如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敬重。
27、现代人一般都盼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敬重。但自己付出了什么呢?却很少去思索。有的人挺起个冬瓜一样的大肚,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在眼里;有的人“出口成脏”,开口就是粗话脏话,不管他人承受不承受;有的人不讲社会公德,随地乱丢脏物,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喧哗、吸烟、吐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很难得到别人的敬重。特殊是生活中原来有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快的人,更不简单做到自尊、自爱,并对他人的付出。美国原总统里根说他在中国的一次经受是他一生中教育的事。里根访华到西安,固然是微服私访式。观察街边有个小女孩卖甘蔗,里根突然想买根甘蔗来吃,一根甘蔗一毛钱,里
28、根没零钱,拿出一张10元“大团结”付钱,小姑娘找不起,涨红了脸。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开头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对卖甘蔗的来说,10元相当于巨款了。里根也知道这个事实,于是以一种“周济”的心情,“美国式的宽容”,摇手说不要了,然后怀着一种对第三世界国家作了奉献的满意离开。没料到一会儿小姑娘叫喊着,快速追上来,把该补给的钱补给里根。里根后来说,他感到了自己的感情贫乏和空虚,他以一种施舍的心去施舍,反而到是自尊自强的中国小女孩对他进展了施舍。使他从前的施舍成了一种不敬重他人,不礼貌的行为。里根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总统因素外,他以敬重他人心做事,敬重的对象不光是经济巨头、国家首脑,对一个一般老百姓也
29、留意到细节,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诚对待他人,真心承受他人的好意。对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报恩,以直埋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看于丹论语心得,重新仔细领悟古老理论精华,心里产生很多共鸣。在多年无视文化、漠视文化之后,最终发觉文化的重要性;在感受了人生百态、生活艰辛之后,更深刻感受到文化的精神,文化的魅力,文化调整社会行为的作用。但要真正到达论语的境地并不简单,还要靠自己连续深入学习,英勇实践。以前只要一谈论语,或者引用一句古话,立刻有人说“宝气”,更不用说身体力行了。“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我们应当重新解读论语,重新熟悉论语,让论语成为一面镜子,时时对比自己的行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草香为大家共享的7篇于丹论语心得就到这里了,盼望在于丹论语心得全集的写作方面赐予您相应的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