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质量内审检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质量内审检查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质量管理体系4.2质量管理体系 总要求(1)识别过程及应 用a)哪些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的过程;其中有哪些关键 过程和特殊过程?b)这些过程有外包吗?对外包过程如何实施控制?c)每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有哪些?d)谁是这个过程的顾客?e)这些顾客的需求是什么?D谁是该过程的“所有者”?(2)确定过程顺序和 相互关系a)过程的总流程是什么样?b)组织怎样描述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用了过程图以及流 程图等图示吗?)C)这些过程之间有哪些接口?d)这些过程需要哪些文件?(3)确定过程运行所 需准则方法a)过程结果中所期望的特性和不期望的特性是什么?b)判定过程是否有效的准则是什么?c)组织怎样把这些组
2、织结合在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及产品 的实现过程之中?d)经济方面的问题是什么(如成本以及时间以及浪费等)e)收集证据有哪些适用方法.(4)获得必要的资源 和信息a)每个过程需要哪些资源?b)有哪些沟通的渠道,来了解有关信息?C)组织如何提供关于该过程的外部和内部信息?c)抽查环境条件(如:温度以及湿度以及洁净度和粉 尘等)是否满足规定.d)如何考虑社会的心理的条件(如:创造良好的工作 氛围,从而更好地发挥组织内人员的潜能),来满足要 求.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 策划(1)策划的要求:a)规定策划的要求内容明确程度.b)如何策划产品实施所需的过程(如提供流程图等).c)产品实现的策划与质量管理
3、体系其它过程的要求 相一致的程度,有哪些文件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情 况.d)产品实现主过程(如与顾客有关的过程以及设计 和开发以及采购以及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以 及检验等),和支持过程(如:方针以及目标管理以及 文件管理以及记录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 场以及数据分析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是否都 进行了策划.(2)评审内容a)产品要求是否得到规定,是否明确无误地表达了 各项要求.b)与以前表述不同的要求(如:中标后签定合同与投 标书之间的差异)是否得到解决.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抽查合同履约率.产品要求变 更a)是否有要求变更控制准则.b)查变更由保方提出,变更如何得到双方认可,是
4、否 形成文件,并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或人员.c)涉及到重大的修改是否经过评审,能否提供证据.(4)记录a)是否有保存评审结果记录和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 记录的规定?b)抽查若干合同评审结果的记录及其引发的措施的 记录?C)保存的记录是否完整,保存在何部门?d)是否满足保存期的要求,是否便于检索使用?e)适当时评审记录是否包括对产品目录,样本产品 广告等内容的评审?隐含的要求 信息的获取a)有无获取顾客隐含信息来源渠道b)获取顾客隐含要求信息的职责是否明确.c)是否确定了顾客的隐含要求.(6)顾客沟通a)沟通涉及哪些内容(如:产品广告以及目录以及宣 传册以及产品实现过程中对合同的处理,顾客关于 产品
5、的询问和反馈),如何确定与顾客沟通的渠道,以 及具体沟通安排.b)如何获得有关产品信息c)如何回答询问,查提供答复的证据d)能否提供合同以及订单和处理的证据,包括修改 的受理和顾客确认的证据.e)顾客反馈信息如何实施管理,怎样进行分析汇总, 分析汇总用了什么统计方法,分析的结果是什么.f)抽查顾客投诉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g)抽查对顾客投诉和抱怨进行闭环管理的证据.7.3设计和开发设计和开发 策划a)是否对所有的产品都实施了策划,抽取1-2个典型 产品,查设计和开发策划的全过程.b)编制什么样的设计计划,计划是否清楚地表明在 设计适当阶段安排了各种质量活动.各阶段的划分 能否符合产品的特点.
6、c)计划中是否明确各阶段的职责和权限.d)计划中适当地安排了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情况.e)计划中安排相应的进度要求,明确的情况.f)计划是否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需要时而进行修 改,修改后是否审批并及时传递.g)是否规定设计过程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h)是否能提供参与设计过程的不同部门和专业之间 在设计不同阶段接口 (如:外部组织以及部门以及小 组以及顾客等组织接口以及信息传递以及会审以 及协调以及督促以及检查等技术接口)的有效的证 据.i)与设计有关的信息是否能及时传递给参与设计的 部门岗位.j)出现设计差错时,怎样发现和消除.732设计和开发 输入(1)设计和开发 输入要求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是
7、否有记录,记录是否包括:a)具体项目(产品)的确定b)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及其它适用性要求(如 感官特性等)c)涉及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d)所必需的其它要求(如:存贮或搬运方面的特定 要求)e)适当时以往类似设计的信息(如以往设计的优 点以及经验或不足)。f)明确输出提交的期限。g)从总体上看设计目标和约束条件是否清晰。(2)设计和开发 输入的评审a)对设计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是否进行了评 审。b)设计输入中的不完整以及不清楚和自相矛盾之 处是否得到识别。c)上述不完整以及不清楚和自相矛盾之处是否得 到解决。设计和开发 输出设计输出文件有哪些,其要求是否明确包括如下内 容:a)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
8、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 提出。b)放行前得到批准。c)能否满足输入d)对采购以及生产和服务的动作提供的适当信 息。e)明确了验收准则(即合格产品的接受条件)。f)确定产品正常使用和安全性方面必不可少的特 性。设计和开发 评审a)评审的对象是什么,评审的时机在何时,评审 的方式怎样,是否按设计和开发计划设置的评 审点,开展了系统的评审。b)评审意见是否清楚地评价了设计和开发的结果 满足要求的能力。c)评审是否识别出问题,并及时提出采取必要的 措施。d)是否有与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部 门的代表参加;必要时评审是否包括顾客或供 应商,是否邀请了其它专家,在什么情况下邀 请专家。参与评审的人
9、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e)是否有保存评审及跟踪措施记录的规定,能否 提供评审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f)评审记录能否反映评审过程,是否对所有的评 审意见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有无遗留问题。735设计和开发 验证a)是否按设计和开发计划规定的验证点,进行了 设计和开发验证。b)用何种验证方法,验证有效性如何,证据是否 充分,验证能否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 要求(可对照检查)。c)验证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反映验证过程以及验 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设计和开发 确认a)是否按设计和开发计划,进行了设计和开发的 确认。b)确认是在何阶段进行的,由谁来组织进行确 认,如何围绕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
10、期用途的要求进行。c)进行局部确认时,能否满足要求。d)确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e)确认是否识别出问题,是否及时得到处理。f)确认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反映确认的过程,有 确认中明确需采取的任何必要措施。设计和开发 更改的控制a)是否明确何时应对设计和开发更改的需要进行 评审以及验证和确认,以及对更改实施人员和 评审验证人员的要求。b)如何识别设计开发的更改,具体的更改是否符 合规定要求,是否按管理体系文件更改的要求 实施。c) 设计开发的更改在实施前是否得到批准。d)设计和开发的更改的评审是否包括评价对产品 组成部分(如材料以及零部件)或已交付会产 品的影响。e)记录是否包括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措
11、施。7.4采购供方评价a)如何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以什 么方式明确对供方选择以及评价和重新评价的 准则,是否明确对供方控制的要求(如:根据 所采购产品对组织的产品实现过程及组织提供 的最终产品的影响大小面确定控制的类型和程 度),是否体现了采购产品的重要程度和供方业 绩。b)对于选择供方的过程,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有充 分的发言权。c)所选择的供方是否按准则要求进行了重新评 价,并对合格供方名录实施动态管理。d)合格供方的名录是否传递到有关部门。e)抽查3-6个月报验单,是否供货单位都是评价 合格的供方。f)能否提供对供方实施控制的证据,证据能否表 明控制符合准则。g)是否保存了对供方
12、评价以及评价引起的任何措 施的记录。h)例外采购怎样进行控制(如例外采购的审批和 加严检验),查控制的证据。i)对从中间商进行采购怎样进行控制。采购信息a)拟采购的产品,在采购文件中是否被清楚地描 述,查3-5份采购规范和采购合同,看采购文件分 发的控制情况.b)采购信息是否包括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 准要求,特别是供方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发 生变化时,是否要求这些变化得到批准.c)采购信息是否包括对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及认 可方法.d)采购信息是否包括对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及评 价方法。e)采购文件发放前,如何确保采购要求是充分的 与适宜的。采购产品的 验证a)是否确定了对采购产品的验证要求。b
13、)是否按确定的要求实施检验或验证,以确保满 足要求。c)当组织或顾客在供方现场实施货源处验证时, 是否在采购合同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 方法作出规定并予以实施。7.5生产和服务 提供生产和服务 提供的控制(1)提供过程策 划a)怎样对生产和服务提供全过程进行策划,明确 了哪些受控条件b)是否能提供策划的证据c)策划活动能否确保产品质量特性受控。(2)过程需要的 信息a)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相关岗位如何获得表述产品 特性的信息(如产品规范以及图样以及工艺流 程以及样件以及包装要求和服务规范等)。b)关键以及重要及复杂工序是否获得作业文件。c)是否规定提供作业指导书的原则(如在受控前 提下,根据操
14、作人员的能力及接受培训的情况 以及作业活动的复杂程度等,确定特定作业活 动是否编制作业指导书)。对质量不稳定的过程 是否制定了作业指导书(如:工艺过程卡以及 操作规范以及检验和试验指导书等作业文件)。(3)设备和装置a)制造设备以及工装和工位器具等生产报告文学 段的安排是否充分和适当。b)上述设备以及工装的型号规格以及精度等是否 满足生产要求。c)监视和测量仪器以及量具以及装置的选择是否 适当。d)能否提供设备满足过程能力和测量任务的需要 的证据。(4)监视和测量a)是否明确了对质量特性有影响的过程参数和产 品特性的监测要求,监测要求是否清楚规定了 监视和测量记录的要求。b)能否提供监测的记录
15、,记录是否能表明监测符 合规定要求。(5)放行以及交 付和交付后活动a)是否明确产品放行(包括内部各工序的放行) 以及交付(指交付给顾客)和交付后活动(包 括售后服务等)职责和权限。b)交付前的存放现场的条件和保护措施是否起到 保护质量的作用。c)抽查近期发出的产品是否符合产品发出的规定 要求。d)如何防止错发以及漏发e)漏父付的实施是否有顾客认nJ的证据(如回执 以及凭单等)。f)如何将这种保护延续到目的地。g)交付后产品特性受损,是否得到及时放置(如 售后服务安排及实施过程)。752生产和服务 提供过程的确认 (1)规定准则a)是否规定过程评审和批准的准则,对这些过程 按照准则进行控制的b
16、)是否充分识别了特殊过程。(2)过程确认a)对特殊过程如何实施确认,并提供确认的证据。b)能否确认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3)设备以及人 员以及过程a)是否对设备实施认可。b)是否对岗位人员进行考核鉴定。c)上述过程是否使用特定方法和程序。(4)记录a)是否规定了对确认记录的要求。b)能否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确认记录。(5)再确认a)什么情况下需要再确认。b)再确认的时机。c)查再确认证据。标识和可追 溯性(1)产品标识a)是否明确了产品实现全过程标识的要求。b)用何种方式标识,能否区分相关类似的产品, 查生产和服务现场及仓库,是否对产品都做出 了所要求的标识。c)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
17、是否做出惟一性标识, 并有相应的记录。(2)状态识别a)是否明确了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记。b)以适当方式标出监视和测量(检验和试验)状 态有哪些。c)能否区别其状态对具有有效期或易变质的片品 怎样控制其时间状态。(3)对标识的要 求a)怎样对标识进行防护。b)标识是否符合标识的基本规则(如标识与被标 识物不能分离,标识转移);标识丢失或模糊不 清时,是否控制流转,进行识别,重新标识后 再正常流转。顾客财产a)如何识别顾客财产,顾客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 隐私等是否得到有效保护。b)对顾客财产是否进行了验证。c)怎样保护和维护顾客财产。d)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以及损坏或不适用的情况 时,是否作记录,是否
18、及时向顾客报告。产品防护a)查有关防护标识的信息和措施(如:防碰撞以 及防雨淋以及起吊重心位置)。(1)标识b)保护上述标识的措施有哪些。(2)搬运a)原材料以及物品进货,生产服务提供,甚至交 付全过程,是否采用有效措施和选择特定的搬 运方法,确定产品特性不受损伤。b)是否配置使用适宜的工具和搬运设备。c)查对搬运人员的培训情况,搬运过程能否防止 磕碰以及划伤以及污染和损坏。(3)包装a)是否明确了包装的技术条件(包装材料以及包 装物内相对固定以及标识以及包装过程和验收要 求)。d)组织怎样获取反馈信息?e)组织需要收集哪些数据?(5)监视以及测量和 分析过程a)组织怎样监视过程的状况和业绩(
19、过程能力,过程目标实 现情况)?b)哪些过程是必须进行测量的?C)组织怎样才能充分的分析和利用所收集的信息(如选用 适当的统计分析技术)?d)分析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如何利用这些结果?(6)实施必要措施 以实现策划结果和 持续改进a)组织如何改进这些过程?b)需要采取哪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C)这些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了吗?有效吗?d)如何实现持续改进(设定新的目标并采取相应措施)?4.2文件要求421文件构成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形成文件?b)是否编写了质量手册?c)有无标准要求的6个必须的”形成文件程序”?d)为确保组织的过程有效策划以及运行和控制需要 的文件有哪些?e)标准要求的记录有哪些
20、?f)体系文件的详略与组织规模以及活动类型以及过 程以及过程相互作用和人员的技能的程度,能否相 适应?质量手册a)删减的范围以及细节及其合理性?b)是否包含或引用了形成文件的程序?d)包装材料是否实施进货检验,是否符合规定要 求。c)包装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合格证以及装箱单以及 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d)是否有包装标志,标志是否符合要求。e)包装后如何放行。(4)贮存a)是否配合了仓贮的适宜场地或库房。b)是否制定了贮存和管理的方法(发货以及出入 货以及特性控制)。c)收发货是否保存记录。d)对易变质存物以及是否制定适宜的周期检查, 并提供周期检查记录。e)仓贮物品内的码放高度怎样控制。(5)保护
21、a)对有重要的或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是否采取了 保护和隔离措施。b)是否有分类堆码或存放的规定,并予以执行。c)对易燃以及易损的产品是否按规定实施。7.6监视监控和 测量装置的控制 (1)控制要求a)是否确定了监视和测量要求,如何确定所需的 监视和测量装置,能否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 提供有效证据。确定了哪些监视和测量装置, 从监测装置台帐,了解总体情况。b)确定的监视和测量活动是否可行,与监视和测 量的要求相一致的程度。(2)周期校准或 验证a)测量设备如何按周期或使用前对照国际或国家 承认的有关基准要求,对需要校准的监视和测 量装置进行校准,对只需验证的监视和测量装 置如何进行验证?查校准或验
22、证周期表及执行 情况,看受控率。b)如果没有国际和国家承认的校准基准时,是否 自行制定相应校准方法?组织共有多少自行制 定的效准方法,其依据是什么。c)是否对需调整的装置有专门人员实施调整和自 行调整,调整后是否加封缄d)能否确保防止调整失效。(3)校准状态a)监视测量装置是否具有能表明其校准状态的标 识或经批准的识别记录。b)校准状态标识是否得到保护,是否清楚的表明 校准有效期。(4)偏离校准状 态a)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清 楚地表明校准有效期。b)持有该装置的部门怎样对受影响的监视测量结 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c)评价后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并保持记录。(5)计算机软件a)识
23、别以及确定需控制的计算机软件有哪些。b)对这类软件是否进行了周期或使用前的验证, 并按规定周期加以确认。c)抽查几个检验作用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软件, 看其是否符合控制规定并保存记录。(6)性能保持a)是否明确了正确的,能保持准确度和适用性的 搬运以及维护和贮存方法。b)抽查几台/件经过维护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看其 能否保持准确度和适用性。c)是否明确保存校准记录的范围及保存期。(7)校准或验证 记录a)是否明确保存校准记录的范围及保存期b)保存的记录是否满足规定要求。8测量分析和改进8.1测量以及分 析和改进要求a)组织策划并实施了哪些监视以及测量以及分析 和改进过程。b)查与产品符合性和确保质
24、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有关的监测以及分析和改进过程有哪些,其实 施与策划是否相等。c)查与韧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有关的监测以及分 析和姗过程例陛,其实力屿策&提否相符。d)分析过程包括应用哪些适用的统计技术(如: SPC统计过程控制以及抽样检验等)。查相应统 计技术的结果及其如何发挥预期的作用。8.2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a)是否将顾客满意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 种测量方法。b)获取和利用顾客满意程度的方法是什么,方法 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如何,除问卷调查外如何 综合考虑日常的顾客投诉。c)怎样利用对顾客意见监测以及分析的结果,来 改进产品以及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程序文件a)是否
25、有形成文件的程序。b)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审核方案a)查本年度的审核方案策划及情况。b)审核方案是否考虑对质量影响的过程和区域的 状况和重要性和前次审核的结果。c)查每次审核计划日程安排是否针对不同部门以 及过程活动确定适宜的审核内容及持续的时 间。(3)内审人员a)内审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认可,是否被 正式聘用,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b)内审人选择能否确保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过程 的客观性。c)与受审部门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人员是否参与 了该部门的审核活动。(4)内审记录a)审核记录是否完整。b)查所提供的审核计划以及审核报告以及不符合 报告和检查表等审核记录之间的关联及其有
26、效 性。判断不符合性报告中不合格事实描述以及 条款号及不合格理由的正确性。c)内审记录是否明确保存期限。(5)内审不符合 的纠正措施和验 证a)责任部门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是否及时分 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b)纠正措施是否付诸实施且有效。c)对纠正措施有效性是否进行了验证。(6)提交管理评 审a)查提交给管理评审的证据。质量管理体 系过程监视和测 量(除生产和服 务提供外的各种 过程)a)查确定监视和测量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范围合理 性,是否明确何时对何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 监视和测量的方法(如:对哪些过程采用测量 方式,采用什么样的的监视或测量方法)Ob)抽查若干重要过程,看这些方法能否证实过程
27、所 研究策划的结果的能力。c)未达到策划结果时,是否进行纠正并采取纠正 措施。产品的监视 和测量a)查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进行的策划,且验证产 品要求得到满足的证据。b)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何阶段进行监视和测量, 其结果是否符合相应的接受准则(对制造业一 般可以进货以及过程和最终阶段分别抽样检 查),各类产品的特性是否按策划的安排及时受 到监测。c)如何确保各项监视和测量活动已圆满完成,才 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d)何时何处得到顾客批准和授权人员批准,放行 了产品。抽查“回用单”等偏离许可和让步的 记录。e)查保持符合接受准则的监视和测量记录情况, 记录中是否指明授权放行产品的人员。8.3不合格品控
28、制(1)程序文件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b)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不合格品控 制要求a)不合格品如何得到识别和控制。b)是否能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的使用。c)是否明确了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理的职责和权 限。(3)不合格品处 置a)采取了什么措施,清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品。b)让步使用以及放行或接收不合格是否经有关授 权人员批准和顾客批准(适用时)。c)采取了什么方法,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4)不合格品被 纠正的验证a)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纠正后,是否按策划的安排 进行验证。b)不合格品被纠正后验证由谁来实施。c)验证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规定的接收条件 接收。(5)交付后的不 合格品
29、a)交付后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不合格,是否采取了措 施。b)采取的措施是否考虑与不合格影响或潜在影响 的程度相适应。(6)记录a)不合格性质记录包括哪些(如:按尺寸以及形状 以及性能或按严重以及一般等来分类)。b)查对不合格品所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c)查对不合格品让步及其批准的记录。8.4数据分析(1)数据分析要 求a)规定的收集数据和分析的方法是什么,在何过程 采取哪种方法,预期结果是什么b)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质量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如 何。c)如何通过分析识别需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2)数据来源a)如何获得监视和测量的信息。b)是否确定数据来源的渠道。c)查提供数据输入的证据及其可靠性以及合
30、理性。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25页共28页第25页共2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6页共28页(3)数据分析输 出a)数据分析后提供了哪些信息,是否包括:顾客 满意的程度,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 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评价供方。b)是否应用了统计技术,抽查5例统计技术应用, 看其怎样进行数据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实现改 进。c)信息和数据在组织的决策中怎样发挥作用。8.5改进持续改进a)是否建立和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 程。b)查最高管理者具有持续改进的意识的证据。c)组
31、织为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考 虑了哪些活动(如: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营造激励员工的氛围,通过内审和数据分析,找 出薄弱环节和不稳定因素,通过管理评审,发现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持续改进机会等),提出了 什么目标,能否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持续改 进的证据。纠正措施(1)程序文件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b)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评审不合格a)是否有效地处理并评审不合格(含顾客投诉)第26页共2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27页共28页b)是否明确什么情况下必须对不合格采取纠正措 施的原则c)查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与所
32、定原则相符合 的程度(3)评价措施的需 求a)是否分析和确定了不合格的原因b)怎样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要求c)纠正措施是否与该不合格的影响相适应(4)纠正措施及其 评审a)是否确定和实施所要求的措施b)能否提供评审所采取的措施的证据c)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的证据有哪些d)有效的纠正措施纳入文件更改的情况(5)记录是否记录了实施所采取措施的结果预防措施(1)程序文件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b)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潜在不合格的 原因a)如何识别潜在的不合格b)能否确定潜在不合格原因,用何方法确定(3)预防措施要求a)怎样评价预防措施需求b)预防措施是否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
33、应(4)预防措施及其 评审a)是否确定和实施所要求的预防措施b)能否提供评审所采取措施的证据第27页共2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8页共28页c)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证据是什么d)有效的预防措施纳入文件更改的情况(5)记录是否记录了实施所采取措施的结果.文件编号:批准:日期:编制:日期:第28页共28页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输入以及输 出以及接口和界面)是用文字,还是用过程图描述, 是否清楚?d)质量手册本身的管理是否符合文件控制要求?文件控制a)如何规定各类文件在发放前的批准的权限,抽查 有关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状况,包括各层次以及各
34、种类型文件?b)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文件评审?何时进行修改和 重新批准及修改文件的实施情况?c)是否编制有可识别文件现行修订状况的控制清单 或相应的识别方法?控制清单是否可随时提供,抽查 有关文件的有效版本(包括版次以及修改码)是否能 有效的受控.更改文件是否有明确更改标识或相应 的记录,是否经再次批准?d)文件的发放范围如何明确规定,是否能提供发放 记录,包括复印以及复制或修订文件的信息;确保在 使用地点可以得到有关文件,抽查现场使用的文件 是否均为有效版本,数量是否与发放记录一致?e)现场使用有效的文件是否保持清晰以及能够使用 者可识别清楚.f)怎样识别和控制外来文件的分发。g)凡需保存的作
35、废文件怎样作出明确易识别的适当 标识。h)如何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是否明确了文件的范 围和分类,是否包括外来文件等内容。4.2. 4记录控制 (1)程序文件a)是否有形成文件的程序。b)程序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记录要求a)记录是否完整以及清晰以及有更改的记录,如何 识别被改的原始状态。b)记录是检索方便,是否有分类标识和流水标识。c)记录内容是否有明确规定。(3)归档以及保 存要求a)如何规定归档保存范围,保存范围是否覆盖标准 要求的所有记录。b)是否明确存放地点,是否查阅便利。c)是否明确各种记录的保存期限,保存期的合理性 如何d)保存环境是否能防潮以及防火以及防虫蛀,是否 安全。(
36、4)记录处置a)失效的记录表和超保存期记录处置的及时程序。b)怎样进行记录处理的控制。05.管理职责5.1最高管理者 承诺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方 面是否作出实施证据。b)查最高管理者制定质量方针的证据,了解最高管 理者对质量方针内涵的理解以及如何对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作出承诺。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方面如何对持续改进质量管 理体系有效性作出承诺。d)管理评审如何关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 性,是否符合所作出的承诺。e)资源的投入能否与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 性作出的承诺相适应。f)能否提供上述承诺实施的证据。5.2以顾客为关 注焦点a)与顾客有关的要求是
37、否均已明确。b)最高管理者如何体现增强顾客酋意为目的。c)查顾客的评价以及判断是否达到顾客满意。对顾 客不满意之处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5.3质量方针a)质量方针与组织总经营方针相适应的程度;是否 矛盾或不协调之处。b)质量方针能否成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c)质量方针如何体现了组织的目标。d)质量方针怎样描述能满足顾客期望和需求,如何 体现满足对顾客持续改进有效性的承诺。e)质量方针是否展开落实到各层次和职能的过程 中。如何向各级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以及各层次各职能 对质量方针理解的状况。g)对违背质量方针的行为如何进行抵制和处理。h)对质量方针如何进行评审。5.4策划质量目标a)质量目标是怎样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的,有否矛 盾不协调?b)质量目标中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是什么?C)在相关职能各层次上,如何建立质量目标,并提供 向相关人员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