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教学详案.docx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94761682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教学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教学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教学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教学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目标1.探“和”之义。认真阅读相关资料,正确解读“和”与“同”的内涵。理清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了解“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2.寻“和”之用。搜集体现“和为贵”的事例,比较异同,从而探寻出“和为贵”的真谛。3.享“和”之乐。召开班级讨论会,以“和为贵”为主题,汲取思想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重点难点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和”的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认识,达到“和谐”的目的。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合理分工,明确各组任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谐和、上和下睦、家

2、和万事兴等富含哲理的词语。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二、合作探究(一)探“和”之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明确: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通俗地说,“和而不同”就是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的博大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同而不和”

3、就是在讨论时随波逐流,而暗地里却不服气,有时还会拆人家的台。(二)寻“和”之用。1.浏览课本中“六尺巷”的故事,体会“和”的真谛。明确:(1)互相谦让,能使邻里和睦。(2)与人相处要心胸豁达,这样才能和睦相处。(3)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2.阅读下面的故事,谈谈你的感悟。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领会到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

4、明确:“以和为贵”的做法,可以消除战端,带来和平。3.下面是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读后你对“和”又有怎样的深刻认识?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之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因而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局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局为重,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两人和好,一起尽心尽力地辅佐赵王治理

5、国家。明确:只有胸怀宽广、以国家为重的人,才能做到不计自己的得失,忍让他人,以和为贵。(三)享“和”之乐。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全班合作,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还可以选择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闻事件为话题,在班上组织一次时事讨论会。大家以“和而不同”为理念,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启发,共同受益。明确:“班级议事规则”规定讨论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不可进行人身攻击;有不同的见解是正常的,可以保留意见,给对方发言的权利和机会;用语要礼貌、得体,讲话有礼有节。三、拓展延伸参考课

6、本上的示例,每位同学创作一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要求:既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也要讲究语言,力求形式新颖、朗朗上口。明确: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至少不要和他人争执。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四、达标检测1.(2020山东滨州中考)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为国家共处的原则。请你参与“探究和内涵,传承和文化”综合性学习,完成

7、下列任务。(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由此推测,“和”字的本义是:和谐。(2)右图是有关修德养性的一副对联。下联是【甲】。(3)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和”,心不争也;“不同”,志各异也。你所在班级正在筹备“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还是社会交往”辩论赛,请根据双方观点,为主持人写一段总结发言。正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和”是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见解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不与人争高低输赢;“不同”就是理性看待、辩证分析别人的观点,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保持鲜明的个性。“和而不同”是不被局限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着良好的个人修养。反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社会交往。“和”意

8、味着自己能够与别人和睦相处,即将他人与自己置于同一高度,给予充分理解、尊重,不使别人陷于难堪的境地,不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同”就是求同存异,保持个性。“和而不同”就是顾全大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答案:同学们,刚才双方的辩论都十分精彩。“和而不同”是面对不同见解时的一份平和与豁达,是与人意见相左时的理解与尊重。因此说,“和而不同”既适用于修身养性,也适用于社会交往。2.(2019湖北黄石中考)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时至今日,在我们身边还会看到许多极富感召力的宣传标语。下列标语中你最喜欢哪一条?并说明理由(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说明)。和为贵,善为本

9、,诚为先。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我选第句,理由:从内容上看,前后两句强调“容”“和”的重要性,说明两者对于人的“心境”和“万事”的作用,非常贴切地阐述了“和”思想的意义;句式上运用对偶的手法,整齐对称,有很强的韵律美。3.(2019浙江宁波中考)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以和为贵”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加点的字。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答案

10、:(1)作:兴起(2)善:好(3)过:错误,过失(“犯错误”亦可)【任务二】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把【任务一】中的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答案:(1)C(2)B(3)A4.(2019湖南湘潭中考)班级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活动。【多姿多彩的“和”】(1)请你搜集古人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答案: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谦逊与认错。(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仪尽失,礼崩而乐坏,政治上的多元状态造就了思想上的极度自由和解放。一时间,社会上各种思

11、想流派如同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被称为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由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这为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是泛指,其中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在诸子百家几百年的发展中,思想不断地交锋与融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由此奠定。读到这段历史,小明同学深有感触,想写一副对联,还没写好,请你帮他完成。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文化融合),博采众长大美中华(底蕴深)【魅力无穷的“和”】(3)2019年4月,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湘潭市派出由部分优秀教师组成的访问团,赴新西兰交流。我市教师为新西兰人民表演了书画、民舞、诗词朗诵等节目。这些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因

12、为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缘故。此次活动,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和”的魅力。这段文字中,有一处语病,请标出序号并修改。答案:这些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4)放学后,你和同学兴高采烈地跑到操场上准备打篮球。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先到!场地该归我们。”“凭什么?场地又不是你们班的。”大家互不相让,此时,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30字左右)答案:大家不要吵了,都各退一步吧。球场这么大,我们完全可以一起玩呀。这样不是比争吵要好很多吗?五、课堂小结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面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六、布置作业通过这次活动,你对中国文化中的“和”一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理解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收获。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初中数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