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道路侧游憩服务设施规划设计_邱海莲.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473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道路侧游憩服务设施规划设计_邱海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风景道路侧游憩服务设施规划设计_邱海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景道路侧游憩服务设施规划设计_邱海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道路侧游憩服务设施规划设计_邱海莲.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 5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是连接风景道与客源地,实现风景道的可达性,并组织 风景道廊道内部的交通,使其形成目的地的设施类型。交通连接设施对风景道有 重要意义,它提供了风景道内外部的通道和多种交通模式的体验选择,从而使风 景道成为可达性强、道路体验机会丰富的目的地系统。 交通连接设施是实现风景道交通网络构建,增加交通方式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近几年各州风景道都在加强交通连接设施的建设。然而,对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 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经过文献资 料和研究现状的广泛查阅,目前只有美国风景 道资源中心主办的“运输与风景道”的研讨会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72,其次是 各

2、州的风景道廊道管理计划中的“交通规划”部分,对该风景道的交通连接设施 规划进行的简要介绍。本章内容是在以上文献和风景道实践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展 开的。 5.1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概述 5.1.1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概念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是风景道上以及风景道廊道内部,起连接和交通方式转 换作用的设施。 从交通连接设施的结 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外部连接设施和内部连接设施两 部分。 图 5-1 风景道交通连接系统结构 Fig, 5-1 Scenic Byway Traffic Connection System Structure 外部连接设施是连接风景道与外部交通,实现风景道与客源市场的可达性的

3、设施,例如主千线公路、机场、火车站和码头等交通枢纽,都是外部连接设施的 5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构成要 素。这些设施服务区近中远程的客源市场,使旅游者能够通过各种交通方 式到达风景道目的地。 内部连接设施是沟通风景道公路本身与廊道及廊道周边旅游吸引物的媒介。 如果没有内部交通连接设施,风景道将不具有通往周边旅游资源的可达性,成为 一条孤立的线路,其成为独立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交通连接 设施是风景道路侧必不可少的设施。 5.1.2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要素构成 根据笔者对美国大量风景道案例的文献调查研究,交通连接设施由连接线、 综合交通枢纽和停车换乘设施组成。 (1)连接线

4、 连接线包括与风景道相连接的各类道路,如,与风景道直接衔接的其他连接 道路和游径体系等。 公路 与风景道相连接的各等级公路担负着风景道对内对外的陆路交通。外部交通 由等级较高的干线公路承担,而通过与其他与风景道相连的次级公路可以实现廊 道内部周边城镇、旅游景区景点。服务设施等的连接。 *游径 游径是连接风景道与周边旅游吸引物或游憩空间的非机动车通道,具有解说 和游憩的功能。游径在路侧展览或解说牌示的辅助下对旅游吸引物进行解说,帮 助游客理解风景道的内在品质。还可以用于步行、自行车、滑雪越野等休 闲游憩 活动。根据美国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分类方法,游径按照性质可分为风景游径、 休闲游径、历史游径和

5、边道连接游径四类。 (2)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是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 组织与管理、中转换乘及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等功 能的综合性设施。(张超等, 2007) 73风景道交通枢纽包括单式交通枢纽,如长途 客运车站等,也包括综合交通枢纽,如机场与公路交通抠纽、铁路与公路交通枢 纽、水运与公路交通枢纽等。交通枢纽一般位于风景道门户所在城镇区域,为旅 游者提 供快捷方便的交通服务。交通枢纽是对外连接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 60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 为远程的旅游者提供良好的可达性。 (3)停车设施 停车设施主要解决两种停车问题 ( 张泉等 20

6、09) 74,一是单一交通方式出行 的停车问题,即如何设置公共或私有停车场,为机动车的临时停放提供空间;另 一种是组合交通方式的出行问题,即机动车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停车换乘。 风景道停车设施针对风景道游憩过程中的这两种停车问题,设置相应的停车 设施。一是仅具有临时停车功 能的机动车停车场地,风景道停车场主要为游憩目 的服务,停车场的位置多位于观景点、游径或游憩区附近,为游客创造在风景道 逗留游憩的条件。根据纽约州公路设计手册 ( Highway Design Manual)的分类 方法,再结合现有风景道的实际设计情况,风景道的停车场包括了路侧临时停车 场、观景停车场、垂钓区停车场和游径停车场

7、几种类型。 二是为组合交通方式提供停车换乘设施。停车换乘设施是风景道内部进行机 动车与其他交通方式转换的设施。这些设施通常位于不同路线的衔接处,如陆路 交通与水路交通衔接点、风景道与自行 车游径的衔接点等。游客可利用这些设施 实现小汽车与旅游巴士、自行车、游船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转换。 图 S-2 交通连接设施要素构成 Fig.5-2 Traffic Connection Facility Composition 5.1.3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功能作用 (1)连接功能 风景道不是单一的公路路线,而是由风景道公路本身与周边旅游吸引物和旅 游服务设施共同组成的廊道系统。没有交通连接设施,风景道无法与

8、周边旅游资 6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源和支持体系进行串联,也就无法实现廊道系统和构建旅游目的地。交通连接线 使风景道与其周边旅游城镇、景区景点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廊道体系。 (2) 交通组织功能 风景道通过综合交通枢纽与多交通方式的停车换乘设施对风景道内外的交通 进行组织,从而旅游者可以通过小汽车、自行车、旅游巴士、游船等多种选择实 现风景道廊道内的旅游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旅游者的移动性。 (3) 疏散客流功能 风景道的交通连接设施的衔接性和多 样性,使旅游者在风景道上的出行方式 多样化,从而能够有效的缓解风景道的交通拥堵状况。 (4) 游憩功能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具有较强的游憩功能

9、,这是与一般道路交通连接设施的 重大差异。一方面,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本身就是道路旅游体验的一种途径,步行、 自行车和游船等交通方式对习惯于小汽车出行的旅游者是新鲜有趣的体验;另一 方面,各种灵活的交通方式使旅游者得以离开公路,深入到道路沿线的观景台、 游憩区和旅游吸引物,获得更多的旅游乐趣。 5.1.4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设计原则 (1)可达性原则 可达性原则涵盖三层含义,一是空间可达性,交通连接设施应能够实现客源 地与风景道目的地之间的可达性,以及风景道廊道内部各种旅游资源之间的可达 性。例如,在 2011 年的资助项目政策中,就明确提出,风景道未来的建设和维护 要“通过其他交通或公共服务设施

10、形成强大的网络,将大区域的参与者和各种风 景道活动联系起来”。75二是各种交通工具的可用性,交通体验是风景道游憩的重 要方面,通过风景道游径线路和停车换乘设施的设置,应当能使游客方便自由地 利用各种交通方式进行游览活动。“通过增加小汽车、摆渡车、自行 车和步行方式 之间的连接性,或者减少现有风景道设施的拥堵,来提高现有交通运输的选择性。” 75三是不同人群的无障碍性,残障人士应能与正常人一样使用交通连接设施。美国 的“残疾人法案 ”(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对各种公用设施的无障碍性进 行了详细规定,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规划设计时,都会以这一法案作为重要参

11、考 依据。 62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 (2) 体验导向原则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要充分体现设施的游憩性功能,满足游客 的体验需求。 通过对设施的外观设计和功能组合设计实现设施与风景道主题的契合,与周边自 然环境的融合,以及与游客需求的匹配。 (3) 安全性原则 交通连接设施的首要属性是交通组织方式,机动车和行人同时出现在同一个 场地中容易发生安全隐患。交通连接设施的设计要符合科学性规范,通过合理的 车辆流线设计与设施出入口的设计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设施的安全通畅。 5.2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要素设计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是一系列基础交通设施的组合,其中有些设施是一般交 通设施的“借用 ”,如

12、连接公路、交通枢纽等,这些外部交通连接设施具有一般交 通设施的共性特征,其规划设计遵循区域总体规划的安排。另一些设施,如游径、 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则是风景道廊道内部的连接作用,其规划设计与风景道 本身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也更具有特殊性,因此,本节重点对风景道内部连接 设施要素设计进行研究。 5.2.1 游径体系 (1) 游径的概念 游径 “ Trail” 是指一条用于步行、自行车、滑雪越野等休闲游憩活动的通道。 与风景道最为明显的区别是,游径是为慢行交通设计的,无论是游 径的路面材料、 路况还是道路宽度,都对机动车造成了限制。 游径是风景道路侧的重要设施,它使游客能够在风景道上停留下来,深

13、入到 廊道周边的自然和文化区域,观察野生动植物、亲近自然,或用另一种视角近距 离体验历史遗址场地。 (2) 游径的功能作用 1)连接功能 , 游径连接风景道与周边的旅游游憩资源。作为一条道路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 交通连接,游径将社区、公路、风景道或其他游径系统的游径与主游径相连接, 63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时将风景道与风景道附近 的吸引物和设施相连,增强了风景道通彳主周边地区的 可达性。 2) 资源保护功能 游径的开发管理能有效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游径本身的的路面 条件对机动车和大量游客的进入进行了客观条件的约束,从而降低了游客对环境 的影响。另一方面,游径往往穿越生态较为脆

14、弱的自然和原生态地区,典型的地 形地貌与自然景观区,以及著名的森林、国家公园和山区等自然资源禀赋高的地 区,连接了众多的历史遗址遗迹,因此,游径在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的 同时,也唤醒了人们的保护意识。 3) 慢行交通体验功能 游径是风景道上步行和 自行车体验的主要通道,能够展开徒步、越野、自行 车、野生动植物观察、探险等多项户外游憩活动,满足人们多样的游憩需求,创 造了高品质的户外游憩空间。 4) 解说功能 游径幵拓了环境与历史文化教育解说场所。风景道路侧的游径设施很多具有 解说功能,使公众能在休闲游憩的同时,欣赏与了解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通过 游径上的解说及各类游径活动,能使人更生动地

15、感受自然与历史,获得学习与教 育的机会。 (3)游径的类型 根据美国国家游径系统法案 ( The National Trails System Act),美国的游径类 型 共分为风景游径、历史游径、休闲游径和连接边道游径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 的游径各具特色。 风景游径,位于沙漠、湿地、草地、山区、峡谷、河流、森林等典型地形地 貌特色地区,沿途有重要的景观、历史、自然、文化资源,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 户外游憩活动。 历史游径,具有国家历史意义的旅行线路,对今后用于公共游憩有巨大潜力 和历史文化价值。 休闲游径,能提供丰富的户外休闲机会。 连接边道游径,用于进入或连接国家风景游径、国家历史游径、国家

16、休闲游 径的游径。 64 风景 道交通连接设施 (4)游径设计要点 1)选线设计。游径路线应能巧妙地将希望游客体验的景观组织起来,同时游 径的设计不能干扰到风景道的景观品质。常见的游径线形如下表所示: ( 表 5-1) 6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5-1 游径线路类型及特点 76 TQK Trail RrvntTmc anH PpatiirPiQ 66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 5.2.2 停车设施 (1) 风景道停车设施与城市停车场的差异 风景道停车设施是以机动车为交通方式的游客短暂停车,深入游憩体验的空 间。由于风景道停车设施是以游憩服务为主要目的,它和一般城市停车场存在较 大差异。 第

17、一,规模不同。城市停车场的特点是规模大而集中,例如按照我国住建部 城市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少于 50 个车位 的停车场属于小型停车场, 特大型停车场的车位数可超过 500 个。 77风景道停车场,则规模小而分散。除了 位于服务区、住宿接待设施等场所的专门停车区,一般停车场地不超过 30 个停车 位,广泛分布在路侧适宜停留观景游憩的地点。 第二,选址不同。城市停车场一般在客流集中的商业办公区、旅游风景区、 体育场馆和交通枢纽等处规划布局和选址。风景道停车区则与景观点和游憩服务 设施点组合设置。 第三,作用不同。传统停车场作为城市静态交通的重要组成,其作用是有三 方面:一是是城市中的汽车能

18、够顺畅运转;二是是汽车交通量分配合理 化;三是 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 。 风景道停车设施功能侧重不在于汽车交通量的分配,而是 以服务游客的游憩体验为核心目标,强调停车场的位置与观光游憩体验停留点的 密切配合。 (2) 风景道停车设施分类 根据纽约州公路设计手册 ( Highway Design Manual)的分类方法,再结合 现有风景道的实际设计情况,风景道上的停车设施按照主要目的分为四类:安全 停车区、观景停车区、垂钓停车区、游径停车区。 安全停车区 ( Safety Parking Area) 安全停车区是为游客安全离幵风景道路面,短暂停留休息 、打电话或躲避恶 劣天气时提供的路侧停车区域

19、。由于安全停车区只供短暂停留,一般不提供任何 设施,但有些地区会提供野餐桌或垃圾筒。 观景停车区 ( ScenicOverlooks) 观景停车区使游客能够安全地将车辆停在路侧,欣赏美丽景色。观景停车区 只允许非常短暂的停留,游客一般仅停车留影,然后继续旅程。 垂钓停车区 ( Fishing Access Parking Areas) 6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路侧有允许垂钓划船的河流湖泊区域,应当设置垂 钓停车区。垂钓停车区 与垂钓区通过便道进行连接,从而为通往水滨提供出入口。 4 游径停车区 ( Trailhead Parking Areas) 游径停车区设在游径的入口位置,通常与

20、游径的解说牌示等设施联合设置, 使自驾车游客能够步行进入游径体系。 (3)停车设施设计要则 各类停车设施在设计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设计要则,如表 5-2 所示。 68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 表 5-2 各类停车设施设计要则 Tab.5-2 Parking Area Facility Design Approach 6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2.3 停车换乘设施 (1) 停车换乘设施的概念 停车换乘 ( Park & Ride)设施是在国外较为常见的城市停车场演变形式。根 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停车换乘设施是指与公共交通运输体系有连接的小汽车停车 场,方便通勤者和其他想要离开他们自己的车,乘坐

21、公共汽车、城市轨道交通或 与他人“拼车”去往市中心的停车设施系统。停车换乘设施一般位于大都市区的 郊区或大城市的外缘。停车换乘设施被认为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 马萨诸塞州公路部 ( Masschusetts Highway Department)对停车换乘设施的定 义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提出停车换乘设施的设计要点。根据马萨诸塞州公 路部的定义,停车换乘设施 ( Park & Ride)是实现多样化交通方式转换的节点, 由不同交通方式的接驳系统组成。换乘场地为旅行者提供了在小汽车模式和公共 交通之间换乘,或自驾车 ( single occupant vehicle, SOV)与高容

22、量机动车模式之 间换乘的集合点。停车换乘设施能够支持的其他交通模式包括步行、自行车、辅 助客运系统、长途汽车、机场服务、城际和通勤列车。 从以上两个定义可以看出,传统的停车换乘设施有两个特点,一是位于大城 市内,二是解决小汽车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 (2) 风景道停车换乘设施特点 结合风景道自身特点,风景道的停车换乘设施与传统停车换乘设施之间有联 系也有差别。首先,风景道停车换乘设施主要是在风景道廊道内部,方便自驾车 游客停车,进行自行车、骑马、游船等游憩活动的 设施。因此与传统停车设施的 相同,都是小汽车与其他交通设施之间的换乘。其次,风景道停车设施与传统停 车设施明显的差异在于其主要目

23、的不是解决交通拥堵,而是为游客提供多样的交 通游憩体验,因此停车换乘设施的位置与游憩交通的机会有关,如游径入口、滨 水码头等。 (2)风景道停车换乘设施的作用 多交通模式转换。提供风景道与其他交通模式之间的转换机会,实现风景道 与区域公共交通网络的接驳。 丰富游客道路体验,提高旅游吸引物的可达性。换乘设施提供了游客对于自 行车、步行等个性化交通的多种选择,游客能够更灵活地选择旅行线 路。 70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 (3)停车换乘设施的设计要点 第一,多模式可达性。需要将停车换乘设施与现有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 系统整合起来,应当考虑设施的期望使用者的需要,包括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行 人的可达性,

24、自行车的停放和租赁,机动车的可达性,以及停车场的布局。 第二,规模适宜性。风景道上的公共交通路线主要通往景区景点,换乘设施 的需求预测要考虑旅游交通目的地的客流量,游客类型等信息。 5.3 蓝岭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案例 5.3.1 蓝岭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概况 蓝岭风景道位于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区,全长 469 英里 (约 754.8km), 连接 北部的雪兰多国家公园和南部的大雾山国家公园,廊道覆盖的旅游城镇多大 142 个。 蓝岭风景道的建设管理自始至终秉承的原则是使风景道成为独立的景观驾车 道。它既要保持与廊道内旅游吸引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使游客能深入理解体验蓝 岭风景道的内在品质,又要使蓝岭

25、风景道的交通与地区的公路系统想分离,以免 蓝岭风景道变成通勤交通线路,干扰游客的旅 游体验。基于这一目的,蓝岭风景 道的交通连接设施设计包含了广泛的游径体系、间接相连的公路网络和允许停车 的路肩设计三方面组成。 5.3.2 蓝岭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类型 蓝岭风景道的交通连接设施主要由等级公路网、游径体系和停车设施构成。 (1)连接公路 风景道周边较高等级的公路构成了蓝岭风景道的对外交通轴线,是风景道与 其他地区进行连接的交通线路。包括两种类型,州际公路 ( Interstate Highway) (6 条)、国道 ( US Highway) (19 条 )。 这些不同等 级的公路相互串联成巨大的

26、交 通网络。这些对外交通轴线的主要作用是将风景道游客快速输送到距离相对较远 的辐射带内的旅游城镇,以丰富旅游者体验,满足旅游者食宿等多样的旅游需 求。 蓝岭风景道廊道内较低等级的公路形成风景道内部交通轴线,主要串联了风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景道与路侧廊道内的旅游吸引物。内部交通轴线极大地改善了风景道周边景区的 可达性,从而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区域得以扩展。这些内部交通轴线主要由 28 条 州道( State Highway)和次级的 乡村集散道组成。 (2) 游径体系 蓝岭风景道的游径数量众多,分布极广。从游径与风景道的连接关系上可以 分为直接相连游径和间接相连游径。直接相连游径,处于风景

27、道旁,以游客中心、 观景平台、停车区域或者野餐区、野营地等作为游径入口,通向风景道旁边的旅 游吸引物或者由其服务设施。间接相连游径,离开风景道,通过国道、州道、州 际公路、一般的道路或者专门的连接边道进入游径,这类游径处于风景道周边地 区,提供给游客新的户外休闲游憩空间,丰富了风景道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 直接相连游径和间接相连游径分别构成了蓝岭风景道 的两级连接体系,逐级扩展 了风景道的廊道范围。 根据蓝岭风景道官方出版的 Hiking the Blue Ridge Parkway 一书进行统计, 蓝岭风景道共有游径 93 条。与风景道直接相连的游径 68 条,间接关系的游径有 25条。 蓝

28、岭风景道的游径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游径长度兼顾大众游客和徒步爱好者。游径长度以小于 1 英里 (约 1.6 千米 )、 15 英里、 5 9 英里、 9 英里以上区间段进行分类,大部分游径主要分布在 1 5 英 里(约 1.6 千米 8 千米)范围之间,适合徒步活动。 游径线形多样。游径的线形分为 单线形、环形、线 -环复合形、迷宫式、双 环形等多种形式。以单线形和环形为常见线路形态。单线形游径的目的地导向性 和连接性目的较强,环形游径的观览和游憩性质相对更强。蓝岭风景道游径统计 结果显示,与风景道直接相连的游径中,单线形与环形游径数量基本一致,而间 接相连游径则以单线形游径居多。说明直接相连

29、游径的连接和游憩功能并重,间 接游径更侧重于连接功能。 游径难度可选。游径的难度分为 3 个级别:容易、适中和困难,游客可根 据自己的身体素质选择相应级别难度的游径。 (3) 路肩停车设计 蓝岭风景道以小汽车交通为 主,为了方便游客进行观赏和其他游憩活动,对 风景道沿线的路肩进行拓宽和铺装设计,在大部分路段游客都可以将车辆停放在 路肩上,下车活动,因此停车设施也相对简单。 5.3.3 蓝岭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设计要点 72 风景道交通连接设施 设计原则:保持蓝岭风景道的相对独立性,不纳入地区公路体系。保持风景 道交通的相对单纯。 实施策略: ( 1)蓝岭风景道与周围城镇通过州际公路、国道、州道等

30、区域公 路系统间接相连,减少非旅游交通流 量进入风景道。 (2) 建立发达完善的游径网络系统,使游客能够通过游径体系深入蓝岭体验 游憩活动。蓝岭风景道不允许机动车和自行车交通进入游径,从而保证游客安全 有序地游径体验活动。 (3) 相对宽松的停车换乘规定。蓝岭风景道允许游客将车辆停放在路肩,而 不需专门停放在停车区域,游客能够相对自由地在蓝岭风景道的任何路段停下来, 进行赏景、徒步等多种活动。 5.3.4 案例评述 蓝岭风景道的交通连接设施设计比较有特色,以提供最佳的风景道游憩体验 为目标,交通连接线路具有相对 排他性。 一方面,避免旅游客流与其他交通流相混杂可以有效维护和提高游客的体验 品质

31、,另一方面,广泛分布的游径设施又能尽可能地将风景道廊道的范围进行扩 展,使游客能深入到道路以外的空间进行活动。进一步地,单纯的旅游客流相对 容易进行安全管理,因此蓝岭风景道能够做到允许游客车辆在路肩停放,从而使 游客相对自由的投入旅游活动。 73 风景道解说服务设施 6 风景道解说服务设施 风景道的旅游和游憩价值在于其丰富而独特的内在品 质,这些内在品质有些 是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受的,如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建筑景观。更多的内在价值 需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游客深入理解体会。解说服务设施是风景道路侧游 憩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风景道的管理机构都编制了专项的解说服务规 划,如伊利诺伊州 66

32、 号公路解说总体规划 (Illinois Historic Route 66 Interpretive Master Plan)78、Pawnee Pioneer 游径景观历史风景道解说规划 ( Pawnee Pioneer Trails Scenic & Historic Byway Interpretive Plan) 79等,国家风景道专门研究机构一 一美国风景道资源中心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风景道解说,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 章内容是在已有研究和案例的基础上展开的。 6.1 风景道解说服务设施概述 6.1.1 风景道解说服务设施概念 解说系统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信息

33、接受者中 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 一个完整的解说系统通常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基本信息和导向服务;帮助游客 参与旅游区管理、提高与旅游区有关的游憩技能;提供一种对话的途径;教育功 能等(吴必虎, 2009) 8Q。从解说系统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形式来分析, 有学者( Cooper, 1991)将其分为向导式解说 ( personal or attended service)和自 导式解说服务 ( non-personal or unattended service)两类 81 解说服务设施是实现解说过程的物质媒介,属于自导式解说服务的组成,其 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展开解说服务的场所,也可以是承载了解说信息的物质工具。 风景道路侧解说服务设施的研究对象仅局限于路侧不可移动的解说设施,包括游 客中心和路侧展览等。 6.1.2 风景道解说服务设施要素构成 (1) 一般解说系统构成 根据 Sharp( 1982)对解说系统构成的阐述,一般的解说系统是由向导式解说、 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