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烟台市海阳市高三语文考前三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70298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5月烟台市海阳市高三语文考前三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5月烟台市海阳市高三语文考前三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5月烟台市海阳市高三语文考前三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5月烟台市海阳市高三语文考前三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5月烟台市海阳市高三语文考前三模试题卷2023.05(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现代学术史上,桐城派通常被视为文学流派。这固然不错,桐城派向以文章著称,素有“天下文章,其 在桐城乎”之美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不尽然。桐城派从清初产生,延续有清一代,至民国依然余波 不断,这三百年基业,显然不是单凭文章就可以支撑。如果深入了解桐城派,不难发现,它并非单纯的文 派,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皆成就斐然。纵观桐城派三百年发展历程,桐城派不仅诞生了方苞、

2、方观承、陈用光、邓廷桢、姚莹、曾国藩等朝廷大 员,在禁烟、禁酒、治河、戍边、保疆、治军、通商、洋务等各个方面卓有建树;也涌现出郭嵩煮、黎庶 昌和薛福成等出使欧洲,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的一流外交家;并孕育出以姚鼐、吴德旋、祁 寓藻、张裕钊等人为代表的书法碑帖艺术,与桐城文章交相辉映。同时,桐城派人物几乎都有丰富的教育 经历,从翰林院教习,到省级学政,再到书院山长,可谓人才辈出,令人瞩目。有鉴于此,桐城派实际是 一个真正的文化流派。众多流派成员之间虽然跨越了地域时空限制,但都遵循着大致相近的学术理念、价 值追求与精神祈向,彼此声气相通,薪火相传,形成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理念认同,是

3、传统文化共同体生成的思想基础。共同体是人与人的群体集合,其彼此凝聚的基础是价值认 同与思想归属。伊兹欧尼认为,共同体的形成不外两点:一是彼此交织的紧密关系,二是共同的价值规范 与意义。从桐城派的生成历史来看,三百年一以贯之的是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而连接辞章与经世的理念 是义法。义法最早是经史之学的通行概念,后来方苞把它引入辞章,开创“古文义法”。简单地讲义法,“义”就是言有物,“法”就是言有序,两者相合而成文。其所言之物,并非凭空想象, 而是源自现实,寄托经世济民之宏愿;所序之文,也并非辞藻堆砌,而是字里行间流贯生命之气。义法既 是格律与神气之统一,也是德行与辞章之统一,还是立言与立功之统一。

4、后来刘大概发展了义法理论,强 调文人之能事,通过字句、音节来体悟文章的神气,在吟咏唱叹之间荡涤灵府,在吞吐俯仰之际贯通古今。 姚鼐在方、刘基础上,吸收乾嘉汉学考据之法,与义理、辞章相融合,义理以尽性,考据以穷理,辞章发 其奥蕴,最终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此三合一之论,既欲合真善美而为一,又欲合儒林、道学与 文苑而为一,体现了姚鼐“道与艺合” “天与人一”的文章至境论。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增加了经济之学,经济在孔门乃政事之科。在四者之中,曾 国藩虽重义理,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场,但更强调经世济民才是思想的基础,如此一来,曾国藩挈揽众长, 其文经史百家,其学思辨融通,其事经

5、国济民,通达宏阔,中兴桐城,开辟新境。晚清民国,严复、林纾 以桐城之文,翻译西文、西学,启蒙民智,他们与无数仁人志士合力,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现代 的转化。可以说,桐城派三百年历史,延续几代人,弟子门人逾千,大体都遵循相近的价值理念,把辞章 学术与立身相结合,把个体命运与时代家国相联结,与时俱进,觉世牖民。当然,考察桐城派三百年历史,不难发现,其作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属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很 大程度上是因为桐城派体量庞大难窥全豹。对于多数非桐城派学者而言,对桐城派的了解主要来自文章, 因此视桐城派为义派。对于桐城派学人来说,由于研究对象的限制,也很难触及桐城派全貌。(摘编自任雪山作

6、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桐城派)材料二:桐城派的文论滥觞于戴名世,其后方苞提出义法说,刘大楣在继承方苞的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神气音节” 和“品藻”说,至姚鼐集其大成,主张为文要“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济而不可偏废。由此逐步形成 了中国文学史绵延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文派。姚鼐所谓义理,主要是儒家经义,是以程朱理学为核心。义理是思想内容,是道的层面;考据是基本功, 是文献资料,用来佐证义理的;辞章是文辞,属于创作技巧,是表达思想内容的。三者是学术的三个层面, 是一体三面,“辞章”亦即文章,只是学术的一面,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纯文学”。姚鼐认为:作为一个 学者,要追求思想,应当明“道”,

7、所以“义理”最重要,放在第一位。“道”要通过辞章来传播,也要 美,要写得平易畅达,不能像汉学家那样只讲考据。桐城派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崇奉程朱理 学,所载之“道”为“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桐城派不单研究散文的创作技巧,还包括创作目的、材料选择、思想道义、学术倾向等等。桐城派文章不 只是审美,还有审智,不只是抒情,还有说理,即重思想性。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在乾嘉时期,于汉学 兴盛、推斥宋明儒学的大背景下,将宋儒之性道与汉儒之经义相结合,考据与辞章相统一,现实针对性是 很明显的。(摘编自方云龙桐城派的文化品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桐城派既是文

8、学流派,也是文化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绵延时间长,参与人数多,覆盖领域广。B.桐城派成员方苞将经史之学的“义法”引入辞章,倡导为文既要“言有物”,又要“言有序”。C.桐城派的“义法”理论,强调格律与神气、德行与辞章、立言与立功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D.桐城派在乾嘉时期取得很大成就,姚鼐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其理论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大量列举桐城派在多个领域卓有建树的人物,体现了桐城派人才辈出,成就显著。B.桐城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但长期以来,其传统文化共同体属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C.姚鼐提出他的为文主张,跟乾嘉时期汉学盛行、宋明儒学被拨

9、斥的社会大环境不无关系。D.两则材料都详细阐述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济的为文理念,但侧重点完全不同。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姚鼐弟子姚椿曾写过运米行等文章,提议从四川贩米解决两江、两湖灾民以及其他民生问题,被林 则徐认为是恤民长策。B.邓廷桢任安徽巡抚时,援引梅曾亮、管同、方东树、陆继辂、宋翔凤等桐城派成员人其幕府,建言献策, 参赞政务,政绩斐然。C.桐城派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文化名人如胡适、郭沫若、钱钟书、朱光潜等,都受到过桐城派散文的 潜移默化的润泽。D.据查有关资料得知,明清两朝,桐城县画家就达一百多人。一县之中,能涌现如此众多之画家,这

10、在历 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4 .材料一作者认为,桐城派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请结合材料阐述其理由。(4分)5 .曾国藩对姚鼐的思想理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跑南海蒋冬梅他在南海打鱼的时候,大马哈鱼正肥美,它们满满地铺在海底,像扯着一面色彩鲜艳的旗。鱼像听到什么 召唤一样,迎着浪头逆水而行,向乌苏里江涧游。打鱼人并不急着下网,他们只等在河口,把白色的渔网 撒成半开的花朵,网住的鱼一个人就已经拉不动了。产卵后死去的鱼漂满河面,连它们红色的尸身都是美 的。他知道所有的大马哈鱼攒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11、才能把它们送回乌苏里江。乌苏里江畔的男人,顺着大马哈鱼的来路,坐一条杨木船去跑南海。那里有肥美的海参和森林一样的海菜。 他们把自己“卖”给渔头,预支了银线交给女人,打着单薄的背包去搏命。他也在一张薄薄的的契约上, 像他的父亲那样,按下半只手掌的印子,把自己交给了大海。母亲穿着棕色的袍子在江边送他,站成一块风化的石头。从送走父亲的那一年开始,这块石头就伫立在江 边。十几年的江风吹过,把石头吹矮了,终有一天会变成一颗石子,等着父亲回来握在手里。坐上杨木雕下海时,他穿着一件鱼褂子,持一柄钢叉,扎水底白沙上黑宝石一样的海参。人们看到他手臂 上凸起石头一样的肌肉,就喊他“石头”。南海上的人,都忘记了本来

12、的名字,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 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他们渔帮里有一个老头,年老打不动鱼了,人家可怜他,让他蹲在杨木雕里绑海 菜,一喊他就叫“绑菜”。“绑菜”沉默寡言,好像他不会说话一样。不只是“绑菜”,打鱼的人互相也 不常说话。母亲说过,南海码头上的女人,是缠人的绳子,缠住了父亲的腿。有时候母亲又说,是南海的海菜缠住了 父亲的腿。他刚一到南海,就急着向人打听父亲,可他又说不清父亲的样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时父亲的样 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他才发现,父亲就像一幅泅了水的画,色彩和线条全被冲毁,只剩 下一个斑驳的影子。这让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大马哈鱼,用面目全非的样子,把自己交回故乡。他向人

13、描述着父亲,酱色的脸庞,山石一样的身体,一顿能喝下一坛烧锅酒,用一只手就能拉上来一网大 马哈鱼。人们听了指着“绑菜”说,他当年就是那样子啊。“绑菜”蹲在船头,像什么也没有听见,木然 得像块石头,一双粗黑的大手,加紧在绑着海菜。那些海菜长得能绑住这片海,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绑完。“绑菜”站起身来,弯曲的身体像一只青虾,常年漂在海上的人,骨头都被海里的湿气弄变形了。不只是 “绑菜”,打鱼的人个个都被蚀成海边的断崖。那时的“绑菜”踩着船像踩着一片树叶,吹着哨子,举着 手里的鱼叉,有海豚涌过来敲击船帮,一齐引来硕大的海狗。“绑菜”会握紧鱼叉猛刺向海狗,胳膊上的 肌肉凸起,像坚硬的石块。没有人见过他的父亲,

14、打鱼人都不打听别人的事,譬如问他的家乡,问他的女人,问他的儿女。他们只说 受了一天的海风,于是晚上点起火,围着喝酒。从前,父亲教他唱渔歌调子“跑南海”时就唱过:“东道走来,西道往来,海参威注呀,撒大网呀。打 好鱼来,大马哈来,叉海参呀,拧海菜。”父亲说,大马哈鱼群里,能游回乌苏里江的都是最勇猛的鱼。 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大马哈鱼能跳过瀑布,跃过桥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它 们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沙砾里安静下来,产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叶。他无数次地想, 父亲为什么不是最勇猛的大马哈鱼呢,是不是他忘记淡水的气息了。有一天他路过出海口,看见大马哈鱼正在涧游,它们逆

15、水冲浪,聚成一团,像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嘶鸣。“绑 菜”很少见地居然没有绑海菜,他蹲在船头,望着碧青色的海水,突然说了一句:“一条鱼都知道回家。” 听他说这话,杨木雕上的人都停了手里的活,望着海口的浪头。谁也不知道,从前和“绑菜”一起打鱼的 人都去了哪,他们只知道,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绑菜”。“石头”踩着杨木雕靠过来,他突然对“绑菜”说了一句:“乌苏里江抚远来过一个林绍春,一顿能喝一 坛烧锅酒,一只手能拎上一网大马哈鱼。”“绑菜”垂着头,俯身又开始从船帮往上拉海菜。他背朝着“石头”,背朝着出海口,背朝着大马哈鱼群, 踩着杨木雕,在灰黑的大海上渐渐漂远了。(有删改)注海参威,即符拉迪沃斯托克。

16、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从“他”到南海打鱼写起,再介绍“他”的家庭情况,然后写“他”前来南海的目的,引起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B. “父亲”和其他奔赴南海打鱼的人一样,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为生活所迫,先从渔头那里预支银钱给 家人,其实就是把命交给渔头,难以翻身了。C.母亲对父亲是十分惦念的,文中“站成一块风化的石头” 一句生动形象地将母亲眺望父亲归来的深情期 盼表达了出来。D.尾段写“绑菜”踩着杨木雕在海上消逝的场景,极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从和“绑菜”类似的打鱼人的灰 暗人生中看到了一丝光亮。7 .关于文中父亲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17、分)A.父亲自离家外出跑南海打鱼后,十多年来从没有回过乌苏里江畔的故乡。8 .父亲见“他”来寻找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脸面见儿子,于是他躲了起来。C.父亲久不归家让母亲心生怨言,由此便引起了母亲对父亲未回家原因的猜测。D.父亲在南海打鱼的生活状态与“绑菜”的很相似,但“绑菜”不是父亲。8.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了 “大马哈鱼洞游”之事,请简要分析其用意。(6分)9,有人评论跑南海“既是小说的同时也胜似一篇散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邓训,字平叔,谦恕下士,无贵贱见之如旧,朋友子往来门内,视之

18、如子,有过加鞭扑之教,太医皮巡从 猎上林还,暮宿殿门下,寒疝病发。时训直事,闻巡声,起往间之,巡曰:“冀得火以熨背。”训身至太 官门为求火,不得,乃以口嘘其背,复呼同庐郎共更嘘,至朝遂愈也。永平中,治源沱、石臼河,从都庐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民苦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 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更用驴辇,岁省亿万计,活徒士数千人。得人心如是。为护乌桓校尉, 扈通书,免归。 训为护羌校尉, 故,令不得战。 羌俗,耻病死,邓训尝将黎阳营兵屯狐奴,后迁护乌桓校尉,黎阳营故吏皆恋慕,故吏最贫羸者举国,念训尝所服药北州 少乏,又知训好青泥封书,从黎阳步推鹿车于雒阳市药,

19、还过赵国易阳,并载青泥一幢,至上谷遗训。其 吏士尝大病疟,转易至数十人。训身煮汤药,咸得平愈。其无妻者,为适配偶。训坐私与 燕人思慕,为之作歌。拜张掖太守,以身率下,河西改俗,邻郡则之。时迷吾子迷唐,别与武威种羌合兵万骑,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诸 训发涅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击迷唐于雁谷。每病临困,辄持刀以自刺。训闻有困病者,辄拘持束缚,不与兵刃,使医药疗治,愈者非 一,小大莫不感悦。训病卒吏民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数千人或以刀自割又刺杀犬马牛羊日邓使君已死我曹皆死耳前乌桓吏士皆奔 走道路至以空城郭家家立祠,每有病,辄祷求福。(节选自东观汉记第三十五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

20、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训病卒/吏民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数千人/或以刀自割/又刺杀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皆死耳/前乌 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以空城郭/B.训病卒/吏民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数千人/或以刀自割/又刺杀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皆死耳/前乌 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以空城郭/C.训病卒/吏民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数千人/或以刀自害又刺杀犬马牛羊/日/邓使君已死/我曹皆死耳/前乌 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以空城郭/D.训病卒/吏民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数千人/或以刀自割/又刺杀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己死/我曹皆死耳/前乌 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以空城郭/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

21、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贵贱,指地位高低,与师说中“无贵无贱”的“贵” “贱”意思相同。B.上林,文中指古宫苑名,后泛指帝王的苑囿,也可指司马相如的名篇上林赋。C. “更用驴辇”的“辇”指车子,与阿房宫赋中“辇来于秦”的“辇”用法相同。D.医药,文中指“医生用药”,现代指预防或治疗人类、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训对待士人谦逊、宽容;对待朋友犯了错的孩子严厉教育;对待太医皮巡关怀备至,不辞劳苦用嘴巴 向其背部缓缓吐热气,使其痊愈。B.朝廷下令疏理渡沱河和石臼河以通漕运,邓训担任谒者监理此事,改变了运输方式,不仅每年节省费用

22、无数,而且保全了很多服役的人。C.邓训调离黎阳营后,原属下仍爱戴思慕他,其中有一个叫举国的,专门为他从黎阳步行推车到洛阳买药, 还为他在易阳买了一块青泥。D.迷唐派出一万多骑兵胁迫月氏胡人,邓训没有置身事外,挺身而出保卫各族胡人,使他们免于征战,后 又派兵四千,在雁谷袭击迷唐。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训直事,闻巡声,起往问之,巡曰:“冀得火以熨背。”(2)羌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持刀以自刺。14 .邓训担任护乌桓校尉、张掖太守时,如何赢得民心?请简要概括。(3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一剪梅中秋无月辛弃疾忆对

23、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 情非常舒畅。B. “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 却打湿了纱窗。C. “花在杯中” “月在杯中”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等句,词人浓墨重彩地勾画出花月掩映酒杯和云 雨沾湿纱窗的景色。D. “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

24、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 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16 .全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宋代诗人在写作中非常喜欢借花开依旧来反衬人事已非,如姜夔扬州慢中的“,”两句。(2)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两句描写了琵琶女在梦中忆起昔日锦绣年华而感伤落泪的情形。(3 )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av,o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近日,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大考引发

25、了全社会的热议,剧作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让百姓站在舞台 中央,展现在这场“大考”中普通人的成长,彰显全社会在疫情时期面对重大危机时的时代精神,让 观众在接地气的故事中深切感受了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的强大。一座城市、两所学校、数位老师学生、 几户典型家庭一一该剧以从个体到家庭再到社会各界为故事线索、用丰富的群像和典型化的人物,拼出了 一幅千家万户备战“大考”的全景图。创作者将镜头对准疫情之下的普通人,透过疫情时期的重要社会事 件描绘青年一代的梦想与奋斗,透过社会力量的凝聚彰显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对于时代感强的作品,为什么观众的评判标准往往更为苛刻?因为这种饱含民族共同记忆的内容,不容轻 慢,不

26、容夸大,更不容亵渎。该剧以 的创意、生动流畅的叙事、短小精悍的体量,真实展现了封校 过年、居家办公、上网课等一系列疫情时期的特殊印记,又将安徽歙县洪灾导致高考延期的真实事件融入 其中,极易令观众尤其是近年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及其背后的家庭产生共情与共鸣。“太真实了” “真心 好看等,成了观众评论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话语。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密联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 的声音。大考的热播, 对未来的电视剧创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3分)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27、 分)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 (-)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宝玉所居名日“”,他平生有个“爱红的毛病”,而雪芹撰写此书,所居之处也名为“悼红轩”。 “红”是七彩之首,代表着美丽、欢乐、喜庆。过年了,千门万户贴上春联,那是一片红。结婚了,庆寿 了,衣饰陈设,一片红。只要有吉祥喜庆之事,必然以红为主色。“红”还代表鲜花,花有各种颜色,古 诗中有“”。而人之中,“红”就属于女性了,“红妆”“红袖”“红裙” “红颜”“红粉”都 是对女性的代词与赞词。雪芹在开卷不久即大书:“此书大旨谈

28、情。”石头投胎,有一批“情鬼”下凡历劫,它才被“夹带”在内, 一同落入红尘。红楼梦曲引子劈头一句就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须知,那情痴情种,不是别个, 正指宝玉和雪芹。儒教不敢多谈情,把人的真情装镶在伦常、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服饰”箱框里, 他赋予情更自由的空间,以及更新、更高、更大的精神文化涵义和容量。雪芹写书绝不会是单为了一男一 女之间的“爱情”的“小悲剧”,他是为“普天下女子”痛哭。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级的博大崇伟的深 情。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6分)22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落红”所用修辞

29、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题库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简述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详细论 述其合理性。很多考生妙笔生花,列出了李世民的多项环保措施,并洋洋洒洒地论述其“合理性”。而这 道题的答案恰恰是“不知道”。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30、;不少于800 字。参考答案1. C (3 分)2. D (3 分)3. C (3 分)4 .桐城派三百年来秉持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相结合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导向。桐城派成员之 间声气相通,后代成员在继承前辈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本派理论,与时俱进,觉世牖民。(每点 2分,共4分)5 .继承:曾国藩继承了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并以“义理”为重的为文理念。发展:姚鼐 所重视的“义理”是“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而曾国藩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经济之学,强调经世济民 才是思想的基础。(每点2分,共4分)6 . D (3 分)7 . B (3 分)8 .用“大马哈鱼涧游”来揭示主旨,从而表

31、明思念故乡、盼望回故乡的主题。用“大马哈鱼涧游”的 艰难来比喻跑南海的渔人的回乡之难。多次提到“大马哈鱼涧游”,并以此串联起文章内容使得文章结 构完整,相互呼应。(每点2分,共6分)9 .虚化人物。小说中的人物连姓和名字都没有,都是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 儿子向人打听父亲,可父亲始终没出现,其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符合小说虚构性的特 点。淡化情节。小说只有儿子找父亲、“绑菜”绑海菜、渔人跑南海等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的叙写,没 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趋向散文化。营造意境。着力于对“大马哈鱼涧游”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世界 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具有很强的抒情

32、性,有散文的特点。(每点2分,共6分)10 . D (3 分)11 . C (3 分)12 . D (3 分)13 . (1)当时正是邓训值班,他听到了皮巡痛苦的声音,去询问他的情况,皮巡说:“希望有火能够烘烤 背部。”(4分)(2)羌人历来以病死为耻,每当病重到了危急关头,就用刀自杀。(4分)14 .关爱将士,对他们施加恩德注重移风易俗(写出一点1分,两点3分)15 . C (3 分)16 .无月可赏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唯有“烛花红”。欲诉无门的郁愤。 欲问“化工”,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明咏中秋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自我宽慰的洒 脱。现实无奈,只能暂凭

33、杯酒、歌舞排遣落寞和郁愤。(每点2分,共6分)17 . (1)盖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3)示例: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每空1分,共6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8 .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万众一心等)独具匠心(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等) 振聋发耳贵(黄钟大吕等)(每空1分,共3分)19 .该剧拼出了一幅千家万户备战“大考”的全景图,它把从个体到家庭再到社会各界作为故事线索,群 像丰富,人物典型化。(4分)20 .“为什么观众的评判标准更苛刻”是问,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并引出下文;“不容” 是答,连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式,构成排比,增强语势,表明对于时代感强、饱含民族共同记忆的作品, 必须认真、客观、严肃对待。(4分)21 .怡红院 落红不是无情物 雪芹却把情从箱框里放出来(每空1分,共6分)22 . C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