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有理数加法(2)平行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有理数加法(2)平行班.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3.1有理数加法【课题】:有理数加法(2)【设计与执教者】:【教学时间】:【学情分析】:有理数加法是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的第三节,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的大门,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学生初次接触有理数运算,他们很难认识到非负有理数与有理数的运算是协调一致的,所以要有意识地把非负有理数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协调起来。首先要注意这学段的学生有小学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生活中相反意义量的实践经验。因为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有理数运算的关键:一个是符号法则,另一个是绝对值的运算,而绝对值的运算实质就是小学学过的非负有理数的运算。所以
2、,复习好非负有理数的运算是掌握有理数运算必不可少的条件。否则旧知识的欠缺和新知识的不足混在一起,将会给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带来困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会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体会运用加法运算律的好处。(3)情感与能力目标: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学重点】: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善于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突破点】:以学生合作交流,探索概括加法运算律【教法、学法设计】:合作探究式, 讲练结合【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
3、过程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入课题回顾复习:小学时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几条?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或举例子来说明一下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吗?提出问题: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中适用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以旧引新,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入,符合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探究新知探讨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 1,有理数加法交换律的学习 问题1:我们如何知道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先由教师举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然后鼓励学生举不同的数来验证) 问题2:我们如何用语言来叙述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呢?(这个问题请学生回答,并互相补充) 教师归纳后板书:“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
4、,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问题3 :你能把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来表示吗?由学生回答得出a+b=b+a后,教师说明:1式子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如:既可成表示整数,也可以表示分数;既可以表示正数,也可以表示负数或0)。(2)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2,有理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 (基本步骤同于加法交换律的学习)“加法运算律对所有有理数都成立”目前只能直接给出,让学生举例尝试只起到验证的作用要让学生举不同的数验证,是为避免学生只由一个例子即得出某种结论鼓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贻论或规律让学生感受字母表示数的含义,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符号语言的简洁性讨论交流解决
5、问题思考:如果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时,还能使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吗?与同伴交流你的看法,并举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例1计算: (1)16+(25)十24(35); (2)(2.48)(4.33)(7.52)(4.33) 师生共同分析完成,如第(1)题,教师板书: 解:(1)原式=16+24+ (-25)十(-35)(此时教师问:依据是什么?) (16+24)(-25)(-35)(依据是什么?) =40(一60) =20解题后反思:先让学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相加,算一算,再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这两道题目的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使用运算律能使运算简便,简化运算的方法有: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相加,有相
6、反毅的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先凑整等等)例2教科书第24页例4. 这题可这样处理:1,让学生估计一下总重量是超过标准重量还是不足标准重量2,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学生能给教科书提供的解法1.即先10袋小麦的总质量,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千克。此时可组织学生讨论:有没有不同的解法?(此时,如果已有学生提出教材的解法2的思路,则请学生讨论这种解法的合理性。并比较这两种解法。(这是一个有理数应用的例子,这两种解法都应让学生掌握,尤其是解法2更是体现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必要性。)注重学习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结论做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接下去的应用
7、打下基础。强调算理,让学生在具体运算中体会运算律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例1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通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此处与书本相对增加了一道题,主要是考虑到存在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的简便性。也是培养学业生能力的需要。课堂练习教科书第24页练习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己总结。本课作业必做题:第25页习题3.1第2、9、10阅读教科书第20页“实验与探究”有兴趣的可完成幻方。1.3.1有理数加法(2)班级 姓名 A组1利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1)_;(2)_;2三个数12,2,+7的和比他们的绝对值的和小( )A28 D 283计算()4计算:1.5 + 1
8、.75 + (3.75)+( 1.5)5计算:0.25 + (3)+ ()+ ()6某在货店一周的收支情况如下(收入为正,支出为负):+141.28元,27.64元,5元,84元,16.8元,31.09元,125.7元,问合计本周收入多少元?7每箱苹果标准重量为25千克,检查8箱苹果,记录如下数据,正数为超过标准的千克数:求这8箱苹果的总重量8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汽车沿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检修,约定向东走为正,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是行走记录(单位:km):+15,-2,+5,-1,+10,-3,-2,+12,+4,-5,+6,求:(1)问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地的哪一边,距A地多远?(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0.15升,开工时油箱有40升汽油,中途是否需要加油?若加油最少加多少升?若不需要加油到收工时,还剩多少升汽油?B组1 计算:2计算:(至少用两种方法)(+13) + (3)+ (1)+(+27)+(2)3钟面上有1,2,3,11,12共12个数字。(1) 试在这些数前标上正,负号,使它们的和为0。(2) 在解题的过程中,你能总结什么规律?用文字叙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