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说课稿范文[001].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449604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园》说课稿范文[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颐和园》说课稿范文[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颐和园》说课稿范文[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说课稿范文[00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颐和园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颐和园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6课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漂亮景观。全文层次清晰,首尾照应,语言生动美丽、详细形象,到处洋溢着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根据巡游的挨次记叙。一写长廊的风光: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没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终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风光:先写从山脚下看到的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漂亮风光;三写昆明湖: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了颐和园的漂亮,结尾与开头照应,表达了的赞美之情。 我规划安排两课时进展本文的教学。下面就

2、其次课时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设想。 二、教学目标: 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本科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 2、感受颐和园漂亮的风光和课文美丽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学习根据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光,收到情感的熏陶。 2、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写作当中。 四、说教法学法: 依据教学实际,本节课采纳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纳以读促悟、小组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一

3、)初读课文,当小游客,感受风景美语言美。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巡游了皇家园林颐和园,想一想当时的场景,谈谈最想在哪里摄影留念并说明理由。 本环节通过开放式的沟通活动,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课间,把语言文字形象化,用图画和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并且从中选择一两个自然段指导学生美读,初步到达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的赞美之情。 (二)细读课文,当小导游,体会构造,写作美。 本环节我将创设“小导游”带着“游客”游玩的情境,我会这样来创设情境:同学们,刚刚我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大家有的想在这儿照相,有的想在那儿留念,确实,颐和园的风光可真美呀。现在有许多国外的友人来参观,你想不想当一名小导游向世界友人介绍

4、我们祖国的“世界遗产”颐和园?让学生结合课件上颐和园的美景,运用一些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抓住各处景物的不同特点,向大家介绍颐和园的漂亮风光,从而将自读感悟、小组争论、探究写作思路、品尝语言、诵读积存等整合到这一模拟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进展语文力量。 1、探究文路,体会构造美 本文文脉清楚,构造严谨。在教学本环节时我会先抛出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要领着游客进展巡游,就要与现有一个旅游线路,那么我们的旅游线路怎样制定出来呢,你将根据什么样的挨次向游客介绍呢”其实就是围绕课后争论题,是按怎样的挨次巡游的,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引导小导游们勾画、探究,再组织争论沟通。 在本环节里面,我将

5、鼓舞学生画出旅游示意图,学习按地点转换挨次记叙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巡游过程的动词,学习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为完成课后安排的小练笔引路。 2、领悟语句,品尝语言美。 引导学生画过了旅游示范图,找出了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接下来我要这样引导学生: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要想当好小导游,除了定制好旅游线路之外,向游客介绍景物的时候还要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上特别“妙”的词语,是游客在边看变听中到达美的享受。 接着我将要求学生把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并与同学沟通读书的感受。为当一名优秀的小导游打好语言根底。 在沟

6、通的过程中,我将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例如“屹立”、“一排排”、“滑”等字词的妙处。 本环节我将采纳指名读、竞赛读、范读、想象画面读、对比图画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读出观赏、赞美、沉醉的情调,形成情感共鸣,在反复朗读的根底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局部背诵、摘抄。 3、实战演习,导游游公园。 作业:你能按肯定的挨次,把这幅名为“孤舟”的图片上的内容描写出来吗? 六、说特色: 1、两次情境的预设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颐和园景物的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颐和园说课稿2 一、说教材 颐和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绘了

7、北京颐和园的漂亮景观,全文层次清晰,首尾照应,语言生动美丽、详细形象,到处洋溢着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1、了解颐和园的漂亮风光,使学生受到喜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理清的巡游挨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光,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想方设法讨论它、解决它。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放松他们,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来参加

8、阅读,并在阅读中体验胜利的喜悦。 2、运用信息技术的资源进展设计 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开路先锋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课堂,为课堂的信息沟通供应了新的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的进展整合,特殊适合于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便把网上的一些资源展现给学生看,这样就会把学生引进多姿多彩的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也为传统课堂教学增加了勃勃生气。 3、依据课改的新理念进展设计 新课程转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

9、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需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加者、帮忙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讨论者、开发者、决策者”。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自我学习”、“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在读中去感悟,在读、看、思、议中体会颐和园的漂亮风光,经受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了都会得到进展。 三、教学方法 1、谈话激趣法 学生在沟通颐和园的漂亮风光时,教师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情境在现法 课堂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比,以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加,引

10、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共同感受颐和园的漂亮风光。 3、以读促读法 在教学中,实行多项互动,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理解课文。用声音读出美、专心灵感受美。 4、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文本,做颐和园中的一名小导游,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进展讲解、介绍,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 课的伊始,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颐和园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让学生整体感知对课文的理解。也为进一步感受颐和园的漂亮风光作下铺垫。 (二)理清的巡游挨次 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思索,重点巡游了哪些景点,把这些表示地名的词语标上记号。为进一步感知、理解课文打下根底。

11、(三)学习课文 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景点进展读文,想一想,在这里你都观察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在书的旁边做一做批注。 颐和园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文其次篇课文颐和园其次课时。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本组文是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安排教材的,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之情。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根据巡游的挨次,用生动美丽的语言,呈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风光,表达了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颐和园作为本组文的一篇精读课文,其编排的意图如下: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漂亮的风光,

12、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二是引导学生积存语言,学习根据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它在本组文的读写训练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三)课时划分: 针对本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这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进展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写作挨次。 其次课时:品读美文,观赏美景,激发情感,学习写作方法。 (四)教学目标: 依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文段。 2、学习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3、感受风光美和语言美,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和民族骄傲感。 (五

1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漂亮风光。 2、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难点:体会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二、说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纳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以教师当导游,学生当游客的形式组织教学, 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习兴趣。 2、朗读法。本节课预设以读为本,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忙学生体会语言的美丽,从而感受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3、联想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和教师美读课文,学生闭目想象画面等形式,感受

14、颐和园的美,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在学法指导上,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扶到放,先导学长廊局部,在读、想、划、议相结合的训练中,让学生把握学习方法,然后进展学法迁移,自学探究,从而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 三、教学预备: 一张“导游证”,一顶太阳帽,一面小旗子和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1、导语:(教师以导游员的装扮)“各位游客,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巡游颐和园的路线,大家还记得吗?”(板题)指名生答,师相击点击导游示意图,然后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师接着引导:“现在我们就到这些景点去细细玩赏,信任大家肯定会不虚此行!” “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新课伊始,

15、教师以导游员的角色出场,又以布满激情的导语,把同学们带入情境中,既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理清的写作挨次,又充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 (二)导读“长廊”,感悟学法。 1、导语:“游客们,现在我们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出名的长廊了(课件出示长廊图),请大家认真观赏,看看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其次自然段: (1)划一划:用横线划出描写长廊的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2)读一读:读读有关描写长廊的句子,想象描写的画面。 (3)想一想:运用什么方法,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写? 3、学生自读自悟。 4、师生互动,汇报沟通。(

16、先指名谈谈自己的巡游后的感受,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A、当学生读“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这个句子时,引导学生抓住“700多米”和“273间”这些详实的数字,体会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再全班齐读这个句子,读出“长”这一特点。(师相机板书:长) B、当学生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一样的。”这一句子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边读边想象描写的画面,再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然后小组竞赛读,让学生感受到画的多和美,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绚烂和能工巧匠的才智。 C、当学生读“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

17、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这一句子时,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演绎读,其他同学想象画面,再全班齐读,重点指导“神清气爽”一词的朗读,读得舒缓、沉醉,从而体会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美。(依据学生的汇报,师概括板书:美) 5、师美读长廊局部,生闭目想象画面。 6、出示长廊视频,让学生观赏。 7、引导学生说说这局部是按什么方法写的,并归纳小结,这一局部是按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写的。(即先抓住“长”的特点总体介绍,再写每一间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终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导学长廊局部,渗透学法指导,学生通过读美文,想象画面,观赏长廊的美景,从而

18、感受长廊的长和美,同时初步把握学习方法,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三)学法迁移,自学探究。 1、导语:“各位游客,刚刚我们巡游了长廊,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处景点,细细地去观赏,然后和大家谈谈你的感受。” 2、出示学习要求:运用学习长廊局部的方法,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景点(即课文35段),先自由学习课文,然后小组合作沟通: (1)划一划:划出描写景物的词句,好好体会体会。 (2)读一读:读读有关句子,想象描写的画面。 (3)想一想:运用什么方法,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写。 3、在学生明确学习要求的根底上,先自由学习课文,再小组合作探究。 4、全班汇报沟通。先指名学生谈谈自己巡

19、游后的感受,以及在重点词句中领悟到的景物的特点。 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并适当点拨。例如佛香阁,引导学生从“屹立”一词体会佛香阁的高,再提示学生除了“屹立”一词,还有哪些句子可以体会到佛香阁的高?让学生明白“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对下望,颐和园的风光大半收在眼底。”这个句子,也间接说明白佛香阁的高;又如昆明湖,学生很简单就会找到“镜子”和“碧玉”这两个词来比方昆明湖的静和绿,还应引导学生抓住“滑”字来体会昆明湖的静。 依据学生的汇报,师相机板书: 佛香阁:屹立 大半收在眼底 万寿山 排云殿:金碧辉煌 一排排 湖 水:静 绿 滑 昆明湖 接着,让学生说说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写佛香阁和昆明湖这两处景点的,如

20、“佛香阁”是从整体上写,突出“高”这一特点,而 “昆明湖”是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到长堤、湖心岛和十七孔桥的。 5、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进展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如指名读、想象画面读、竞赛读、配乐读),读出观赏、赞美、沉醉的情调。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学生领悟学习长廊方法的根底上,放手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探究。在汇报沟通中,观赏品尝语言文字,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美丽从而到达积存语言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把体会到的思想感情即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通过自己的感情朗读表达出来,升华自己对颐和园的宠爱和赞美之情,突出了教学重点 (四)总结全文,领悟写法。 1、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师:“游客们,我们已经

21、巡游完颐和园,大家感觉怎样?”(指名生答,师相机板书:大公园、漂亮)接着因势利导:“这么美的颐和园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才智的结晶。我国像这样世界级的遗产还有许多,如长城、北京故宫,我们作为中国人,为此而感到傲慢。” 2、学习写法:“颐和园这样美,是用什么方法写的?”(指名生答,并结合板书总结:“是按巡游的挨次,用不同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展描写。 那么,今后我们写巡游活动,也可以学习这篇课文的写法。” 在总结课文的同时让学生领悟按巡游挨次,用不同方法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五)布置作业,表达共性。 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如下:(其中1、2为必做题,3、4为选作

22、题) 1、背诵自己喜爱的文段。 2、仿照课文的描写方法,记一次巡游活动。 3、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如诗歌、对联、图片、故事、传奇等),放入资料袋中。 4、选取颐和园中一处景点,结合课文描写,绽开想象,画一幅画。 学生间有着千差万别。“一刀切”作业难以表达学生的共性差异,因而本节课的作业我安排了“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不但表达了共性,还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制造思维的进展。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巡游挨次 抓特点 长 廊 : 长 美 佛香阁:耸 立 万 寿 山 大公园排云殿:一排排 金碧辉煌 漂亮 湖 水:静 绿 昆 明 湖 颐和园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今日我说课

23、的内容是颐和园,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是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组编的,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展现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巡游挨次详细描写了颐和园的漂亮风光,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详细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问目标:熟悉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长廊”等十多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存词句。 学习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2)情感目标:感受颐和园漂亮的风光,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

24、的兴趣。增加民族骄傲感。 (3)力量目标:概括力量、说话力量、写话力量等。 3、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美丽风光,受到情感熏陶;二是学习本课移步换景,根据巡游的挨次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 说教法 依据教材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美丽的特点,本课选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品读,再现这一幅漂亮的画卷,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加语言感受力。 三、说流程 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重点说说其次课时的教学流程。 1、长文短读,整体把握。 在读通读顺课文的根底上让学生扫瞄课文,圈出巡游的景点。此处我想着重指出一点的是,整篇课文其

25、实分三个大景点,即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万寿山又包括佛香阁和排云殿等小景点;昆明湖又包括小岛和十七孔桥。要避开学生把全部景点都并列处理。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构造安排。 然后想一想是按怎样挨次巡游这些景点的,从课文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找到相应的句子画出来,并连起来读。于是一篇长长的文章就剩下短短的几十个字。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漂亮的大公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出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对下望,颐和园的风光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颐和园处处有漂亮的风光,说也说不尽,盼望你有时机去

26、细细游赏。” 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几处景点的方位,可以出示颐和园景点地图。边看图边说巡游的挨次。 长文短读旨在使学生明确的巡游挨次,学习按巡游挨次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在读中领悟每一段的开头句所起的承上启下的连缀作用。同时也培育学生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力量和概括力量。 2、品读词句,以读促情。 颐和园的景点各具特色,美不胜收。让学生挑最喜爱的句子好好地读,读出这处景点的特点来。重点指导: 句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体会长廊的长、画多且美的特点。并以此指导朗

27、读。 句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屹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引导学生感受佛香阁排云殿宏伟的特点,朗读时要特殊强调“屹立、闪闪发光、金碧辉煌”等词。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渐渐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引导学生体会昆明湖 “静”的特点。比拟“划”与 “滑”。体会用字的精准。(假如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很多波浪;用“滑”字,写出了游船、画舫就像人在溜冰一样没有在湖面留下一点痕迹。所以更显出昆明湖的静。一个“滑”字,以动的画面反衬出昆明湖的静。)朗读应以

28、轻柔的语调。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势不一,没有哪两只是一样的。 此处留白,可以引导学生绽开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狮子,姿势不一,没有哪两只是一样的。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既培育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说话力量,而且对十七孔桥的壮丽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3、图文结合,内化语言 展现图片,让学生描述画面。有三种选择:一种是直接运用文中的语言来描述;或者是利用文中的词句,自己组织语言描述;第三种是完全用自己语言制造性描述。 我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运用语言。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文字与图像建立联系,通过运用,使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

29、己的语言。 图片的消失要讲究时机。消失早了,可能就会有“用图像去解读文字”的嫌疑。这话是一位特级教师说的,详细是谁我已忘了,固然也不是原话。但我特别同意这个观点。我们语文与电视等其他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语文是通过文字来描述事物的,而非画面。所以有时看似用画面帮忙理解,实质却使感悟文字这一任务落空了。固然,有些光看文字实在难以理解的另当别论。 在学生对文字有了肯定的感悟与鉴赏之后,再出示画面,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现有水平选择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既可以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力量。 4、积存语言,读写结合 从以下几项作业中选择其中一项你最宠爱的作业: 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为颐和园其中一处景观设计导游词; 照课文的描写方法,写一篇游记。 以上的几个作业都紧紧围绕语言文字,从积存到运用,不同的难度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