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4461350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保 密 启用前全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特别提示:1.本卷为语文试题单,共 22个 题(含作文题),满分150分,共 1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用笔在特制答题卡上答题,不能在本试题单上作答。3.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根据本题单各题的编号在答题卡上找到答题的对应位置,用规定的笔书写。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很多人看来,科学与文学是相距最远的两个学科。我们很难想象,一种致力于自然的探索和一种致力于人自身灵魂的探索之间,能够找到哪些共同点;也很难想象,它

2、们之间的距离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得以消除。在我们看来,科学是向外的,它是人类试图寻找外部世界奥秘的知识总和;文学是向内的,它不断找寻人的内心秘密,并运用语言工具做出恰当表达。实际上,在此引用牛顿力学定律的表述也许是准确的,科学与文学的力量是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自从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将诗人清除出理想国后,哲学和科学似乎主宰了世界,文学只能在具有某种垄断意义和天然合法性的城堡之外游荡、流浪,世界上的一切进步也似乎归功于科学的进步,文学则以一种非法身份秘密地存在于民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失去了重要性,也并不意味着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因此而藐视文学的存在。事实上,这两种存在同样重要

3、。科学家从几千年前开始,一直将科学的首要宗旨设定为发现自然的和谐,它建基于对宇宙秩序的信仰。一切假定、推理、求证都从这里出发,爱因斯坦的“上帝不会掷骰子”成为科学信仰的箴言。即使是量子力学以及其他理论颠覆经典力学的事实,也很难动摇建立世界和谐统一的知识图景的信仰根基,也很难动摇人类的对于自己的纯理智可以领悟世界秩序的终极意义的信念。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致力于自己事业的同时,也从未忘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知道,文学与科学实际上从未分离,他们的不同不过意味着一个硬币的两面。文学以自己的方法、手段,不断探讨、检视人的内在和谐问题和存在的本质,它更多地从人出发,以人为归结点,文学以人为关怀、描

4、述和探讨的对象,有效地将宇宙浓缩于人自身;科学采取了相反的路径方式,将理解人自己的活动放大到宇宙存在的全部时空里,它将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融合到认识自己的历史中,科学和文学都在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营养,文学从根本上说,不论承载怎样的思想,不论探索语词种种排列组合的奇迹,也不论其对人的理解达到怎样的深度,最终要回到审美的层次上。从这一点上理解,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因为在科学家看来,审美准则同样是科学的最高准则。西方科学家彭加勒曾在一篇文章中说:“科学家之所以研究自然,不是因为这样做很有用,而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乐趣,而他们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去探求,生命也不

5、值得存在。我们观测与我们相距遥远的天体,也发明各种工具来寻找微观世界,并从各个角度来思考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及其历程,是因为它们的美能够不断地为我们带来惊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科学理论和一个文学作品一样,其成就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正确,而是因为它们具有非凡的美学价值。从最单纯的感受到最高超的种种设计,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文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必然性的认识,都充满了美学上的意义,无论如何,一切寻找真理的道路,都必须以美为路标。我想,文学和科学需要不断沟通,它们都会因对方的存在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们作为文明的两翼,彼此不可分离。它们将相互启迪,不断实现其营养的相互转换,并以其互补的方式共同形

6、成人类文明的生态景观。科学应用的真正前景,也在于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文学与科学的最重要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它们都以创新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它们在许多方面的标准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它们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和最富魅力的特征。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科学史和文学史,因 为“史”的结构和本质是由变化的力量打制的。(摘编自张锐锋 科学与文学之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牛顿力学定律阐述了科学和文学的关系:二者是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的两种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科学向外,文学向内。B.西方古代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想的社会不需要诗人,这导致文学陷入非常尴尬的

7、处境,但事实上人们从未忽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C.科学和文学在美学追求上是殊途同归的,它们都把是否具有非凡的美学价值作为衡量科学理论或者文学作品成就大小的最高准则。D.文学与科学不可分离,它们注重自身创新又在相互启迪中融合,在创新中变化是它们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和最富魅力的特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普遍认知入手,引出科学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论题,为下文的阐述奠定基础。B.文章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论证了从事科研的人并不藐视文学的存在,用语风趣。C.文章在阐述科学与文学的关系时,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思维缜密,论证充分。D.文章最后一段用发展的眼光阐述科学与文学的结合

8、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意旨深刻。02/20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家坚定地认为,宇宙秩序并不具有随机性,而是具有自身的规律,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有可能发现自然的和谐。B.科学和文学不可分离,文学会因科学而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科学应用也会因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而拥有真正前景。C.屠呦呦与莫言在科学和文学之路上进行的探索,均是以美为路标去探寻真理的过程,也是不断寻找外部世界奥秘的过程。D.科学史和文学史概念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也存在差异,但是这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动态变化的特征。【答案】1.D 2.B 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

9、能力。A.“牛顿力学定律阐述了科学和文学的关系”错误。由原文“实际上,在此引用牛顿力学定律的表述也许是准确的,科学与文学的力量是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知,作者只是引用牛顿力学定律来形象表述科学与文学的关系,并 非 牛顿力学定律”阐述了二者的关系。B.“但事实上人们从未忽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错误。由原文“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致力于自己事业的同时,也从未忘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知道,文学与科学实际上从未分离,他们的不同不过意味着一个硬币的两面”可知,“从未忽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的 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而且柏拉图就蔑视文学的价值。C.“它们都把是否具有

10、非凡的美学价值作为衡量科学理论或者文学作品成就大小的最高准则”错误,由原 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科学理论和一个文学作品一样,其成就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正确,而是因为它们具有非凡的美学价值”可知,原文是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的语境下表达观点的。故选D。【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论证了从事科研的人并不藐视文学的存在”错误。由原文“科学家从几千年前开始,一直将科学的首要宗旨设定为发现自然的和谐,它建基于对宇宙秩序的信仰。一切假定、推理、求证都从这里出发,爱因斯坦的 上帝不会掷骰子 成为科学信仰的箴言”可知,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是为了强调科学家对于宇宙秩序的信仰。故选B。

1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也是不断寻找外部世界奥秘的过程”错误。由 原 文”文学是向内的,它不断找寻人的内心秘密”可知,文学找寻的是人的内心秘密。故 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谈到三星堆遗址,常 用“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来描述。将时钟回拨至上世纪20年代末,广汉太平场的燕道诚淘浚溪流,在溪底发现璧形石环数十枚及石圭、玉踪等,就此意外揭开了三星堆考古大发现的序幕。沿着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时间轴线,1934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那一年,由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美籍学者葛维汉带队,在广汉太平场

12、月亮湾进行了三星堆的首次发掘,出土器物及残件600余件。时间来到了 1986年,由于砖厂工人取土,于当年七、八月先后发现一、二 号“祭祀坑”,随后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相关专家认为“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也由此掀起了一个国内外探索三星堆的热潮”。(摘 自 考古三星堆)材料二:不少人认为,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某种异域文化。但从大量中原式样的青铜尊,以及象牙雕刻的中原式云雷纹来看,都仍在中国本土文明范围内。比如,把青铜礼器作为一个文明最重要的价值承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无论是古埃及、

13、爱琴文明、古印度,都没有将其上升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个高度。而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在这一点上是一脉相承的。从青铜礼器的形制看,夏代二里头的绿松石青铜兽面牌,在三星堆有类似发现,二里头的玉牙璋以及祭祀鬼神的陶孟,在三星堆也有大量分布。即使是在夏朝灭亡后,三星堆的古蜀文明仍在礼制上保守着中原传统。从商代礼制上讲,这次新发现的祭祀坑中,有中原式青铜尊出土。尊是酒器,殷人重酒,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就曾指出,酒在商代祭祀中具有通神的重要意义。这一点也被古蜀人所接受。因此,结合这次三星堆的新发现可以看出,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分支。04/20(摘自李竞恒 三星堆新出土文物,再证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

14、分支)材料三:三星堆的IP解化之路来之不易。我们都知道,由于缺乏文字和史料记载,三星堆的IP在价值转化时又无法像秦文化的兵马俑、清文化的故宫等一样实现更大化。因此,三星堆迫切需要通过现代流行表达方式,进一步解读三星堆,推动三星堆文化更加广泛地传播。谈及主要做法,三星堆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要从多个维度,多元化打造这个超级IP。比如积极推出各类三星堆文艺文学作品。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现在年轻人最容易接受的网游、电影、动漫。构建文创产品体系方面,三星堆独特神秘的古蜀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都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此外还需打造全媒体“网红”、传统媒体比如央视、纪录片、大面具上春晚等;其次是一些真人

15、秀和创新节目,比 如 国家宝藏 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第三是自媒体,通过三星堆的两微一抖,用互联网思维做博物馆。最后要立足品牌合作,打造全球重量级IP。目前,三星堆博物馆与众多国内外头部授权机构合作,开展授权联名合作,实现品牌的强强联合、互推共赢。接下来,三星堆文创将系统推进与各类品牌的合作,树立高端形象。(摘自肖婷源 三星堆:古蜀文明与文创产业碰撞融合打造现象级IP)4.下列对“三星堆”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世纪20年代末燕道诚陶浚溪流,在溪底发现了石环、石圭、玉琮,这说明三星堆的发现是一场意外。B.因为三星堆发掘出的多数青铜文物前所未见,所以相关专家认为它揭示了一种全新

16、的青铜文化面貌。C.上世纪30年代,由葛维汉带队,在太平场月亮湾进行的三星堆首次发掘,出土文物众多,意义重大。D.尊是酒器,因为殷人重酒,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就曾指出,酒在夏代祭祀中具有通神的重要意义。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是在夏朝灭亡后,三星堆的古蜀文明仍在礼制上保守着中原传统,说明古蜀在夏代或者之前就与中原有文化交流。B.三星堆发掘出土了一颗雕刻有中原式云雷纹的象牙,这说明三星堆文化在中国本土文明范围内,不是异域文化。C.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大玉璋等,不仅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好奇心,还为盗墓小说等网络文学提供了写作素材。D.人们对“三星堆”的关注,不仅展

17、现了人们探讨历史、关注文化的浓厚兴趣,也体现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6.围 绕“三星堆”话题,上面三则材料分别阐述了什么内容?说说这三则材料对你有何启发。【答案】4.D 5.C6.(一)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时间轴线;材料二通过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再次证明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分支;材料三论述了要通过现代流行的表达方式,把古蜀文明与文创产业相结合,推动三星堆文化的传播。(-)启发:要重视对考古发掘的研究:要善于利用文物史料;将历史与现代对接,我们会产生归属感,增强了文化自信。【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酒在夏代祭祀中具有通神的重要意

18、义”错,根据原文“酒在商代祭祀中具有通神的重要意义”,原文说的是“商代”,选项换成了“夏代”。故选D。【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还为盗墓小说等网络文学提供了写作素材”错,根据原文“出土了青铜面具也由此掀起了一个国内外探索三星堆的热潮”“三星堆独特神秘的古蜀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都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可知,并没有说为盗墓小说等网络文学提供写作素材,选项无中生有。故选C。【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将时钟回拨至上世纪20年代末,广汉太平场的燕道诚淘浚溪流,在溪底发现璧形石环数十枚及石圭、玉踪等,就比意外揭开了

19、三星堆考古大发现的序幕”“沿着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时间轴线,1934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那一年,由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美籍学者葛维汉带队,在广汉太平场月亮湾进行了三星堆的首次发掘,出土器物及残件600余件”“时间来到了 1986年,由于砖厂工人取土,于当年七、八月先后发现一、二 号 祭 祀 坑 ”可知,材料一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时间轴线。根据材料二“不少人认为,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某种异域文化。但从大量中原式样的青铜尊,以及象牙雕刻的中原式云雷纹来看,都仍在中国本土文明范围内”“即使是在夏朝灭亡后,三星堆的古蜀文明仍在礼制上保守着中原传统”“因此,结合这次三星堆的新

20、发现可以看出,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分支”可知,材料二通过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再次证明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分支.根据材料三“三星堆迫切需要通过现代流行表达方式,进一步解读三星堆,推动三星堆文化更加广泛地传播”“三星堆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要从多个维度,多元化打造这个超级IP。比如积极推出各类三星06/20堆文艺文学作品。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现在年轻人最容易接受的网游、电影、动漫、构建文创产品体系方面,三星堆独特神秘的古蜀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都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可知,材料三论述了要通过现代流行的表达方式,把古蜀文明与文创产业相结合,进一步解读三星堆,推动三星堆文化更加广泛地传播。

21、第二问要求说说这三则材料对你的启发,只要能结合文本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如材料一介绍了不同时间点的三星堆遗址考古的发掘内容,不同的时间考古发掘的内容让大家对三星堆的认知更加清晰了,从而启发我们要重视对考古发掘的研究。根据材料二“但从大量中原式样 青铜尊,以及象牙雕刻的中原式云雷纹来看,都仍在中国本土文明范围内”“从青铜礼器的形制看,夏代二里头的绿松石青铜兽面牌,在三星堆有类似发现,二里头的玉牙璋以及祭祀鬼神的陶孟,在三星堆也有大量分”“从商代礼制上讲,这次新发现的祭祀坑中,有中原式青铜尊出土。尊是酒器,殷人重酒,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就曾指出,酒在商代祭祀中具有通神的重要意义。这一点也被古蜀人所接受

22、”可知,材料二通过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再次证明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分支,从而启发我们要善于利用文物史料。根据材料三“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现在年轻人最容易接受的网游、电影、动漫、构建文创产品体系方面”“此外还需打造全媒体 网红“其次是一些真人秀和创新节目”“第三是自媒体”可知,要通过现代流行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解读三星堆,推动三星堆文化更加广泛地传播,从而启发我们要将历史与现代对接,我们才会产生归属感,才会增强文化自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蹦蹦跳跳的游戏余华在街头的一家专卖食品和水果的小店里,有一张疲惫苍老的脸,长年累月和饼干、方便面、糖果

23、、香烟、饮料们在一起,像是贴在墙上的陈旧的年历画,这张脸的下面有身体和四肢,还有一个叫林德顺的姓名。现在,林德顺坐在轮椅里,透过前面打开的小小窗口,看着外面的街道、一对年轻的夫妇站在街对面的人行道上,他们都是侧身而立,他们中间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男孩穿着很厚的羽绒服,戴着红色的帽子,脖子上扎着同样红色的围巾。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男孩却是一身寒冬的打扮。他们三个人站在街道的对面,也就是一家医院的大门口,他们安静地站在嘈杂进出的人群中间。作为父亲的那个男人双手插在口袋里,侧着脸始终望着大门里面的医院,他的妻子右手拉着孩子的手,和他一样专注地望着医院,只有那个男孩望着大街,他的手被母亲拉着,所

24、以他的身体斜在那里,男孩的眼睛热爱着街道,他的头颅不停她摇摆着,他的手臂也时常举起来指点着什么,显然他还在向他的父母讲述,可是他的父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过了一会,男孩的父母迎向了医院的大门,林德顺看到一个胖胖的护士和他们走到了一起,站住脚以后,他们开始说话了。男孩的身体仍然斜着,他仍然在欢欣地注视着街道。那个护士说完话以后,转身回到了医院里面,男孩的父母这时候转过身来了,他们拉着儿子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过街道,来到了林德顺小店的近旁。父亲松开儿子的手,走到林德顺的窗口,向里面张望、林德顺看到一张满是胡子楂的脸,一双缺少睡眠的眼睛已经浮肿了,白衬衣的领子变黑了。林德顺问他:“买什么?”他看着眼皮底下

25、的橘子说:“给我一个橘子。”“一个橘子?”林德顺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伸手拿了一个橘子:“多少钱?”林德顺想了想后说:“给两毛钱吧。”他的一只手递进来了两毛钱,林德顺看到他袖管里掉出了几个毛衣的线头来。当这位父亲买了一个橘子转回身去时,看到那边母子两人正手拉着手,在人行道上玩着游戏,儿子要去踩母亲的脚,母亲则一次次地躲开儿子的脚,母亲说:“你踩不着,你踩不着”儿子说:“我能踩着,我能踩着”这位父亲就拿着橘子站在一旁,看着他们蹦蹦跳跳地玩着游戏,直到儿子终于踩到了母亲的脚,儿子发出胜利的喊叫:“我踩着啦!”父亲才说:“快吃橘子。”林德顺看清了男孩的脸,当男孩仰起脸来从父亲手中接过橘子的时候,林德顺看

26、到了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可是男孩的脸却是苍白得有些吓人,连嘴唇都几乎是苍白的。然后,他们又像刚才在街道对面时一样安静了,男孩剥去了橘子皮,吃着橘子在父母中间走去了。林德顺知道他们是送孩子来住院的,今天医院没有空出来的床位,所以他们就回家了。第二天上午,林德顺又看到了他们,还像昨天一样站在医院的大门口,不同的是这次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向医院里面张望,母亲和儿子手拉着手,正高高兴兴地玩着那个蹦蹦跳跳的游戏。隔着街道,林德顺听到母子两人的喊叫:“你踩不着,你踩不着”“我能踩着,我能踩着”母亲和儿子的声音里充满了欢乐,仿佛不是在医院的门口,而是在公园的草坪上。男孩的声音清脆欲滴,在医院门口人群的杂声里,在

27、街道上车辆的喧嚣里脱颖而出:“我能踩着,我能踩着”接着,昨天那个胖护士走了出来,于是这蹦蹦跳跳的游戏结束了,父母和孩子跟随着那个护士走进08/20了医院。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也是上午,林德顺看到这一对年轻的夫妇从医院里走了出来,两个人走得很慢,丈夫搂着妻子的肩膀,妻子将头靠在丈夫的肩上,他们很慢很安静地走过了街道,来到林德顺的小店前,然后站住脚,丈夫松开搂住妻子的手,走到小店的窗口,将满是胡子楂的脸框在窗口,向里面看着。林德顺问他:“买一个橘子?”他说:“给我一个面包。”林德顺给了他一个面包,接过他手中的钱以后,林德顺问了他一句:“孩子好吗?”这时候他已经转过身去了,听到林德顺的话后,他一下子转

28、回脸来,看着林德顺:“孩子?”他把林德顺看了一会后,轻声说:“孩子死了,”然后他走到妻子面前,将面包给她:“你吃一口。”他的妻子低着头,像是看着自己的脚,披散下来的头发遮住了她的脸,她摇摇头说:“我不想吃。”“你还是吃一口吧。”她的丈夫继续这样说。“我不吃。”她还是摇头,她说,“你吃吧。”他犹豫了一会后,笨拙地咬了一口面包,然后他向妻子伸过去了手,他的妻子顺从地将头靠到了他的肩上,他搂住了她的肩膀,两个人很慢很安静地向西走去。林德顺看不到他们了,小店里的食品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就继续看着对面医院的大门,也感到天空有些暗下来了,他抬了抬头,他知道快要下雨了。他不喜欢下雨,他就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里倒

29、霉的。很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在滴滴答答的雨声里,他抱着一件大衣,上楼去关窗户,走到楼梯中间时突然腿一软,接着就是永久地瘫痪了。现在,他坐在轮椅上。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七日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小说第一段将人物和小店里的食品并列在一起,暗示出该人物单调、乏味的生活状态。B.小说一开始就说了林德顺坐在轮椅上,设置悬念,在文章末尾才补叙揭晓他的瘫痪也是下雨天造成的。C.孩子虽然生着病,但仍拥有“蹦跳跳游戏”的能力,在病魔的折磨下,也有着他小小世界里的自由快乐。D.小说从林德顺的视角展开叙述,写了夫妻带孩子看病,最后痛失爱子的故事,并交待

30、了林德顺在整个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变化。8.小 说中有多处对比,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9.有人认为小说写到倒数第二段,情节已经完整,可以收笔;末尾一段是蛇足,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D 8.小男孩的穿戴特点“戴着红色的帽子,脖子上扎着同样红色的围巾”,句 中 的“红色”象征蓬勃的生命,这与后文小男孩生命的逝去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男孩对大街的热烈和他爸妈的淡漠对比,凸显孩子对世界的兴趣和热爱;前文详写男孩的活泼、可爱,后文略写了男孩生命终结的过程,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生命脆弱、珍重生命的主题。9.不同意。结尾一段有独特作用:使情节紧凑连贯:呼

31、应小说开头部分的描写“林德顺坐在轮椅里”,正是这家人的遭遇使得林德顺回想起自身的遭遇,首尾相合,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畅自然;丰富了林德顺的人物形象:交代林德顺的身体状况及残疾的原因,表现生活的辛酸,使林德顺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深化小说的主题:林德顺的遭遇承接前文对一家人遭遇的描写,使得命运的无常显得更为普遍,表现了人在面对苦难时的孤立无助、无奈痛苦以及作者对底层不幸遭遇者无限的同情与悲悯。【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交待了林德顺在整个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变化”错误。以旁观者视角观察事件,小说是客观描述,并没有交待林德顺在整个过程中的情绪、情感

32、的变化。故选D。【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表现手法的能力。“男孩穿着很厚的羽绒服,戴着红色的帽子,脖子上扎着同样红色的围巾”,小男孩的穿戴特点“红色”象征蓬勃的生命,这与后文“孩子死了”一一小男孩生命的逝去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他的妻子右手拉着孩子的手,和他一样专注地望着医院,只有那个男孩望着大街,他的手被母亲拉着,所以他的身体斜在那里,男孩的眼睛热爱着街道,他的头颅不停地摇摆着,他的手臂也时常举起来指点着什么,显然他还在向他的父母讲述,可是他的父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男孩对大街的热烈和他爸妈的淡漠对比,凸显孩子对世界的兴趣和热爱:“儿子发出胜利的喊叫:我踩着啦!我

33、能 踩 着,我能踩着男孩的声音清脆欲滴,在医院门口人群的杂声里,在街道上车辆的喧嚣里脱颖而出”,前文详写男孩的活泼、可爱,后文一句话交代“孩子死了”,略写了男孩生命终结的过程,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生命脆弱、珍重生命的主题。【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首先明确不同意。再分析结尾的作用。从情节结构看,“一个很多年以前晚上,在滴滴答答的雨声里,他抱着一件大衣,上楼去关上窗户,10/20走到楼梯中间时突然腿一软,接着就是永久地瘫痪了。现在,他坐在轮椅上”与开头“现在,林德顺坐在轮椅里”形成呼应,使文章首尾呼应,情节结构更完整和连贯。从塑造人物看,结尾部分交代了林德顺的身

34、体状况及残疾的原因,与开头“在街头的一家专卖食品和水果的小店里,有一张疲惫苍老的脸,长年累月和饼干、方便面、糖果,香烟、饮料们在一起,像是贴在墙上的陈旧的年历画,这张脸的下面有身体和四肢”的人物介绍呼应,这是一个残疾人,生活艰辛,使读者对林德顺的形象认识更完整和全面,丰富了人物形象。从主题看,小说主要的篇幅写的是林德顺眼中看到的一家三口在医院就医和孩子去世的过程,这是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孩子生病、死去而变得不幸,孩子就医的过程也彰显了无奈和无助。小说通过林德顺的感受来抒写底层百姓的遭遇,充满了同情与悲悯之情,结尾部分交代了林德顺的不幸,使同情与悲悯的主题更深刻。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35、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虞预,字叔宁,十二而孤,少好学,有文章。余姚风俗,各有朋党,宗人共荐预为县功曹,欲使沙汰秽浊、预书与其从叔父日:“近或闻诸君预入寺,便应委质,则当亲事,不得徒已。然预下愚,过有所怀。邪党互瞻,异同蜂至,一旦港跌,众鼓交鸣。毫厘之失,差以千里,此古人之炯戒,而预所大恐也。”卒如预言,未半年,遂见斥退。太守庾琛命为主簿,预上记陈时政所失,目:“自顷长吏轻多去来,交错道路,受迎者惟恐船马之不多,见送者惟恨吏卒之常少。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愚谓宜勒属县,若令、尉先去官者,人船吏侍皆具条列,到当依法减省,使公私允当。琛善之

36、。太守纪瞻到,预复为主簿,转功曹史。察孝廉不勺。遭母忧,服竟,除佐着作郎。太兴二年,大旱,诏求说言直谏之士,预上书谏曰:“大晋受命,于今五十余载。自元康以来,王德始阙,戎瞿及于中国,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自天地开辟,书籍所载,大乱之极,未有若兹者也。”预以寇贼未平,当须良将,又上疏日:“臣闻承平之世,其教先文,拔乱之运,非武不克。愿陛下诏之群公,博举于众。若当局之才殁允其任则宜美历使不顾至爆料冗。或有三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戚和初,夏旱,诏众官各陈致雨之意。预议日:“臣闻天道贵信,地道贵诚。遨信者,盖二仪所以生植万物,人君所以保乂黎蒸。“预野好经史,憎疾玄虚,其论阮籍裸袒

37、,比之伊川被发,所以胡虏遍于中国,以为过衰周之时。从平王含,赐爵西乡侯。苏峻作乱,预先假归家,太守王舒请为谐议参军。峻平,进爵平康县侯。以年老归,卒于家。(节选自 晋 书 虞预传)1 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B.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C.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D.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1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

38、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察孝廉不行”与 张衡传“举孝廉不行”中 的“不行”不行含义相同,意思是不去上任就职。B.”近或闻诸君以预入寺”与 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陪邻”中 的“以”含义不同。C.“预雅好经史”与 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中 的“雅”含义相同,都是美好、高尚的意思。D.“预先假归家”与 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臧书之家”中“假”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预年轻时就好学有文才。宗族里的人举荐他做了官,企图向他赠送礼物,以免除劳役,虞预担心这样的过失会铸成大错,后不到半年便被罢官。B.虞预针硬时弊,指出官吏调动时的不良风气,建议制定条例

39、,依法减省开支,太守称赞并施行他的建议。后他被考察举荐为孝廉,但没有上任。C.皇帝下诏寻找敢于进言的读书人,虞预直言进谏,认为自元康以来,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焚毁宗庙,屠戮百姓,如此乱象是因为王朝道德缺失。D.虞预痛恨玄远虚无的东西,把阮籍赤身裸体的行为比作披头散发的伊川人,认为正是这种现象导致胡虏进入中原,文明衰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顷长吏轻多去来,交错道路,受迎者惟恐船马之不多,见送者惟恨吏卒之常少。(2)诚信者,盖二仪所以生植万物,人君所以保乂黎蒸。【答案】10.D 11.C 12.C13.(1)近来县里的主官动辄调任,在道路上往来不断。接受欢迎的感到船马越多

40、越好,而被送别的则担心场面冷清。(2)诚信这两字,正是天地生产和繁殖万物的原因,也是让君主治理天下使百姓安定的原因。【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果有担当大局的人才,就一定要合理任用,还应该予以奖励,促使他能奋不顾身为国效力。在旁做事地位低下的小杂吏,倘若有可用的,厚待于他,特别给予皇上的恩惠,足令让他置生死于不顾。12/20“当局之才”是偏正结构,意 为“担当大局的人才”,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B;“允”的宾语是“其任”,且后面的“则”一般位于句首,“任”与“则”之间应断开,排除C;故选D。1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句意:

41、被考察举荐为孝廉,但他没有上任。/被推举为孝廉,他不去应荐。B.正确。第 一 个“以”,因为。句意:近来有时听你们说,因为我虞预做了官。第 二 个“以”,而。句意: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C.“含义相同”错。第一个“雅”,平素。句意:虞预平素爱好经史;第二个“雅”,高尚,崇高。句意:享有崇高名望的都督阎公。D.正确。第一个“假”,请假。句意:虞预正好告假归来;第 二 个“假”,借。句意: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认为自元康以来,如此乱象是因为王朝道德缺失”错。原文第三段“自元康以来,王德始阙,戎瞿及于中国,书籍所载,大乱之极

42、,未有若兹者也”,意在说明自西晋元康以来,中原王朝的道德开始缺失,西北没有教化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炊烟,华夏无男子。自古以来,书籍所载,大乱之极,未有像现在这样,据此可看出,“中原王朝的道德开始缺失”“西北没有教化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是两种现象,文中并未二者有因果关系。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自顷”,近来;“轻多去来”,动辄调任,轻易调任:“交错道路”,在道路上往来不断:“见”,被。(2)“二仪”,天地:“所以”,的原因;“保乂”,治理使之安定太平;“黎蒸”,黎民,百姓。参考译文:虞预,字叔宁,十二岁时成为孤儿,年轻的时候就喜欢

43、学习,有文才。余姚当地的风俗,各有自己的朋党,宗族里的人共同举荐虞预担任功曹,以便淘汰污浊的风气。虞预写信给他的从叔父说:“近来,有时听你们说因为我虞预做了官,便应呈献礼物,那么作为宗亲,以后也可以不服劳役。但我虞预是一位极其愚昧的人,一旦有交往,心 中就会挂念。而各类派系、朋党互相观察着,犹如蜂一样围绕着四周。我一旦失足跌倒,就会众鼓交鸣。一点小小的过失会带来大错,影响全局,这是古人十分明显的警戒,也是我虞预感到非常恐惧的事。”最后,正如虞预所预言的,不到半年就被罢官。太守庾琛任命他为主簿,虞预向他提出关于时政的一些弊端,说:“近来县里的主官动辄调任,在道路上往来不断。接受欢迎的感到船马越多

44、越好,而被送别的则担心场面冷清。”大量地铺张浪费说是忠义,而少烦求简却被看成不好的风气。我认为应该强制告诫县里,如果县令、县尉离任,送行的人、船、官吏、侍从都要规定条例,依法减省,公私适当。庾琛认为他说得对。太守纪瞻到任,虞预再次担任主簿,转任功曹史,被考察举荐为孝廉,但他没有上任。因为母亲去世,他回家守孝。守孝期满,担任佐着作郎。东晋太兴二年,大旱。皇帝下诏,寻找敢于直言直谏的读书人,虞预上书建议说“大晋立国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自西晋元康以来,中原王朝的道德开始缺失,西北没有教化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炊烟,华夏无男子。自古以来,书籍所载,大乱之极,未有像现在这样。”虞预因为

45、贼寇未平,当思良将,又上书说:“我听说太平盛世,要用美德进行教化。平定祸乱时,不用武力就无法取胜。希望陛下咨询朝中大臣,让众人广泛举荐。如果有担当大局的人才,就一定要合理任用,还应该予以奖励,促使他能奋不顾身为国效力。在旁做事地位低下的小杂吏,倘若有可用的,厚待于他,特别给予皇上的恩惠,足令让他置生死于不顾。咸和初年,夏季大旱,朝廷下诏百官,让各人陈述获雨的意见。虞预建议说:“臣听说天道看重的是一个信字,地道看重的是一个诚字。诚信这两字,正是天地生产和繁殖万物的原因,也是让君主治理天下使百姓安定的原因。虞预平素爱好经史,憎恨痛疾玄远虚无的东西,他评论魏晋竹林七贤的阮籍赤身裸体的行为,把他比作上

46、古时代的披着头发野外祭祀的伊川人,正是由于这种野蛮的行为导致五胡乱中华,认为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超过了衰落的周朝时期。他跟随平定王含叛乱,赐爵西乡侯。苏峻作乱,虞预正好告假归来,太守王舒请他担任咨议参军。苏峻平定后,升爵平康县侯,年老辞官回家,在家中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小题。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量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47、【注】此词作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八月。文天祥领兵拒元,兵败,于宋祥兴元年十二月,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四月,他被押往大都(今北京)。同被押送的还有他的同乡好友邓炎心邓14/20因病留在天庆观就医。临别时邓刻作词送别文天祥。文天祥写此词酬答邓物。“能”,同“恁”,这样。蛟龙:三国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翟:蟋蟀、蝗虫等昆虫。登楼作赋:汉末中原大乱,王粲南下依附刘表,登当阳城楼,作 登楼赋怀乡。龙沙,指北方沙漠。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词作内容分析,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应该与文天祥 过零丁洋比较

48、接近。B.词人用曹操和王粲的典故,意在抒发作者虽有复国之志,但理想化为空中之雪的遗憾。C.词人写自己和邓利随秋风流落在秦淮河畔,“笑”是对自己身陷囹圄却无可奈何的自嘲。D.“去去龙沙”三句,运用叠词、比喻等手法,生动写出词人身处北方沙漠,频频回望故国的满心眷恋之情。15.本词格调苍凉悲壮,但并无绝望之气。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词作是如何体现这点的。【答案】14.D 15.词人以蛟龙本非池中之物为喻,抒写自己虽遭囚禁而志向远大的情怀。“横槊题诗”三句,用典抒发自己抗元失败、壮志难酬之情,但词人以“方来还有英杰”表达对国家复兴的期望。“一叶漂零”“朱颜都变尽”写尽人生坎坷,但“丹心难灭”强调矢志不

49、渝的爱国情怀。“去去龙沙”三句,言人北去,离故国渐远,但“杜鹃枝上残月”却表达词人死后犹卷恋故国的爱国赤诚。全词看似抒发“牢愁”,格调苍凉悲壮,但情绪却并不低沉,国虽亡而正气犹存,身将死而雄心不灭,可谓风骨境界高远。【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生动写出词人身处北方沙漠,频频回望故国的满心眷恋之情”理解错误。“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是作者想象的情景。此处作者写他设想此去北国,在沙漠中依依回首中原的情景。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结 合“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分析可知,诗人说,是蛟龙就应该腾空,它本来不是池中受屈

50、之物。词人以蛟龙本非池中之物为喻,抒写自己虽遭囚禁而志向远大的情怀.“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词人想到曹操横槊题诗,忆起王粲登楼作赋,这一切都变成了空中飞雪。词人用典抒发自己抗元失败、壮志难酬之情,但词人以“方来还有英杰”表达对国家复兴的期望。“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意思是可笑我像一片飘零的落叶,今天重来秦淮河,正赶上这新凉时节,秋风飒飒。文天祥独力支撑,扶大厦于将倾之际,在淮水之间和敌骑数次相遇,历尽艰难才得南归,这几句,写尽人生坎坷,但“丹心难灭”强调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我将要奔向寒冷荒漠的龙沙,回首了望大好河山,一脉细细的山峦俨如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