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二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堂练习)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选修二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堂练习)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堂练习【基础卷】一、单项选择题M921年,列宁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一“途径”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计划经济的推行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掀起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故D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排除A;斯大林在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计划经济,B时间不符合题
2、意,排除;斯大林时期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排除D。2,新冠疫情爆发后,为解决学生不能到校上课的困难,贵州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空中黔课”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这种网络教学方式的成功运用反映了()A.网络教学取代了传统的教学B.传统的教学方式毫无优势可言C.互联网成为唯一的学习媒介D.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答案】D【详解】网络教学立足于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传统教学面临重大疫情时的不足,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优秀的教育资源,说明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D正确;A、B、C三项表述绝对,排除。3、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申请破产保护后,全
3、球股市出现巨大波动,亚洲、欧洲各国股市纷纷下跌。这说明当今世界不断加强的趋势是()A.经济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经济区域集团化D.世界经济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全球股市出现巨大波动,亚洲、欧洲各国股市纷纷下跌”可知体现的是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4、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它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电子商业兴起的前提条件是()A.国际投资的发展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C.工业革命的深入D.便利的交通【答案】B【详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
4、推动了电子商业兴起,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5、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A.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B.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D.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答案】D【详解】根据可知,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定期召开国际会议并签订关税协定以降低关税,体现贸易发展的制度化、体系化发展,D项
5、正确;A项,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排除;B项,提高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不是关贸总协定的目的,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6、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表11950年1970年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美国1236.955.12.9|31.764.7日本26.031.74233.643.0481联邦松亩110.749.7M39.63351.745.0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B.农业生产衰退D.工业发展滞后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答案】A【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三国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也就是三国第三产业带动
6、了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农业比重的下降并不能说明农业生产的衰退,故B项错误;三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而不是严重失衡,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7、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A.废除“中立法案”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C.立即对日本宣战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答案】D【解析】美国废除“中立法案”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而罗斯福首次就任总统是在1933年,故A项错误;罗斯福强调美国遭受入侵时期
7、总统享有发动战争的权利,不是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故B项错误;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日宣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罗斯福强调运用非常规权力模式保证新政议案的顺利通过,故D项正确。8、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世界贸易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C【解析】根据“美国”、“金本位”、“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可以判定应该是指二
8、战后期美国试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自己在世界金融领域霸权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指布雷顿森林体系,故选C。AB是有关国际贸易的组织,D是一个军事政治组织,都不符合金融这一条件,故排除ABD。9、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931年”“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联系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建立,判断B项正确。后来此模式僵化,
9、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D项理解有误。10、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二战结束后到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
10、的干预,A正确;B不是最重要的经济政策,排除;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的主要是日本和德国,科教兴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政策,排除C、D【提升卷】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一些国冢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据此可知,这些国家()A.借助非洲已有的良好工业化基础B.接受了美苏两国的经济援助C.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D.借鉴了先进国家的建设经验【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借鉴他国发展经验发展本国经济,20世
11、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这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些国家多参加不结盟运动,不会接受美苏两国的经济援助,故B项错误;“充分利用”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2、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道:“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A.苏联模式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B【详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先发展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中小企业,实
12、行国家资本主义,因此B正确,ACD排除。3、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答案】C【详解】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中东国家团结一致,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国家实施禁运,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C项正确;此时,美苏争锋中美国处于劣势,但并不是美国无法保持与苏联竞争的势头,A项错误;二战后,世界经济就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促进了经济
13、全球化的发展,与美国“滞胀”的出现无关,B项错误;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是医治“滞胀”的思路,而不是导致“滞胀”的原因,D项错误。4、下表是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导致苏联工农业产品产量增幅差别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1928年425.1355118.2173301940年18716592.327.159564增幅(%)308367.2549.0948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C【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928年到1940年,苏联的钢、煤等增幅很大
14、,而棉织物和谷物的增幅较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和苏联当时实行的工业化措施有关,故选C项;到1928年,苏联已经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排除AB;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5、据统计,1978年,全国住宅投资仅38亿元,占GDP的1.2%:1997年,全社会对市场化的房地产投资就高达31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2.74%,占GDP的3.99%,其中住宅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1.93%。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A.城镇经济结构比例失调B.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推进C.民众消费需求日益变化D.城乡生活差距逐步缩小【答案】B【
15、详解】全国住宅性投资占GDP比重的上升说明社会资本更多的进入房地产领域,国家计划调节的因素减少,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故选B项;住宅性投资比重的变化并不能证明我国城镇经济结构比例失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都是住宅性投资,不能体现民众需求的日益变化,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说明城乡生活差距逐步缩小,排除D项。故选B.6、20世纪20年代,面对党内对经济政策的质疑,列宁解释道:“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的“退一步,进两步”是指()A.允许中小企业私人经营,引进外资B.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D.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提
16、供基础【答案】C【详解】根据“20世纪20年代”“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并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旨在最终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故C项正确;允许中小企业私人经营、恢复市场和贸易都是新经济政策的具体内容,仅体现了“退一步”,未体现“进两步”,故排除A、B项;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排除D项。7、它是“第一个由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共同参与的自贸协定,已达成的市场开放程度比任何贸易协定更宽、更深。”材料中的“它”()A.是世界上首个区域经济组织B.实现了区域经济的互补与合作C.反映了世界贸易壁垒的打破D.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
17、【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第一个由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共同参与的自贸协定”意味着这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参与构建的区域经济集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北美自贸区,其实现了区域经济的互补合作,B正确;世界上首个区域经济组织是欧共体,排除A:北美自贸区在区域内实现了自由贸易,但是对于区域外的贸易而言,依然存在壁垒,排除C;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排除D。8、如图是从1929年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重大历史事件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图(横向数轴表达的是年份,纵向数轴代表的数据)。依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元在国际货
18、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C.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D.经济体制创新是美国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答案】D【详解】由图表信息可知,罗斯福新政以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是上升的,而且幅度比较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罗斯福新政对经济体制的创新有密切关系,故D项表述正确;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的确立是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故A错误;显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故B项错误;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故C项错误。9、如表是20062008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9、经济增长率(船,如表可以说明()类别2006年2007年2008年发达国家2.92.52.2美国2.91.91.9发展中国家9.88.8中国9.811.510.0印度8.98.4拉美5.04.3A.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力衰退B.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多元化局面C.美国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D.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答案】D【详解】从材料中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对比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这说明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D正确;A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0、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的福利支出为20.74亿英镑,约占国
20、民生产总值的13.8%;到80年代初时,福利支出685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6%。这种变化说明英国()A.国内各阶层贫富差距缩小B.失去世界经济中心地位C.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增强D.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答案】C【详解】英国的福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13.8%,增加到了80年代初的21.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说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不断加大,即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增强,故C正确;材料信息不是说明国内各阶层贫富差距缩小,故A错误;二战以后,英国就已失去世界经济中心地位,故B错误;材料主旨未强调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故D错误。11、斯大林说:“党知道
21、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由此可推断()A.斯大林准确预见到了二战的爆发B.优先发展重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C.“通常的”指英日的工业化之路D.苏联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答案】D【详解】苏联建立的时候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为此要发展国防事业。根据材料“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可知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国家的安全,故D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斯大林准确预见了二战的爆发,排除A;材料是说明发展重工业的目的,发展重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是客观影响,排除B:日本
22、的工业化道路是不同于英国的工业化道路,排除C。故选D。12、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A.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B.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C.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答案】C【详解】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加大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为了加强国际协调,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故答案为C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B项是目的,不
23、是发展理念,排除;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13、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统计数据,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一直在恶化。如果以1990年为100,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1993年下降为90.5,而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则上升为104.2,1995年上升为105。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进程陷人困境B.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D.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式微【答案】B【详解】材料中主要讲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同,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一直在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则上升,表明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全球
24、化进程陷入困境,故A项错误;材料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故C项错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故D项错误。14、在经历了1983年以来的经济低速增长之后,从90年代起,美国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经济呈现出“两高两低”的特征,即高经济增长率、高生产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这说明美国()A.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C.政府的职能重新得到加强D.经济发展得益于冷战结束【答案】B【详解】由材料“从90年代起,美国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经济呈现出两高两低的特征,即高经济增长率、高生产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可以得出,90年代美国提
25、出了知识经济,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故B正确;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而存在,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基本矛盾就不能消除,故A不正确;70年代后西方各国普遍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C不正确;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冷战结束无关,故D不正确.15、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一次知识革命,主要依赖于人的知识创造,超越了有型的物质资源。美国通过知识开发和利用,一系列脱离传统工业制造范畴的高新技术和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加快了创造财富和资源的速度。苏联守着传统的工农业,和美国创造财富速度相比,犹如老牛拉慢车。材料说明了()A.经济结构的落后制约了苏联国力的提升B.苏联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机C.教育的落后是
26、苏联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D.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历史必然【答案】A【详解】材料信息是,在美国大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之时,苏联仍旧守着传统的工农业,苏联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由此可知,材料说明了苏联经济结构的落后制约了国力的提升,故A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影响到了苏联,只是落后的经济结构制约了苏联对最新科技成果的吸收,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是强调苏联教育的落后,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故D错误。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发展历程中的关键环节。国家对经济的广泛干预,大大加强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制定社会保障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等社
27、会立法,标志着国家的社会职能从边缘提升到了中心。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完成了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西方国家之间依旧存在竞争与争夺,但是也加强了协调合作,形成了国际协调与国际干预的机制。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的国际协调在战后获得了重大的实质性的拓展,一大批相关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发展出多种有效的协调方式。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没有根本触动国家主权的前提下,部分国家主权不同程度地向超国家的国际组织“转移”,以适应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一一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1)阅读材料一,指出
28、罗斯福“新政”期间国家职能的变化并结合“新政”措施加以说明。(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方国家是如何开展“国际经济协调”的?并简要分析其影响。【答案】(1)国家经济职能加强:国家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促进农业复苏;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将生产各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国家社会职能提高:实行以工代赈减少失业、关注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制定公平劳动标准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等社会立法等也可)。(2)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调节世界贸易和金融;成立欧共体(欧盟)等经济区域集团。影响:重建世界
29、经济秩序;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详解】(1)根据“国家对经济的广泛干预,大大加强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可得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可从农业、工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概括。(2)根据“形成了国际协调与国际干预的机制”并结合所学,可从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欧共体(欧盟)等经济区域集团的建立等角度概括。影响:根据“部分国家主权不同程度地向超国家的国际组织“转移”,以适应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并结合所学可从重建世界经济秩序、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角度概括。17、阅读材
30、料,完成下列要求。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
31、,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一一鲍盛刚中国竦起与中国模式(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的角度看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是如何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探索的?(3)从三次改革调整机遇中,谈谈你对现代经济改革的认识。【答案】(1)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到允许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原因: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政治危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失败.(2)中国: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借鉴了市场经济模式,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美国:在私有制不变的前提下,
32、市场经济为主,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3)认识:改革是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互相借鉴发展经验;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的经济政策从单一的公有制变为允许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原因:结合所学,从客观上经济困难、政治危机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直接过渡碰壁等方面分析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2)中国:根据材料二“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改革是在原有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借鉴市场机制,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美国:“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在不以身试法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3)认识:从三次“改革”“调整”“机遇”中,即对现代经济改革的原因、手段、本质和作用等方面分析改革的规律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