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890402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本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同步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1934年,美国通过购银法案,授权财政部在世界市场收购白银。1935年,中国白银外流高达21亿盎司,上海白银存货减少一半,上百家钱庄倒闭,金融恐慌由上海波及全国。这说明 ()A世界市场联系密切B中国出现贸易顺差C中国工业快速发展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2据统计,1876年至1880年工业国与农业国间的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的51%,农业国间的贸易占4%,工业国间的贸易占45%,1913年分别为52%、5%、43%,1938年分别为50.48%、9.09%、40.43%,1956年分别为48.07

2、%、9.86%、42.07%。这些数据折射出()A农业国家经济过度依靠工业国家B国际经济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正在逐渐衰退D国际贸易分工仍具有不平衡性31945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把以粮食的国际储备、国际援助为支柱的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作为最大的课题。由此可知,联合国粮农组织解决人类饥饿问题的重要手段是()A推动农业技术交流B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C严控食品生产安全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南非的120家重点企业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企业大幅裁员。这些企业涉及建筑业、矿业、工业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林木业、造纸业、汽车业及物流业等多个行业。这说明()

3、A发展中国家须重视经济安全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两面性D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5南北战争期间,华尔街向公众发售战争国债,帮助北方政府进行了战争融资,最终战胜了财政陷入困境的南方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华尔街为美国一举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近年来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兴起都离不开证券市场的大力支持。据此可知,以华尔街证券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力量()A控制国民经济和政治生活B影响民族和国家历史走向C以追逐利润为其历史使命D以服务经济为其最终诉求6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到2021年12月,亚投行已有105个成员

4、,是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该机构成立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幅度增长B推动了亚洲经济增长社会发展C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D加强了世界对于人民币的认同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城镇住房实物分配、低租金使用的福利性住房制度。1988年,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实现住房商品化,鼓励职工买房”的方案,同年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出售公房,逐步实现住宅私有化。”这些方案的实行()A表明政府通过立法确认房产性质B反映出市场经济已成为社会共识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D满足了城市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8清末,江苏镇江的士绅马相伯会同绅董公议,“丹阳县西门外一带荒田近练湖,取水甚

5、易,系属膏腴之壤”,拟集股设立农垦公司。公司开办后,即“以此项田租,拔充兴办学堂之用”。这反映出()A近代中国农业完成近代转型B农业转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C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性D西方农业经济模式在华的传播9电子商务是消费者与销售者双方的网络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在线电子支付活动以及商务活动的一类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特征的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1998年,电子商务开始在中国兴起,并不断发展,创造出诸如淘宝、京东等著名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的兴起()A突破了商品交易的时空障碍B降低了商品服务的费用C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D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进程10下表是1985年前后,国家根据市场需求量确定的

6、计划内和计划外工业生产资料(部分)的销售比重。(计划内比重,价格由国家指定;计划外比重,价格由市场决定)工业生产材料占总销售比重(%)计划内比重计划外比重钢材7822煤炭928石油8317水泥6436据此可知,该时期()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B原有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解放C个体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存在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发展11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持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这反映出()A发展中国家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

7、新秩序的必要性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日益加大D发达国家找到了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途径121935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艺术计划,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参与了进来。这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正如雕塑家格曾博格勒姆说,“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又进而使人有用的活动。除了振奋精神之.外,还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艺术家的感慨,主要缘于政府()A关注民众艺术需求B对失业者提供紧急救济金C全面推行以工代赈D以立法形式调整劳资关系13阅读下列材料。下列各项中对上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年份发达国家间贸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中国家间贸易196559. 032.53.8197062.

8、130.63.3197546.538.47.2198044.839.09.0198550.835.39.0199055.333. 49.6199547.037.714. 1资料来源:(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注:百分比合计不到100是因为统计与经互会的贸易时,国家未被区分,故有误差。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稳步增长B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迅速C制成品和服务贸易长期主导世界贸易D发达国家长期主导二战后的世界贸易14罗斯福新政推行过程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市,接受救济的黑、白人家庭之比为3:1,但是救

9、济金的分配却是根据黑、白种族占整个城市人口的比例来进行的。这样15000个黑人家庭收到了45%的救济金,而5000个白人家庭却得到了55%的救济金。这表明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A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大危机B存在着一定的种族歧视C实施受限于各州政府规定D激化了原有的社会矛盾15“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这个文件出自于()A布雷顿森林体系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化以前,

10、家庭体系以扩展型家庭为主。扩展型家庭体积庞大,成员聚集在一起便于集中人力物力。在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逐渐发展,传统大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个人需要越发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核心家庭数量进一步增加。工业的兴起要求工人随着劳动市场的需求流动,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经常迁移,没有固定居所,家庭生活的节奏逐渐向工厂的劳动时间靠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家庭观念也逐渐改变,开始倾向于在婚后从大家庭搬出来,自立门户。摘编自唐思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及其原因材料二清末的家庭革命处于多层次共进的动态历程中,其主张也不尽统一。家庭首先面对的是国家的冲击,在竟言革命的语境中,打破宗法社会的呼声逼出了家

11、庭革命。趋新者主张国以爱国为先、为重,视家庭为爱国之障碍物,号召青年子弟在家中向父母兄长(或夫妻之间)实行革命。同时,一些对万国纷争的现实世界不满的读书人,转而设想一个无国无家的理想世界,在此新秩序中取消家庭,进而由公产、公育、公养、公恤等社会制度来履行原本由家庭承担的责任。摘编自赵妍杰为国破家:近代中国家庭革命论反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家庭发生的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中国家庭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萧条前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趋势。(2)任选表中某一时段,结合所学知识

12、,简析影响其经济状况的因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

13、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材料二下图为二战后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1950-2000年,单位:10亿美元) 材料三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并说明推动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73年10月16日,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机爆发。在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成为第三世界及霸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阿拉伯各产

14、油国在短短几天内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10月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五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10月18日,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结果世界市场,上每桶石油价格从3美元迅速飙升到21美元,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英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

15、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摘编自刘世强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与全球化趋势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的背景及实施策略。(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3年石油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5页 共6页 第6页 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材料“1934年,美国通过购银法案,授权财政部在世界市场收购白银。1935年,中国白银外流高达 21亿盎司”,可以推断

16、出正是由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导致在美国收购全球白银之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且损失惨重,A项正确;假如中国出现贸易顺差,中国的白银不会大量外流,排除B项;在1935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还存在,中国的工业不可能快速发展,排除C项;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在当时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排除D项。故选A项。2D【详解】根据材料“1876年至1880年工业国与农业国间的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的51%,农业国间的贸易占4%,工业国间的贸易占45%,1956年分别为48.07%、9.86%、42.07%。”可知,工业国和农业国间的贸易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较大比例,农业国间的贸易虽有所上升,但仍占据较小的比例,工业国间的贸易

17、占据较大比例,这反映出工业国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体现了国际贸易分工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D项正确;“农业国家经济过度依靠工业国家”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国际经济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信息,排除B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正在逐渐衰退”不符合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3B【详解】本题考查世界粮食安全。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联合国粮农组织依靠国际储备、国际援助来解决饥饿问题,即通过国际合作与协调,保障世界粮食安全,B项正确;材料未说明各国总结农业生产经验交流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加强粮食安全的措施和意图,排除C项;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都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根据材料并

1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非重点企业中的多个领域因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大幅裁员的现象,说明发展中国家应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经济安全,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两面性(经济全球化两面性指: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因素和风险,使发展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也受到严重挑战)题干强调的是南非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冲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排除D项。故选A项。5B【详解】根据题干南北战争期间华尔街发售战争国债,帮助北方进行战争融资,最终战胜了财政陷入困难的南方,在工业化过

19、程中华尔街为美国经济实体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近年来华尔街证券市场大力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华尔街的证券市场在国家战争、工业化和科技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着美国民族和国家历史走向,B项正确;华尔街帮助北方战胜南方,华尔街在工业化和科技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不能说明其控制国民经济和政治生活,这夸大了华尔街的作用,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华尔街只能追逐利益,而是体现其对国家、工业化和科技的推动作用,排除C项;题干并未体现其最终诉求是服务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6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亚投行”的宗旨

20、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到2021年12月,亚投行已有105个成员,是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说明该机构成立的主要影响是推动了亚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B项正确;中国倡议设立“亚投行”是中国承担大国经济责任的体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不是“亚投行”的主要影响,排除A项;亚投行的设立有利于推动亚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是亚投行的主要影响,排除C项;亚投行的设立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不能说“加强了世界对于人民币的认同”,排除D项。故选B项。7C【详

21、解】根据材料可知,建国后我国实行城镇住房分配等制度。1988年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后我国逐渐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城镇住房也实行计划分配。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住房制度也要使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立法,而是政府的一些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市场经济成为共识,只是提到政府出台的住房制度改革政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居民住房需要得到满足,排除D项。故选C项。8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末已经出现关于建立农垦公司方案,说明西方农业经济模式在华的传播,D项正确;清末中国农业仍然处于传统方式,并未转型,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江苏镇江

22、士绅的言论,并未受到广泛关注,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农业经营模式,不属于科技创新活动,排除C项。故选D项。9A【详解】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商品交易时空的限制,A项正确;电子商务并没有降低商品服务费,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排除C项;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是商品、资本在全球的流通,排除D项。故选A项。10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看到价格双轨制的实行意味着中国经济正一步步从“计划”走向“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发展,D项正确;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A项;原有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解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个体经济与公

23、有制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11B【详解】根据材料“受益者永远是那些持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可得出这些现象主要是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导致的,因此材料强调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界经济贫富两极分化,体现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不是强调发展中国家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排除A项;反映出的是材料的本质问题,旧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合理导致的,需要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新经济秩序的必要性,C项反映的是材料中的一部分现象,并非本质,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发达国家找到了世界经济共同发

24、展的途径,排除D项。故选B项。12C【详解】根据材料“1935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艺术计划”、“这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除了振奋精神之.外,还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及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推行以工代赈,不再是单独的救济,而是带给失业者工作获得长久的利益,C项正确;A项是表面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B项与材料反映的“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矛盾,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立法的劳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发达国家间贸易占比依然占据优势,说明发达国家长期主导二战后的世界贸易,D项正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稳步增长这一说法与表

25、格数据不符,排除A项;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迅速无法从材料中推断出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制成品和服务贸易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4B【详解】根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推行过程中,但是救济金的分配却是根据黑、白种族占整个城市人口的比例来进行的。”可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市在发放救济金时区别对待黑人和白人,说明螺罗斯福新政实施时存在一定的种族歧视,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大危机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佛罗里达州救济金分配的信息,无法直接得出新政实施受限于各州政府规定的信息,排除C项;新政通过救济金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并未激化原有的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26、。15C【详解】依据材料中文件的内容可知,该文件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C项正确;A项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B项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D项的宗旨是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1)原因:工业革命对家庭关系的冲击(以家庭为基本生产方式的改变)工厂制度的推动;人们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城市化的影响等。(2)

27、特点:呈现多元变动(多层次共进的动态历程)深受社会变革影响;传统家庭观念淡化(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等。影响: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利于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冲击旧有家庭结构与家庭观念等。【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在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逐渐发展,传统大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个人需要越发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核心家庭数量进一步增加。”可推出工业革命对家庭关系的冲击(以家庭为基本生产方式的改变);根据材料一“。工业的兴起要求工人随着劳动市场的需求流动,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经常迁移,没有固定居所,家庭生活的节奏逐渐向工厂的劳动时间靠拢。”可推出工厂制度的推动;根据

28、材料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家庭观念也逐渐改变,开始倾向于在婚后从大家庭搬出来,自立门户。”可推出人们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化的影响等。(2)特点:根据材料二“ 清末的家庭革命处于多层次共进的动态历程中,其主张也不尽统一。”可推出呈现多元变动(多层次共进的动态历程);根据材料二“庭首先面对的是国家的冲击,在竟言革命的语境中,打破宗法社会的呼声逼出了家庭革命。”可推出深受社会变革影响;根据材料二“趋新者主张国以爱国为先、为重,视家庭为爱国之障碍物,号召青年子弟在家中向父母兄长(或夫妻之间)实行革命。”可推出传统家庭观念淡化(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等。影响:可从民族意识的觉醒、对

29、传统观念的冲击、思想解放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利于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冲击旧有家庭结构与家庭观念等。17(1)趋势:1911-1929年,逐渐发展;1930-1933年,急剧下降;1934-1940年复苏并快速增长。(2)示例:1934-1940年美国经济复苏并快速增长。因素: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二战前国际局势紧张,美国加大国防开支;苏联工业化建设模式的影响。【详解】(1)趋势:根据材料“1911-1920年”的美国宏观阶级数据可知,1911-1929年稳步增长;根据材料“1930-1933年”的美

30、国宏观阶级数据可知,1930-1933年急剧下降;根据材料“1934-1940年”的美国宏观阶级数据可知,1934-1940年复苏并快速增长。(2)此问是开放式问题。从材料的内容任选一个时间段,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等角度思考。18(1)变化: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或股份制贸易公司大量出现,银行、证券交易所等近代金融机构形成);商品的种类增多,流通量大;贸易的范围扩大;贸易中心发生转移。(任答三点)影响:推动了近代西方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加快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物质生活。(任答两点)(2)趋势:世界贸

31、易额不断增长;服务贸易出现,发展迅速;关税平均水平显著下降。(任答两点)因素: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组织的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任答三点)【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得出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或股份制贸易公司大量出现,银行、证券交易所等近代金融机构形成);根据材料“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流通量也大大增加”得出商品的种类增多,流通量大;根据材料“市场的

32、拓宽”得出贸易的范围扩大;根据材料“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得出贸易中心发生转移。(任答三点)影响:根据所学,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物质生活。(任答两点)(2)趋势:根据材料二图片可知,二战后世界贸易额不断增长,除了传统的

33、商品贸易外,服务贸易出现,发展迅速;根据材料三图片可知,关税平均水平显著下降。(任答两点)因素:根据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电子商务兴起后,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使各

34、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剧增,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任答三点)19(1)背景:二战后世界处于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中东地区是世界石油的主要产地;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长期垄断石油市场。实施策略:针对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实行减产、提价、禁运、国有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赋分)(2)影响:大大增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极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民族经济权益斗争的士气;引起欧美国家“滞胀”危机;促使西方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加大战略石油储备;加速了美国的衰落,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时间“1973年10月16日”,并结合所学知

35、识可知,二战后世界处于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根据材料“在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可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根据材料“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可知中东地区是世界石油的主要产地。根据材料“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成为第三世界及霸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美元石油和石油美元构成了世界石油领域的新机制,美国长期垄断石油市场。实施策略:根据材料“10月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五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可知针对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实行提价。根据材料“立

36、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可知针对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实行减产。根据材料“10月18日,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可知针对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实行禁运、国有化。(2)影响:根据材料“结果世界市场,上每桶石油价格从3美元迅速飙升到21美元,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可知大大增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极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民族经济权益斗争的士气。根据材料“英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

37、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可知引起欧美国家“滞胀”危机,加速了美国的衰落,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石油危机触发了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危机,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武器,沉重打击了严重依赖石油的世界经济,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石油危机促使西方改变经济战略,调整经济结构,以减少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还被迫加快了新油田的勘探开发。由于各国积极开发油源,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在1982年超过了欧佩克组织。石油危机促进了节能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美、德及日本等国还逐步建立起大量的战略性石油储备。答案第9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