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鱼我所欲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鱼我所欲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下).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9鱼我所欲也从容说课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主张人性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 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不义的事来,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身取义的人, 斥货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 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本文议论性很强,其论证方法的运用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课上以诵读为主。通过诵读, 认识孟子“舍生取
2、义”的道德主张,理解本文逻辑严密、设喻巧妙的特点,体会排比、对比等 修辞的表达效果。本文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学生学习兴趣可能不大,教师应当提倡互动探究性学习,让学 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 .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能力目标1 .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2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 心,做一个大写的人。教学重点1 .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
3、课文。2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匕 日。教学方法1 .诵读法 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 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2 .质疑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 见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 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 .鉴赏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
4、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美读课 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 们提供帮助的。设计(二)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设计(三)多媒体显示:(孟子)(匈牙利装多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
5、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 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二、资料助读1 .“性善论”的要点:(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 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银(外 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
6、岁子弟 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2 .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 袂辑屣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 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2 .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3 .教师点评。多媒体显示:字音:(1)不为苟得也(w6i)(2)为宫室之美为之(w2i wei)(3)如使人之所恶
7、莫甚于死者(而)停顿及重音,(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4 .学生齐读课文。5 .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6 .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工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1 .你问我答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2 .生问师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3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多媒体显示:(1)指出卜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8、(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翻译下列句子。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若干名同学回答明确:“辟”通“避”,躲避。“辩”通“辨”,辨别。“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与”通“欤”,语气词。“乡”通“向”,从前。是:这种;这种做法。为:宁愿;为了;接受。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去1。于:比;对。(3)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
9、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 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 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伟 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1 .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2 .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3 .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多媒体显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0,0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O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也。是故。呼尔而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4.学生齐背课文。六、布置作业1 .背诵课文。2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