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曲》教案(3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月光曲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蜡烛、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缘由。 3、 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预习】(课前) 1自学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听写词语,自由说话,引出问题。 1学生听写词语:蜡烛、茅屋等。 2学生自由说话:选用刚刚听写的词语依据课文内容说一段话,教师随机点评。 3教师引出问题:毕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不朽
2、名曲月光曲? 二、进入问题,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姑娘说“哥哥,你别难受,我不过 任凭说说罢了。” 1贝多芬听到哪一句话起就心动了?(感情朗读) 2贝多芬从这一句话中听出了什么? (1) 盲姑娘家境贫困。(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家境贫困?) (2)盲姑娘喜爱音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喜爱音乐?) (3)师: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她依旧喜爱着生活,姑娘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她并不放弃 对艺术的憧憬与追求。贝多芬的心被触动了。 3贝多芬从兄妹俩的整段对话中还听出了什么? (1)妹妹的懂事、兄妹俩之间的相互关心与体谅等。(感情朗读) (2)师:盲姑娘这么贫困,但
3、是这么喜爱音乐,又这么懂事,他的心被深深感动了,所以走进茅屋。 语段二: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刚弹的那首曲子来贝多芬没有答复,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1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一:盲姑娘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知道她是贝多芬? 预设问题二:贝多芬为什么不答复? 预设问题三:贝多芬弹一首曲子已经满意了盲姑娘的心愿,他为什么还要再弹一首曲子? 预设问题四:贝多芬为什么称盲姑娘为“您”? 2梳理问题。 3解决问题。(感情朗读) 三、入情入景,想象写话,观赏音乐。 1师生共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沟通。 语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了琴键。 2重新回到问题:贝多芬此时此
4、刻会想些什么? 3进一步了解贝多芬,联系上文,想像写话,体会贝多芬内心情感。 课外资源:我为什么要作曲,由于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贝多芬 4观赏月光曲片段。 月光曲优质教案 篇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有各种小动物的音乐。 2、师:你有什么感受? 3、指名答复。 4、师:在森林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都是奇妙的音乐,他们共同组成了林中乐队。 5、板书课题:林中乐队。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听一听他们的朗读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仔细听,留意读音。 2、学生读后出
5、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学生读生词。 (2)用形象法理解词语。重点:带“口”字旁的字。 3、初步感知文意。 (1)师:大家扫清了阅读的障碍,大家来找一找“林中乐队”的成员有谁呢?找到后画出来。然后,四人小组沟通,究竟乐队奏出怎样的乐曲。 (2)四人小组沟通。 (3)指名答复。 三、小结 这么奇妙的乐曲是谁演奏,为什么能描绘这么奇妙的风光,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 其次课时 一、看图说话 1、师:认真观看文中的插图,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2、指明答复。 二、细读理解课文 1、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用直线画下中心句。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6、 3、学生依据自己刚刚的阅读答复。 1)师:用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愿思? 2)过渡:走,让我们走进林中,听一听这些奇妙的音乐吧。 3、再指名读课文。 师:林中的音乐都有哪些?分别在哪个自然段描写了? A第一自然段:夜莺的特点。 B其次自然段:各种动物的声音。 C第三、四自然段:小洞“乐器”和“演奏方法”。 4、师:你喜爱哪一种音乐?把这个自然段读出来。 (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汇报。) A、有感情朗读 B、师:你想象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C、学生想象后答复。 D、教师依据学生汇报准时赐予评价。 5、师:这些音乐都是由哪些动物演奏的? A、学生依据自己的了解答复。 B、齐读和指名读
7、相结合。 6、师:跟随着的脚步,你都了解到什么?用曲线画出来。 A、指名学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B、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 1、师:你认为林中还有哪些动物的演奏? 2、指名答复。 四、小结 1、以前我们曾经了解过海底世界有奇异的声音,今日的学习,又让我们领会到了大森林中的音乐,现在就来谈谈你的感受。 2、师:那么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3、指名答复。 4、师:感慨道:森林里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下林中乐队的奇异吧。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伴你成长; 3、预习语文天地读一读。 板书设计 林中乐队 森林里全部的动物
8、都在唱歌奏乐: 各唱各的曲子 各用各的乐器 各有各的唱法 各有各的奏法 月光曲优质教案 篇三 (设计理念)抱负的语文课堂是师生生命清醒、激越、成长的过程,能从新课程观的高度,从生命成长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目光,演绎一种开放的语文课堂文化。本设计旨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理解、体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给人以人美、景美、曲美、情更美的印象;以朗读为载体、以感悟为主线、以引领学生探究月光曲音律、联想画一般意境为重点,感受音乐大师诗一样的情怀。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怜悯、喜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辨别事物
9、与联想,并初步体会二者结合的作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的情和景 (教学时间)其次课时 (教学预备)钢琴曲月光曲及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整体入手新授课文 二、变序教学体悟情感 1、品读观赏,想象“月光曲”的景和情 (1)漫谈对月光曲的熟悉。月光曲是一首怎样的曲子?是怎样描写的?皮鞋匠听贝多芬弹奏,似乎看到了什么?有几幅画面? 出示音乐课件: “皮鞋匠悄悄地听着”,他眼前消失的画面就藏在语言文字之中。水天相连的地方消失一道银光,银光的范围渐渐扩大,越来越亮,轻纱似的微云,海面上风平浪静,给人轻松、舒服之感,音乐严厉、舒缓、有微小跳动;这几句要读
10、得缓慢、安静。 “突然”这一段的乐曲节奏明快、激扬;朗读时,语速加快、激扬有力。 (2)盲姑娘似乎看到了什么?“皮鞋匠看看妹妹大海”这一长句。由盲姑娘的神态而产生的联想。(联想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使你所写的事物与未曾消失的事物奇妙地联系起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既使我们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又让我们看到了动人的情景。 曲子里的月光美和生活中的月光美被“联想”这个桥梁奇妙地沟通了。 联想在读者面前绽开一幅幅图画,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表达的感情更深刻。但联想肯定要真实自然,千万不能牵强附会,因文害意。 (3)读中感悟:师读(实在事物)、生读(联想);男女生读,辨别事物(看得见,听得到的实在的东
11、西)与联想(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想象)。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 (4)从兄妹俩的奇妙联想中你体会到什么?为什么兄妹俩会由安静的海面想象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呢? 2、品读文字,理解感悟音乐与故事的联系 第一幅画面:秋夜漫步听琴声 (1)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漫步。(幽静:幽雅安静,心情闲适,或抬头望月,或侧耳倾听天籁之声,就像安静的海面。) (2)断断续续(时而中断)的琴声引起了他的留意。他可能会这么想:弹的正是我作的曲子,怎么弹的这么不熟呢?这么晚了,是谁还不休息,这样刻苦练琴?我要不要去帮忙他呢? (3)贝多芬认为自己的音乐是献给人民的;我的艺术应当为贫苦的人造福。因此,他向茅屋走去。 3
12、、其次幅画面:听对话弹乐曲 (1)体会人物感情:(哥哥关怀妹妹,妹妹爱护哥哥,多么动人的骨肉之情)“任凭”即“不放在心上,不在意”(妹妹懂事、渴望、劝慰)。 (2)传授读书方法: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情感。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感情,然后再把这种感情正确地朗读出来。) (3)指导对话朗读:妹妹的话读出渴望的心情;哥哥的话读出难受、内疚的语气。 (4)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可能会怎么想? “这个世界太不公正了,富人花钱如流水,穷人连张音乐会的票都买不起。” “我的音乐要献给人民。这是多么好的一次时机啊!” “这一对兄妹多么懂事啊!姑娘又这么渴望听我的弹奏,我应当
13、为她弹奏一曲。” (5)一股无形的力气推动他走进茅屋,贝多芬进屋看到的和听到的是全都的。 “穷”点一支蜡烛; “多难,总记不住”双目失明;贝多芬听到他们的谈话,又看到了穷兄妹俩,激起了他剧烈的怜悯心。怜悯、爱怜之感油然而生,这时,他的心中仿佛安静的海面,穿过缕缕薄云,并情不自禁地弹了一曲。 (6)贝多芬弹完第一曲,盲姑娘 听得入了神。 感动地说(指导读这一句话,解释“纯熟”)并推想出生疏人是贝多芬: 这样纯熟的技艺,这样肤浅的感情,只有贝多芬才能做到。 当时贝多芬正在小镇上演出。 (7)贝多芬用琴声答复了盲姑娘的问话。 啊,多得意的盲姑娘!你虽然穷,却这样爱好音乐,而且竟有这样高的理解水平,观
14、赏力量。“我在剧院歌厅里,为达官贵人演奏,他们却不懂我的音乐,不明我的心声!” 他像是找到了知音,感动不已,感情的波涛最终冲开了闸门,奔腾翻滚。就像“海面刮岸边涌过来”,不正形象地表达了贝多芬当时心情的不平吗?这时他的感情正处于一种激情状态,灵感顿生,开头即兴创作月光曲。 4、第三幅画面:弹奏“月光曲” (1)理解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环境。 (清幽:秀丽而清静)(秋天的夜晚,明月当空)(童话般的仙境中)(四周的环境清幽静美,贝多芬遇到知音心中掀起的万丈波澜,此时此景,他心潮起伏,触景生情,按起琴键来) (2)月光曲由此而生。贝多芬通过琴声,用音乐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5、第四幅画面:记录“月
15、光曲” (1)乐曲弹奏完了,贝多芬离开了茅屋,兄妹俩没有觉察,反衬月光曲感人的魅力; (2)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完全沉醉在他的乐曲中,尤其是给盲姑娘带来了欢快和幸福,从“飞奔”一词可以看出,他也感动万分。 (3)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旅店连夜记录下来?想一想,贝多芬漫步时,有没有想到要创作月光曲?(灵感是稍纵即逝的,是茅屋的人、物、情、景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和欲望。) 三、拓展延长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把故事、音乐、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到人美、景美、曲美、情更美; 2、谈谈你对贝多芬的了解;请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评价贝多芬。 四、开放练习读写结合 1、选一首你喜爱的乐曲,听后把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2、贝多芬回到客店 提示:贝多芬回到客店记录月光曲,可能怎么写,怎么想? 要求: (1)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大事; (2)贝多芬在追忆时,眼前可能消失什么景象?在叙事中参加恰当的联想。